一种琉璃苣的选育以及栽培方法_3

文档序号:8492204阅读:来源:国知局
个。叶基部轮生,长圆形,叶柄、叶脉均有白色绒毛,叶面现不规则细胞图案。无限花序,下垂,花梗通常紫色;花蕾时花瓣为粉色,开花后为紫色,花瓣5片,雄蕊5枚,在花中心排成圆锥形,每小枝12-15朵花。籽粒卵圆形、灰黑色,千粒重15.89g,蛋白质含量为20%,脂肪含量为24.6%,灰分含8%,含铁7%,籽粒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酸等不饱和酸,亚油酸含量达到12%,γ -亚麻酸的含量为22% ;
[0044]2)以上述优良株系为亲本进行世代选育8代,得到琉璃苣,琉璃苣的性状为:生育期为115天,株高115-125cm,主茎和侧枝均为主杆空心,被粗毛;分茎数16-20个,主茎分枝数6-9个。叶基部轮生,长圆形,叶柄、叶脉均有白色绒毛,叶面现不规则细胞图案。无限花序,下垂,花梗通常紫色;花蕾时花瓣为粉色,开花后为紫色,花瓣5片,雄蕊5枚,在花中心排成圆锥形,每小枝12-15朵花。籽粒卵圆形、灰黑色,千粒重17.84g,蛋白质含量为24.4%,脂肪含量为34.2%,灰分含8%,含铁8%,籽粒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酸等不饱和酸,亚油酸含量达到14.2%,γ-亚麻酸的含量为24.75% ;
[0045]3)将上述选育的到的琉璃苣进行栽培,地势平坦、灌水便利、肥力中上,并且没有使用长效除草剂(如麦黄隆、甲黄隆等)的地块,年日照总时数2802h-2964.7h,年太阳辐射总量136-143kcal/cm2,年平均气温1°C -6.5°C,气温日较差13.3-17.7°C,在10°C以上的全年有效积温在1180°C -1879°C之间,年无霜期在102d_138d之间,,年平均降水量在150-230mm之间,年平均蒸发能力在1700mm-2246mm之间的区域,且土壤为灌漠土、灰钙土以及栗钙土的混合物;
[0046]4)深耕翻,深耕20-30厘米,耙耱、整平、镇压地面平整、没有土块,以利于覆膜。结合整地亩施农家肥2-3方、磷二铵20公斤、尿素10-15公斤、再配合施用10公斤钾肥。播种前5-7天开始覆膜,使用1.4米的黑地膜,不仅地膜质量要好,而且韧性要强,以利于秋后种子收获。覆膜以全地膜覆盖,覆膜时由地的直埂边开始,两侧压土,压实,两膜空沟距离25-30厘米;杜绝膜面洒土,以压腰土来固定地膜,压腰土时在空沟取土,横要成线,整齐划 ,
[0047]5)三月底、四月初开始播种,采用打孔点播。行距40厘米,株距35厘米,亩保苗4300株,播深3厘米,每穴2-3粒种子,播后盖砂土 ;
[0048]6)出苗及时用土封播种口、去除杂草,头水在抽苔前(大约在6月中旬),第二次灌水在开花期(大约在7月中下旬),以后根据土壤与天气情况,如果干旱可灌水一次,否则再不灌水。开花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和硼砂1-2次,同时加适量白糖,以利于蜂煤传粉,提高结实率,达到增产效果;
[0049]7)在9月中下旬开始收获,当95%的植株叶片、花序发黄,籽粒脱落时进行种籽的收集:敲打植株使成熟的种籽落在地膜上并收集,经除杂后淘洗、晾晒,充分干燥后精筛选,并装袋在2-4°C条件下贮藏,每亩可达到160公斤的产量。
[0050]比较例I
[0051]选择从江苏绿化种子苗木基地市售购买来的琉璃苣种子采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栽培方法进行栽培后,检测其营养元素含量为:蛋白质含量为11%,脂肪含量为20%,灰分含8%,含铁6%,籽粒中含有棕榈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酸等不饱和酸,亚油酸含量达到8%,γ-亚麻酸的含量为15%。
[0052]比较例2
[0053]将本发明实施例3选育得到的琉璃苣选择在大棚温室中18_20°C的条件下进行种植,成熟采收其产量为50-60公斤/亩。
[0054]尽管已用具体实施例来说明和描述了本发明,然而应意识到,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许多其它的更改和修改。因此,这意味着在所附权利要求中包括属于本发明范围内的所有这些变化和修改。
【主权项】
1.一种琉璃苣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以γ-亚麻酸质量百分比含量18-24%,蛋白质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5-20%,脂肪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25%,亚油酸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12%的优良株系为亲本进行世代选育6-8代,即得琉璃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琉璃苣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本的铁质量百分比含量为为6-7 %,株高100-110cm,分茎数13-18个,主茎分枝数4-7个,千粒重15_16g。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琉璃苣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世代选育得到的琉璃苣的γ -亚麻酸质量百分比含量在22-25 %,蛋白质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2-25 %,脂肪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0-35%,亚油酸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2-1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琉璃苣的选育方法,其特征在于,世代选育得到的琉璃苣的铁质量百分比含量为为7-8%,株高115-125cm,分茎数16-20个,主茎分枝数6_9个,千粒重17-18g。
5.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选育方法得到的琉璃苣进行栽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选择年日照总时数2802h-2964.7h,年太阳辐射总量136_143kcal/cm2,年平均气温10C -6.5°C,气温日较差13.3-17.7°C的环境条件; (B)耕整地后进行播种,施肥并灌溉后,待琉璃苣成熟,采收即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琉璃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A)中,环境条件选择时,在10°C以上的全年有效积温在1180°C _1879°C之间,年无霜期在102d_138d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琉璃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条件选择时,年平均降水量在150-230mm之间,年平均蒸发能力在1700mm-2246mm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琉璃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境条件选择时,土壤种类为灌漠土、灰钙土以及栗钙土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琉璃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采收的时机为90-95%的琉璃苣叶片以及花序均呈黄色。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琉璃苣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⑶中,采收后还要经过清洗、晾晒、干燥以及筛选步骤后,最后进行装袋贮藏,贮藏的温度为2-4°C。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琉璃苣的选育方法,包括:以γ-亚麻酸质量百分比含量18-24%,蛋白质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5-20%,脂肪质量百分比含量为20-25%,亚油酸质量百分比含量为10-12%的优良株系为亲本进行世代选育6-8代,即得琉璃苣。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琉璃苣的栽培方法,包括:选择年日照总时数2802h-2964.7h,年太阳辐射总量136-143kcal/cm2,年平均气温1℃-6.5℃,气温日较差13.3-17.7℃的环境条件;耕整地后进行播种,施肥并灌溉后,待琉璃苣成熟,采收即可。得到的琉璃苣营养元素含量高,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而且产量很高可实现大范围种植,产业化程度高。
【IPC分类】A01G7-00, A01G1-00
【公开号】CN104813837
【申请号】CN201510256075
【发明人】王娟, 缪纯庆, 郑荣, 李长江
【申请人】张掖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公开日】2015年8月5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5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