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封闭式生态槽无土栽培系统及其应用_2

文档序号:8516649阅读:来源:国知局
>[0038] 图中:1为栽培槽;2为支撑高角;3为圆柱形排水孔;4为珍珠岩;5为盖板;6为过 滤网;7为回水主管;8为回水支管;9为供水主管;10为供水支管;11为供水毛细软管;12 为滴针;13为营养液池;14为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0039]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40] 实施例1
[0041]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封闭式生态槽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栽培系统和水循环系统两部 分,所述栽培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高脚式的立体梯形栽培槽1,支撑高脚2,在所述栽培槽 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多孔隔板6、起过滤作用的多孔材料(未示出)、培养基质4和带有 定植孔的盖板5,所述盖板将栽培槽的开口完全盖住,在所述栽培槽下表面设有向下突出圆 柱形排水口 3 ;
[0042] 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供营养液池13、水泵14(如图3所示),供水主管9、供水支 管10、供水毛细软管11、回水支管8和回水主管7,每个所述栽培槽1下方配一根所述供水 支管10和回水支管8 ;所述供水支管10连接供水主管9,在所述供水支管10上设有同所 述定植孔相同数目的供水毛细软管11,其末端安装有滴针12,并将所述滴针插入所述定植 孔;所述回水支管上设有圆孔并与所述圆柱形排水口相连接,所述回水支管10连接所述回 水主管9 (如图2所示)。
[0043] 本实施例中培养基质优选珍珠岩,珍珠岩的容重为0. 07~0. 09g/cm3,持水能力为 410~520g/kg,总孔隙度为40~50%,通气孔隙度为10. 6~16%,持水孔隙度为25. 2~ 35%,大小孔隙比为0.41~0.48。
[0044] 本实施例中,优选所述起过滤作用的多孔材料的孔径为lOOum。
[0045] 本实施例中圆柱形排水口优选位于所述栽培槽底面的正中心,其圆形底面为栽培 槽底面积的2%,其高度为3cm。
[0046] 本实施例中,过滤网为多孔结构隔板,距栽培槽底部的高度为1~2cm。
[0047] 本实施例中,所述盖板优选为2个,每个盖板上有一个定植孔,每个盖板的面积为 栽培槽上表面的的1 /2,两个盖板将栽培槽的开口完全盖住。
[0048] 实验例1
[0049] 封闭式生态槽培栽培番茄
[0050] 试验设计:全封闭循环基质槽培与传统的"Μ"畦膜下滴灌土培两个处理,每个处 理三次重复。
[0051] "Μ"畦膜下滴灌栽培在定植前,结合整地,每亩普施优质腐熟有机肥4000~5000 公斤,复合肥50公斤,深翻20厘米,
[0052] 平整土地后作畦,畦高15cm,畦面宽70cm,沟宽50cm。肥水等日常管理依照节能日 光温室春番茄栽培技术规范(刘明池,陈殿奎.节能日光温室春番茄栽培技术规范.蔬菜 世界,1997 (10) : 39-40)管理,用水表记录每次灌水的用水量。
[0053] 全封闭循环基质槽培番茄采用珍珠岩做基质,初期营养液一天循环两次,每次15 分钟,保证有回水,结果盛期每天营养液循环四次,所用营养液各离子浓度如表1所示。
[0054] 表1营养液配方主要元素浓度
【主权项】
1. 一种封闭式生态槽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系统和水循环系统两部分; 所述栽培系统包括高脚式栽培槽和在所述栽培槽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起支撑作用的多 孔隔板、起过滤作用的多孔材料、珍珠岩和带有定植孔的盖板,所述盖板将栽培槽的开口完 全盖住,在所述栽培槽的下表面设有向下突出的圆柱形排水口; 所述水循环系统包括营养液池和与所述营养液池相连接的水泵,所述水泵与供水主 管、供水支管依次连接,回水支管、回水主管和所述营养液池依次连接;每个所述栽培槽下 方配一根所述供水支管和回水支管;在所述供水支管上设有同所述定植孔数相同目的供水 毛细软管,并将所述供水毛细软管末端插入所述定植孔;所述回水支管上设有圆孔并与所 述圆柱形排水口相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闭式生态槽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珍珠岩的容 重为0? 07~0? 09g/cm3,持水能力为410~520g/kg,总孔隙度为40~50 %,通气孔隙度为 10. 6~16%,持水孔隙度为25. 2~35%,大小孔隙比为0. 41~0. 48。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封闭式生态槽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起过滤作用 的多孔材料的孔径为40~200ym。
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封闭式生态槽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栽 培槽为上大下小的立体梯形结构。
5.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封闭式生态槽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多 孔隔板距所述栽培槽底部的高度为1~2厘米。
6.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封闭式生态槽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有两个 所述盖板,每个所述盖板的面积为栽培槽上部面积的1/2且每个所述盖板上均设有一个定 植孔。
7.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封闭式生态槽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 柱形排水口位于所栽培槽底面的正中心且其圆形底面为所述栽培槽底面积的2-5%,其高 度为2-6厘米。
8.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封闭式生态槽无土栽培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供水毛细软管的末端安装滴针。
9. 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封闭式生态槽无土栽培系统在无土栽培方面的应用。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封闭式生态槽无土栽培系统,包括栽培和水循环系统两部分,所述栽培系统包括高脚式栽培槽和在所述栽培槽内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起支撑作用的多孔隔板、起过滤作用的多孔材料、珍珠岩和带有定植孔的盖板,所述盖板将栽培槽的开口完全盖住,在所述栽培槽的下表面设有向下突出的圆柱形排水口;所述供水系统包括供水主管、供水支管、供水毛细软管、回水支管和回水主管。本发明所述的封闭式生态槽无土栽培系统,节水节肥、高产高效,是封闭零排放生态栽培系统。
【IPC分类】A01G31-00, A01G31-02
【公开号】CN104839001
【申请号】CN201510214349
【发明人】刘明池, 武占会, 季延海, 于平彬, 齐艳花, 李耀龙, 齐敬伟
【申请人】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4月29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