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间作条件下扁桃持续高产稳产的种植方法_3

文档序号:8532453阅读:来源:国知局
结实率;采用整形修剪技术将扁桃修剪为高干分层形树型,以利于 扁桃对于光照的利用;应用合理的灌溉系统对扁桃和间种作物进行灌溉,既节约水,又能够 满足不同作物对水分的需求;通过在行间保护带间种冬油菜的方法来吸引昆虫对扁桃进行 授粉,增加扁桃授粉授精率;通过对不同树龄的扁桃在不同的时期施用氮、磷、钾复合肥的 方法来预防扁桃幼果的脱落;并通过具体科学可行的应用生长调节剂技术促进扁桃坐果、 防止幼果的脱落和促进扁桃花芽的分化,这些技术措施具有完整性、整体性和不可分割性, 从而使得扁桃树整体获得显著的高产稳产。这些技术特征具有完整性和整体性成为制备本 申请提供"一种间作条件下扁桃持续高产稳产种植方法"的必要性技术步骤和方案,本发明 主旨在于现有技术基础上,利用现在的种植技术、整形修剪技术、果树补水技术与具体可行 的品种搭配技术理论相结合,创造性的选用行间保护带间种冬油菜技术、预防幼果脱落技 术以及生长调节剂的科学应用技术的具体可行工艺,从而获得在间作条件下扁桃持续高产 稳产的种植方法,从而既可以保证当年的扁桃产量,又不影响行间间作农作物,还可促进扁 桃花芽分化,达到形成第二年产量的目的,实现扁桃的高产稳产显著的技术效果。
[0058] 实施例二:扁桃定植模式的确定
[0059] 合理的行株距是扁桃合理种植的重要内容,它关系到扁桃植株间以及扁桃和间种 作物间对水、肥、阳光等的竞争,关系到个体的生长发育,也关系到群体的光能利用率和土 地利用率。行株距过大时,单株生存空间大,阳光、水分、养分、空气充足,个体发育良好,分 枝早、分枝多,生长健壮,单株生产力高而且整齐一致,但是由于单位面积上的株数过少,即 群体密度过小,群体光能利用率和土地利用率低,难于高产。反过来,行株距过小,由于植株 在田间分布过密,个体间对水肥、阳光等的竞争过于剧烈,容易出现强弱苗现象,生长不整 齐,分枝少、慢、弱,单株结果少,群体产量也不高。所以合理的行株距对于扁桃的个体生长 发育和群体产量以及间种作物的生长发育和群体产量有重要的影响。株行距的大小,要根 据树种的高度、树冠大小等因素来确定,合理的株行距有利于树木和间种作物的增长和土 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0060] 扁桃株行距的确定依据:
[0061] 1、行距的确立。扁桃定植的行距确定为7米,确定依据为:小麦播种机播宽5. 4米, 扁桃定植带宽1. 5米;棉花三幅膜宽5. 6米,定植带宽1. 5米,综合小麦和棉花的机械播种 特点,确定扁桃的行距为7米。
[0062] 2、株距的确立。扁桃定植的行株确定为3米,确定依据为:采用合理密植,株间加 密,既保证亩株数,又便于整形修剪,使扁桃株间不互相重贴影响,确定3米株距,若10年后 扁桃冠体株间郁闭重叠,可间伐变为6米。
[0063] 综上,扁桃与农作物间作系统中株行株行距为3米X7米,亩株数为31株。参见 附图1。
[0064] 实施例三:基于"S-基因型"的品种搭配技术
[0065]扁桃品种普遍具有配子体自交不亲和性,受单一位点的复等位基因控制,栽培生 产上均需配置授粉品种以保证稳产丰产,配置授粉品种时必须考虑各品种间的亲和性,而 品种间的亲和性和S-Rnases基因型(控制自交亲和性的等位基因,简称S-基因)间存在 密切联系,由于生产上不了解扁桃自交不亲和性和S-基因型,授粉树的配置存在一定的盲 目性和经验性,导致低产低收。
[0066] 举例:S-基因型同为S1S2类型的品种相互授粉完全不亲和,不结实;S-基因型为 S1S2类型的品种和S-基因型为S1S3类型的品种授粉半不亲和,有后代,但结实率较低;S-基 因型为S1S2类型的品种和S-基因型为S 3S4类型的品种授粉,完全亲和,结实率高。参见附 图2。
[0067] 基于上述原理,生产中S-基因型为SnlS25的"扁石头"不能作为S-基因型为S nlS25的"矮丰"的授粉树,S-基因型为S15S17的"沙舟"和S-基因型为S 15s17的"红宝石"之间不 能搭配种植,S-基因型为SnlS25的"矮丰"和S-基因型为S 63snl的"双果"之间不宜搭配种 植,而S-基因型为S5tlS61的"纸皮"、S-基因型为S 1(IS24的"鹰嘴"、S-基因型为S 63snl的"双 果"搭配种植有较好的授粉效果。同样S-基因型为S5tlS61的"纸皮"与S-基因型为S nls25的"矮丰"搭配种植可获得高产。
[0068] 实施例四:高干分层型树形及整形修剪技术
[0069] 扁桃主要采用既有利于丰产又利于果农间作的高干分层形树型。
[0070] 1、定干高度与第一层主枝开张角度的确定:最大开张角度Y = 90° -arctg(150-X)/75
[0071] 扁桃与农作物系统中的扁桃树体若既不影响机械作业,又不影响果树的产量,则 扁桃幼树的定干高度最小为110cm,此时第一层主枝的最大开张角度为60°。因此,确定扁 桃的第一层主枝的最大开张角度为60°参见附图3。
[0072] 2、高干分层形树型特征及整形修剪技术
[0073] (1)树形特征:扁桃树有明显的中心干,上下分3层,层间距控制在60厘米,每层 留3~4个主枝,主枝分层着生。主枝数量保持在10~15个,向四周螺旋上升交错排列, 上小下大。
[0074] (2)整形要点:扁桃距地面I. 1米处定干。在剪口下20厘米整形带内选留3-4个 主枝,错落分布在不同的方向上,形成第1层主枝,同时留有较强的中心领导干继续向上延 伸,来年短截第1层主枝。在距第1层各主枝80厘米左右的中心干上选留3-4个主枝形成 第2层,同时留有中心领导枝。两层主枝上下要错落开,不能互相重叠。第2层各主枝成形 后,培养第3层主枝,第3层各主枝成形后剪除中心领导枝,使树顶开心,一般在第4年扁桃 树的树顶开心。主枝应是斜向或水平方向,主枝基角为60度。第1层主枝上留3-4个侧枝, 第2层主枝上留2~3个侧枝。侧枝在主枝上的排列要错落开。
[0075] (3)冬季修剪技术:第一年冬季修剪:距地面120厘米处选择第一层主枝,120厘 米以下枝全部抹除,对选择好的3-4个主枝,开张角度,使主枝基角达60度,并对延长枝在 40-60厘米处留背下饱满芽短剪。选择居树体中间位置、长势好、直立性强的做为中干,并在 距第一层主枝80厘米处短截。中干及各骨干枝上的小枝条应尽量保留,使各骨干枝上枝条 均匀分布。
[0076] 第二年冬季修剪:对第一层3- 4个主枝、延长枝,继续进行短截,长度为40-50厘 米,疏除其上徒长枝、过密枝、竞争枝,其余枝条甩放不动,对中干延长枝继续进行短截,长 度80厘米左右,对中上发出的枝每25-30厘米留一个开张角度至90°,并交错排列,螺旋上 升,不动剪。
[0077] 第三年冬季修剪:对骨干枝的延长枝修剪与第二年相同,从第三年开始,着意培养 结果枝组,对骨干枝、背上直立枝留20厘米短截,剪口留在平斜的小分枝处。
[0078] 结果树冬季修剪:开张各骨干枝角度,然后疏除过多重叠且严重影响光照的大枝。 对过高的大枝要及时落头,利用背下平斜大枝换头,充分拉开层间,引光入膛;彻底疏除枯 枝、死枝、病虫害严重枝,改善局部光照;对一些下垂、纤细、结果枝组要及时回缩到抬头分 枝处。
[0079] 衰老树的冬季修剪:重截骨干枝,增施氮肥促进树体生长。短截和回缩侧枝的同 时,疏除小、弱、密的枝条,第二年需疏除过密萌蘖枝条。保留合适的徒长枝,代替老而无产 量的枝,建立新树冠。
[0080] (4)夏季修剪技术:幼树选留好第一层3~4个主枝的位置,通过撑、拉、顶、吊、坠 等方法,开张基角,保持主枝基角60度;疏枝、疏梢,疏除骨干枝及内膛过多过密的新梢及 直立性较强的新梢;摘心、扭梢、拿枝,当新梢长至20~30厘米时,可进行摘心,同时在基部 3~5厘米处的半木质化主枝进行扭梢,改变生长方向。
[0081] 结果树:夏季修剪用铁丝打粧拉枝开角,引光入膛;疏除内膛徒长枝,生长过旺过 密的新梢,以轻剪为主。
[0082] 结论:利用修剪技术将扁桃修剪为高干分层形树型,所述修剪技术为扁桃距地面 I. 1米定树干;在剪口下20厘米整形带内选留3-4个主枝,错落分布在不同的方向上,形成 第1层主枝,同时保留中心领导枝继续向上延伸,第二年短截第1层主枝;在距第1层各主 枝80厘米的中心干上选留3-4个主枝形成第2层,同时留有中心领导枝;两层主枝上下要 错落开,不能互相重叠,第2层各主枝成形后,培养第3层主枝,第3层各主枝成形后剪除中 心领导枝,使树顶开心;最上部主枝应是斜向或水平方向,主枝基角为60度,第1层主枝上 留3-4个侧枝,第2层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