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菜茬玉米间作鲜食大豆的栽培方法_3

文档序号:9333374阅读:来源:国知局
株,穴距35cm,3叶期补苗。两玉米带间种植一带(两行)鲜食大豆,鲜食大豆带与玉 米带的间距为60cm,带内鲜食大豆行距为40cm,错穴点播,穴距20cm,每穴5-6粒种子,播完 后盖细土,一节期,及时补苗、间苗,每穴定苗3株。每个鲜食大豆品种种6行,行长6米,重 复3次。
[0058] 大豆每公顷施有机肥15000公斤;初花期每公顷追施纯氮40公斤,施于鲜食大豆 种植带内行内侧距植株5cm处穴施。玉米底肥于播种(移栽)时使用,每公顷施纯氮70公 斤,五氧化二磷100公斤,氧化钾100公斤,混合后撒施于玉米带上;攻穗肥于玉米大喇叭口 期每公顷施纯氮100公斤,施于玉米带内玉米行间距玉米植株5cm处穴施。
[0059] 油菜苗杂草在玉米大豆播种后两天内,用90%乙草胺100ml混70 %嗪草酮25 克,兑水15公斤,均匀喷于土壤表面,进行芽前封闭除草;出苗后,大豆三叶期,用茎叶处理 剂一精哇禾灵10%乳油60克兑水40公斤,定向喷于大豆带。喷施除草剂时应贴近地面喷 施,防治药剂喷施到作物上。杂草控制要尽早、及时,避免其与栽培作物竞争光温水肥气,尤 其是肥料的竞争。鲜食大豆在8月上旬籽粒充满豆荚,即达到鼓粒期是即可采收,其不同品 种的产量如表1所不。
[0060] 表1不同鲜食大豆与玉米间作产量比较
[0061]
[0063] 注:同列数字后的不同字母表达在5%水平差异显著。
[0064] 结果表明,浙鲜豆4号和8号的鲜荚和鲜粒产量最高,适合与玉米进行间作种植。
[0065] 实施例2鲜食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
[0066] 1)试验对象:玉米品种为紧凑型鲜食玉米品种正甜68,鲜食大豆品种为中熟品种 浙鲜豆4号。
[0067] 2)试验地区: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
[0068] 3)试验方法
[0069] 4月28日用育苗盘育玉米苗,每穴两粒种子,待长到三叶一心时移栽。5月5日,油 菜收获后,进行玉米移栽和鲜食大豆间作种植,一带(两行)玉米间作种植一带(两行)鲜 食大豆。玉米带与带的间距为180cm,带内玉米行距为50cm,相邻两行玉米错穴定向移栽, 每穴2株,穴距45cm,3叶期补苗。两玉米带间种植一带(两行)鲜食大豆,鲜食大豆带与 玉米带的间距为70cm,带内鲜食大豆行距为50cm,错穴点播,穴距25cm,每穴5-6粒种子,播 完后盖细土,一节期,及时补苗、间苗,每穴定苗3株。
[0070] 鲜食大豆生育时期短,而需肥量大,于一节期定苗后,每公顷施有机肥20000公 斤;初花期每公顷追施纯氮45公斤,在鲜食大豆种植带内行内侧距植株5cm处穴施。鲜食 玉米底肥于播种(移栽)时使用,每公顷施纯氮90公斤,五氧化二磷110公斤,氧化钾110 公斤,混合后撒施于玉米带上;攻穗肥于玉米大喇叭口期每公顷施纯氮110公斤,在玉米带 内玉米行间距玉米植株5cm处穴施。
[0071] 油菜苗杂草在玉米大豆播种后两天内,用90%乙草胺100ml混70 %嗪草酮25 克,兑水15公斤,均匀喷于土壤表面,进行芽前封闭除草;出苗后,大豆三叶期,用茎叶处理 剂一精哇禾灵10%乳油60克兑水40公斤,定向喷于大豆带。喷施除草剂时应贴近地面喷 施,防治药剂喷施到作物上。杂草控制要尽早、及时,避免其与栽培作物竞争光温水肥气,尤 其是肥料的克争。
[0072] 整个生育时期要实时监控玉米螟、蚜虫等虫害,尤其是在苗期,若出现虫害应及时 喷施相应的杀虫剂治理;田间还应实时监控玉米纹枯病,大豆根腐病、白粉病等,若出现病 株应及时拔除清理。
[0073] 鲜食大豆在8月上旬籽粒充满豆荚,即达到鼓粒期是即可采收;鲜食玉米在8月中 旬玉米须干焉时采收。
[0074] 具体试验结果见表2。
[0075] 表2鲜食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经济效益。
[0076]
[0077] 实施例3普通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
[0078] 1)试验对象:玉米品种为半紧凑型品种正红505,鲜食大豆为中熟品种浙鲜豆8 号。
[0079] 2)试验地区: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龙门乡古城村。
[0080] 3)试验方法
[0081] 5月25日,待油菜收获后,进行玉米和鲜食大豆间作种植,一带(两行)玉米间作 种植一带(两行)鲜食大豆。玉米带与带的间距为170cm,带内玉米行距为45cm,相邻两行 玉米错穴点播,穴距40cm,每穴3-4粒种子,3叶期定苗2株。两玉米带间种植一带(两行) 鲜食大豆,鲜食大豆带与玉米带的间距为65cm,带内鲜食大豆行距为45cm,错穴点播,穴距 23cm,每穴5-6粒种子,播完后盖细土,一节期,及时补苗、间苗,每穴定苗3株。
[0082] 大豆每公顷施有机肥17500公斤;初花期每公顷追施纯氮43公斤,施于鲜食大豆 种植带内行内侧距植株5cm处穴施。玉米底肥于播种(移栽)时使用,每公顷施纯氮80公 斤,五氧化二磷105公斤,氧化钾105公斤,混合后撒施于玉米带上;攻穗肥于玉米大喇叭口 期每公顷施纯氮105公斤,施于玉米带内玉米行间距玉米植株5cm处穴施。
[0083] 油菜苗杂草在玉米大豆播种后两天内,用90%乙草胺100ml混70%嗪草酮25 克,兑水15公斤,均匀喷于土壤表面,进行芽前封闭除草;出苗后,大豆三叶期,用茎叶处理 剂一精哇禾灵10%乳油60克兑水40公斤,定向喷于大豆带。喷施除草剂时应贴近地面喷 施,防治药剂喷施到作物上。杂草控制要尽早、及时,避免其与栽培作物竞争光温水肥气,尤 其是肥料的克争。
[0084] 鲜食大豆在8月中旬籽粒充满豆荚,即达到鼓粒期是即可采收;玉米在9月中旬穗 苞叶出现成熟黄时采收。待玉米采收完后再种植油菜。
[0085] 具体试验结果见表3。
[0086] 表3普通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种植的产量表现及经济效益。
[0087]
[0088] 实施例4鲜食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与普通玉米大豆套作比较
[0089] 1)实施组:油菜收获后鲜食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玉米品种为紧凑型鲜食玉米品 种正甜68,鲜食大豆品种为中熟品种浙鲜豆4号。
[0090] 2)对照组:小麦收获后普通玉米与粒用大豆进行带状套作,玉米品种为正红505, 大豆品种为南豆12。
[0091] 3)试验地区: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
[0092] 4)实施组方案
[0093] 4月28日用育苗盘育玉米苗,每穴两粒种子,待长到三叶一心时移栽。5月5日,油 菜收获后,进行玉米移栽和鲜食大豆间作种植,一带(两行)玉米间作种植一带(两行)鲜 食大豆。玉米带与带的间距为180cm,带内玉米行距为50cm,相邻两行玉米错穴定向移栽, 每穴2株,穴距45cm,3叶期补苗。两玉米带间种植一带(两行)鲜食大豆,鲜食大豆带与 玉米带的间距为70cm,带内鲜食大豆行距为50cm,错穴点播,穴距25cm,每穴5-6粒种子,播 完后盖细土,一节期,及时补苗、间苗,每穴定苗3株。
[0094] 鲜食大豆生育时期短,而需肥量大,于一节期定苗后,每公顷施有机肥20000公 斤;初花期每公顷追施纯氮45公斤,在鲜食大豆种植带内行内侧距植株5cm处穴施。鲜食 玉米底肥于播种(移栽)时使用,每公顷施纯氮90公斤,五氧化二磷110公斤,氧化钾110 公斤,混合后撒施于玉米带上;攻穗肥于玉米大喇叭口期每公顷施纯氮110公斤,在玉米带 内玉米行间距玉米植株5cm处穴施。
[0095] 油菜苗杂草在玉米大豆播种后两天内,用90%乙草胺100ml混70%嗪草酮25 克,兑水15公斤,均匀喷于土壤表面,进行芽前封闭除草;出苗后,大豆三叶期,用茎叶处理 剂一精哇禾灵10%乳油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