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鲷鱼养殖方法_3

文档序号:9333636阅读:来源:国知局
过滤处理、浮床生化处理、杀菌处理、微滤处理和水质调节处理,使其达到预设养殖指标。
[0058]例如,机械过滤设备为自动清洗过滤器,其结合了固定筛过滤器和旋转筛过滤器的优点,其滤网为不锈钢材质的编织滤网,孔径分别为0.2?3.4MM和0.025?0.5MM,反冲洗时不断流、排污量极少。
[0059]例如,杀菌设备包括:臭氧发生装置、臭氧监控装置和鼓风曝气装置,所述臭氧发生装置、所述臭氧监控装置和所述鼓风曝气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养殖池。
[0060]臭氧发生装置,用于产生通入养殖废水内的臭氧,其中,臭氧的浓度彡0.5mg/L。例如,臭氧发生装置、臭氧监控装置和鼓风曝气装置均设置于所述养殖池内。
[0061]通过向养殖废水内通入臭氧,可以杀灭对黑鲷鱼有害的细菌、病毒和藻类。
[0062]鼓风曝气装置,用于除去经杀菌处理后养殖废水内的部分臭氧,其中,经鼓风曝气处理后,残余的臭氧浓度彡0.06mg/L。
[0063]在养殖过程中发现,当养殖海水中残留的臭氧浓度高于0.06mg/L时,会对黑鲷鱼产生一定的毒性作用,通过鼓风曝气装置用于除去经杀菌处理后养殖废水内的部分臭氧,并使残余的臭氧浓度< 0.06mg/L,如此,可以避免水体中残余的臭氧对养殖黑鲷鱼产生的不良作用。
[0064]例如,浮床生化设备采用包埋在海藻酸钠、PVA等凝胶材料的生化浮床,通过微生物的吸收和代谢等作用,可以达到降解养殖废水中的氨氮、有机物和营养盐,从而达到有效处理养殖废水的目的。
[0065]下面再结合实际生产情况,给出几个具体的实施例,以进一步说明上述黑鲷鱼养殖方法。
[0066]实施例1
[0067]投入6.85万尾鱼苗,成活率达92.8%,养殖面积500m2,水体深度5.0m,产出黑鲷鱼成鱼3.14万公斤。
[0068]采用的预设养殖指标为:温度25 V?30 °C,pH值7.8?8.5,盐度26%?28%,溶解氧>6mg/L,化学需氧量< 2mg/L,生化需氧量< lmg/L,无机氮< 0.2mg/L,非离子氨^ 0.02mg/L,活性磷酸盐< 0.015mg/L,大肠菌群< 5000个/L。
[0069]从实施例1中,可以看出,采用预设养殖指标时,其养殖密度为27.4尾/m3后,依然可以达到92.8%的成活率。
[0070]实施例2
[0071]投入6.91万尾鱼苗,成活率达96.7%,养殖面积500m2,水体深度5.0m,产出黑鲷鱼成鱼3.17万公斤。
[0072]采用的预设养殖指标为:温度25°C?30°C,pH值7.8?8.5,盐度26%?28%,溶解氧>6mg/L,化学需氧量< 2mg/L,生化需氧量< lmg/L,无机氮< 0.2mg/L,非离子氨^ 0.02mg/L,活性磷酸盐< 0.015mg/L,大肠菌群< 5000个/L。
[0073]其中,每隔20天?30天采用淡水清洗黑鲷鱼。
[0074]从实施例2中,可以看出,采用预设养殖指标和定期采用淡水清洗黑鲷鱼时,其养殖密度为27.7尾/m3后,依然可以达到96.7%的成活率。
[0075]实施例3
[0076]投入6.93万尾鱼苗,成活率达95.4%,养殖面积500m2,水体深度5.0m,产出黑鲷鱼成鱼3.21万公斤。
[0077]采用的预设养殖指标为:温度25°C?30°C,pH值7.8?8.5,盐度26%?28%,溶解氧>6mg/L,化学需氧量< 2mg/L,生化需氧量< lmg/L,无机氮< 0.2mg/L,非离子氨^ 0.02mg/L,活性磷酸盐< 0.015mg/L,大肠菌群< 5000个/L。
[0078]其中,向饵料中添加土霉素,饵料和土霉素的质量比为1000:1.2?2.3。
[0079]从实施例3中,可以看出,采用预设养殖指标和添加土霉素时,其养殖密度为27.7尾/m3后,依然可以达到95.4%的成活率。
[0080]实施例4
[0081]投入6.88万尾鱼苗,成活率达97.7%,养殖面积500m2,水体深度5.0m,产出黑鲷鱼成鱼3.25万公斤。
[0082]采用的预设养殖指标为:温度25°C?30°C,pH值7.8?8.5,盐度26%?28%,溶解氧>6mg/L,化学需氧量< 2mg/L,生化需氧量< lmg/L,无机氮< 0.2mg/L,非离子氨^ 0.02mg/L,活性磷酸盐< 0.015mg/L,大肠菌群< 5000个/L。
[0083]其中,向饵料中添加抗病虫害免疫剂,饵料和抗病虫害免疫剂的质量比为100:
I?2。
[0084]从实施例4中,可以看出,采用预设养殖指标和抗病虫害免疫剂时,其养殖密度为27.5尾/m3后,依然可以达到97.7%的成活率。
[0085]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黑鲷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混养黑鲷鱼雌雄亲鱼后,得到黑鲷鱼受精卵; 对黑鲷鱼受精卵进行孵化后,得到黑鲷鱼鱼苗; 对养殖系统进行消毒后,对所述养殖系统进行淡水冲洗和浸泡; 将自然海水进行处理,并使其达到预设养殖指标,得到养殖海水,注入所述养殖系统内; 将所述黑鲷鱼鱼苗放入所述养殖系统内进行养殖,进行饵料投喂和病虫害防治,并对所述养殖海水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控,其中,所述饵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鱼粉60份?70份,淀粉23份?25份,蚕豆粉8份?10份,小麦面筋粉2份?3份,膨化大豆粉6份?8份,酵母粉3份?5份,氯化胆碱0.3份?0.5份,磷酸二氢钙1.5份?2份; 将养殖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所述预设养殖指标,作为供循环使用的所述养殖海水; 向所述养殖系统补充注入所述养殖海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鲷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向所述饵料中加入抗病虫害免疫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黑鲷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与所述抗病虫害免疫剂的质量比为100:1?2。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黑鲷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虫害免疫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枯巩5份?10份、苦参6份?8份、蛇床子12份?25份、金银花7份?13份、黄芪51份?55份、苦皮藤2份?3份。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黑鲷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虫害免疫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枯巩5份?8份、苦参6份?7份、蛇床子20份?25份、金银花10份?13份、黄芪52份?55份、苦皮藤2份?2.5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黑鲷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抗病虫害免疫剂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枯矾8份、苦参7份、蛇床子20份、金银花10份、黄芪55份、苦皮藤2.5份。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鲷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鱼粉65份?70份,淀粉23份?24份,蚕豆粉8份?9份,小麦面筋粉2份?2.5份,膨化大豆粉6份?7.5份,酵母粉3份?4份,氯化胆碱0.3份?0.5份,磷酸二氢钙1.5份?2份。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黑鲷鱼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饵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所述饵料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鱼粉65份,淀粉24份,蚕豆粉8.5份,小麦面筋粉2.5份,膨化大豆粉7.5份,酵母粉4份,氯化胆碱0.5份,磷酸二氢钙1.5份。
【专利摘要】一种黑鲷鱼养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混养黑鲷鱼雌雄亲鱼后,得到黑鲷鱼受精卵;对黑鲷鱼受精卵进行孵化后,得到黑鲷鱼鱼苗;对养殖系统进行消毒后,对养殖系统进行淡水冲洗和浸泡;将自然海水进行处理,并使其达到预设养殖指标,得到养殖海水,注入养殖系统内;将黑鲷鱼鱼苗放入养殖系统内进行养殖,进行饵料投喂和病虫害防治,并对养殖海水的水质进行实时监控;将养殖废水进行处理,使其达到预设养殖指标,作为供循环使用的养殖海水;向养殖系统补充注入养殖海水。上述黑鲷鱼养殖方法较环保,对环境污染较小。此外,利用处理后达到预设养殖指标的自然海水对黑鲷鱼进行养殖,养殖风险较小、养殖周期较短、养殖效率较高和养殖品质较佳。
【IPC分类】A01K61/00, A23K1/18
【公开号】CN105052797
【申请号】CN201510494417
【发明人】张晶
【申请人】张晶
【公开日】2015年11月18日
【申请日】2015年8月12日
当前第3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