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9),是位于主箱体⑴的后下方的偶数的平行的动力轴形式,相邻两轴的旋向相反,各自可正转或反转,转速一致,可安装上对应旋向的不同的耕作工具,进行相应的耕作作业。为了使机器的耕作工具入土后能让主箱体(I)与动力机(2)处于水平位置,使动力机(2)的箱体和主箱体(I)有良好的润滑,所述主箱体(I)后下方的多动力轴(24) (29)与水平线向下成一倾角设置。
[0013]所述多动力轴扩展箱(48)是设置有动力轴套入孔的齿轮传动箱,将多动力轴扩展箱套装在多动力轴(24) (29)上,使多动力轴扩展箱上的多动力轴(47) (49)与多动力轴
(24)(29)在同一水平位置上,并与主箱体(I)固定,使用此方法从而扩展为更多的动力轴形式,可安装更多的耕作工具,增加更大的耕作宽度,更大地提高效率,以适用于有机耕道的地区的用户使用,从而扩大本多功能耕作机的使用范围。
[0014]所述的断草板(8),是位于主箱体(I)后板(39)上的竖向和横向交叉板,横向板
(46)的宽度略小于安装在多动力轴(24) (29)上两耕作工具的刀具盘(50)或空心圆筒(7)的外表面间的距离。长度略小于耕作工具上的旋耕刀片(6)、(51)、(53)或螺旋叶片(41)前端到主箱体(I)后板(39)间的距离,竖向板(45)的高度略大于耕作工具上的旋耕刀片
(6)、(51)、(53)旋转轨迹的宽度,所述断草板(8)的外端面几何外型,与耕作工具的旋耕刀片的运行轨迹相一致,保证耕作工具在旋转作业中不与所述断草板(8)产生碰擦的最小间隙。
[0015]在耕作深水田,烂泥田时,在多动力轴(24) (29)上分别装上相应旋向的湿地旋耕器,由于有螺旋叶片(41)的设计,此旋耕器在耕作中可产生轴向推力,与主箱体(I)的牵引轮(3)的牵引力形成合力,实现本多功能耕作机的前牵后推的全驱动动力形式,此方法从根本上解决了已有机型不能耕作深水田,烂泥田的一大难题。
[0016]在进行旱地作业时,装上相应旱地旋耕器,启动动力让旱地旋耕器工作,牵引轮
(3)不工作,因为旋耕刀片(51)的刃口为弧形,与刀具盘(50)外圆切线方向成圆弧形连接,旋耕刀进入土壤时是从耕刀根部开始的,所以旋耕刀滑切式入土过程无撞击,因为旋耕刀片(51)刃口平面与刀具盘(50)外圆切线方向成一定的夹角,保证了旋耕刀入士后切削过程中的最佳切削角度实现轻松作业,这种滑切式入土后进行铣削的耕作硬地的方法,与传统的旋耕机的刨击式入土方式相比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当入地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机器几乎无跳动,偶数的、平行的动力轴形式,相邻两轴的旋向相反,转速一致,安装在动力轴上的耕作工具在入土工作中产生的反作用力左右相互抵消,机器无左右摆动。此时根据土质的相对硬度,结合操作者的操控能力,使用相应档位的牵引轮(3)速度开机前行,保持好耕作的深度和前进的方向,实现对硬地的轻松操作。此方法解决了传统机型微耕机在耕作硬地时的振动大,耕深不稳,操作难度大,容易失控,不安全等问题。
[0017]利用多动力轴(24) (29)的正反转功能,安装在多动力轴(24)29)上的割灌锄草旋耕器可实现正反向工作,当正转工作时使用的是割灌锄草刀口(52),进行的就是割灌锄草作业,反转就是旋耕作业。反之,当正转是旋耕作业时,反转就是割灌锄草作业。当田地里长有很多杂草,使用旱地旋耕器或湿地旋耕器都不能工作时换上割灌锄草旋耕器,先进行割灌锄草,再进行旋耕作业,只需操控动力轴的正反转功能,即可进行边割灌锄草边旋耕的耕作方式。
[0018]为了防止耕作工具与主箱体(I)连接间缠草,在所述主箱体(I)的后箱板(39)上设计有断草板(8)。断草板(8)的使用,一方面阻止田间杂物对旋转耕作工具的缠绕,另一方面对缠绕的杂物进行切断,此方法使本多功能耕作机在防缠草功能上得到了更有力的保证。由于机器的前进方向与耕作工具的轴向方向一致,缠绕在耕作工具上的杂草杂物也会在前进中因与泥土间产生的拖挂而自行脱落,所以工作中不缠草。前述方式方法的综合运用,由不怕缠草到主动割灌锄草的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了现有机型不能耕作杂草田的世界性难题。
[0019]在相邻两根多动力轴(24) (29)上安装上所述的开沟挖坑器,让其旋转方向由中间分往两边的方式工作,可实现开沟和挖坑。让牵引轮(3)工作,开沟挖坑器也工作可实现开沟,牵引轮(3)不工作,只让开沟挖坑器工作可实现挖坑,从而实现本耕作机的多功能作业。
[0020]为了保证传动的可靠性,动力机(2)与主箱体(I) 一体化设计构成整体。为了防止机器超负荷时造成机器零件的损坏,动力机(2)是通过主箱体(I)中的摩擦缓冲离合齿轮(13)把动力传递给主箱体(I)中的减速轮系的。
[0021]为了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的经济性,所述的牵引轮(3)设计有离合装置,可实现空档快慢多档位形式,田间转移时实现空档推行或快档位开行,减少了田间转移时不必要的能耗。所述的多动力轴(24) (29)设计有分离装置和正反转形式,在田间转移时耕作工具不工作,以保证开行转移时的安全性。
[0022]本发明专利的有益效果是:
[0023](I)由于机器的重心主要分担在牵引轮上,旱地耕作无振动,湿地耕作不深陷,草地耕作不缠草,因此在使用中劳动强度低,操作者可长时间作业。
[0024](2)由于多动力轴有分离装置,所以安装在多动力轴上的耕作工具可以在开机转移中不工作,因此具有安全性。
[0025](3)由于动力机与主箱体的一体化设计,因此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相对较轻,从而降低劳动强度。
[0026](4)由于设计有牵引轮,以及牵引轮的快慢多档位设计,在田间转移时不用更换行走轮即可推行和快速开行,因而使用更为方便。
[0027](5)由于主箱体与耕作工具间设计有断草板,以及耕作工具的反转功能,因而即使因操作不当让耕作工具缠上过多的杂草杂物,也可以让耕作工具旋空反转而甩掉它,因而具有缠草的自洁功能。
[0028](6)由于机器总体设计了牵引轮和湿地旋耕器,牵引轮前进时可产生向上和向前的拉力,湿地旋耕器在泥土中旋转可产生向前的推力,前拉后推全动力驱动形式可实现机器在作业过程中不深陷,广泛适用于深水田和烂泥田的作业,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微耕机不能耕作深水田烂泥田的世界性难题。由于湿地旋耕器的轴向方向与机器的前进方向一致,因而在湿地旋耕器上的杂草会在机器的作业过程中与泥土的拖挂而自行脱落,具有防缠草功能。能完成一般杂草地特别是一年生杂草地的耕作。
[0029](7)对于多年生杂草田地,使用旱地旋耕器或湿地旋耕器不能完全耕作时,可在多动力轴上安装割灌锄草旋耕器,边进行锄草作业边进行旋耕,从而最终完成对多年生杂草田地的耕作。
[0030](8)由于多动力轴上可分别连接旱地旋耕器,湿地旋耕器,割灌锄草旋耕器,以及开沟挖坑器,因而本机可实现旱地旋耕,深水田烂泥田旋耕,杂草地旋耕,开沟和挖坑等多功能作业。
[0031](9)动力轴可进行的多轴配置,以实现不一样的耕作宽度达到不同用户的耕作要求,不但在进行双轴配置时适用于丘陵山区的使用,同样可进行更多轴配置以适用于平原地区的推广和应用。因而可实现多功能全覆盖地毯式推广,是一大不可多得的颠覆传统的方法及广品。
【附图说明】
[0032]图1是本发明专利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2是图1中主箱体⑴中减速齿轮传动示意图。
[0034]图3是图1中部件7与动力轴装配示意图。
[0035]图4是图3中部件40端面示意图。
[0036]图5是图1中部件3牵引轮结构示意图。
[0037]图6是图5中A向图。
[0038]图7是图1中部件7湿地旋耕器示意图。
[0039]图8是图7中B向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