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道树的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9458351阅读:1410来源:国知局
行道树的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园艺;蔬菜的栽培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广大西部地区的行道树的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0002]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道路的扩建,森林城市的相应,对城市道路两侧的行道树需要量也是越来越大,然而道路两侧的土壤环境,以及栽植后的生存环境都是比较差的,不利于树木的生长,现有的行道树大多数采用移栽种植成年的梧桐树或银杏树,这种移栽成年的梧桐树或银杏树成本非常昂贵,不仅树木成本高、而且人工成本费,就是这种移栽成年的梧桐树或银杏树,行道树的成活率也是非常低,主要愿意是1:水土不服;2:生存环境差;3、施肥非方便,特别是农家肥,道路两侧的行道供人们来来往往的行走,不能对树木施加农家月巴,避免臭味传播出去,另外施肥、浇水需要在黄昏或者晚上,现有的施肥大部分都是化肥或者通过输液的方式给树苗提供肥料,这种方法成本高,容易是树苗营养不良。

【发明内容】

[0003]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道树的种植方法,该行道树的种植方法通过将幼树苗移栽在道路两侧,通过杀菌、施底肥、有机物薄膜裹住树根部,避免树苗栽种后成活期根部水份流失和施加农家肥,不仅能够提高行道树幼树苗的成活率,而且可以降低种植成本,在行道树幼树苗成活后,可以施加农家肥,可以在白天进行施肥,肥料没有臭味,不会妨碍行人,施肥快速、方便,施肥过程中,不用开挖树根处泥土。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一种行道树的种植方法,其步骤如下:
[0005]I)挖穴:在道路两侧用于种植行道树位置的杂草用火清理一次,烧了的灰烬直接埋入土下,在挖穴前,对挖穴部分进行浇水,浇透水,开挖种植穴,种植穴的长度为80?85cm、宽度为80?85cm、深度为40?50cm,对种植穴进行消毒处理,种植穴打穴时表土和生土分开堆放,回穴时只回熟土,不要生土,在回填20?30厘米的熟土后,回施30?50千克基肥与土拌匀,再覆盖10?15厘米熟土后,加施复合肥或磷肥0.5?I千克;
[0006]2)树苗处理:树苗移栽前,断根切口施用生根剂处理,然后立即覆土、浇水,用生物薄膜将树根主体部位裹住;
[0007]3)栽植:对预先挖好施肥的树坑挖开,将树苗按放入栽植穴,使根系舒展,对树根主体部位浇水,使树根主体浇水通透,回填心土,在种植穴边缘埋入直径为30?10mm塑料管;
[0008]4)浇水、施肥:每天早上对幼树苗注水0.5?0.8L/株,每10?20天通过塑料管施肥一次,施肥量为0.3?0.5kg左右。
[0009]进一步,在步骤3)中,所述塑料管的一端延伸至树根主体的15?20mm,另一端延伸至地面上。
[0010]进一步,在步骤3)中,所述塑料管内填充有缓释性颗粒肥,保水剂,生根剂,磷酸二氢钾和秸杆发酵剂。
[0011]进一步,在步骤3)中,所述塑料管内延伸至地面的一端设置有透气盖。
[0012]进一步,在步骤4)中,所述施肥以农家肥为主。
[0013]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本发明行道树的种植方法通过将幼树苗移栽在道路两侧,通过杀菌、施底肥、有机物薄膜裹住树根部,避免树苗栽种后成活期根部水份流失和施加农家肥,不仅能够提高行道树幼树苗的成活率,而且可以降低种植成本,在行道树幼树苗成活后,可以施加农家肥,可以在白天进行施肥,肥料没有臭味,不会妨碍行人,施肥快速、方便,施肥过程中,不用开挖树根处泥土。
【具体实施方式】
[0015]本发明一种行道树的种植方法,其步骤如下:
[0016]I)挖穴:在道路两侧用于种植行道树位置的杂草用火清理一次,烧了的灰烬直接埋入土下,在挖穴前,对挖穴部分进行浇水,浇透水,开挖种植穴,种植穴的长度为80?85cm、宽度为80?85cm、深度为40?50cm,对种植穴进行消毒处理,种植穴打穴时表土和生土分开堆放,回穴时只回熟土,不要生土,在回填20?30厘米的熟土后,回施30?50千克基肥与土拌匀,再覆盖10?15厘米熟土后,加施复合肥或磷肥0.5?I千克;
[0017]2)树苗处理:树苗移栽前,断根切口施用生根剂处理,然后立即覆土、浇水,用生物薄膜将树根主体部位裹住;
[0018]3)栽植:对预先挖好施肥的树坑挖开,将树苗按放入栽植穴,使根系舒展,对树根主体部位浇水,使树根主体浇水通透,回填心土,在种植穴边缘埋入直径为30?10mm塑料管,优选的所述塑料管的一端延伸至树根主体的15?20mm,另一端延伸至地面上,所述塑料管内填充有缓释性颗粒肥,保水剂,生根剂,磷酸二氢钾和秸杆发酵剂,所述塑料管内延伸至地面的一端设置有透气盖,所述透气盖设置在管壁上,该透气盖结构能够避免塑料管内一直积水。
[0019]4)浇水、施肥:每天早上对幼树苗注水0.5?0.8L/株,每10?20天通过塑料管施肥一次,每次在施农家肥或者其他化肥后,通过塑料管加入一定量的水,是水混合肥料被树根吸收,施肥量为0.3?0.5kg左右。
[0020]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行道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步骤如下: 1)挖穴:在道路两侧用于种植行道树位置的杂草用火清理一次,烧了的灰烬直接埋入土下,在挖穴前,对挖穴部分进行浇水,浇透水,开挖种植穴,种植穴的长度为80?85cm、宽度为80?85cm、深度为40?50cm,对种植穴进行消毒处理,种植穴打穴时表土和生土分开堆放,回穴时只回熟土,不要生土,在回填20?30厘米的熟土后,回施30?50千克基肥与土拌匀,再覆盖10?15厘米熟土后,加施复合肥或磷肥0.5?I千克; 2)树苗处理:树苗移栽前,断根切口施用生根剂处理,然后立即覆土、浇水,用生物薄膜将树根主体部位裹住; 3)栽植:对预先挖好施肥的树坑挖开,将树苗按放入栽植穴,使根系舒展,对树根主体部位浇水,使树根主体浇水通透,回填心土,在种植穴边缘埋入直径为30?10mm塑料管; 4)浇水、施肥:每天早上对幼树苗注水0.5?0.8L/株,每10?20天通过塑料管施肥一次,施肥量为0.3?0.5kg左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道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塑料管的一端延伸至树根主体的15?20mm,另一端延伸至地面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道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塑料管内填充有缓释性颗粒肥,保水剂,生根剂,磷酸二氢钾和秸杆发酵剂。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道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中,所述塑料管内延伸至地面的一端设置有透气盖。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道树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4)中,所述施肥以农家肥为主。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行道树的种植方法,其步骤如下:1)挖穴:用火清理杂草,消毒处理,施基肥;2)树苗处理:树苗断根切口用生根剂处理,覆土、浇水,用生物薄膜将树根主体部位裹住;3)栽植:栽植树苗,对树根主体浇水通透,在种植穴边缘埋入直径为30~100mm塑料管;4)浇水、施肥:通过塑料管施肥;本发明将幼树苗移栽在道路两侧,通过杀菌、施底肥、有机物薄膜裹住树根部,避免树苗栽种成活期根部水份流失和施加农家肥,不仅能够提高行道树幼树苗的成活率,而且可以降低种植成本,在行道树幼树苗成活后,可以施加农家肥,可以在白天进行施肥,肥料没有臭味,不会妨碍行人,施肥快速、方便,施肥过程中,不用开挖树根处泥土。
【IPC分类】A01G17/00, A01G23/04
【公开号】CN105210799
【申请号】CN201510622566
【发明人】王光林
【申请人】王光林
【公开日】2016年1月6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