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旧珍珠翻新的方法

文档序号:9529998阅读:2257来源:国知局
一种旧珍珠翻新的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使旧珍珠翻新,从而使珍珠得以长久保存的方法。属于珍珠养殖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珍珠是人们喜爱的天然宝石,随着珍珠人工养殖的发展,珍珠的产量很高,但珠宝级的珍珠并不多。珍珠界有“七珠八宝”之说,意为直径8 _以上的珍珠是很难得的,大而圆的珍珠是很稀少的。稀少的珍珠常常被作为稀世之宝,中外皇帝的王冠珠、权珠、朝珠、龙袍珠、盔甲珠等,都是国家最高权力的象征。大英帝国女王的王冠镶有227粒珍珠,其中一颗产自于白蝶贝的珍珠直径达1.8厘米,俄罗斯女王叶卡捷林娜二世的皇冠上镶有价值连城的大珍珠80粒。据文献记载,慈禧时头上戴着一顶金冠,镶嵌着一颗从南洋进贡的鸡蛋大小的龙凤珠。乾隆的朝珠也是用108颗珍珠做成的。遗憾的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名贵的珍珠都失去了其美丽的光泽因而失去了其宝石价值。
[0003]珍珠的美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光泽。珍珠的色泽虽然很美观,但却经不起长时间的考验。一般经过几十年,珍珠就会变成普通的黄色,同时失去美丽的珍珠光泽,这就是俗话所说的“人老珠黄”。其原因在于珍珠层是由文石晶体与有机基质交错排列而成,时间一长,它就会变成普通的方解石。文石与方解石,虽然化学成分一样,而它们的结晶形态和光泽却大不一样。这就是珍珠变色的原因。珍珠一旦变黄,其价值就会大打折扣。时间过久,珍珠内部的珍珠层也逐渐变为方解石,那就只剩下珍珠的形状而无珍珠的实质了。珍珠一般的寿命大约在100年左右。一般使用大约十几到几十年时间表面逐渐泛黄,随着时间的推移,珍珠内部结构也逐渐开始变化,最终成为一块一碰就碎的碳酸钙粉末。
[0004]如何使宝物级的珍珠永葆其美丽的光泽,真正能成为世代相传的宝物,特别是具有纪念或文物意义的珍珠能长期传承下去,是一件很有意义和价值的事情,遗憾的是目前尚未见有人研究。本发明发明了一种通过将旧珍珠重新植入珍珠贝中培养,在原珍珠的表面再覆盖新的珍珠层的办法,既能使珍珠长期保持其表面光泽,也可保护珍珠的内部结构,从而可使一些珍贵的珍珠得以永久保存下去,特别适合有纪念意义珍珠的长期保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使珍珠长期保存的方法,通过在原珍珠的表面再覆盖新的珍珠层的办法,既能使珍珠长期保持其表面光泽,也可保护珍珠的内部结构,从而可使一些珍贵的珍珠得以永久保存下去,特别适合有纪念意义珍珠的长期保存。
[0006]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旧珍珠翻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中性洗涤液洗去旧珍珠表面的污渍,然后用稀酸溶液溶去其表面变性的珍珠层,和/或用双氧水溶液漂白其表层,之后在其表面覆盖一层厚度均匀的适合细胞在其中生长的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组织工程支架,所述组织工程支架为一个可以容纳细胞在其中分裂生长的立体网络空间,将取自育珠蚌的外套膜游离细胞与粘附了组织工程支架的旧珍珠一起体外培养,使细胞在旧珍珠表面的组织工程支架中贴附、分裂、生长,再将旧珍珠插入育珠蚌的插核位置,在蚌壳上刻上相关标记,套上网眼孔径比珍珠直径小的网袋,采用常规的育珠蚌养殖方法养殖,垂直吊养与平养交替轮换,按约定的时间采蚌取珠,以冬季取珠为好。
[0007]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旧珍珠翻新的方法,其具体步骤为:
1)清除表面污渍:将旧珍珠用中性洗涤液浸泡过夜,擦拭干净,然后于蒸馏水中漂洗去洗涤液;
2)稀酸溶液溶去旧珍珠表面变性层;
3)漂白:用双氧水溶液漂白处理10~60分钟;
4)制备旧珍珠支架层所用的模具:所述模具由模具I和模具II组成,模具I由两个结构一样的中空半球构成,每个半球的内侧面有3条突起的棱,其中2条棱分别位于半球两侧边缘,另一条棱位于半球的中间,棱的长度为球体周长的1 / 2,3条棱的末端相应在球的南北极端相交,南极端相交处的棱切除部分形成凹口作为注胶孔,棱的高度0.02~2mm,边缘棱宽度为中间棱的一半;棱的作用在于支撑旧珍珠,使将旧珍珠放入模具后旧珍珠与半球内面之间的高度一致,棱的高度就是要填充的组织工程支架的厚度;使用时,先将旧珍珠放入一个半球中,然后将另一半球合拢,两个半球的边缘棱在两半球合拢后其侧面拼接在一起合为一条宽度与中间棱宽度一样的棱,两个半球合拢成一个球体,位于中间棱一端的球面是封闭的,而位于另一端的球面处留出一小孔作为注胶孔用于灌注组织工程支架液,此端对接处的棱切除部分,留出孔道使组织工程支架液能从此孔道同时灌注到模具中被棱隔开的4个空间中;模具I用于完成旧珍珠组织工程支架制备的第一步,得到有凹槽的组织工程支架旧珍珠;模具II由两个中空的半球组成,其内侧表面无突起结构,半球内径为旧珍珠直径和模具I棱高度的2倍之和,两半球合拢后留有一注胶孔用于灌注组织工程支架液,利用模具II完成凹槽的填补,得到组织工程支架层厚度相同的球形组织工程支架旧珍珠;
5)无菌条件下配制组织工程支架液:采用胶原蛋白或其与其他材料组成的复合物作为支架材料,无菌条件下,将支架材料溶于纯水中,浓度为1.0wt%~3.0wt%溶液,待支架材料完全溶解后向其中加入2.5vol%的戊二醛溶液作为交联剂,使戊二醛终浓度为
0.01vol%~0.05vol%,搅拌均匀;
6)支架制备:先将步骤3)处理过的旧珍珠放置于模具I中,将步骤5)制备的组织工程支架液灌注入模具I,振荡摇匀10分钟,室温下静置2~12小时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交联,降温至4°C、10分钟后脱模;然后打开模具I取出旧珍珠,再放置入模具II中,使组织工程支架的凹槽的凹口处对准注胶孔,再注入步骤3)制备的组织工程支架溶液,以使第一次注胶时旧珍珠表面留下的凹槽填满组织工程支架液,室温下静置2~12小时使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交联;然后取出,将注胶孔处的表面磨平,在一 20 °C条件下放置1~6小时冷冻成型,然后放入冷冻干燥机中真空干燥6~24小时,真空度为12~20Pa,冻干温度为一 20~ — 70°C,将旧珍珠浸泡于蒸馏水中洗去残留的戊二醛;
7)外套膜游离细胞获取:清洗蚌壳,撕取珍珠蚌的外套膜组织,切除边缘色线部分,去除内表皮,洗涤消毒后剪成约1mm2小块,采用胰酶消化法消化组织块,通常采用含Η)ΤΑ的
0.25wt%胰酶溶液,在25~37°C范围内消化0.5-4小时,用200目絹网过滤去除残留的组织块,1000r/分钟离心分离出细胞,加入培养液吹散细胞沉淀,得到珍珠贝的外套膜组织游离细胞;
8)将步骤6)处理后的旧珍珠与外套膜分离的游离细胞一起在恒温培养箱中体外培养,培养液为完全培养液,采用RPM1640或M199或DMEM,加入最终体积分数为10 vol%~30vol%的血清,血清采用蚌血清或牛血清,培养温度26~37°C,培养时间1~6天,其间可多次更换培养液以保证细胞的贴附、分裂、生长,细胞贴附在旧珍珠表面的组织工程支架层纤维上或进一步分裂2~6次后,倒去培养液,用PBS缓冲液冲洗旧珍珠,去除未粘附在组织工程支架上的细胞;
9)将步骤8)得到的旧珍珠植入育珠蚌体内培育,为防止旧珍珠过大压迫内脏团,采用垂直吊养与水平吊养交替轮换;养殖时在育珠蚌外套上一个网格孔径小于珍珠直径的网袋,培育时间一般为6~24个月。
[0008]其中所述的稀酸是指0.l~10wt%的盐酸或0.l~20wt%的醋酸或0.l~5wt%的硝酸或0.l~3wt%的硫酸。
[0009]其中所述的双氧水溶液浓度为5~50vol%。
[0010]具体地说,先将旧珍珠用中性洗涤剂洗去表面污渍,擦净后用稀酸浸泡一段时间,稀酸通常用盐酸溶液,浓度在1.0wt°/^3.0wt%之间,浸泡时间长短与珍珠表面泛黄层的厚度相关,目的在于溶去表面泛黄层,完成后用清水浸泡将酸洗净;还可以进一步用双氧水来浸泡旧珍珠,将其表面漂白。然后将处理后的珍珠作为珠核,在其表面粘附一层适合细胞在其中生长的可降解高分子聚合物组织工程支架材料,在旧珍珠表面造成一个可以容纳细胞在其中分裂生长的三维多孔网络空间。将分离自珍珠蚌的外套膜游离细胞与粘附有组织工程支架的旧珍珠一起体外培养,使细胞贴附在旧珍珠表面的组织工程支架纤维上生长增殖,待细胞在组织工程支架纤维上贴附或增殖分裂生长出多层细胞后,再将旧珍珠插入育珠蚌的插核位置,在蚌壳上刻上相关标记,套上网眼比珍珠小的网袋,采用常规的育珠蚌养殖方法养殖,垂直吊养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