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壳山核桃容器苗水分管理方法_2

文档序号:9553831阅读:来源:国知局
苗基质可以包括混合均匀的园土、泥炭、珍珠岩和腐熟农家肥,园 土、泥炭、珍珠岩和腐熟农家肥的体积比可以为4 : 3 : 1 : 2。
[0030] 实施例
[0031] 以下的实施例将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发明。
[0032] 在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
[0033] 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盱哈桂五基地建设日光温室,温室长度80m、宽度6m,进行容 器育苗。
[0034] 育苗池:温室内建设育苗池,长、宽、高分别为4m、l. 2m、0. 2m,育苗池由 39cmX24cmX19cm空心砖砌成,池底找平,日光温室内育苗池每4m-个,三排,共60个;两 端育苗池分别接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的另一端连通供水蓄水池,出水管的另一端连通 集水蓄水池,连接管连通相邻育苗池,如图1所示,进水管、连接管和出水管均为管道直径 为32mm的UPVC管,进水管的管底沿距育苗池底10cm,连接管的管底沿距育苗池底5cm,出 水管的管底沿距育苗池底5cm。
[0035] 容器苗:容器采用直径、高度分别为15cm、30cm的90g/m2无纺布圆柱形容器;育苗 基质为体积比为4 : 3 : 1 : 2的园土、泥炭、珍珠岩、腐熟农家肥;将用水浸泡7d的种子 进行37°C恒温催芽,20d后发芽率达78%,挑出发芽种子播种到育苗容器中,每个容器播种 1粒,容器摆放到育苗池内。
[0036] 实施例1
[0037] 本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的薄壳山核桃容器苗水分管理方法。
[0038] 出苗前采用上方喷灌方式给水,每次喷灌喷透水,每4天喷灌一次。出苗后采用育 苗池浸水方式给水,育苗池中灌水至所有育苗池中水位稳定在5cm,待水分吸收利用后保持 育苗池干燥,5天后再次浸水。
[0039] 对比例1
[0040] 育苗期间一直采用上方喷灌方式给水,每次喷灌喷透水,每4天喷灌一次。
[0041] 对比例2
[0042] 育苗期间一直采用育苗池浸水方式给水,育苗池中灌水至所有育苗池中水位稳定 在5cm,待水分吸收利用后保持育苗池干燥,5天后再次浸水。
[0043] 8个月后统计日光温室用水量,分别在日光温室两端和中间各挑选50株容器苗, 测量地径、株高、一级侧根数,结果见表1。地径指苗木地表处的茎干粗度。
[0044]表1
[0045]
[0046] 从表1中可以看出,本发明方法相对于育苗期间一直采用上方喷灌方式给水,能 够极大降低用水量,且本发明方法能够提高株高、地径和一级侧根数,即能够提高苗木质 量。
[0047] 本发明的薄壳山核桃容器苗水分管理方法,出苗后利用基质毛细管作用湿润苗木 根域,水分除通过植物蒸腾和表面蒸发外,全部被植株利用,比育苗过程中全部采用上方喷 灌方式给水可节水约30% ;本发明方法容器苗受水量均匀,苗木生长均匀整齐,苗木质量明 显提高,种植本发明方法培育的容器苗,1年生苗木地径和株高较上方喷灌苗可分别增加约 32. 7%和约16. 5% ;采用本发明方法,容器底部浸泡在水中,底部的根系缺氧死亡,促进了 侧根发生,与上方喷灌苗相比,一级侧根数可增加约26. 8%。本发明方法可广泛用于薄壳山 核桃苗的培育。
[0048]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 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 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0049]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 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 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0050]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 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主权项】
1. 一种薄壳山核桃容器苗水分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出苗前采用上 方喷灌方式给水,出苗后采用育苗池浸水方式给水。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上方喷灌方式给水的条件包括:每次喷灌喷 透水,每3-5天喷灌一次。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育苗池浸水方式给水的条件包括:每次每个 容器苗浸水量为〇. 8-1. 5L,待水分吸收利用后保持育苗池干燥,4-6天后再次浸水。4.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薄壳山核桃容器苗在日光温 室内进行育苗。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日光温室内设有多个育苗池,并设有供水蓄 水池和集水蓄水池,相邻的育苗池之间通过连接管连通,与供水蓄水池连通的育苗池与供 水蓄水池之间通过进水管连通,与集水蓄水池连通的育苗池与集水蓄水池之间通过出水管 连通。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育苗池由空心砖砌成,所述育苗池长3-4m、 宽1-1. 4m、商0· 15-〇· 2m,池底水平,不渗水。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容器苗的容器材料为80-100g/m2无纺布,容 器为圆柱形,口径为13-17cm,高度为28-32cm。8. 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容器苗由播种方式形成,每个容器中播种1 颗。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中,进水管、连接管和出水管均为管道直径为 30-35mm的UPVC管,进水管的管底沿距育苗池底8-12cm,连接管的管底沿距育苗池底 4-6cm,出水管的管底沿距育苗池底4-6cm。10. 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容器苗的容器中的育苗基质 包括混合均匀的园土、泥炭、珍珠岩和腐熟农家肥,园土、泥炭、珍珠岩和腐熟农家肥的体积 比为 4 : 3 : 1 : 2。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薄壳山核桃容器苗水分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出苗前采用上方喷灌方式给水,出苗后采用育苗池浸水方式给水。本发明方法,出苗后利用基质毛细管作用湿润苗木根域,水分除通过植物蒸腾和表面蒸发外,全部被植株利用,比育苗过程中全部采用上方喷灌方式给水可节水约30%;本发明方法容器苗受水量均匀,苗木生长均匀整齐,苗木质量明显提高,种植本发明方法培育的容器苗,1年生苗木地径和株高较上方喷灌苗可分别增加约32.7%和约16.5%;采用本发明方法,容器底部浸泡在水中,底部的根系缺氧死亡,促进了侧根发生,与上方喷灌苗相比,一级侧根数可增加约26.8%。本发明方法可广泛用于薄壳山核桃苗的培育。
【IPC分类】A01G17/00, A01G25/00
【公开号】CN105309263
【申请号】CN201410379430
【发明人】朱海军, 刘广勤, 生静雅, 张普娟, 陈亚辉
【申请人】江苏省农业科学院
【公开日】2016年2月10日
【申请日】2014年7月31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