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轻基质埋根培育泡桐苗木的容器育苗方法_2

文档序号:9603105阅读:来源:国知局
r>[0039]4)埋根方法
[0040]在营养杯中按种根的长度和粗度挖一小穴,将种根平放其中,然后用基质覆盖2?3cm按紧,使基质与种根紧密接触。埋根后及时淋水,保持基质湿度40%?60%。
[0041]5)苗木管理
[0042]冬季育苗一般不用拉遮阴网,根据苗木生长需要,通过喷淋装置和通风设施调节棚内的温度不低于18°C、湿度60?80%,加强水肥管理,适时防治病虫害。
[0043]6)炼苗和苗木出圃
[0044]当苗木生长至25?28cm高,将苗木分级移至炼苗床炼苗10?15天,感受自然光照射、不施肥和减少淋水,促进苗木木质化和根系发育,剪除多余的萌芽和长势弱及弯曲苗,每营养杯只保留1株健壮苗。3月底至4月初苗木出圃进行春季造林。
[0045]实施例2
[0046]本实施例是以轻基质椰糠:黄心土:泥炭土:游泥=7:1:1:1的比例培育白花泡桐优树‘绿桐1号’为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47]本发明所述的轻基质埋根培育泡桐苗木的容器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8]1)基质选用、配比及处理
[0049]按质量份选用轻基质椰糠:黄心土:泥炭土:撒泥=7:1:1:1的比例混合均勾。
[0050]将轻基质分别打碎,按比例混合均匀,淋水至含水率在40?50%,然后装入规格为18cmX 16cm的营养杯中,并装实至杯口 0.5?1cm处,整齐摆放于塑料大棚中的高架床上。
[0051]2)种根采集
[0052]选择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2.5年生的绿桐1号幼树,于夏季取根,种根0.8?3cm,取根时忌严重劈裂和损伤。种根挖出后,先置于通风阴凉处1天,晾去多余的水分后埋根。
[0053]3)种根处理和分级
[0054]准备育苗的种根,剪成长约6?7cm的根段,剪口要平滑,然后按0.8?1.5cm、
1.5?2.5cm、2.5?3.0cm进行分级。埋根前用浓度为100mg/kg的ABT1号生根粉浸根段下部2分钟。
[0055]4)埋根方法
[0056]在营养杯中按种根的长度和粗度挖一小穴,将根极性上端向上斜放,然后用基质覆盖2?3cm按紧,使基质与种根紧密接触。埋根后及时淋水,保持基质湿度40?60%。
[0057]5)苗木管理
[0058]夏季育苗需要用遮阴网遮阴,遮阴度为35?70%,遮阴时间在上午9点至下午3点或4点,遮阴时长6?7小时。根据苗木生长需要,通过喷淋装置和通风设施调节棚内的温度不超过38°C、湿度60?80%,加强水肥管理,适时防治病虫害。
[0059]6)炼苗和苗木出圃
[0060]当苗木生长至25?28cm高,将苗木分级移至炼苗床炼苗15天,感受自然光照射、不施肥和减少淋水,促进苗木木质化和根系发育,剪除多余的萌芽和长势弱及弯曲苗,每营养杯只保留1株健壮苗。10月中下旬苗木出圃进行秋季造林。
【主权项】
1.一种轻基质埋根培育泡桐苗木的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基质选用、配比及处理 将轻基质椰糠、黄心土、泥炭土、淤泥分别打碎,按一定比例均匀混合,淋水至含水率40?50%,然后装入规格为18cmX 16cm的营养杯中,并装实至杯口 0.5?1cm处,整齐摆放在塑料大棚中的高架床上备用; 2)种根采集 选择品种纯正、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的0.5?2.5年生的泡桐幼树取根,种根直径0.8?3cm,种根挖出后,先置于通风阴凉处1天,晾去多余的水分,及时埋根; 3)种根处理和分级 将准备育苗的种根剪成6?7cm长的根段,剪口要平滑,然后按0.8?1.5cm、1.5?2.5cm、2.5?3.0cm进行分级,埋根前用生根剂处理下端剪口 ; 4)埋根 在营养杯中按种根的长度和直径挖一小穴,将种根平放或将根极性上端向上斜放,然后用基质覆盖2?3cm按紧,使基质与种根紧密接触,埋根后要及时淋水,保持基质湿润; 5)苗木管理 根据苗木生长需要,通过遮阴网、喷淋装置和通风设施调节棚内的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加强水肥管理,适时防治病虫害; 6)炼苗和苗木出圃 当苗木生长至25?28cm高,将苗木分级并移至低架炼苗床上炼苗10?15天,期间适当控制水肥,促进苗木木质化,在雨季苗木出圃造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基质埋根培育泡桐苗木的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基质椰糠、黄心土、泥炭土、游泥是指选用轻基质椰糠与黄心土按7:3的比例混合均匀后装杯;或按椰糠:黄心土:泥炭土:淤泥=7:1:1:1的比例混合均匀后装杯,进行营养杯育苗。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基质埋根培育泡桐苗木的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埋根前用生根剂处理下端剪口是指用浓度为100?1000mg/kg的萘乙酸,或用浓度为50?1500mg/kg的ABT1号生根粉,浸泡时间1?8分钟,浸泡深度为根极性下端2.5?4.0cm,凉干药液后埋入基质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基质埋根培育泡桐苗木的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埋根后要及时淋水,保持基质含水量率在40?60%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基质埋根培育泡桐苗木的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5)中所述根据苗木生长需要,通过遮阴网、喷淋装置和通风设施调节大棚内的光照强度、温度和湿度是指1?2月育苗无需遮阴,7?8月育苗遮阴度为35%?70%,遮阴时长6?7小时,温度控制在18?38°C之间,湿度控制在60?80%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轻基质埋根培育泡桐苗木的容器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所述将苗木分级并移至低架炼苗床上炼苗是指期间除感受自然光照射、不施肥和减少淋水外,还要剪除多余的萌芽和长势弱及弯曲苗,每营养杯只保留1株健壮苗。
【专利摘要】一种轻基质埋根培育泡桐苗木的容器育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质选用、配比及处理;2)种根采集;3)种根处理和分级;4)埋根;5)苗木管理;6)炼苗和苗木出圃。采用本发明能够解决泡桐埋根育苗占用大量土地的问题,缩短育苗周期,提高泡桐育苗速度和效率。
【IPC分类】A01G17/00, A01G9/10, A01G1/00
【公开号】CN105359797
【申请号】CN201510807985
【发明人】李昆龙, 黄宝灵
【申请人】广西绿桐林业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0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