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麦蛾人工饲养方法_2

文档序号:9621764阅读:来源:国知局
,倒入浓度为10%的蜂蜜水,使 脱脂棉完全浸润,呈饱和状态,再把培养皿放入八角瓶(八角瓶规格:d= 9cm,h= 15cm) 中给成虫补充营养,每天更换带蜂蜜水的培养皿;
[0037] 似选取健康的当天羽化的5对成虫(《24h)接入八角瓶中,用40目左右的纱网 封口。因麦蛾有将产卵器伸进纱网产卵的习性,因此在瓶口的纱网上面用培养皿压盖一张 直径为12. 5cm的滤纸,便可每日更换滤纸,捜集并统计当日卵块。
[0038] 二、幼虫期、蛹期饲养
[0039] (1)选取直径为1cm,长为3cm的全透明的指形管,置于120°C的烘箱中灭菌,化后 取出,待玻璃管冷却后,放入大小为1. 5-2mm左右的人工饲料(约0. 02g),根据麦蛾幼虫有 吐丝下垂的习性,用毛笔将吐丝的幼虫挂丝放入指形管中,避免毛笔直接接触幼虫造成伤 害;
[0040] (2)用大小为1. 5cm*l. 5cm的Parafilm封口膜,用微针扎在封口膜上扎通气孔, 将直径为2cm的圆形棉纸压盖在封口膜上,稍用力使棉纸粘在封口膜上,放入27°C,RH= 75%,L:D= 12 :12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
[0041] (3)透过指形管,我们可W观察到幼虫吐丝将饲料粘于指形管内壁,幼虫藏于管壁 与食物间,可十分方便的观察到麦蛾幼虫和蛹的生长发育过程;
[0042] (4)麦蛾3龄幼虫W后口器的上飄变得十分发达,其取食量明显增大,很容易咬破 封口膜和棉纸逃逸,因此当幼虫进入3龄之后,再添加0.Ig饲料,并用棉塞封口。 阳043] 实施例1 :
[0044] 采用本方法: W45] ①2014年8月,选取5对当日羽化的配对成虫2地),放入盛有10%蜂蜜水脱 脂棉的八角瓶中,用40目左右的纱网封口,在瓶口外的纱网上面盖一张直径为12. 5cm的滤 纸,再在滤纸上方反盖上培养皿(培养皿直径为12厘米),捜集并统计当日卵块。
[0046] ②将带有卵块的滤纸放入人工气候箱(饲养条件:27°C,相对湿度为75%,一天24 小时之内,开灯光照时间:关灯黑暗时间为12 :12),培养到第7天,约90%的幼虫解化。用 毛笔牵挂着初解幼虫吐的丝接入盛有饲料的玻璃指形管中(每管1头幼虫,共40管),用 Parafilm封口膜和面纸封口。放入人工气候箱中继续饲养。
[0047] ③每天定时观察并记录幼虫的行为、生长和发育。
[0048] ④第32天左右,幼虫发育到3龄,在指形管中添加0.1 g饲料,并用棉塞替代封口 膜和棉纸。
[0049] ⑥观察记录到第47天左右,幼虫化蛹,到第52天左右蛹羽化为成虫。
[0050] 实施例2:
[0051] 2014年9月重复进行实施例1的内容。 阳05引实施例3:
[0053] 2014年10月再次重复进行实施例1的内容。
[0054] 结果见表1 阳化5] 表1
[0056]
[0057]结论:
[0058] (1)通过本方法,能够捜集大量所需的卵块,满足各项相关试验和实验需要;能够 准确统计麦蛾的日产卵量和单雌产卵量,其结果与实际结果相比误差率较前人的方法低得 多,具有较高的准确率。
[0059] (2)通过本方法,能够完整的完成麦蛾的整个世代,(麦蛾的世代就是麦蛾的一 生,其一生经历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
[0060] (3)通过透视的饲养方法,在麦蛾的饲养过程中,能随时或定时地观察麦蛾的卵、 幼虫、蛹、成虫的行为和生长发育过程,便于观察和记录麦蛾的形态学、行为学和生态学特 征,是前人所没能做到的。
[0061] (4)本方法为钻蛙性害虫的饲养及相关研究提供了可靠的参考依据。如:玉米象 类、绿豆象类等。 W创备注:
[0063]Parafilm封口膜W64]品牌:美国Parafilm 阳0化]产品名称:Parafilm封口膜
[0066] 货号:PM-996
[0067] 包装规格:100mm*38M W側价格:139元/卷 W例本发明具有如下优势:
[0070] 1.改进了捜集卵块的方法,较前人的方法相比,更为简单易行,统计的日产卵量和 单雌产卵量更为准确; 阳071] 2.减少了对卵块和初解幼虫的机械损伤;
[0072] 3.提出了较有效的"透视"饲养幼虫和蛹的方法,W及与方法配套的材料、及饲养 所用的容器。该方法操作简便,采用该方法:既可W观察到麦蛾各个龄期的幼虫,又能观察 到化蛹和蛹发育过程,还能观察到羽化的全过程。打破了W往只能通过解剖粮粒才能看到 有虫的现象,有效填补了 "化蛹"、"羽化"等过程的"透视"观察空白。
[0073] 本发明利用成虫具有向上爬的习性和趋向缝隙产卵的习性,通过提供适合的缝隙 和压盖滤纸的方法,收集到麦蛾的卵块,便于准确统计麦蛾的日产卵量和单雌产卵量;该收 集卵块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对卵块造成损伤,解化后的幼虫具有吐丝下垂的习性,利用毛 笔挂丝直接接虫到指形管中,能有效避免接虫过程对初解幼虫的伤害;本发明提供了透视 观察饲养和单头透视观察饲养麦蛾的饲料性状、容器及封口技术,封口技术可避免幼虫因 趋向缝隙导致缺乏食物,造成意外死亡;饲料的性状及所用的容器,可使研究者观察到饲虫 整个幼虫期和蛹期的生长发育情况,也为研究其它钻蛙性害虫提供参考依据。
[0074] 最后应说明的是:W上实施例仅用W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 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 可W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 换;而运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 神和范围。
【主权项】
1. 一种麦蛾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一、 成虫期卵块搜集 选取5对当日羽化的配对成虫,接入直径为9cm、高为15cm的八角瓶中,用纱网封口,瓶 口向上放置,在八角瓶外,在封口的纱网的上面加盖一张直径为12. 5cm的滤纸,再在滤纸 上方反盖上直径为12厘米的大培养皿,搜集并统计当日卵块; 二、 幼虫期、蛹期饲养 (1) 选取直径为lcm,长为3cm全透明的指形单通玻璃管,置于120°C的烘箱中灭菌,2h 后取出,待玻璃管冷却后,放入大小为1. 5-2mm的人工饲料0. 01-0. 05g,用毛笔将吐丝的幼 虫挂丝接入指形管中; (2) 用Parafilm封口膜将指形管的管口封住,然后给封口膜上扎细微的通气孔,再 将直径为2cm的圆形棉纸压盖在封口膜上,使棉纸粘在封口膜上,放入27°C,相对湿度为 75%,一天24小时之内,开灯光照时间:关灯黑暗时间为12 :12的人工气候箱中饲养; (3) 透过指形管能随时或定时观察麦蛾幼虫和蛹的行为活动及生长发育过程; (4) 当幼虫生长发育到3龄之后,再添加0.lg饲料,并选用棉塞替换Parafilm封口膜 和棉纸塞住指形管口; 三、 成虫期饲养 当指形管中饲养的麦蛾羽化后,立刻取出成虫,按照雌雄比为1:1的配比配对放入八 角瓶中,置于相对湿度为75%,一天24小时之内,开灯光照时间:关灯黑暗时间为12 :12的 人工气候箱中,用10 %的蜂蜜水补充营养饲养。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蛾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网的规格为40目。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麦蛾人工饲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成虫期卵块搜集步骤 中,包括:选用直径为3. 5cm的小培养皿,皿内铺上脱脂棉,倒入浓度为10%的蜂蜜水,使脱 脂棉完全浸润,呈饱和状态,再把培养皿放入八角瓶中给成虫补充营养,每天更换带蜂蜜水 的小培养皿。
【专利摘要】本发明提供一种麦蛾人工饲养方法,包括以下三个阶段:成虫期卵块的搜集阶段、幼虫期、蛹期的饲养阶段、成虫期的饲养阶段。本发明利用:①成虫具有向上爬的习性和趋向缝隙产卵的习性,通过提供适合的缝隙和压盖滤纸的方法,收集到麦蛾的卵块,便于准确统计麦蛾的日产卵量和单雌产卵量;该收集卵块的方法有效地避免了对卵块造成损伤;②孵化的幼虫具有吐丝下垂的习性,利用毛笔挂丝直接接虫到指形管中,能有效避免接虫过程对初孵幼虫的伤害;③在幼虫和蛹饲养过程中,精选了全透明的指形单通玻璃管以及对应的饲料和封口技术,能较好的满足研究者对麦蛾幼虫和蛹的追踪观察。
【IPC分类】A01K67/033
【公开号】CN105379683
【申请号】CN201510776869
【发明人】吴道慧, 马丽, 董晨辉, 陈国华, 李强, 陶玫, 傅杨, 黄钰淼, 可胜杰, 严乃胜
【申请人】云南农业大学
【公开日】2016年3月9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