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联式可转动螺旋形无土栽培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84889阅读:来源:国知局
串联,回液箱10设置在最下端环状栽植管5的下方,并通过出液管9连接最下端环状栽植管5,回液管7设置在中空转轴8内部,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储液箱I与回液箱10,回液箱10内设有一处理室11,该处理室11与回液管7连接,在回液箱10与回液管7之间设有回液泵12。动力装置与中空转轴8连接,带动中空转轴8及环状栽植管5转动。动力装置包括电机21、主动轮15、链条14及从动轮13,从动轮13设置在中空转轴8上,并通过链条14与主动轮15连接,主动轮15与电机21连接。
[0033]如图3、图4所不,进液管口 19和出液管口 20均设置在环状栽植管5的中上部,且进液管口 19的水平位置高于出液管口 20,从而在环状栽植管5的内腔下部形成一蓄液槽18。环状栽植管5的内腔中设有吸水保水材料。
[0034]本装置使用时,将配置好的适合植物生长的营养液倒入到储液箱I中,由于重力作用,打开控制阀门2后营养液便从储液箱I中经过进液管3进入到环状栽植管5中,营养液从上到下依次流经环状栽植管5,最后从最下方的环状栽植管5的出液管9流出,在营养液流经环状栽植管5的过程中,由于环状栽植管5内设置有蓄液槽19或者吸水保水材料,所以营养液会留存在蓄液槽19或者吸水保水材料中,即便停止输送营养液,营养液也不会流走;剩余的营养液最终流到回液箱10中,经过处理室11的沉淀过滤盒消毒等处理,营养液在回液泵12的作用下被重新通过回液管7泵入到储液箱I中,这样余液就能被重新利用起来,完成一次营养液循环。
[0035]在支撑底座17上设置的动力装置,开启电机21使得主动轮15转动,从而使得链条14拉动从动轮13转动,使得中空转轴8和固定在中空转轴8上的放射状支架6转动,这样各层环状栽植管5随着中空转轴8做圆周旋转运动,从而各层都可以受光均匀,且各层环状栽植管5采用上小下大的螺旋设计,使得各层之间不存在遮光挡阳的问题。
[0036]此串联式可转动螺旋形无土栽培装置可通过横向并联将多个系统串联在一起,以形成更加庞大的营养液循环系统,来组成一个更加庞大的种植系统。
[0037]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串联式可转动螺旋形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空转轴(8)、环状栽植管(5)、储液箱(1)、回液箱(10)、回液管(7)及动力装置,所述的环状栽植管(5)设有多个,从上到下依次由小到大排列设置在中空转轴(8)上,组成呈圆锥体的螺旋状,所述的储液箱(I)设置在最上端环状栽植管(5)的上方,并通过进液管(3)连接最上端环状栽植管(5),多个环状栽植管(5)之间通过输液管(16)顺序串联,所述的回液箱(10)设置在最下端环状栽植管(5)的下方,并通过出液管(9)连接最下端环状栽植管(5),所述的回液管(7)设置在中空转轴(8)内部,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储液箱(I)与回液箱(10),所述的动力装置与中空转轴(8)连接,带动中空转轴(8)及环状栽植管(5)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式可转动螺旋形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转轴(8)上等间距设置有放射状支架¢),所述的环状栽植管(5)安装在放射状支架(6)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式可转动螺旋形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栽植管(5)呈水平设置,且设有内腔,在环状栽植管(5)的上侧壁开有数个栽培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串联式可转动螺旋形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栽植管(5)的一端面上设置有进液管口(19)与出液管口(20),最上端的环状栽植管(5)的进液管口(19)与进液管(3)连接,最下端的环状栽植管(5)的出液管口(20)与出液管(9)连接,相邻两个环状栽植管(5)连接方式为:上层的环状栽植管(5)的出液管口(20)与下层的环状栽植管(5)的进液管口(19)之间通过输液管(16)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串联式可转动螺旋形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液管口(19)和出液管口(20)均设置在环状栽植管(5)的中上部,且进液管口(19)的水平位置高于出液管口(20),从而在环状栽植管(5)的内腔下部形成一蓄液槽(18)。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串联式可转动螺旋形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栽植管(5)的内腔中设有吸水保水材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式可转动螺旋形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环状栽植管(5)为圆形,且环状栽植管(5)的圆心均在所述的中空转轴(8)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式可转动螺旋形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动力装置包括电机(21)、主动轮(15)、链条(14)及从动轮(13),所述的从动轮(13)设置在中空转轴⑶上,并通过链条(14)与主动轮(15)连接,所述的主动轮(15)与电机(21)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式可转动螺旋形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转轴(8)转动连接在支撑底座(17)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串联式可转动螺旋形无土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液箱(10)内设有一处理室(11),该处理室(11)与回液管(7)连接,在回液箱(10)与回液管(7)之间设有回液泵(12);所述的进液管(3)上设有控制阀门(2)。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串联式可转动螺旋形无土栽培装置,包括中空转轴、环状栽植管、储液箱、回液箱、回液管及动力装置,环状栽植管设有多个,从上到下依次由小到大排列设置在中空转轴上,组成呈圆锥体的螺旋状,储液箱设置在最上端环状栽植管的上方,并通过进液管连接最上端环状栽植管,多个环状栽植管之间通过输液管顺序串联,回液箱设置在最下端环状栽植管的下方,并通过出液管连接最下端环状栽植管,回液管设置在中空转轴内部,上下两端分别连接储液箱与回液箱,动力装置与中空转轴连接,带动中空转轴及环状栽植管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空间占用小,能充分利用和节省土地资源,适用于家庭和工业。
【IPC分类】A01G31-02
【公开号】CN204393040
【申请号】CN201520004709
【发明人】张敏, 刘宝林, 陈儿同, 李维杰, 杨雪萍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1月5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