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单向组件的蝗虫专杀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01084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具有单向组件的蝗虫专杀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农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单向组件的蝗虫专杀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蝗虫是一种危害很大的害虫,它对红外辐射比较敏感。为了灭蝗每年全国安排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花费40多亿,工人的劳动强度大,且灭蝗效果不佳。由于蝗虫能飞,因此采用现有的灭蝗方式往往会导致蝗虫满天飞,但真正杀死的蝗虫却很少,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灭蝗效果好、成本低的具有单向组件的蝗虫专杀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单向组件的蝗虫专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蝗箱(I)和蓄电池(8),其中灭蝗箱(I)的左部设有一层金属阻拦网(2),该金属阻拦网的四周与灭蝗箱(I)内壁固定,且金属阻拦网通电,该金属阻拦网(2)网眼的孔径为l-3mm;所述金属阻拦网(2)左侧设有加热器(3),该加热器装在灭蝗箱(I)内,且灭蝗箱(I)的左箱口由隔热板(4)封闭;所述金属阻拦网(2)右旁的灭蝗箱(I)下箱壁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Ia),该蝗虫出口的下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一个蝗虫收集部件(5),这个蝗虫收集部件位于灭蝗箱(I)下方;所述灭蝗箱(I)的上箱壁外表面通过电池板支撑架(6)支撑有一组太阳能电池板(7),该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蓄电池(8)电连接,而蓄电池安装在所述灭蝗箱(I)内的左部,且蓄电池(8)通过导线与金属阻拦网(2)和加热器(3)电连接;
[0005]所述灭蝗箱(I)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单向组件,且最左边的单向组件位于所述蝗虫收集部件(5)右侧,且每个单向组件由水平梁(9)和单向片(10)构成,其中:所述水平梁(9)上下并排设置,这些水平梁的两侧分别与灭蝗箱(I)前、后箱壁的内表面固定,且最上面、下面的一根水平梁(9)分别与灭蝗箱(I)对应的箱壁贴合;相邻两根水平梁(9)之间设有两片所述单向片(10),该单向片的两侧与灭蝗箱(I)前、后箱壁的内表面接触,这两片单向片的右端分别与两根水平梁(9)的相对端固定,而两片单向片(10)的左端悬空,且两片单向片(10)构成一个“V”字形。
[0006]在上述结构中,加热器(3)发热时红外辐射很强烈,这样就能吸引对红外辐射很敏感的蝗虫,蝗虫从单向组件处进入灭蝗箱(I)内;由于单向组件的数目为至少两个,这样就能缩小蝗虫在灭蝗箱(I)内的活动空间,且多个单向组件能很有效地防止蝗虫从灭蝗箱
(1)的右箱口退出,从而保证蝗虫只能向左移动,并飞向金属阻拦网(2)。由于金属阻拦网
(2)通电,这样就能通过金属阻拦网(2)将蝗虫击毙或击晕,击毙或击晕后的蝗虫刚好从灭蝗箱(I)的蝗虫出口(Ia)处落入蝗虫收集部件(5)中,这样就将蝗虫收集起来,以便后续通过水淹、火烧或喷洒灭蝗药剂等方式将蝗虫全部杀死,灭蝗方便、高效,整个灭蝗过程基本不用人工干预,而本实用新型利用太阳光来对金属阻拦网(2)和加热器(3)供电,从而解决供电问题,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通过这个装置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社会价值,使用范围和区域很广泛。
[0007]在本案中,所述单向组件的数目为四个,这四个单向组件之间的间距由右往左依次减小,这样就能一步步压缩蝗虫在灭蝗箱(I)内的活动空间,从而使蝗虫尽早进入蝗虫收集部件(5)中,从而提高灭蝗效率。
[0008]作为优选,每个所述单向组件具有6-12根水平梁(9),且所述单向片(10)为塑料片,采用塑料片是为了让蝗虫更容易地从右往左穿过单向片(10)。
[0009]为了便于安装固定,所述灭蝗箱(I)通过安装架(11)支撑在地面上。
[00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器发热时产生的红外辐射来吸引蝗虫,蝗虫从单向组件进入灭幢箱内,单向组件不仅能保证幢虫只能向左移动,还能逐步缩小幢虫在灭幢箱内的活动空间,进而被金属阻拦网拦住、击毙或击晕,最后通过蝗虫收集部件将蝗虫收集起来,以便后续通过水淹、火烧或喷洒灭蝗药剂等方式将蝗虫全部杀死,灭蝗方便、高效,灭蝗成本低廉,整个灭蝗过程基本不用人工干预,而本实用新型的金属阻拦网和加热器所需电能由太阳能电池板转化太阳能而来,这样就解决了电能问题,也减小了本装置的使用成本,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制造,通过这个装置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技术的缺陷,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社会价值,适用范围和区域很广泛。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3]如图1所示,一种具有单向组件的蝗虫专杀装置,主要由灭蝗箱1、金属阻拦网2、加热器3、隔热板4、蝗虫收集部件5、电池板支撑架6、太阳能电池板7、蓄电池8和单向组件偶成。其中,灭蝗箱I为透明的矩形箱体,该灭蝗箱I的左、右箱口敞口,且灭蝗箱I的左箱口由隔热板4封闭。灭蝗箱I水平设置,并通过安装架11支撑在地面上。灭蝗箱I的左部设有一层金属阻拦网2,该金属阻拦网2的四周与灭蝗箱I内壁固定,且金属阻拦网通电。并且,金属阻拦网2网眼的孔径为l_3mm,并可进一步优选为1.2、1.4、1.8、2、2.3,2.5、
2.8_,这样设计的目的是防止蝗虫穿过金属阻拦网2。所述金属阻拦网2左侧设有加热器3和蓄电池8,这两个部件装在灭蝗箱I内。加热器3优选为电阻加热器,其数目为1-5个,且加热器3的具体数目可根据实际需要做相应调整。
[0014]所述灭蝗箱I的上箱壁外表面通过电池板支撑架6支撑有一组太阳能电池板7,该太阳能电池板7倾斜设置,且太阳能电池板7与蓄电池8电连接,且蓄电池8通过导线与金属阻拦网2和加热器3电连接,从而对金属阻拦网2和加热器3供电。所述金属阻拦网2右旁的灭蝗箱I下箱壁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 la,该蝗虫出口的下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一个蝗虫收集部件5,这个蝗虫收集部件位于灭蝗箱I下方。作为优选,蝗虫收集部件5可以选择收集带或者收集瓶,若采用收集袋,则通过抱箍箍紧在蝗虫出口 Ia外面;若采用透明的收集瓶,则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固定在蝗虫出口 Ia外面。
[0015]如图1所示,所述灭蝗箱I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单向组件,且最左边的单向组件位于所述蝗虫收集部件5右侧,且单向组件在本案中的数目为四个,这四个单向组件之间的间距由右往左依次减小。
[0016]每个单向组件由水平梁9和单向片10构成,其中水平梁9上下并排设置,该水平梁9的数目为6-12根,这些水平梁9的前侧与灭蝗箱I前箱壁的内表面固定,这些水平梁9的后侧与灭蝗箱I后箱壁的内表面固定。并且,最上面的一根水平梁9与灭蝗箱I的上箱壁贴合,最下面的一根水平梁9与灭蝗箱I的下箱壁贴合。相邻两根水平梁9之间设有两片单向片10,该单向片的两侧分别与灭蝗箱I前箱壁、后箱壁的内表面接触。两片单向片10的右端分别与两根水平梁9的相对端固定,而两片单向片10的左端悬空,且两片单向片10构成一个“V”字形。当蝗虫飞过来时,会将两片单向片10的左端撞开,从而通过单向组件,蝗虫飞过后两片单向片10在弹力作用下复位,又恢复成“V”字形,这样就只能让蝗虫单向通过。
[001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具有单向组件的蝗虫专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灭蝗箱(I)和蓄电池(8),其中灭蝗箱(I)的左部设有一层金属阻拦网(2),该金属阻拦网的四周与灭蝗箱(I)内壁固定,且金属阻拦网通电,该金属阻拦网(2)网眼的孔径为l-3mm;所述金属阻拦网(2)左侧设有加热器(3),该加热器装在灭蝗箱(I)内,且灭蝗箱(I)的左箱口由隔热板(4)封闭;所述金属阻拦网(2)右旁的灭蝗箱(I)下箱壁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Ia),该蝗虫出口的下部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有一个蝗虫收集部件(5),这个蝗虫收集部件位于灭蝗箱(I)下方;所述灭蝗箱(I)的上箱壁外表面通过电池板支撑架(6)支撑有一组太阳能电池板(7),该太阳能电池板与所述蓄电池⑶电连接,而蓄电池安装在所述灭蝗箱⑴内的左部,且蓄电池(8)通过导线与金属阻拦网(2)和加热器(3)电连接; 所述灭蝗箱(I)内从右往左设有至少两个单向组件,且最左边的单向组件位于所述蝗虫收集部件(5)右侧,且每个单向组件由水平梁(9)和单向片(10)构成,其中:所述水平梁(9)上下并排设置,这些水平梁的两侧分别与灭蝗箱(I)前、后箱壁的内表面固定,且最上面、下面的一根水平梁(9)分别与灭蝗箱(I)对应的箱壁贴合;相邻两根水平梁(9)之间设有两片所述单向片(10),该单向片的两侧与灭蝗箱(I)前、后箱壁的内表面接触,这两片单向片的右端分别与两根水平梁(9)的相对端固定,而两片单向片(10)的左端悬空,且两片单向片(10)构成一个“V”字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单向组件的蝗虫专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组件的数目为四个,这四个单向组件之间的间距由右往左依次减小。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具有单向组件的蝗虫专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单向组件具有6-12根水平梁(9),且所述单向片(10)为塑料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单向组件的蝗虫专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蝗箱(I)通过安装架(11)支撑在地面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单向组件的蝗虫专杀装置,灭蝗箱的左部设有一层金属阻拦网;金属阻拦网左侧设有加热器;金属阻拦网右旁的灭蝗箱下箱壁上竖直开有一个蝗虫出口,蝗虫出口下部固定有蝗虫收集部件;灭蝗箱的上箱壁外表面有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与蓄电池电连接,蓄电池通过导线与金属阻拦网和加热器电连接;灭蝗箱内有至少两个单向组件,每个单向组件由水平梁和单向片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加热器产生的红外辐射吸引蝗虫,蝗虫从单向组件进入灭蝗箱内,进而被金属阻拦网拦住、击毙或击晕,最后通过蝗虫收集部件将蝗虫收集起来,以便后续将蝗虫全部杀死,灭蝗方便、高效,灭蝗成本低廉,而本实用新型所需电能由太阳能电池板转化太阳能而来。
【IPC分类】A01M1-22, A01M1-02
【公开号】CN204409318
【申请号】CN201420784254
【发明人】龚恒翔, 朱国军, 喻小华
【申请人】重庆利贞元农林科技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24日
【申请日】2014年12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