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的自动淘洗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89822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的自动淘洗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湖泊等底栖生态环境研宄中小型底栖动物样品淘洗装置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改进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的自动淘洗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小型底栖动物是连接有机碎肩和初级生产力以及水层-底栖藕合的重要环节,是底栖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型底栖动物本身又是许多经济鱼、虾和贝类幼体的优质饵料,是构成底栖小食物网的基本环节,在底栖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小型底栖动物对气候异常和人为扰动响应研宄的深入,特别是底栖挠足类,研宄者发现其对环境的胁迫敏感性,近年来,小型底栖动物作为生态系统健康评估的理想指示类群,常用来监测海洋环境健康状况;另外,小型底栖动物个体微小、生长繁殖快、生命周期短(每年平均3-5代)、生活史无浮游幼虫阶段和野外取样简便,特别适于在实验室和现场用来测定人类扰动对水域生态系统影响的污染评价。小型底栖动物样品从泥样中的淘洗分离是展开小型底栖动物系统分析研宄的基础,也是海洋、湖泊等底栖生态研宄的重要内容。目前研宄者用平底网筛淘洗小型底栖动物样品,人工淘洗工作量大,成本高,费时费工,浪费水,淘洗后,洗出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往往转移不彻底,造成样品丢失,增大了实验误差。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是提供一种构造简单、快速高效、循化水淘洗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自动淘洗装置。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改进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的自动淘洗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网兜,还包括设于所述网兜上方的出水口,所述壳体中设有用于抽水的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与所述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之间设有旋转连接件,所述第一网架、第二网架、第三网架通过设于这些网架上的层状架构,可相互叠放在一起,所述第一网架上设有防止水溅出的挡板,可以避免在淘洗过程中,水流将第一网兜中的样品冲出来。
[0006]本实用新型中,通过水泵可以将流下的水重新输送至出水口处,循环用水,从而实现自动淘洗,此外,旋转连接件的设置方便在需要取出网兜时,将出水口与第二水管旋转移出壳体上方。
[0007]作为优选,所述出水口上设有调节水流大小的调节阀,可根据需要方便的旋转调节水流大小,所述出水口周边设有防护盖,能防止空气中的昆虫等生物体混入样品,干扰计数。
[0008]作为优选,所述网兜包括第一网兜,设于所述第一网兜下方的第二网兜,设于所述第二网兜下方的第三网兜,且所述第三网兜的直径大于第二网兜,所述第二网兜的直径大于第一网兜。
[0009]本实用新型中,三件网兜依次套住,其中,第一网兜孔径为500 μπι,第二网兜孔径为200 μπι,第三网兜孔径为31 μπι,一次淘洗操作就能用于分离两种不同大小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效率高。
[0010]作为优选,所述第一网兜、第二网兜、第三网兜分别设于第一网架、第二网架、第三网架中,且所述第一网架、第二网架、第三网架可分别通过设于其上的支撑脚固定在所述壳体的内壁上,相应的,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撑脚的设有通孔的固定块。[0011 ] 本实用新型中,淘洗时将三个网兜放于壳体内,淘洗结束后,可依次将三个网兜取出,每个网兜都设有四个支撑脚,能方便的置于桌上进行观察、分拣等操作,转移样品时翻兜操作可以减少小型底栖动物样品丢失,减小误差。相应的,壳体的内壁上设有十二个固定块。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1、本实用新型设有水泵,水泵开启后,自动循化水淘洗样品,省工省时。
[0014]2、本实用新型设有三个网兜,通过设置不同孔径的网兜,一次淘洗操作就能用于分离两种不同大小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效率高。
[0015]3、本实用新型的网兜状,在转移样品时,可以翻兜操作,减少小型底栖动物样品丢失,减小误差。
[0016]4、本实用新型中的出水口的水流水速可调节,且设有防护盖,防止空气中的昆虫等生物体混入样品,干扰计数,且出水部件可移出壳体上方,方便对壳体内部进行操作,水能循环使用,节约水源。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中A区域放大图。
[0019]图3为第二网兜的俯视图。
[0020]图4为第二网兜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0022]见图1至图4,一种改进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的自动淘洗装置,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I设有网兜,还包括设于所述网兜上方的出水口 3,所述网兜包括第一网兜411,设于所述第一网兜411下方的第二网兜421,设于所述第二网兜421下方的第三网兜431,且所述第三网兜431的直径大于第二网兜421,所述第二网兜421的直径大于第一网兜411,且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网兜411孔径为500 μ m,第二网兜421孔径为200 μ m,第三网兜431孔径为31 μπι,一次淘洗操作就能用于分离两种不同大小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
[0023]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兜411、第二网兜421、第三网兜431分别设于第一网架41、第二网架42、第三网架43中,且所述第一网架41、第二网架42、第三网架43可分别通过设于其上的支撑脚固定在所述壳体I的内壁上,相应的,所述壳体I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撑脚的设有通孔的固定块13,该固定块13上设有其缓冲垫131。从图3和图4中也可以看出,第二网架42外周上均匀设有四个第二支撑脚422,图2中的支撑脚为第三网架43上的第三支撑脚432。
[0024]从图2中可以看出,本实施方式中的第一网架41、第二网架42、第三网架43可相互叠放在一起,节约壳体I中的空间,所述第一网架41上设有防止水溅出的挡板44。所述壳体I底部设有放水口 12,所述壳体I中还设有水泵5,工作时,用于淘洗的水经过三个网兜后,流到壳体I底部,水泵5工作时,通过吸水管52将水吸起,并通过第一水管51与第二水管2输送至出水口 3,循环使用,节约水源。该出水口 3上设有调节水流大小的调节阀32,所述第一水管51与第二水管2之间设有旋转连接件21,可将出水口 3与第二水管2 —起旋转移出壳体I上部,方便安装与取出壳体I中的网兜。出水口 3周边还设有防护盖31,防止空气中的昆虫等生物体混入样品,干扰计数。
[0025]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水管51也可以通过软管53与自来水相连,进行进水。
[0026]本实用新型工作时,将三个网兜依次放置于壳体I中,并将出水口 3、防护盖31与第二水管2旋转至壳体I上方,通水并开启水泵5,即可完成自动淘洗操作,十分方便。淘洗结束后,移开出水口 3、防护盖31与第二水管2,取出三个网兜置于桌上,可方便的进行下一步操作。
[0027]以上所述仅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的一个实施例,不是限定性的,应当指出,这些实施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的条件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做出改进和补充均视为在本实用新型的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改进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的自动淘洗装置,包括壳体(I),所述壳体(I)中设有网兜,还包括设于所述网兜上方的出水口(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中设有用于抽水的水泵(5),所述水泵(5)通过第一水管(51)与第二水管(2)与所述出水口(3)相连,所述第一水管(51)与第二水管(2)之间设有旋转连接件(21),第一网架(41)、第二网架(42)、第三网架(43)可相互叠放在一起,所述第一网架(41)上设有防止水溅出的挡板(4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的自动淘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3)上设有调节水流大小的调节阀(32),所述出水口(3)周边设有防护盖(3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的自动淘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兜包括第一网兜(411),设于所述第一网兜(411)下方的第二网兜(421),设于所述第二网兜(421)下方的第三网兜(431),且所述第三网兜(431)的直径大于第二网兜(421),所述第二网兜(421)的直径大于第一网兜(411)。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的自动淘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兜(411)、第二网兜(421)、第三网兜(431)分别设于第一网架(41)、第二网架(42)、第三网架(43)中,且所述第一网架(41)、第二网架(42)、第三网架(43)可分别通过设于其上的支撑脚固定在所述壳体⑴的内壁上,相应的,所述壳体⑴的内壁上设有用于固定所述支撑脚的设有通孔的固定块(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改进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的自动淘洗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I)中还设有水泵(5),所述水泵(5)通过第一水管(51)与第二水管(2)与所述出水口(3)相连。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的自动淘洗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网兜,还包括设于所述网兜上方的出水口,所述壳体中设有用于抽水的水泵,所述水泵通过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与所述出水口相连,所述第一水管与第二水管之间设有旋转连接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设有水泵,水泵开启后,自动循化水淘洗样品,省工省时;本实用新型设有三个网兜,通过设置不同孔径的网兜,一次淘洗即可分离出两批次不同大小的小型底栖动物样品,效率高;出水口的水流可调节,且设有防护盖,防止空气中的昆虫等生物体混入样品,干扰计数,且出水部件可移出壳体上方,方便对壳体内部进行操作,水能循环使用,节约水源。
【IPC分类】A01K80-00
【公开号】CN204499166
【申请号】CN201520053272
【发明人】陈启鹏, 王一农, 焦海峰
【申请人】宁波大学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