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苗导向分级机构及其自动注射系统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70025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5]2)下夹板部件:包括安装板27、直角支撑片33、支撑套筒34、拉杆35、连接片36、电磁铁37和下夹板38 ;装有电磁铁37的安装板27安装在靠近扭簧安装板29 —侧的夹持装置机架23的外侧面,直角形的下夹板38的底板位于上夹板32空腔下面,下夹板38的侧板为三角形,大端朝向扭簧安装板29,小端插入挡板26的缝隙中,大端底面经支撑套筒34与直角支撑片33转动连接,直角支撑片33与靠近扭簧安装板29 —侧的夹持装置机架23的内侧面连接,靠近扭簧安装板29 —侧的下夹板38底面装有拉杆35,拉杆35套在连接片36 一端的圆孔中形成转动配合,连接片36另一端圆孔与电磁铁37伸出端连接。
[0046]如图7、图8所示,所述自动注射装置21,包括底座39,导向机构和注射机构;其中:
[0047]导向机构:包括两个为一组的两副导轨基座42、两根光轴导轨43、两个导轨滑块44、两块支撑板45和定位板46 ;两副导轨基座42平行安装在底座39上面的两侧,每根光轴导轨43上分别装有导轨滑块44,每根光轴导轨43的两端分安装在各自的导轨基座42内,两个导轨滑块44上面均装有支撑板45,两块支撑板45通过定位板46连接;
[0048]注射机构:包括气缸47、注射针筒48、注射器手柄49、注射器支撑板50、直角连接板51、圆形气缸52、螺母53、圆形气缸直角支撑板54和连接套筒55 ;气缸47安装在两副导轨基座42之间的底座39上,注射器支撑板50 —侧面与气缸47顶杆连接,注射器支撑板50另一侧面与直角连接板51—侧面连接,直角连接板51另一侧面开有导向槽,该导向槽与圆形气缸直角支撑板28底面的导向螺栓连接,注射器针筒48分别固定在定位板46与注射器支撑板50上,针头朝向定位板46的外侧;圆形气缸52固定在圆形气缸直角支撑板54上,圆形气缸52的推杆与注射器手柄49通过连接套筒55连接。
[0049]所述的气缸47为双杆双轴气缸;所述圆形气缸为单作用微型气缸。
[0050]如图10、11、图12所示,所述的注射装置定位机构22,包括两个支架56、另外两根光轴导轨57、另外两个导轨滑块58、丝杆59和丝杆套筒60 ;两个支架56分别安装在注射机机架13前面并位于自动注射装置的底座39下方,两个支架56分别对称开有三个孔,两个支架56两外侧孔分别安装另外两根光轴导轨57,两个支架56中间孔安装丝杆59,丝杆59与丝杆套筒60构成螺旋副,另外两根光轴导轨57分别与另外两个导轨滑块58构成螺旋副,丝杆套筒60和两个导轨滑块58均安装在底座39下面。丝杆套筒60与自动注射装置21的底座39固定在一起,转动丝杆59可以调节丝杆套筒60在丝杆59上的位置,从而调节自动注射装置21的位置,以适应不同大小的鱼苗,对其进行注射。
[0051 ] 所述上下两块侧板28中间的缝隙25为I?1.5cm。
[0052]所述挡板26与上夹板32小端间距离为2?3cm。
[0053]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54]如图1?图12所示,从吸鱼泵中落下的不同尺寸的鱼苗,从缓冲曲板5进去鱼苗导向分级机构及其自动注射系统。鱼苗经过滤水网6时,多余的水分从滤水网6中过滤。由于鱼苗重心靠近鱼嘴,且平卧时,鱼尾下垂,贴在鱼苗自动导向机构I台面上,导向横条7对其有阻挡作用。在鱼苗自动导向机构I台面经过一定距离的滑落,鱼苗可实现鱼头向前排布。最终鱼苗以鱼头向前的姿态滑到分选装置2中。经过分选装置2中的大径选筒11时,尺寸较小的鱼苗从大径选筒11之间的缝隙中落下,进入靠近鱼苗自动导向机构I 一端的集鱼通道3内,并通过集鱼通道3滑入靠近鱼苗自动导向机构I一端的自动注射机4中的鱼苗侧翻槽18的上端;尺寸较大的鱼苗经过大径选筒11时并未下落;经过小径选筒12时,尺寸较大的鱼苗从小径选筒12之间的缝隙中落下,进入远离鱼苗自动导向机构I 一端的集鱼通道3内,并通过集鱼通道3滑入远离鱼苗自动导向机构I一端的自动注射机4中的鱼苗侧翻槽18的上端;在用两个自动注射机4对鱼苗进行注射接种前,先调节圆形气缸直角支撑板54与连接板51的相对位置,以适应不同剂量的注射;同时转动丝杆59,调节丝杆套筒60在丝杆59上的位置,从而调节自动注射装置21的位置,以适应不同大小的鱼苗,对其进行注射。当鱼苗从鱼苗侧翻槽18的大端进入自动定位机构3上,鱼苗开始处于平卧状态,经过自动定位机构3中的鱼苗侧翻槽18后被翻转成为背鳍朝上、腹部朝下的状态,当鱼苗经过拨鱼板19时被拨平,变成腹部朝向自动注射装置21 —侧的平卧状态,并保持此状态进入自动夹持装置20 ;当鱼苗进入自动夹持装置20时,上夹板32被抬起,扭簧31压缩,对鱼苗进行压紧;鱼苗继续向前运动,当鱼苗头部触碰到挡板26时,挡板26上的压力传感器24受到感应,把信号转输到电控系统;由电控系统控制的气缸47的顶杆收缩,气缸47顶杆带动注射器支撑板50、固定于注射器支撑板50上的注射器针筒48和连接板51、圆形气缸直角支撑板54、圆形气缸52以及注射器手柄49 一起向靠近针头方向运动,这时注射器针筒48对鱼苗腹部进行插针过程;气缸47顶杆收缩完毕后,圆形气缸52的推杆伸出,推动注射器手柄49向针头方向运动,这时注射器手柄49对鱼苗腹部进行输液过程;输液完毕后,气缸47伸出,气缸47顶杆带动注射器支撑板50、固定于注射器支撑板50上的注射器针筒48和连接板51、圆形气缸直角支撑板54、圆形气缸52以及注射器手柄49 一起向远离针头方向运动,注射器针筒48进行拔针;拔针的同时,圆形气缸52收缩,注射器手柄49背向针头方向运动,注射器针筒48上的吸液口进行吸液,至此,注射过程完毕,紧接着电磁铁37收缩,通过连接片36带动拉杆35 —起运动,连杆上的下夹板38绕着支撑套筒33旋转一定的角度,这时,下夹板38上的鱼苗落下到漏鱼槽17内,再从漏鱼槽17滑出注射机外。这时,扭簧31伸展,带动上夹板32回到原来的位置;停顿2秒后,电磁铁37弹回,下夹板38绕着支撑套筒34回到原来的位置。至此,自动注射机完成鱼苗自动注射全过程。同时,鱼苗导向分级机构及其自动注射系统也完成鱼苗自动导向、分选和自动注射的全过程。
【主权项】
1.一种鱼苗导向分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在运输台机架(8)上的鱼苗自动导向机构(I)、分选装置(2)和集鱼通道(3),分选装置(2)安装于鱼苗自动导向机构(I)末端,分选装置(2)的下方设有两个集鱼通道(3); 所述的鱼苗自动导向机构(I)由上到下依次设有相互连接的缓冲曲板(5)、滤水网(6)和缓冲直板,缓冲直板沿垂直于下滑方向间隔均布有平行的多条导向横条(7),缓冲直板末端连接分选装置(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苗导向分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水网(6)由多条平行间隔均布的滤水竖条构成,相邻的两个滤水竖条构成作为狭缝的缝隙,进行滤水,滤水竖条与导向横条(7)方向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苗导向分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选装置(2)包括分选装置机架(9 )和安装在分选装置机架(9 )内的选筒组(10 ),选筒组(10 )包括大径选筒(11)和小径选筒(12 ),小径选筒(12 )套在大径选筒(11)内,大径选筒(11)位于靠近鱼苗自动导向机构(I) 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苗导向分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集鱼通道(3)平行位于分选装置(2)正下方。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鱼苗导向分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集鱼通道(3)的其中一个位于选筒组(10)的大径选筒(11)正下方,另一个位于选筒组(10)的小径选筒(11)正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鱼苗导向分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集鱼通道(3)为两端大小不同的喇叭口结构,集鱼通道(3)的小端位于选筒一侧的正下方并连接到自动注射机(4)的入口,集鱼通道(3)的大端位于选筒另一侧的正下方。
7.一种具有鱼苗导向分级机构的自动注射系统,包括两个自动注射机(4),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鱼苗导向分级机构,鱼苗导向分级机构的两个集鱼通道(3 )分别朝向两侧的自动注射机(4 ),末端与各自的自动注射机(4 )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鱼苗导向分级机构及其自动注射系统。运输机构包括安装在运输台机架上的鱼苗自动导向机构、分选装置和集鱼通道,分选装置安装于鱼苗自动导向机构末端,分选装置的下方设有两个集鱼通道;自动注射系统包括上述鱼苗导向分级机构和自动注射机,鱼苗导向分级机构的两个集鱼通道末端的出口与各自的自动注射机连接。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对鱼类疫苗的全程自动化注射接种;利用鱼头导向、鱼苗分选等机构相结合,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精确、可靠性强,有效提高鱼苗自动化接种效率本;并可实现鱼苗在无人工操作下自动注射接种。
【IPC分类】A61D7-00, A01K61-00
【公开号】CN204579505
【申请号】CN201520086643
【发明人】李建平, 梁仍昊, 阮赟杰, 朱松明, 郑小伟, 李冬冬, 李焱明
【申请人】浙江大学
【公开日】2015年8月26日
【申请日】2015年2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