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遮阳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89213阅读:1039来源:国知局
内遮阳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室等用的遮罩或挡板或类似物,尤其涉及温室使用的内遮阳系统。
【背景技术】
[0002]温室内遮阳系统能够实现夏季的遮阳、降温,使阳光漫射进入温室,保证作物免受强光灼伤,同时降低温室温度。用户可选用不同遮阳率的幕布,或调节幕布的开合,以满足不同作物的生长需求。但是由于温室生产过程中一些生产环节需要经常使用遮阳网进行遮阳,人工收放遮阳网比较繁琐,且耗费人力和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的内遮阳系统,能够实现内遮阳网的自动收放。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遮阳系统,包括驱动装置、驱动轴、绳索组件和遮阳网,所述驱动轴的两端通过轴承座可转动地安装在温室大棚顶部横梁上,所述驱动装置与驱动轴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驱动轴转动,
[0005]所述绳索组件包括前换向轮、前吊线轮组、后换向轮、后吊线轮组和驱动线,
[0006]所述前换向轮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前支架,所述第一前支架固定安装在温室大棚顶部纵梁的前端,
[0007]所述前吊线轮组包括前上吊线轮、前下吊线轮和第二前支架,所述前上吊线轮和前下吊线轮均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前支架上,前上吊线轮位于前下吊线轮的上方,所述第二前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纵梁的前端,
[0008]所述后换向轮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后支架,所述第一后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纵梁的后端,
[0009]所述后吊线轮组包括后上吊线轮、后下吊线轮和第二后支架,所述后上吊线轮和后下吊线轮均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后支架上,后上吊线轮位于后下吊线轮的上方,所述第二后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纵梁的后端,
[0010]所述前换向轮、前上吊线轮、前下吊线轮、后换向轮、后上吊线轮和后下吊线轮的轴线均与驱动轴的轴线平行,
[0011 ] 所述前换向轮和前吊线轮组均位于驱动轴的前侧,且前换向轮位于前吊线轮组的前侧,所述后换向轮和后吊线轮组均位于驱动轴的后侧,且后换向轮位于后吊线轮组的后侦U,
[0012]所述驱动线的一端逆时针缠绕在所述驱动轴上,驱动线的另一端依次绕经后下吊线轮、后换向轮、后上吊线轮、前上吊线轮、前换向轮和前下吊线轮后顺时针缠绕在驱动轴上,所述后下吊线轮和前下吊线轮位于驱动线的上侧,所述后上吊线轮和前上吊线轮位于驱动线的下侧,
[0013]所述绳索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所述遮阳网的前端或后端固定连接在横梁上,遮阳网的后端或前端与驱动线固定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为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连接。
[0015]可选的,所述绳索组件还包括左绕线筒和右绕线筒,所述左绕线筒和右绕线筒均套装在驱动轴上,左绕线筒通过左螺栓固定在驱动轴上,右绕线筒通过右螺栓固定在驱动轴上,所述驱动线的一端逆时针缠绕在左绕线筒上,驱动线的另一端顺时针缠绕在右绕线筒上。
[0016]可选的,所述左螺栓和右螺栓的数量均为多个,左绕线筒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左螺栓,右绕线筒的两端分别设有多个右螺栓,左绕线筒的两端的多个左螺栓均呈环形,且围绕左绕线筒的轴线均布,右绕线筒的两端的多个右螺栓均呈环形,且围绕右绕线筒的轴线均布,所述左螺栓和右螺栓均沿驱动轴的径向向外伸出,缠绕在所述左绕线筒上的驱动线位于左绕线筒的中部,缠绕在所述右绕线筒上的驱动线位于右绕线筒的中部。
[0017]可选的,所述驱动轴的数量为两根,所述减速电机为双出轴电动机,减速电机的两端均通过联轴器与驱动轴连接,两根驱动轴同轴设置。
[001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内遮阳系统通过驱动装置带动驱动轴转动,驱动线缠绕在驱动轴上,通过前换向轮、前上吊线轮、前下吊线轮、后换向轮、后上吊线轮和后下吊线轮形成了一个闭合系统。当驱动轴转动时,驱动线随着驱动轴一端绕线,一端放线,从而使闭合的驱动线实现运动。当驱动装置正反向转动时,驱动线可实现往复运动。遮阳网一端固定在梁柱(横梁)上,一端固定在驱动线上,从而实现遮阳网的展开和收拢等动作,因此本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够实现内遮阳网的自动收放。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实用新型内遮阳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标记示意为:1_驱动装置;2_驱动轴;21_轴承座;3_遮阳网;41_前换向轮;42-前吊线轮组;43_后换向轮;44_后吊线轮组;45_驱动线;46_第一前支架;47_前上吊线轮;48_前下吊线轮;49_第二前支架;50_第一后支架;51_后上吊线轮;52_后下吊线轮;53_第二后支架;54_联轴器;55_左绕线筒;56_右绕线筒;57_左螺栓;58_右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0022]实施例
[002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遮阳系统,如图1所示,该系统包括驱动装置1、驱动轴2、绳索组件和遮阳网3。驱动轴2的两端通过轴承座21可转动地安装在温室大棚顶部横梁上,驱动装置I与驱动轴2传动连接,用于驱动该驱动轴2转动。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I为减速电机,减速电机通过联轴器54与驱动轴2连接,减速电机固定在横梁上。本实施例中的驱动装置I还可以采用液压马达或空气马达等。
[0024]绳索组件包括前换向轮41、前吊线轮组42、后换向轮43、后吊线轮组44和驱动线45。前换向轮41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前支架46,第一前支架46固定安装在温室大棚顶部的纵梁的前端。前吊线轮组42包括前上吊线轮47、前下吊线轮48和第二前支架49,前上吊线轮47和前下吊线轮48均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前支架49上,前上吊线轮47位于前下吊线轮48的上方,第二前支架49固定安装在纵梁的前端。后换向轮43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一后支架50,第一后支架50固定安装在纵梁的后端。后吊线轮组44包括后上吊线轮51、后下吊线轮52和第二后支架53,后上吊线轮51和后下吊线轮52均通过销轴可转动地安装在第二后支架53上,后上吊线轮51位于后下吊线轮52的上方,第二后支架53固定安装在纵梁的后端。前换向轮41、前上吊线轮47、前下吊线轮48、后换向轮43、后上吊线轮51和后下吊线轮52的轴线均与驱动轴2的轴线平行。前换向轮41和前吊线轮组42均位于驱动轴2的前侧,且前换向轮41位于前吊线轮组42的前侧,后换向轮43和后吊线轮组44均位于驱动轴2的后侧,且后换向轮43位于后吊线轮组44的后侧。本实施例中前换向轮41与后换向轮43前后对称设置,前吊线轮组42与后吊线轮组44前后对称设置。
[0025]驱动线45的一端逆时针缠绕在驱动轴2上,驱动线45的另一端依次绕经后下吊线轮52、后换向轮43、后上吊线轮51、前上吊线轮47、前换向轮41和前下吊线轮48后顺时针缠绕在驱动轴2上。后下吊线轮52和前下吊线轮48位于驱动线45的上侧,后上吊线轮51和前上吊线轮47位于驱动线45的下侧。本实施例中前换向轮41、前上吊线轮47、前下吊线轮48、后换向轮43、后上吊线轮51和后下吊线轮52均为V型滑轮。
[0026]绳索组件的数量至少为两个,遮阳网3的前端或后端固定连接在横梁上,遮阳网3的后端或前端与驱动线45固定连接。两个绳索组件分别位于遮阳网3的左右两侧,从而更稳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