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蝇科昆虫诱捕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979152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实蝇科昆虫诱捕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害虫的诱捕装置,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实蝇科昆虫诱捕器,属于实蝇科昆虫诱杀剂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实蝇科昆虫的许多种类是重要的入侵物种,在国际植物检疫领域具有重要地位。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和《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积极倡导国际合作实施对实蝇类害虫的有效控制,不断完善和出版实绳控制技术手册并制定相关的国际植物检疫标准。
[0003]引诱剂和诱捕器是实蝇类害虫监测、调查和防治中最重要的手段,被广泛采用。双翅目中的实蝇科、果蝇科、蝇科等科的害虫种类繁多,通常危害水果的成熟果实以及各种食品,而此时,一般是最不能施用化学农药的阶段。同时,许多农业果实蝇在我国日趋严重,许多被称为“果蔬杀手”,又是外来入侵生物,检疫对象。
[0004]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3.11.6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203262089U,名称为“诱捕果蝇专用的诱捕器”的实用新型,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诱捕果蝇专用的诱捕器,它包括防逃逸诱捕孔,果蝇专用诱捕(杀)液;诱捕(杀)液是安全无毒的,因为它是利用从超市购买的食品配制,特别适用于各种果园、果品加工场所使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诱捕果蝇专用的诱捕器,采用有来无回的原理,使果蝇自动进入诱捕器中,在有防逃逸作用诱捕器的上部,飞撞后自动掉入捕杀液中;诱捕器的整体采用透明的塑料制作,整体轻巧,可以叠摞,便于运输和储存;诱捕器的底部与上部采用分装宜和的设计原理设计和制作,成本在一元左右,每天每个诱捕器可以诱捕果蝇800头左右;诱捕果蝇专用的诱捕器,操作简便,同时也适用于对多种小型害虫进行诱杀之需,加放专用诱芯即可。
[0005]国家知识产权局于2012.7.11公开了一件公开号为CN202310938U,名称为“一种酪蝇诱捕器”的实用新型,该实用新型公开的是一种酪蝇诱捕器,属害虫防治技术领域。该酪蝇诱捕器上瓶的底部与下瓶的上部固定连接,上瓶内腔与下瓶内腔相通,上瓶是不透明,上瓶可以是红色或者黄色,下瓶是无色透明;上瓶的上部与瓶盖螺纹连接,瓶盖上设有诱捕孔,瓶盖内腔设置的向上倾斜的诱捕管道的下端与诱捕孔固定连接,向上倾斜的诱捕管道与水平面的夹角可以是30° -60°,瓶盖是不透明,瓶盖可以是半球形或锥形。该酪蝇诱捕器能使酪蝇成虫易进入该诱捕器后又不易脱逃,容易观察、清点、定期检测集中在下瓶诱捕到的成虫数量,该酪蝇诱捕器可拆卸便于清洁瓶体内部,结构简单,设计巧妙,还适于果蝇、斑潜蝇等其它小型蝇类害虫的发生监测及防治。
[0006]在上述现有技术中,两个诱捕器都是通过改进其诱捕孔的结构或者缩小诱捕孔来防止蝇类的逃逸,但是这种结构上的改进使得蝇类反而不易飞进诱捕器中。
【实用新型内容】
[0007]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蝇类诱捕器通过改变诱捕孔结构或者缩小诱捕孔使蝇类不易进入诱捕器,影响诱捕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实蝇科昆虫诱捕器,该诱捕器容易进入,且诱捕孔结构简单,诱捕效果好。
[0008]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其具体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9]—种实蝇科昆虫诱捕器,包括诱捕器本体、诱捕器上盖和置于所述诱捕器本体内部的诱芯盛放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诱捕器本体和所述诱捕器上盖为活动连接,所述诱捕器上盖的底部连接有伸入所述诱捕器本体内部的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下端连接有所述诱芯盛放容器,所述诱捕器本体上设置有U型诱捕孔。
[0010]本实用新型所述诱捕器本体底部封闭,顶部开口,所述U型诱捕孔顶部平直部分敞开,并延伸至所述诱捕器本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U型诱捕孔底部弧形部分为封闭。
[0011]本实用新型所述诱捕器上盖包括上盖本体和卡接环,所述卡接环设置在所述上盖本体的底部,所述上盖本体的外周长大于所述卡接环的外周长,所述卡接环的外周长与所述诱捕器本体顶部开口的周长相等,所述卡接环上设置有卡扣,所述卡扣与设置在所述诱捕器本体顶部开口上的卡槽相对应。
[0012]本实用新型所述U型诱捕孔为4个,均匀分布在所述诱捕器本体上。
[0013]本实用新型所述U型诱捕孔的高度与所述诱捕器本体的高度比为1:3-4。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U型诱捕孔的宽度与所述诱捕器本体的直径比为1:2-2.5。
[0015]本实用新型所述诱芯盛放容器的边缘设置有歇脚台。
[0016]本实用新型所述诱捕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休息绳。
[0017]本实用新型所述诱捕器本体内的底部设置有杀灭剂盛放容器。
[0018]本实用新型所述休息绳设置在所述诱芯盛放容器的上方。
[0019]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
[0020]1、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蝇类诱捕器通过改变诱捕孔结构或者缩小诱捕孔使蝇类不易进入诱捕器,影响诱捕效果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在诱捕器本体上设置U型诱捕孔,其“U”的形状符合仿生学设计,便于实蝇站在U型诱捕孔处观察是否适合进入,使得实蝇更加容易计入,大大提高了诱捕器的诱捕效果。
[0021]2、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诱捕器本体底部封闭,顶部开口,所述U型诱捕孔顶部平直部分敞开,并延伸至所述诱捕器本体的顶部开口处,所述U型诱捕孔底部弧形部分为封闭。这样更符合仿生学设计,便于果蝇站在入口处观察是否适合进入。
[0022]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盖与诱捕器本体卡扣连接,便于安装和拆卸,更加利于诱捕器的清理。
[0023]4、本实用新型优选的,限定了 U型诱捕孔的数量和尺寸,两者结合更加利于实蝇的进入,进一步提高了诱捕率。
[0024]5、优选的,本实用新型所述诱芯盛放容器的边缘设置有歇脚台。本实用新型所述诱捕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休息绳。在诱捕器里设置的休息绳便于果实蝇站在上面休息;歇脚台方便实蝇一边吸食引诱剂,一边休息,实蝇在取食引诱剂后不会马上死掉,只会产生眩晕,等实绳完全掉入到底部杀灭剂盛放容器,才会完全被杀灭掉,提尚了实绳的杀灭率,防止其逃逸。
[0025]6、本实用新型优选的,所述休息绳设置在所述诱芯盛放容器的上方。这样设置给实蝇有充足的观察时间,提高了实蝇去取食引诱剂的几率。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实用新型诱捕器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本实用新型诱捕器的上盖、支撑杆和诱芯盛放容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实用新型诱捕器的诱捕器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实用新型诱捕器的诱捕器本体的俯视图;
[0030]图5为本实用新型诱捕器的优选方案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实用新型诱捕器的诱芯盛放容器俯视图。
[0032]附图标记:1为诱捕器本体、2为诱捕器上盖、3为诱芯盛放容器、4为支撑杆、5为U型诱捕孔、6为上盖本体、7为卡接环、8为卡扣、9为卡槽、10为歇脚台、11为休息绳、12为杀灭剂盛放容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实施例1
[0034]—种实蝇科昆虫诱捕器,包括诱捕器本体1、诱捕器上盖2和置于所述诱捕器本体I内部的诱芯盛放容器3,所述诱捕器本体I和所述诱捕器上盖2为活动连接,所述诱捕器上盖2的底部连接有伸入所述诱捕器本体I内部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下端连接有所述诱芯盛放容器3,所述诱捕器本体I上设置有U型诱捕孔5。
[0035]上述基本技术方案中,U型诱捕孔5的设置有利于实蝇昆虫的飞入,也有利于实蝇科昆虫站在诱捕孔上,观察是否进入,能够让实蝇昆虫更容易地观察到引诱剂的存在。诱芯盛放容器3中可以只放置引诱剂,也可以放置引诱剂和杀灭剂组合的诱杀剂。
[0036]实施例2
[0037]—种实蝇科昆虫诱捕器,包括诱捕器本体1、诱捕器上盖2和置于所述诱捕器本体I内部的诱芯盛放容器3,所述诱捕器本体I和所述诱捕器上盖2为活动连接,所述诱捕器上盖2的底部连接有伸入所述诱捕器本体I内部的支撑杆4,所述支撑杆4下端连接有所述诱芯盛放容器3,所述诱捕器本体I上设置有U型诱捕孔5。
[0038]优选的,所述诱捕器本体I底部封闭,顶部开口,所述U型诱捕孔5顶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