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30102阅读:来源:国知局
料与灌木种子的混合物,这种设计可以为灌木生长创造一种局部有利的微环境,本质上起到局部土壤改良的作用,这较以往那种设计完全客土层的产品大大节省了土壤用量,集中土壤与肥料的供应重点,降低经济成本,较那些无客土层的产品更能适合于在一些沙性较强的坡面使用,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坡面水土流失。
[0034]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种植土夹层式植物纤维毯;
[003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土工格栅加筋式植物纤维毯;
[0037]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四实施例土壤种子网包带式加筋植物纤维毯;
[003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植生带式加筋植物纤维毯;
[003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6实施例调控式植物纤维毯;
[0040]其中:
[0041]1:骨架层2:粗孔网层
[0042]3:种植材料层 4:细孔网层
[0043]5:植物纤维垫层6: 土壤网包带
[0044]7:植生带8:调控层
[0045]9:衬托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47]本实用新型最佳第一实施例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包括骨架层1、粗孔网层2、种植材料层3、细孔网层4、植物纤维垫层5、土壤网包带6、植生带7、调控层8、衬托层9中的几种任意组合构成层状毯状结构。
[0048]其中所述的骨架层1为间隔20 - 50cm由亚麻、草绳、蒲苇、竹纤维或塑料绳编织竹片条、树枝或土工材料而成的格栅。
[0049]其中所述的粗孔网层2网孔孔径为3cm — 5cm,所述的细孔网层网4孔孔径为
0.5cm - 3cm,粗孔网层2与细孔网层4的材料为聚丙烯网、亚麻网。
[0050]其中所述的调控层8为无纺布,或为塑料膜,该塑料膜为带细孔的不透光黑色膜或无色透明膜。
[0051]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由椰丝、秸杆或其混合物构成;所述的种植材料层3为种植土壤、农作物残渣、肥料、种子、纤维加工中产生的碎肩物、粘合剂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的衬托层9为纸、无纺布或植物纤维垫。
[0052]其中所述的调控层8、粗孔网层2与细孔网层4重叠部位还分布有孔径为10cm —20cm的种植孔。
[0053]其中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下方铺有一层植生带,该植生带由两层纸夹带着草坪草种子、粘合剂等加工而成。
[0054]本实施例中是由骨架层1、粗孔网层2、植物纤维垫层5、调控层8、种植材料层3、衬托层9、细孔网层4组成,该骨架层1、粗孔网层2、植物纤维垫层5、调控层8、种植材料层3、衬托层9、细孔网层4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层层叠加构成。
[0055]实施例2
[0056]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最佳第二实施例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是由粗孔网层2、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所述的种植材料层3、所述的衬托层9、所述的细孔网层4组成,该粗孔网层2、植物纤维垫层5、种植材料层3、衬托层9、细孔网层4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层层叠加构成。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0057]实施例3
[0058]参阅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最佳第一实施例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是由骨架层1、所述的粗孔网层2、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所述的细孔网层4组成,该骨架层
1、粗孔网层2、植物纤维垫层5、细孔网层4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层层叠加构成。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0059]实施例4
[0060]参阅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最佳第一实施例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是由骨架层1、所述的土壤网包带6、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所述的细孔网层4组成,该粗孔网层2、土壤网包带6、植物纤维垫层5、细孔网层4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层层叠加构成。其中所述的土壤网包带6是在所述的骨架层1沿毯子宽度方向,并间隔20cm - 50cm的长与毯子等宽设有圆柱形或椭圆柱形的包带,该土壤网包带6为聚丙烯网、亚麻网内包裹种植土壤、肥料与灌木种子的混合物,通过亚麻或聚丙烯纤维固定在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上。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0061]实施例5
[0062]参阅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最佳第一实施例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是由骨架层1、所述的粗孔网层2、所述的植生带7、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所述的细孔网层4,该骨架层1、粗孔网层2、植生带7、植物纤维垫层5、细孔网层4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层层叠加构成。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0063]实施例6
[0064]参阅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最佳第一实施例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是由粗孔网层2、所述的调控层8、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所述的细孔网层4组成,该粗孔网层
2、调控层8、植物纤维垫层5、细孔网层4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层层叠加构成。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
[0065]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其特征在于包括骨架层(1)、粗孔网层(2)、种植材料层(3)、细孔网层(4)、植物纤维垫层(5)、土壤网包带(6)、植生带(7)、调控层(8)、衬托层(9)中的几种任意组合构成的层状毯状结构, 其中所述的骨架层(1)为间隔20 - 50cm由亚麻、草绳、蒲苇、竹纤维或塑料绳编织竹片条、树枝或土工材料而成的格栅; 其中所述的粗孔网层(2)网孔孔径为3cm — 5cm,所述的细孔网层(4)网孔孔径为0.5cm — 3cm,该粗孔网层(2)与该细孔网层(4)的材料为聚丙稀网、亚麻网; 其中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由椰丝、秸杆或其混合物构成;所述的种植材料层(3)为种植土壤、农作物残渣、肥料、种子、纤维加工中产生的碎肩物、粘合剂的混合物;其中所述的衬托层(9)为纸、无纺布或植物纤维垫, 其中所述的调控层(8)为无纺布或为塑料膜,该塑料膜为带细孔的不透光黑色膜或无色透明月吴; 其中所述的调控层(8)、粗孔网层(2)与细孔网层⑷重叠部位还分布有孔径为10cm — 20cm的种植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其中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下方铺有一层植生带,该植生带由两层纸夹带着草坪草种子、粘合剂加工而成。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骨架层(1)沿毯子宽度方向,并间隔20cm - 50cm的长与毯子等宽设有圆柱形或椭圆柱形的土壤网包带(6),该土壤网包带(6)为聚丙烯网、亚麻网内包裹种植土壤、肥料与灌木种子的混合物,通过亚麻或聚丙烯纤维固定在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层(1)、所述的粗孔网层(2)、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所述的调控层(8)、所述的种植材料层(3)、所述的衬托层(9)、所述的细孔网层(4)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层层叠加构成。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孔网层(2)、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所述的种植材料层(3)、所述的衬托层(9)、所述的细孔网层(4)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层层叠加构成。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骨架层(1)、所述的粗孔网层(2)、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所述的细孔网层(4)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层层叠加构成。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层(1)、所述的土壤网包带¢)、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所述的细孔网层(4)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层层叠加构成。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层(1)、所述的粗孔网层(2)、所述的植生带7、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所述的细孔网层(4)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层层叠加构成。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粗孔网层(2)、所述的调控层(8)、所述的植物纤维垫层(5)、所述的细孔网层(4)按自上而下的顺序层层叠加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骨架加筋可调控植物纤维毯,其由骨架层、粗孔网层、种植材料层、细孔网层、植物纤维垫层、土壤网包带、植生带、调控层、衬托层中的几种任意组合构成层状毯状结构,骨架层提供硬性支撑,粗孔网层可利于灌木类植物出苗生长,植物纤维垫层起保水保温防冲刷作用,调控层调节水分下渗、防止冲刷及植物生长,种植材料层提供生长基质与种子,衬托层防止种植材料遗漏,细孔网层提供软性支撑,该实用新型可减少水土流失,调节并保障植被群落结构建成,特别适合于公路、铁路、矿山等行业的坡面植被恢复重建。
【IPC分类】A01G9/02, A01G1/00, E02D17/20
【公开号】CN205040304
【申请号】CN201520664951
【发明人】陈学平, 简丽, 刘龙, 李宏钧, 张彥丰, 王冀, 刘毅, 孔亚平, 魏洪生
【申请人】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 北京市蓝德环能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公开日】2016年2月24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8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