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301809阅读:272来源:国知局
作业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作业机,例如乘坐型插秧机等。
【背景技术】
[0002]上述作业机在机体前部具有动力部,并且在所述动力部的后方具有驾驶部。机罩覆盖动力部的外周部,动力部和驾驶部被所述机罩分割。在发动机的后部侧具有变速装置,发动机和变速装置之间开放(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
[0005]专利文献1:日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公报“特开2014-69589号”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问题)
[0007]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发动机产生的热量经由机罩的间隙传递至驾驶部,可能给驾驶员带来不快。而且,发动机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变速装置,也可能给变速装置带来恶劣影响。
[0008]在此,希望能够使发动机的热量不传递至驾驶部和变速装置。
[0009](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0]本实用新型的作业机的特征在于,在机体前部具有动力部,并且,在所述动力部的后方具有驾驶部,所述动力部具有:发动机;变速装置,位于所述发动机的后部侧;第一隔热板,位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变速装置之间,防止来自所述发动机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变速装置;以及第二隔热板,位于所述第一隔热板的上方侧,防止来自所述发动机的热量传递至所述驾驶部。
[0011]根据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隔热板能够抑制来自发动机的热量传递至变速装置。通过第二隔热板能够抑制来自发动机的热量传递至驾驶部。结果是能够减少给驾驶员带来不快或给变速装置带来恶劣影响的可能性。
[0012]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动力部具有发动机支承框架,所述发动机支承框架装载支承所述发动机,所述发动机支承框架的后端部连结在所述变速装置的前部,在沿机体前后方向观察时,以使所述第一隔热板的下部与所述发动机支承框架的后端部的上部重叠的方式,使所述第一隔热板支承在所述发动机支承框架,在所述第一隔热板的下部形成有缺口,所述缺口避开连结所述发动机支承框架和所述变速装置的连结单元的连结部位。
[0013]根据该结构,能够避免发动机的热气经由第一隔热板的下部和发动机支承框架的后端部的上部之间的间隙传递至驾驶部和变速装置。并且,即使不解除发动机支承框架和变速装置的连结,也能够拆装第一隔热板。
[0014]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所述第二隔热板位于所述发动机的上部侧,以横跨所述发动机的几乎整个横向宽度的方式形成宽度大的形状。
[0015]根据该结构能够可靠地阻隔来自发动机的热量,从而防止该热量传递至驾驶部。
[0016]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在所述发动机的上部,具有排气歧管,所述排气歧管将排气向排气管流动引导,所述第二隔热板具有覆盖所述排气歧管的上方的上面部和覆盖所述排气歧管的周围的周壁部,所述第二隔热板支承在从所述排气歧管延伸设置的支承部件。
[0017]根据该结构,通过使第二隔热板覆盖排气歧管的上方和周围,能够防止热量从易于变得高温的排气歧管向外方传递。
[0018]在本实用新型中,作为优选,在所述第一隔热板和所述第二隔热板之间,具有能够弹性变形的封闭部件。
[0019]根据该结构,通过封闭部件,能够在允许随着发动机的振动在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之间产生相对移位的情况下,防止发动机的热量从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之间的间隙传递至驾驶部和变速装置。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乘坐型插秧机的前部的纵剖侧视图。
[0021 ]图2是表示第一隔热板和第二隔热板的安装状态的后视图。
[0022]图3是表示第一隔热板的安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0023]图4是表示第二隔热板的安装状态的分解立体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动力部
[0026]2:驾驶部
[0027]5:发动机
[0028]8:排气歧管
[0029]9:排气管
[0030]15:发动机支承框架
[0031]16:变速装置
[0032]24:连结单元
[0033]26:第一隔热板
[0034]27:第二隔热板
[0035]27a:上面部
[0036]27b:周壁部
[0037]28:缺口
[0038]35:封闭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作业机的实施方式适用于作为作业机的一例的乘坐型插秧机的情况进行说明。
[0040]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定义机体前后方向时,图1的符号“F”所示的方向的机体前侧,图1的符号“B”所示的方向为机体后侧。当定义机体左右方向时,图2的符号“L”所示的方向为机体左侧,图2的符号“R”所示的方向为机体右侧。
[0041]图1是乘坐型插秧机的机体前部的纵剖侧视图。乘坐型插秧机在机体前部具有动力部I。在动力部I的机体后方侧,具有驾驶部2,驾驶部2供驾驶员坐在未图示的驾驶座椅上进行驾驶操作。以下未图示,在机体后端部具有将秧苗插植在农田的秧苗插植装置。
[0042]如图1所示,动力部I的外周部被机罩3和驾驶部踏板4覆盖。动力部I具有发动机5以及与发动机5相关的多个器件。具体而言,在发动机5的前侧具有空气滤清器6和化油器7,在发动机5的后侧具有排气歧管8和连结在排气歧管8的排气管9。在发动机5的右横侧,具有散热器1、冷却扇11以及储备箱12,在发动机5的左横侧,具有连接有排气管9的消音器13。
[0043]发动机5经由防振橡胶14装载支承在发动机支承框架15。在发动机5的后部侧具有作为变速装置的变速箱16,在发动机5的左横侧具有将发动机5的动力传递至变速箱16的传动带17。变速箱16具有能够无级变速的静液压无级变速装置(HST) 18以及未图示的齿轮式传动机构等,变速箱16将发动机5的动力变速后作为机体行驶用动力或作业用动力输出。
[0044]排气歧管8位于发动机5的后侧的较高位置,将从发动机5排出的排气向排气管9流动引导。排气管9将发动机5的排气向消音器13流动引导。消音器13位于发动机5的左横侧的较低位置,且位于传动带17的横向外方侧。排气管9具有朝下延设部9a和横向延设部9b,朝下延设部9a从位于较高位置的排气歧管8向下方侧延伸设置,横向延设部9b从朝下延设部9a的下部,经过传动带17的上侧带部分17a和下侧带部分17b的上下方向之间,向横向外侧方延伸设置,消音器13连接在横向延设部9b。
[0045]如图1所示,发动机支承框架15具有一对侧部框架部19、圆筒状的前部侧连结框架部20、板状的后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