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935316阅读:775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属于降雨装置领域。本装置包括降雨系统、自循环供水系统、支撑系统和试样淋雨平台,其中降雨系统包括降雨管网、导水管和挡雨帷幕;自循环供水系统包括简易蓄水池、潜水泵、连接蓄水池与降雨系统的进水管及安装于进水管上的控水阀门和水压表;支撑系统由钢管组装而成,包括立杆、纵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和连接扣件;试样淋雨平台由带透水孔的模板铺装而成。本装置结构新颖、简单,操作方便,安全能靠,造价低,易维护,雨水自循环利用,绿色环保,降雨效率高,效果好,能在室内实现对自然降雨的真实模拟,试样淋雨平台不仅能同时布置多个试样模型,还能上人安装试样模型、进行试验操作及数据采集,为实验室在短期内开展大批量降雨模型试验和获取实验数据提供了技术保障,便于推广应用。
【专利说明】
一种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降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降雨条件下,建筑地基、道路路基、挡土墙和边坡等工程常会遭遇雨水入渗、坡面产流和土壤侵蚀等危害,特别是某些特殊的岩土体(如软岩、膨胀岩)在遇雨水时会发生崩解。人们为了保护工程建设现场,常在实验室利用人工降雨装置模拟不同降雨强度的自然降雨,开展降雨环境下的雨水入渗、坡面产流和土壤侵蚀等降雨模型试验,从而找出工程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为工程设计、施工和水土保持措施提供依据。然而,目前的人工降雨模拟装置通常只适用于开展小批量的降雨模型试验,降雨效率不高,试验周期较长,设备安装调试复杂,试样淋雨平台不能上人操作,雨水不能自循环利用。针对上述问题,研制一种适用于实验室在短期内开展大批量降雨模型试验的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循环式的实验室模拟降雨过程的人工降雨模拟装置,解决实验室在短期内开展大批量降雨模型试验的问题。
[0004]—种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包括降雨系统、自循环供水系统、支撑系统和试样淋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雨系统包括降雨管网、导水管和挡雨帷幕,降雨管网固定在支撑系统顶部,导水管位于降雨管网两侧,挡雨帷幕位于支撑系统两侧,降雨管网和导水管均采用PVC材料制成。
[0005]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的自循环供水系统包括蓄水池、潜水栗、连接蓄水池与降雨系统的进水管及安装于进水管上的控水阀门和水压表,蓄水池由固定在支撑系统上的模板组成,其防水层由多层防水帆布与防水薄膜组成,进水管采用PVC材料制成。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的自循环原理为潜水栗将蓄水池内的水通过进水管输送至导水管,再由导水管导入降雨管网,降雨管网中的雨水降到管网正下方的试样淋雨平台上,然后通过模板上的透水孔重新回到蓄水池,如此循环,整个过程既环保又节水。
[0007]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的支撑系统由钢管组装而成,包括立杆、纵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和连接扣件。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的试样淋雨平台由带透水孔的模板铺装而成,通过支撑系统固定在蓄水池上方,不仅能在淋雨平台同时布置多个试样模型,还能上人安装试样模型、进行试验操作及数据采集。
[0009]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是通过调节降雨强度来实现模拟天然降雨的,由潜水栗供水,水压表连接潜水栗,控制供水水压。通过控制导水管上的控水阀门的开度,就能调整降雨强度的大小。
[0010]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人工降雨模拟装置结构新颖、简单,操作方便,安全能靠,造价低,易维护,雨水自循环利用,绿色环保,降雨效率高,效果好,能在室内实现对自然降雨的真实模拟,试样淋雨平台不仅能同时布置多个试样模型,还能上人安装试样模型、进行试验操作及数据采集,为实验室在短期内开展大批量降雨模型试验和获取实验数据提供了技术保障,便于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001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撑系统与试样淋雨平台示意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自循环供水系统与降雨系统示意图。
[0014]图中:1、立杆;2、横向支撑杆;3、纵向支撑杆;4、连接扣件;5、水池壁模板;6、防水帆布与防水薄膜;7、潜水栗;8、进水管;9、三通;10、控水阀门;11、水压表;12、导水管;13、降雨管网;14、带透水孔的模板;15、挡雨帷幕;16、蓄水池中的水。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列非限制性实施例能以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更全面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实用新型。
[0016]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如附图所示,一种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包括降雨系统、自循环供水系统、支撑系统和试样淋雨平台。
[0017]降雨系统包括降雨管网13、导水管12和挡雨帷幕15,降雨管网13固定在支撑系统顶部,导水管12位于降雨管网13两侧,挡雨帷幕15位于支撑系统四周,降雨管网13和导水管12均采用PVC材料制成。
[0018]自循环供水系统包括蓄水池、潜水栗7、连接蓄水池与降雨系统的进水管8及安装于进水管8上的控水阀门10和水压表11,蓄水池由固定在支撑系统上的模板5组成,其防水层由多层防水帆布与防水薄膜6组成,潜水栗7供水,水压表11连接潜水栗7,控制供水水压。通过控制进水管8上的控水阀门10的开度,就能调整降雨强度的大小。
[0019]本实用新型所述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的支撑系统由钢管组装而成,包括立杆1、横向支撑杆2、纵向支撑杆3和连接扣件4。
[0020]试样淋雨平台由带透水孔的模板14铺装而成,通过支撑系统固定在蓄水池上方,不仅能同时布置多个试样模型,还能上人安装试样模型、进行试验操作及数据采集。
[0021]本实用新型的安装过程是:第一步是组装降雨管网13,先用三通9将已钻好孔的PVC降雨管拼接起来,再用PVC短管将已拼接好的降雨管的三通9依次连接起来;第二步是搭建支撑系统,先将立杆I分两排立于地面,再用连接扣件4将横向支撑杆2与立杆I搭接固定,再在横向支撑杆2上放置纵向支撑杆3并用连接扣件4固定,最后在顶层纵向支撑杆3上放置横向支撑杆2;第三步是组装蓄水池,先在支撑系统四周放置模板5,用钢丝将模板5固定在横向支撑杆2和纵向支撑杆3上,再依次铺设多层防水帆布与防水薄膜6制备防水层,用夹子将防水帆布与防水薄膜6与模板5固定;第四步是将事先组装好的降雨网管13放置支撑系统上部,调整好其平整度,然后组装导水管12和进水管9,并在进水管9上安装水压表11和控水阀门10,再将进水管8与潜水栗7相连;第五步是将带透水孔的模板14铺装在蓄水池上方的横向支撑杆2上,并在降雨装置的两侧悬挂挡雨帷幕15。
【主权项】
1.一种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包括降雨系统、自循环供水系统、支撑系统和试样淋雨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降雨系统包括降雨管网、导水管和挡雨帷幕,降雨管网固定在支撑系统顶部,导水管位于降雨管网两侧,挡雨帷幕位于支撑系统两侧,降雨管网和导水管均采用PVC材料制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循环供水系统包括简易蓄水池、潜水栗、连接蓄水池与降雨系统的进水管及安装于进水管上的控水阀门和水压表,蓄水池池壁由固定在支撑系统上的模板组成,其防水层由多层防水帆布与防水薄膜组成,进水管采用PVC材料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循环供水系统中的潜水栗将蓄水池内的水通过进水管输送至导水管,再由导水管导入降雨管网,降雨管网中的雨水降到管网正下方的试样淋雨平台上,然后通过淋雨平台模板内的透水孔重新回到蓄水池。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系统由钢管组装而成,包括立杆、纵向支撑杆、横向支撑杆和连接扣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式室内人工降雨模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样淋雨平台由带透水孔的模板铺装而成,通过支撑系统固定在蓄水池上方。
【文档编号】A01G15/00GK205623556SQ201620220181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3月19日
【发明人】蒋建清, 程超, 夏平, 曹异卿, 蔡晶垚
【申请人】湖南城市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