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乳的制造方法及蜂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90301阅读:3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蜂乳的制造方法及蜂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蜂乳及其制造方法。
现在采取蜂乳,一般是使用由故井上丹治氏开发的人工王台的方法进行。
首先,在进行足够规模养蜂的蜂群中,就将雌蜂王隔离方面,在巢箱中设置与内径1cm左右的杯形塑料制人工王台反向配置了并排物(床)的巢架。从工蜂的巢房中将孵化后3于内的幼虫移植(移虫)到各个巢架上。
在此,羽化后从6天到12天的,承受照料幼虫的工蜂开始分泌蜂乳。为了分泌出优质的蜂乳,对于工蜂,除了蜂蜜外,还必须摄取大量的花粉。
王台在移虫后大约68~72小时就满杯了,用蜜蜡封盖好后,使用竹刮刀和真空泵等将其回收(采乳),再收容塑料容器等中。
在采乳后的蜂乳中,由于混入幼虫和幼虫排泄物、工蜂的翅膀、形成巢的蜜蜡碎片等杂物,所以必须进行精制加工将其除去。这种作业,可以利用筛网状滤布等进行过滤的方法,或者,使用日本国内小型挤压式过滤装置,或者以人工进行。
这样采取的蜂乳成分为水分约68%,蛋白质约13%、糖质约16%脂质约4%,除此之外,还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B6、烟酸、叶酸、泛酸、生物素、肌醇、乙酰胆碱、r-氨基酪酸等。这样,蜂乳在医学界,对于生活习惯病、眼病、心脏病、脑中风等病具有一定的疗效,由此孔起广泛重视。根据近年来的研究,由于蜂乳对免疫细胞产生作用,具有免疫力活性化,抗痰镇痛作用,清除活性氧、抗菌、杀菌等作用,而且不产生耐性菌,已知具有相当多的药理作用。
作为蜂乳的生理活性成分,已知有10-羟基癸烯酸。根据以前采乳方法采到的蜂乳含有大约1.7~2.2%的10-羟基癸烯酸。
然而,由于蜂乳的成分多数是分子量很大的有机物,在8℃以上的高温和紫外线的照射下,以二氧化碳为主的空气中的酸性成分,或者与金属接触,会引起分解变质,随时间推移,其活性会慢慢丧失。为了防止这种变质,采集的蜂乳必须在冷藏库或冷冻库中低温保存。
现在,由于采乳优先考虑的是收或量,所以在移虫后68~72小时达到王台满杯期间就进行,由于上述因幼虫形成的恶烈影响,在常温下成分也会分解变质,所以在王台达到一杯期间已引起质量恶化。
由王台采乳的蜂乳的精制作业,为了不使蜂乳的鲜度降低,希望在养蜂现场快速进行,精制后立刻转移到低温下保存。然而,现在,在中国国内多数养蜂现场,由于得不到电力供应,或者也不具有冷藏设备,采集的蜂乳混合着杂物的原状,在常温下长时间放置后,每次集中数公斤后才运送到城市的精制工厂中。在精制工厂中通常的作法是,首先将蜂乳保持在-18℃下冷冻,当集中到吨单位数量后再解冻,在金属制的搅拌装置中混合均匀,在由人工过滤精制后,再次在-18℃下冷冻。为保持质量,在-18℃下冷冻长期保存,虽然有效,但反复进行冻结,解冻,这助长了蛋白质等的分解。由于蜂乳形成粘度很高的浆糊状而非常重,形成筛网堵塞等、过滤、搅拌处理需花费很长时间,导致长时间暴露于大气环境下,质量会受到损害。而且也是繁重的劳动,同时这种精制过程成为质量进一步降低的重要原因。
作为加快蜂乳质量降低的重要原因,可列举(1)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等酸性成分接触,(2)紫外线的照射,(3)8℃以上的高温,(4)与金属的接触、(5)与无机酸的接触,等等。
工蜂摄取的食物对质量影响很大。一般为了维持蜂群,作为蜂蜜的代用品最好使用砂糖水,这种情况的蜂乳活性远远比供给蜂蜜的情况差,付与受精卵的幼虫也不能形成正规的雌蜂王。在这种养蜂环境中,能否充分确保蜜源成为问题,或者蜂群不能承受其他昆虫和动物带来的危害、细菌感染、药剂等引发的干扰,也可以说,对蜂乳的质量产生很大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蜂乳制造方法如下。
本发明的蜂乳制造方法,包括一般的蜂乳采集工序,从移虫开始48~50小时内进行采集,进一步包括采集后迅速进行精制工序。移虫后,随着蜜蜂的活动,会慢慢地将蜂乳分泌贮存在王台上。养蜂者按照蜜蜂的活动规律,通常以24小时为单位进行作业,但在移虫后的24小时中尚未储存到足以进行采集的量,即使将俗称初乳的这24小时内的采集物作为食物,也不能将幼虫培育成雌蜂王。即便移虫后48小时,蜂乳也就只装满王台容积的约5成(约250mg)。在开花条件好的最盛时期,虽然收率格外提高,即使这样,在移虫后48小时也只能装满王台的8成。因此,在移虫后短时间内进行采集时,利用以前的方法,收获量都很低,为了缩短劳动周期,只能增加作业量。就这些方面,缩短到采集的时间是很不利的,但是,为了从分泌开始的短时间内转移到精制工序或处于低温保存状态,就生理活性成分含量等质量方面,比以前的方法有显著提高。通过将简便的离心过滤装置设置在蜂场附近,以缩短此工序中的时间,从而会降低蜂乳暴露于室温、大气和紫外线下的机会。
本发明中示出的蜂乳制造方法,还包括,移虫时使用2天的幼虫。由于这种幼虫非常弱小,在向王台转移作业时使其不受到伤害,虽然天数越少的幼虫越难处理,但是由于这样可减少食物对幼虫的伤害和混入排泄物等杂物,从而能提高蜂乳的质量。
本发明中示出的蜂乳制造方法,还包括,将精制后的蜂乳立刻保存在0~4℃温度条件下的阴暗处所,蜂乳在8℃以上的环境下,成分会急速分解变质,由于紫外线照射,质量也会劣化。另一方面,当在冰点下冻结保存时,由于以后反复进行解冻,再冻结会导致成分分解,而10-羟基癸烯酸解冻后,具有不溶解的性质,形成难以用作生理活性物质的形态。因此,保存期限在4周以内时,在冰点以上的低温下,避免紫外线的冷藏保存,维持活性最为有效。
本发明中示出的蜂乳制造方法,还包括将精制的蜂乳在2±0.5℃下保存,在本发明中所示的温度条件中,特别是通过在2℃左右的条件下保存,可更稳定地保持蜂乳的生理活性。
本发明中示出的蜂乳制造方法,还包括本发明为采集蜂乳的养蜂,是为了获得大量质量稳定的的蜜源,因此需在隔离区域进行,以避免蜜蜂以外的昆虫和蜱螨等害虫,病原菌、农药、飞尘等污染。为采集蜂乳,虽然可利用菜花、刺槐、黄芪、荞麦等各种蜜源,但通过供给足量优质的蜜和花粉等蜜源进行养蜂,向蜜蜂供给充分的稳定的食物,可稳定提高蜜蜂分泌出的蜂乳质量。作为回避病原菌、药剂和飞尘污染的场所,例如可考虑人迹稀少,空气清新的高山地带等。通过在这样的环境下养蜂,可降低蜂群受到干扰,并能稳定地采集和供给优质的蜂乳。
本发明中示出蜂乳制造方法,还包括在本发明中示出的工序中使用的器具是金属以外的竹子、木材、树脂等材质的,或者,虽然是金属的,但必须利用特氟纶(注册商标)和珐琅等实施被膜的。由于与金属接触会引起蜂乳成分的化学变化,在采集、精制、搅拌等中使用的容器、刮刀、精制装置等表面,避免有金属暴露,可预防蜂乳变质。
本发明中示出了一种利用上述所述的方法制造的蜂乳。
本发明中示出了一种蜂乳,其活性成分为10-羟基癸烯酸的含有量在2.5%以上。实施如上述改进的蜂制造方法,可制造出这种生理活性成分含量高的蜂乳。
作为分析样品的蜂乳是在中国青海省的青藏高原区域制造的。此区域是海拔3500米的高原,有广大的天然菜花集生地,成为质地优良均匀的蜜源。该区域由于气候寒冷,也不种植花等其他植物,除了蜜蜂外,其他昆虫和小动物也很少,由于是高山地带中的盆地,由外界飞来的昆虫和杂菌也极少。由于高原空气清新,周边区域不使用农药和抗生物质,所以能避免病虫害和药剂对蜜蜂引起的干扰。
移虫中使用孵化后2天的幼虫,使用由鸟羽制作的刮刀,每次1个地将幼虫移植到反向设置的直径1cm、高1.3cm的塑料制人工王台上,王台在每一横列上34个,2列平行组成巢架,将其收装在远离雌蜂王和100个巢箱内。
在此状态下,盖好巢箱盖,从移虫开始,在经过48小时前,取出巢架,进行采集蜂乳。首先,用小钳子取出幼虫,不能伤害,随后用笔或竹刀从王台上取出蜂乳。
采集后,用设置在现场的实施珐琅膜的过滤精制装置进行精制。精制的蜂乳快速地转移到塑料容器中,在填充到容器口时,进行密封,在2℃的环境中保存。
(实施例)对用上述方法得到的蜂乳,进行成分分析,结果如下分析是委托给财团法人日本食品分析中心进行的,使用了HPLC(高速液相色谱仪),HPLC的分析条件,柱子Inertsil ODS-2,4.0mm×100mm、柱子温度40℃,移动相10mmol/L磷酸缓冲液一甲醇60∶40(V/V)、流速0.75ml/分钟,检测波长为210nm。
利用该分析得到的,利用以前法和本发明制造的蜂乳中生理活性成分含有率如下所示
表1

*表示10-羟基癸烯酸如上述表1所示,根据本发明制造的蜂乳,生理活性成分10-羟基癸烯酸的含量达到2.56%和很高值。如上述表中左侧三项所示,当前市售的蜂乳中10-羟基癸烯酸含量一般在1.7~2.2%。很明显,这可以说是很高的活性成分含量。同样认为具有生理活性的泛酸,也测定到很高的含量7.41mg/100mg。
如上所述,本发明中示出的蜂乳制造方法,显著提高了蜂乳中活性成分的含量,对于防止质量降低特别有用,由利用该方法制造的蜂乳中可获得很高的生理活性。
权利要求
1.一种蜂乳的制造方法,其特征是按以下工序进行,即,(a)在将雌蜂王隔离的巢箱中设置王台,向其移植幼虫的移虫工序,(b)将具有移虫的王台的巢箱设置在适当的蜜源环境中,由工蜂分泌蜂乳的工序,(c)从移虫开始,48~50小时后,采集分泌在王台上的蜂乳的工序,(d)采集后,快速分离去除混入蜂乳中的杂物,进行精制的工序。
2.根据权利要求1记载的蜂乳制造方法,其特征是上述(a)记载的工序还包括在移虫中使用孵化后2天(2日龄)的幼虫。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记载的蜂乳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将利用上述精制工序精制后的蜂乳,立即在0~4℃的暗处,最长保存4周。
4.根据权利要求3记载的蜂乳制造方法,其特征是包括最好在2±0.5℃的温度条件下保存。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何一项记载的蜂乳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使上述(b)中记载的工序的环境为,具有为养蜂所需的充分规模的蜜源,蜂群受蜱螨等害虫和细菌感染的危害性低,空气清新、尘埃少,被农药和抗生物质污染的可能性低的隔离的区域内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何一项记载的蜂乳制造方法,其特征是还包括上述(a)~(d)的各工序中使用的器具,为避免蜂乳与金属接触,使用除金属以外的材质制作,或者其表面实施被膜处理的金属材质制作。
7.采用权利要求1-6中任何一项记载的方法采集精制的蜂乳。
8.10-羟基癸烯酸的含有量在2.5%以上的蜂乳。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了生理活性作用优良的蜂乳,及采集保存方法。在移虫中使用2天的幼虫,在移虫后48小时内进行采集,随后使用离心的过滤装置快速进行精制。采集后的蜂乳在4周内,保藏在2℃左右的低温环境中。为采集蜂乳,可在获得均匀优良蜜源的,其他昆虫、细菌感染和药剂等对蜂群干扰很小的环境中进行养蜂,对于各制造工序中使用的器具,使用非金属制的,或者使用对金属表面实施被膜的。
文档编号A23L1/076GK1465274SQ02127438
公开日2004年1月7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6月20日
发明者山口喜久二 申请人:山口喜久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