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5127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热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栗子烧成的电热锅。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用于栗子烧成的电热锅其所使用的电热器的材质是镍铬合金。为了防止漏电而在该电热器的外壳上配置了多个绝缘子,并在绝缘子中配有镍铬合金线。因为在配置镍铬合金线加热器时与锅的底部保持有一定距离,所以热效率较差,而且排列绝缘子时需要费用和时间。一般来讲,烧成1公斤栗子时所需要的加热器容量很大,从而电力消耗很大。还有,因为镍铬合金会在空气中被烧红,所以存在加热器被氧化从而其寿命变短的问题。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现有的电热锅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既可控制电容量又具有耐久性的用于栗子烧成的电热锅。
本发明的电热锅,在锅的外面配有和锅的形状相似的外壳,在这个外壳上端设置测温体,把该测温体所检测出的外壳内的温度通过控制箱内设置的自动温度调整器来控制从而进行栗子的烧成加工,其特征在于把用于加热锅的加热器紧贴着锅的底部固定。
如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器是在不锈钢管的中心放入电阻抗体,并把周围用氧化镁包裹并密封的沸腾式加热器。
如技术方案1或者2所记载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为了使锅和上述加热器的接触成为面接触,将上述加热器的断面做成三角形。


图1是电热锅的整体结构图。
图2是3根旋涡状加热器的说明图。
图3是对于加热器和锅的接触方式的本发明和现有技术的比较图。
图4是电热锅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根据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电热锅的整体结构图。电热锅a由机体1、法兰2、锅3、外壳4、测温体5、3根加热器6、测温体导线7、6根加热器导线8、控制箱9、搅拌叶片用齿轮马达10、搅拌叶片11、自动温度调整器12组成。
机体1是锅3的支持部件,在机体1上所形成的法兰2上固定锅3。3根加热器6成旋涡状,分成3根,紧贴着锅3的底部固定。加热器6A、6B、6C如图2所示那样分成为3根加热器,并通过6根加热器导线8电连接于设置在控制箱9内的自动温度调整器12。而且,为了隔热和保温在锅3的外面配有和锅3相似形状的外壳4,在该外壳4的上端设置测温体5,其通过测温体导线7与自动温度调整器12电连接。该测温体5检测外壳4内的温度并把该检测结果送到自动温度调整器12,由自动温度调整器12控制栗子的烧成。搅拌叶片11由搅拌叶片用齿轮马达10驱动,将锅3内的栗子均匀搅拌。
在此,加热器6使用沸腾式加热器。沸腾式加热器(seethe heater)一般称为远红外加热器。它是在不锈钢管的中心放入电阻抗体,在周围用氧化镁包裹密封而成的。不会接触空气而氧化,因此与镍铬合金线相比,可以确保极长的寿命。为了提高热效率而把不锈钢管做成三角形。也就是如图3所示,把锅和不锈钢管的接触从线改为面。
图4是电热锅的控制电路图,这可以用现有的控制电路来实现。
下面说明电热锅的动作。
首先,把自动温度调整器12设定在所定的温度,给3根加热器6A、6B、6C通电。经过一定的时间,测温体5的周围、外壳4内的温度达到上述设定值时,根据自动温度调整器12的控制,对离测温体5最近的加热器6C停止通电,对其他的2根加热器6B、6C始终通电。当外壳4内的温度下降一定值时,再通过自动温度调整器12的控制给加热器6C通电,以后重复此操作。一般,在8公斤的锅中,把220℃作为调整的设定值,并在温度下降2℃时再通电。
镍铬合金线本身是很廉价的,但是如果把它紧贴在锅上,则会产生漏电的现象,因此用绝缘子等来使它们保持一定距离是必要的。考虑到费用和时间以及上述的寿命,使用沸腾式加热器。根据本发明,能够控制电热锅整体的电容量,且具有很好的耐久性。例如,在同一电容量下与现有技术相比较,能够增加约37.5%的栗子烧成。而且,不会出现加热器断线等故障,能够顺利运行。
权利要求
1.一种电热锅,在锅的外面配有和锅的形状相似的外壳,在该外壳上端设置测温体,把该测温体所检测出的外壳内的温度通过控制箱内设置的自动温度调整器来控制从而进行栗子的烧成加工,其特征在于把用于加热锅的加热器紧贴着锅的底部固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记载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上述加热器是在不锈钢管的中心放入电阻抗体,并把周围用氧化镁包裹并密封的沸腾式加热器。
3.如权利要求1或者2所记载的电热锅,其特征在于为了使锅和上述加热器的接触成为面接触,将上述加热器的断面做成三角形。
全文摘要
一种电热锅,在锅的外面配有和锅的形状相似的外壳,在这个外壳上端设置测温体,把该测温体所检测出的外壳内的温度通过控制箱内设置的自动温度调整器来控制从而进行栗子的烧成加工,其特征在于把用于加热锅的加热器紧贴着锅的底部固定。从而不仅能够控制电热锅整体的电容量,且具有很好的耐久性。
文档编号A21B1/00GK1475122SQ0213032
公开日2004年2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8月16日
发明者山下正俊 申请人:山下铁工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