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茶炒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4444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名茶炒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茶叶的加工机械,具体地说一种龙井茶的制茶机。
背景技术
龙井茶的特征是外形扁平、笔直,色泽翠绿。茶叶(龙井茶)炒制机的出现大大减轻了茶农炒制茶业的劳动强度,提高了炒制效率,炒制来的茶叶色泽统一、卫生。现有的茶叶炒制机主要包括位于机架上的电动机、与电动机连接的减速机、架设于机架上的炒锅、传动机构和置于炒锅内的炒具,其传动机构通过传动轴的转动可实现了炒具在单一方向的360度翻转和在锅底附近小幅度来回摆动两个动作,在翻转过程中对茶叶进行杀青,在小幅度来回摆动过程中对茶叶压制成形,缺点是翻转和摆动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动作,在茶叶的压制成形整个过程中,一般只进行小幅度的摆动,而不进行翻转,因此茶叶中的热量散发不彻底,从而使所得的茶叶色黄、形差,容易变焦。虽然上述茶叶炒制机可以实现在小幅度摆动后进行翻转,但必须通过用手动控制来进行来回切换(即摆动和翻转之间的转换),操作不方便,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在茶叶压制成形过程中能自动进行翻转与小幅度摆动之间转换的茶叶炒制机,操作方便,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炒制效率,且使茶叶的颜色翠绿,光泽好,形状扁直。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名茶炒制机,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减速机、架设在机架上的炒锅、安装在炒锅上方的传动轴和连接在传动轴上的炒具,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依次套有相邻的磨轮、转换轮、转轮和大链轮,转换轮与传动轴固接,转轮和大链轮固接,大链轮通过链条与一小链轮连接,小链轮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磨轮的轮缘与小链轮之间设有一连杆;转换轮的轮缘上设有与磨轮及转轮离合的换档件和用于换档件转动的凹槽,换档件与转换轮间设有第一拉簧,用于换档件的复位;换档件的下方设有一与其配合的给力装置,该给力装置连接一控制其移动的操纵杆。正常情况下(即杀青过程),大链轮带动转轮转动,换档件与转轮啮合,从而也带动转换轮一起随转轮转动,炒具进行360度翻转;而此时转换轮与磨轮不啮合,磨轮在连杆的作用下空摆。
当进行压制成形时,拉动操纵杆,给力装置向里运动,给力装置作用于换档件上,使换档件的位置发生转动,此时,转换轮与磨轮啮合,而不与转轮啮合,磨轮带动转换轮进行小幅度的摆动(摆动角度一般为30-70度),炒具也在锅底附近进行小幅度摆动。转轮靠大链轮仍在转动,但此时转轮不带动转换轮,炒具不会进行360度翻转。当转轮翻转360度后的同时,给力装置能自动复位,炒具的小幅度摆动也与此完成。上述的运动过程为一个周期,在此周期运动中,转轮翻转了720度,在转轮的第一个360度翻转过程中,炒具完成了360度翻转;在转轮的第二个360度翻转过程中,炒具完成了小幅度摆动。本实用新型的操纵杆用来进行杀青和压制成形两个过程的切换,在压制成形过程中无须再拉动操纵杆,炒具的小幅度摆动和360度翻转能自动交替进行。
所述的名茶炒制机,转换轮的凹槽处设有一与之相通的通孔,换档件的头部有一置于所述通孔内的圆柱体,该圆柱体的两端面设有不对称的弧形磨轮离合块和转轮离合块,磨轮的内侧设有用于磨轮离合块滑动的第一环槽和定位的第一盲孔,第一盲孔与第一环槽相通,两者的中心在同一圆上;转轮的内侧设有用于转轮离合块滑动的第二环槽和定位的第二盲孔,第二盲孔与第二环槽相通,两者的中心在同一圆上。当磨轮离合块置于第一环槽内,而转轮离合块置于第二盲孔内时,转轮会带动转换轮一起360度翻转;当转轮离合块置于第二环槽内,而磨轮离合块置于第一盲孔内时,磨轮会带动转换轮一起小幅度摆动,在炒具摆动的同时,利用现有茶机都具有的下压装置,就能实现对茶叶的磨压。
所述的名茶炒制机,给力装置包括连接在机架上的套筒和置于套筒内的滑杆,滑杆顶部与套筒之间设有第一压簧,机架上固定一竖杆,竖杆上轴接一控制杆,竖杆与控制杆之间设有第二拉簧,控制杆的端部有一与套筒配合的弯钩,套筒上固接一移动杆,移动杆的一端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三拉簧,另一端固接一推杆,传动轴上设有一顶开件,操纵杆的顶端设有一用于控制推杆头部与顶开件配合的推件,推件与推杆之间设有第二压簧,转轮的轮缘上设有一用于推动控制杆的凸块。当给力装置设于传动轴的前侧时,炒具进行的是逆时针翻转,电机为正转;给力装置设于传动轴的后侧时,炒具进行的是顺时针翻转,电机为反转。
所述的名茶炒制机,顶开件为凸轮或弯钩,其形状与推杆的头部配合。
所述的名茶炒制机,推杆头部形成一与顶开件配合的弧面。
所述的名茶炒制机,给力装置设于传动轴的后侧,用于配合电机的反转,当电机反转时(炒具为顺时针转动),炒具的小幅度摆动会发生在炒锅的前半部分;炒锅的前端边缘有一茶叶导出板,该导出板的上方设有一内壁有轴向小凹槽的摩擦板,在小幅度摆动时,茶叶与凹槽接触,使茶叶的形状更细小,摩擦板的两端轴接在机架上,其中一端上设有一方便摩擦板转动的扳动件,便于操作。炒具的顺时针转动使操作者的手不会被炒具压住,操作更安全。出茶时,操作扳动件转动摩擦板,利用炒具的顺时针转动,茶叶会被炒具从炒锅中推出,实现了自动出茶,无须人工出茶(目前出茶时,茶叶位于炒锅的后方,必需用手出茶,易烫伤),炒制更加安全。
所述的名茶炒制机,第一拉簧与转换轮通过一固定销连接。
所述的名茶炒制机,小链轮与大链轮的直径比为1∶2,这样可实现转轮转动360度的同时,磨轮能摆动二次,即实现了磨压二次翻转360度的周期运动;小链轮上设有一方形块,该方形块与连杆轴接,通过调整连杆的连接端与方形块中心的距离来实现磨轮摆动的不同幅度。
所述的名茶炒制机,磨轮、转轮与转动轴之间设有滚动轴承,减少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在茶叶压制成形过程中实现自动进行翻转与小幅度摆动之间的转换,省时省力,进一步提高炒制效率;2)实现炒具小幅度摆动(磨压)二次后翻转一周的周期运动,使茶叶在压制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得到了比较彻底的散发,使茶叶的颜色翠绿,光泽好,形状扁直;3)在炒锅的前端设置摩擦板,利用摩擦板内壁上的轴向小凹槽与茶叶摩擦,使茶叶更加细小;4)可实现了炒具的顺时针运动,自动出茶,炒制更加安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去除链轮和链条)。
图2为图1的部分俯视图。
图3为换档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仰视图。
图5为图3的俯视图。
图6为转换轮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A向局部视图。
图8为磨轮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A-A剖视图。
图10为转轮的示意图。
图11为图10的A-A剖视图。
图12为摩擦板在机架上的示意图。
图13为摩擦板的示意图。
图标说明1~传动轴,2~磨轮,3~转换轮,4~转轮,5~大链轮,6~链条,7~小链轮,8~连杆,9~换档件,10~凹槽,11~第一拉簧,12~操纵杆,13~通孔,14~圆柱体,15~磨轮离合块,16~转轮离合块,17~第一环槽,18~第一盲孔,19~第二环槽,20~第二盲孔,21~套筒,22~滑杆,23~第一压簧,24~竖杆,25~控制杆,26~第二拉簧,27~移动杆,28~第三拉簧,29~推杆,30~小凸轮,31~推件,32~第二压簧,33~凸块,34~茶叶导出板,35~小凹槽,36~摩擦板,37~扳动件,38~固定销,39~方形块,40~滚动轴承,41~机架,42~炒锅,43~减速机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名茶炒制机,包括机架41、设在机架上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减速机、架设在机架上的炒锅、安装在炒锅上方的传动轴1和连接在传动轴1上的炒具。所述传动轴1的一端依次套有相邻的磨轮2、转换轮3、转轮4和大链轮5,转换轮3与传动轴1固接,转轮4和大链轮5固接,大链轮5通过链条6与一小链轮7连接。小链轮7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磨轮2的轮缘与小链轮7之间设有一连杆8;转换轮3的轮缘上设有与磨轮及转轮离合的换档件9和用于换档件9转动的凹槽10,换档件9与转换轮3间设有第一拉簧11;换档件9的下方设有一与其配合的给力装置,该给力装置连接一控制其移动的操纵杆12。给力装置包括连接在机架上的套筒21和置于套筒21内的滑杆22,滑杆22顶部与套筒21之间设有第一压簧23,机架上固定一竖杆24,竖杆24上轴接一控制杆25,竖杆24与控制杆25之间设有第二拉簧26,控制杆25的端部有一与套筒21配合的弯钩,套筒21上固接一移动杆27,移动杆27的一端与机架41之间设有第三拉簧28,另一端固接一推杆29,传动轴1上设有一小凸轮30,操纵杆12的顶端设有一用于控制推杆29头部与小凸轮30配合的推件31,推件31与推杆29之间设有第二压簧32,转轮4的轮缘上设有一用于推动控制杆25的凸块33。
转换轮3的凹槽10处设有一与之相通的通孔13,换档件9的头部有一置于所述通孔13内的圆柱体14,该圆柱体14的两端面设有不对称的弧形磨轮离合块15和转轮离合块16,磨轮2的内侧设有用于磨轮离合块15滑动的第一环槽17和定位的第一盲孔18,第一盲孔18与第一环槽17相通,两者的中心在同一圆上;转轮4的内侧设有用于转轮离合块16滑动的第二环槽19和定位的第二盲孔20,第二盲孔20与第二环槽19相通,两者的中心在同一圆上。所述的推杆29头部形成一与小凸轮30配合的弧面。
所述的第一拉簧11与转换轮3通过一固定销38连接。小链轮7与大链轮5的直径比为1∶2,小链轮7上设有一方形块39,该方形块39与连杆8轴接。磨轮2、转轮4与转动轴1之间设有滚动轴承40。所述的给力装置设于传动轴1的后侧,炒锅42的前端边缘有一茶叶导出板34,该导出板34的上方设有一内壁有轴向小凹槽35的摩擦板36,摩擦板36的两端轴接在机架41上,其中一端上设有一方便摩擦板36转动的扳动件37。
杀青过程减速机的输出轴43带动小链轮7和方形块39转动,方形块39带动连杆8,小链轮7带动大链轮5,大链轮5带动转轮4转动,此时换档件9上的转轮离合块16置于第二盲孔20内,换档件9与转轮4啮合,从而也带动转换轮3一起随转轮4转动,炒具进行360度翻转;而此时换档件9上的磨轮离合块15于第一环槽17中滑动,与磨轮2不啮合,磨轮2在连杆8的作用下空摆。
压制成形过程拉动操纵杆12,操纵杆12端部的推件31推动推杆29,第二压簧32被压缩,小凸轮30与推杆31同位,小凸轮30作用于推杆31,推杆31带动移动杆27向里运动,第三拉簧28被拉伸,套筒21和滑杆22也一起向里运动,与此同时,控制杆25上的弯钩钩住套筒21,使之定位,滑杆22的顶部且好位于换档件9的自由端下方,换档件9在向下转的过程被滑杆22挡住,换档件9发生转动,此时,换档件9上的磨轮离合块15置于第一盲孔中18中,转轮离合块16于第二环槽19内滑动,换挡件9与磨轮2啮合,而不与转轮4啮合,磨轮2带动转换轮3进行二次小幅度的摆动(摆动角度一般为30-70度),炒具也在锅底附近进行小幅度摆动,利用现有茶机都具有的下压装置,就能实现对茶叶的磨压。转轮靠大链轮仍在转动,但此时转轮不带动转换轮,炒具不会进行360度翻转。在炒具的二次小幅度摆动过程中,转轮也完成360度翻转了,在此期间,转轮上的凸块作用于控制杆,控制杆绕轴转动,控制杆25上的弯钩脱离套筒21,第三拉簧28使套筒21和滑杆22复位(即给力装置复位)。当转轮转过360度后,换挡件再次与转轮啮合,而不与磨轮啮合。上述的运动过程为一个周期,在此周期运动中,转轮翻转了720度,在转轮的第一个360度翻转过程中,炒具完成了360度翻转;在转轮的第二个360度翻转过程中,炒具完成了两次小幅度摆动。
权利要求1.名茶炒制机,包括机架、设在机架上的电机、与电机连接的减速机、架设在机架上的炒锅、安装在炒锅上方的传动轴和连接在传动轴上的炒具,其特征是所述传动轴(1)的一端依次套有相邻的磨轮(2)、转换轮(3)、转轮(4)和大链轮(5),转换轮(3)与传动轴(1)固接,转轮(4)和大链轮(5)固接,大链轮(5)通过链条(6)与一小链轮(7)连接,小链轮(7)与减速机的输出轴连接,磨轮(2)的轮缘与小链轮(7)之间设有一连杆(8);转换轮(3)的轮缘上设有与磨轮及转轮离合的换档件(9)和用于换档件(9)转动的凹槽(10),换档件(9)与转换轮(3)间设有第一拉簧(11);换档件(9)的下方设有一与其配合的给力装置,该给力装置连接一控制其移动的操纵杆(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茶炒制机,其特征是所述转换轮的凹槽(10)处设有一与之相通的通孔(13),换档件(9)的头部有一置于所述通孔(13)内的圆柱体(14),该圆柱体(14)的两端面设有不对称的弧形磨轮离合块(15)和转轮离合块(16),磨轮(2)的内侧设有用于磨轮离合块(15)滑动的第一环槽(17)和定位的第一盲孔(18),第一盲孔(18)与第一环槽(17)相通,两者的中心在同一圆上;转轮(4)的内侧设有用于转轮离合块(16)滑动的第二环槽(19)和定位的第二盲孔(20),第二盲孔(20)与第二环槽(19)相通,两者的中心在同一圆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名茶炒制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给力装置包括连接在机架上的套筒(21)和置于套筒内的滑杆(22),滑杆(22)顶部与套筒(21)之间设有第一压簧(23),机架上固定一竖杆(24),竖杆(24)上轴接一控制杆(25),竖杆(24)与控制杆(25)之间设有第二拉簧(26),控制杆(25)的端部有一与套筒(21)配合的弯钩,套筒(21)上固接一移动杆(27),移动杆(27)的一端与机架之间设有第三拉簧(28),另一端固接一推杆(29),传动轴(1)上设有一顶开件(30),操纵杆(12)的顶端设有一用于控制推杆(29)头部与顶开件(30)配合的推件(31),推件(31)与推杆(29)之间设有第二压簧(32),转轮(4)的轮缘上设有一用于推动控制杆(25)的凸块(3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名茶炒制机,其特征是所述的顶开件(30)为凸轮或弯钩。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名茶炒制机,其特征是所述的推杆(29)头部形成一与顶开件(30)配合的弧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茶炒制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给力装置设于传动轴(1)的后侧,炒锅的前端边缘有一茶叶导出板(34),该导出板(34)的上方设有一内壁有轴向小凹槽(35)的摩擦板(36),摩擦板(36)的两端轴接在机架上,其中一端上设有一方便摩擦板(36)转动的扳动件(37)。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茶炒制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第一拉簧(11)与转换轮(3)通过一固定销(3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茶炒制机,其特征是所述的小链轮(7)与大链轮(5)的直径比为1∶2,小链轮(7)上设有一方形块(39),该方形块(39)与连杆(8)轴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名茶炒制机,其特征是所述的磨轮(2)、转轮(4)与转动轴(1)之间设有滚动轴承(4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龙井茶的炒制机。现有的茶叶炒制机通过传动轴的转动可实现了炒具的翻转和小幅度摆动,缺点是翻转和摆动为两个各自独立的动作,在压制成形中,茶叶的热量散发不彻底,使所得的茶叶色黄、形差。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所述传动轴的一端依次套有相邻的磨轮、转换轮、转轮和大链轮,磨轮的轮缘与小链轮之间设有一连杆;转换轮的轮缘上设有换档件和用于换档件转动的凹槽,换档件与转换轮间设有第一拉簧;换档件的下方设有一与其配合的给力装置,该给力装置连接一控制其移动的操纵杆。本实用新型实现自动进行翻转与小幅度摆动之间的转换,进一步提高炒制效率;茶叶的颜色翠绿,光泽好,形状扁直;炒制安全。
文档编号A23F3/06GK2648828SQ032376
公开日2004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2003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03年9月27日
发明者丁岁放, 丁恩阳, 章美霞 申请人:新昌县回山水芳茶机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