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明火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775阅读:5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明火烧烤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明火烧烤炉,特别是一种电热明火烧烤炉,属生活电器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物的多样化,人们对烧烤食物的需求越来越多。烧烤食物味道鲜美,是人们日常喜爱的食物之一,为此,人们设计出多种形式的烧烤炉,有封闭式的、有敞开式的、有用木炭做燃料的、有用燃气做燃料的、有用电热的,不一而足。各种繁多的烧烤炉都要面对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保证烧烤食品的质量味道和在烧烤中产生的油烟污染问题。目前,市面上尚未出现既能使烧烤食物色香味美,又能克服烧烤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污染环境的烧烤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明火烧烤炉,炉膛采用直通式设计,炉体顶层为烧烤区,底层为油污处理区。从而达到既保证烧烤食物色香味美,又不污染环境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明火烧烤炉包括外壳、炉体、炉膛、炉盘、电热丝、隔离罩、温控器、电源开关、指示灯和油污收集箱,炉体上层为烧烤区、下层为油污处理区、中间为控制区。烧烤区炉膛采用上、下直通式结构,电热丝位于炉膛侧壁。炉膛侧壁设置前、后炉盘和左、右侧板砖,在炉盘内嵌入电热丝,用绝缘压条垂直方向压紧,电热丝表面设置水平方向金属隔离罩,隔离罩为栅状,也可为网状,在炉盘外表层设置隔热层并用金属托片将隔热层扣紧在炉盘上,然后用金属条块将前、后垂直放置的炉盘和左、右垂直放置侧板砖围成的炉膛扎牢。油污处理区设置于底层,敞开的箱面正对炉膛下出口;控制区内设置电源开关、温控器和指示灯。
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牢固、实用,烧烤食物味道鲜美,又不会冒黑烟,不会污染环境。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炉膛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炉盘示意图(正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炉盘截面图(侧视图)。
图中,1.外壳、2.炉膛、3.炉体、4.托片、5.隔热层、6.炉盘、7.电热丝、8.隔离罩、9.侧板砖、10.压条、11.电源开关、12.温控器、13.指示灯、14.收集箱、15.活动顶盖、16.隔离网。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上层为烧烤区,下层为油污处理区,中间为控制区。炉膛(2)采用上、下直通式结构,电热丝(7)位于炉膛侧壁的炉盘(6)上、用绝缘压条(10)将电热丝压紧在炉盘(6)内,在电热丝(7)表面放置水平方向的金属隔离罩(8),以防止烧烤叉或食物直接碰到电热丝。在炉盘背面表层放置隔热层(5)并用金属托片(4)将隔热层(5)扣紧在炉盘(6)上,炉盘(6)、耐火侧板砖(9)砌成本结构炉膛。油污收集箱(14)位于底层,敞开的箱面正对炉膛(2)下出口,承接并收集烧烤食物过程中而滴下的油污。在中间层的控制区设置电源开关(11)、温控器(12)和指示灯(13)。通过温控器(12)可控制烧烤的温度。在炉膛(2)的下出口处设置隔离网(16),可防止食物掉下油污收集箱。在炉体(3)的顶部设有活动顶盖(15),当需要焗食物时,用金属网盛好食物,放进炉膛内,然后盖上活动顶盖(15)。金属外壳(1)使炉体(3)结构牢固,炉膛使用安全。
权利要求1.一种明火烧烤炉,包括外壳、炉体、炉膛、炉盘、温控器、电源开关、指示灯和油污收集箱,炉体的顶层为烧烤区,下层为油污收集区,中间层为温度控制区,其特征是烧烤区的炉膛(2)采用上、下直通式结构,嵌有电热丝(7)的炉盘(6)垂直放置并位于炉膛(2)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火烧烤炉,其特征是炉膛(2)由炉盘(6)、电热丝(7)、隔离罩(8)、隔热层(5)、托片(4)、压条(10)和侧板砖(9)组成,在炉盘(6)内的电热丝(7)用绝缘压条(10)于垂直方向压紧,炉盘表面设置水平方向的隔离罩(8),在炉盘背面放置隔热层(5),用金属托片(4)将隔热层(5)扣紧在炉盘(2)上,前、后炉盘和左、右侧板砖围砌成炉膛空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火烧烤炉,其特征是油污收集区的油污收集箱(14)置于炉体的底层,收集箱的敞开面正对烧烤区炉膛下出口。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火烧烤炉,其特征是控制区内设置电源开关(11)、温控器(12)和指示灯(13),控制区层正对炉膛下出口位置留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火烧烤炉,其特征是烧烤区底部设置隔离网(16),顶部设置活动顶盖(15)。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明火烧烤炉,其特征是隔离罩(8)为栅状,也可为网状。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明火烧烤炉。烧烤炉设烧烤区、油污处理区和控制区。烧烤区的炉膛采用上、下直通式结构,嵌有电热丝的炉盘垂直放置并位于炉膛的侧壁,在炉体底部设有油污收集箱,顶部设有活动顶盖,这种竖式烧烤炉烧烤食物色香味美,可烤、可焗,同时在烧烤过程没有油烟,既保证烧烤食物的质量美味,又不污染环境,实为一种环保节能的电热明火烧烤炉。
文档编号A21B1/00GK2766559SQ200420103379

公开日2006年3月29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31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31日
发明者余忠良 申请人:余忠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