虾开肚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25767阅读:37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虾开肚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品加工机械,特别是一种虾开肚机。
背景技术
目前,对虾类进行机械化加工的设备较少,专利01226328.1鲜虾剥皮机,专利93218473.1虾体自动分级及剥壳作业处理机等,均是对虾类水产品进行剥壳的设备,而对虾类的腹腔部位切割开来,便于清洗其内脏,这些工作大都采用人工进行,产量低,劳动强度大,另外,市面上常使用的一种虾的开肚机,由于采用齿轮传动装置,其马达又安装在机体的上部,在工作时,振动大,噪音高,安全系数小,对操作工人造成人身威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虾开肚机,振动大,噪音高,安全系数小,工作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振动小,噪音低,降低劳动强度的虾开肚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该虾开肚机包括机体、中心输送机构、左右输送机构、刀转轴、切刀、马达及传动机构,所述机体表面为一平台,其上设置一框形机架,机架上前后装配有前转轴及后转轴,在前后转轴上装有中心输送带,中心输送带上方通过刀转轴装配一盘状切刀,在切刀的下方,中心输送带的两边设有左输送机构及右输送机构,马达安装在平台的下方,其转轴连接传动机构。
所述左右输送机构分别由四个转轮、输送带、上下锥形齿轮、锥形齿轮转轴及调节架构成,左输送机构的四个转轮分前后左右呈棱形分布,一条锥形齿轮转轴上装配有下锥形齿轮,有一连接后转轮的上锥形齿轮与下锥形齿轮齿连接;所述调节架安装在机架上,前转轮装配在调节架上;右输送机构与左输送机构结构相同,装配位置相对。
所述传动机构安装在机架的右侧,由主传动齿轮、中心输送带转轴传动齿轮、刀转轴传动齿轮、导向传动齿轮、传动链传动齿轮、内传动链及外传动链组成,其中主传动齿轮与马达转轴连接,内传动链连接中心输送带转轴传动齿轮、导向传动齿轮、内传动链传动齿轮及主传动齿轮,外传动链连接外传动链传动齿轮及刀转轴传动齿轮;刀转轴传动齿轮与刀转轴连接,内、外传动链传动齿轮装配在锥形齿轮转轴上,中心输送带转轴传动齿轮与后转轴连接。
所述机架的左侧,中心输送带的上方设置一工作台。
所述机架顶部设置一顶盖,在顶盖上通入带龙头的水管,出水口位于切刀的上方。
本实用新型的虾开肚机对原有设备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改进,将齿轮传动改成传动链传动,将马达安装在机体的下部,使整部机器振动小,噪音低,安全系数高,操作灵活方便,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3是图2的后视图;图4是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5是中心输送机构及左、右输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虾开肚机,包括机体、中心输送机构、左右输送机构、刀转轴、切刀、马达及传动机构,所述机体45表面为一平台44,在平台上安装一个框形机架38,中心输送机构由前后转轴及中心输送带组成,在机架38的前后各装配有前转轴11及后转轴2,中心输送带22装配在前后转轴上,后转轴2与传动机构46连接。在机架38的左侧,中心输送带22的左上方设置了一个工作台21,虾置放于工作台上便于拿取。在中心输送带22的上方通过刀转轴15装配一盘状切刀3,刀转轴15安装在机架38上与传动机构46连接。左右输送机构42、43位于切刀3的下方,中心输送带22的上面左右两侧,左输送机构42由左输送带后转轮14,左输送带左转轮17、左输送带前转轮20、左输送带右转轮18、左输送带16、左上锥形齿轮23、左下锥形齿轮24、锥形齿轮转轴26及左调节架19构成,锥齿轮转轴26安装在机架38上,与传动机构46连接,左下锥形齿轮24装配在锥形齿轮转轴26上,左上锥形齿轮23与左下锥形齿轮24齿连接,前后左右四个输送带转轮20、14、17、18呈棱形分布,左输送带后转轮14连接左上锥形齿轮23的一端,左调节架19安装在机架38上,左输送带前转轮20装配在调节架19。右输送机构43由右输送带后转轮4、右输送带右转轮6、右输送带左转轮7、右输送带前转轮9、右输送带5、右调节架8、右上锥形齿轮25、右下锥形齿轮27、锥形齿轮转轴26构成,其结构与左输送机构42相同,装配位置相对。左右输送机构42、43的作用是将虾腹向上的虾稳定地输送到切刀3下,需要调节左右输送带之间的距离时,可调节左右调节架19、8上的螺丝。
作业时,传动机构带动锥形齿轮转轴26而带动左右两面边的上下锥形齿轮旋转,由两边的锥形齿轮23、25带动左右两边的输送带后转轮14、4转动而带动左、右输送带16、5,作相对方向旋转运动,协助中心输送带22进行工作。
马达13安装在机体45的平台45的平台44下面,并装有起动按钮36及制动按钮37,传动机构46安装在机架38的右侧,传动机构由主传动齿轮35、中心输送带转轴传动齿轮33、刀转轴传动齿轮29、导向传动齿轮50、外传动链传动齿轮32、内传动链传动齿轮31、内传动链34及外传动链30组成,马达转轴12从马达13中伸出,外端穿过机体45右侧与主传动齿轮35相连接;主传动齿轮35与内传动链34、中心输送带转轴传动齿轮33、导向传动齿轮50及内传动链传动齿轮31相连接;外传动链30与刀转轴传动齿轮29、外传动链传动齿轮32相连接;刀转轴传动齿轮29与刀转轴15连接;内、外传动链传动齿轮31、32装配在锥形齿轮转轴26上;中心输送带转轴传动齿轮33与后转轴2连接;导向传动齿轮50装配在机架38上。按动起动按钮36,马达13通过转轴12带动主传动齿轮35按图所指示的方向,带动相关齿轮运转,而带动中心输送带22,左右输送带16、5及切刀3工作。
在机架38的顶部设置一顶盖40从顶盖40上通入一条带龙头1的水管39,水管出水口位于切刀3的上方。龙头1打开后,水喷射到切刀3上,对切刀随时进行清洗,避免刀口聚集浊物而影响作业,水量的大小由龙头1调节。另外,在传动机构46外加盖一外盖10,既安全又保护了机器。另外,在机架38的后面设置一个出口台28,其作用是便于接收由中心输送带22送出的加工后的产品。
作业时,按动起动按钮36,马达13转动,转轴12带动主传动齿轮35通过内传动链34带动中心输送带转轴传动齿轮33,导向传动齿轮50、内传动链传动齿轮31转动,由内传动链传动齿轮31带动个传动链传动齿轮32旋转,然后由外传动链传动齿轮32带动外传动链30,外传动链30带动刀转轴传动齿轮29,刀转轴传动齿轮29带动刀转轴15并切刀3一起向前旋转。根据所加工虾类的大小通过左调节架19与右调节架8来调节左右输送带16、5之间的距离,然后从工作台21将虾类腹部朝上放进中心输送带22,让中心输送带22把虾送入切刀3下加工,这时切刀3便会将虾的腹腔部位切开,并由中心输送带22将加工后的虾类送到后出口台28。作业时应打开水龙头1,让水随时冲洗刀口,以免刀口堆集起浊物而影响产品的质量。
权利要求1.一种虾开肚机,包括机体、中心输送机构、左右输送机构、刀转轴、切刀、马达及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45)表面为一平台(44),其上设置一框形机架(38),机架(38)上前后装配有前转轴(11)及后转轴(2),在前后转轴上装有中心输送带(22),中心输送带(22)上方通过刀转轴(15)装配一盘状切刀(3),在切刀(3)的下方,中心输送带(22)的两边设有左输送机构(42)及右输送机构(43),马达(13)安装在平台(44)的下方,其转轴(12)连接传动机构(46)。
2.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开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输送机构(42、43)分别由四个转轮、输送带、上下锥形齿轮、锥形齿轮转轴及调节架构成,左输送机构(42)的四个转轮(20、14、17、18)分前后左右呈棱形分布,一条锥形齿轮转轴(26)上装配有下锥形齿轮(24),有一连接后转轮的上锥形齿轮(23)与下锥形齿轮(24)齿连接,所述调节架(19)安装在机架(38)上,前转轮(20)装配在调节架(19)上;右输送机构(43)与左输送机构(42)结构相同,装配位置相对。
3.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开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46)安装在机架(38)的右侧,由主传动齿轮(35)、中心输送带转轴传动齿轮(33)、刀转轴传动齿轮(29)、导向传动齿轮(50)、外传动链传动齿轮(32)、外传动链(30)及内传动链(34)组成,其中主传动齿轮(35)与转轴(12)连接,内传动链(34)连接中心输送带转轴传动齿轮(33)、导向传动齿轮(50)、内传动链传动齿轮(31)及主传动齿轮(35),外传动链(30)连接外传动链传动齿轮(32)及刀转轴传动齿轮(29);刀转轴传动齿轮(29)与刀转轴(15)连接,内、外传动链传动齿轮(31、32)装配在锥形齿轮转轴(26)上,中心输送带转轴传动齿轮(33)与后转轴(2)连接。
4.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开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8)的左侧,中心输送带(22)的上方设置一工作台(21)。
5.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虾开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38)顶部设置一顶盖(40),在顶盖(40)上通入带龙头(1)的水管(39),出水口位于切刀(3)的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品加工机械,特别是一种虾开肚机。该虾开肚机包括机体、中心输送机构、左右输送机构、刀转轴、切刀、马达及传动机构,所述机体表面为一平台,其上设置一框形机架,机架上前后装配有前转轴及后转轴,在前后转轴上装有中心输送带,中心输送带上方通过刀转轴装配一盘状切刀,在切刀的下方,中心输送带的两边设有左输送机构及右输送机构,马达安装在平台的下方,其转轴连接传动机构。本实用新型的对原有设备的整体结构进行了改进,将齿轮传动改成传动链传动,将马达安装在机体的下部,使整部机器振动小,噪音低,安全系数高,操作灵活方便,大大降低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文档编号A22C29/00GK2790182SQ2004201023
公开日2006年6月28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日
发明者彭德权 申请人:彭德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