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火、电、汽、油、天然热加工烹饪食物的设备和方法

文档序号:430734阅读:3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不用火、电、汽、油、天然热加工烹饪食物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到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涉及到利用放热反应产生热的食品加工 方法与设备。
背景技术
就食物的烹饪方法来说,人们既可以"以木巽火"和以煤取火,也可以利 用电能、热油、沸水、蒸汽、太阳能、地热等加工处理食品原料至熟而成馔肴, 还可利用盐、糖、醋、酒、糟等物的生化作用使经过初加工处理的原料依法制 成馔肴。这些常规方法有几个缺点
1、 消耗自然资源;
2、 有造成环境污染的潜在危害;
3、 如果是用盐、糖、醋、酒、糟等制成的食物风味还是需要用热源加工后
才能达到预期风味;
4、 人们担心普通的火烤烹饪法制成的食品中会生成一种叫3_4笨并芘的
物质对人体会造成危害。
如果,直接在生石灰堆里加工食品,其缺点有场地利用率不高;易产生 飘散的石灰烟雾而污染环境;热利用率不高。
如果,用普通容器盛装生石灰加工食物,也有缺点热效率不高;易产生 飘散的石灰烟雾而污染环境。
一般生产生石灰的地点是在偏远的地方,可是需求不用火、电、汽、油、 天然热加工烹饪出来的食物的地点一般又是在豪华的地点。如果,将生石灰运
至消费地点加工食物,需要增加运输成本,且有加工不方便的可能。假如是在 生产生石灰的地方加工食物后,运至消费地点消费时,还是需要将食物用普通 方法如火、电、汽、油、天然热加热后食用,即无法完全证明本发明所生产的 产品是不用火、电、汽、油、天然热加工烹饪出来的食物,会大大破坏本发明 所述加工出来的产品的文化含量,最终可能影响本发明所获得的产品在商业上 能获得最大成功。
人们对于用普通的方法,如用火、电、汽、油、天然热加工烹饪的食物基 本缺乏新鲜感,十分有必要研制出一种不用火、电、汽、油、天然热加工烹饪 的食物,以刺激人们的消费神经,从而开发出一种不同于现有加工食物的新概 念食物。
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应运而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用火、电、汽、油、天然热加工烹饪食物的 方法和设备,暨利用放热反应产生热的食品加工方法与设备 实现发明目的技术方案如下所述。 1.实现本发明的方法
利用生石灰在转化为熟石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源加工食品,即将需要加 工熟制的食品置于生石灰中,然后对生石灰泼洒适量的水分,利用由生石灰遇 水变成熟石灰时所产生的热量使食物炮制熟。也可以将待熟制的食物直接置于 生石灰中,利用生石灰吸湿的特性,将食物干制成熟。或者将食物用容器盛装 后置于生石灰中。也可以用砻糠代替生石灰,但需要将砻糠引燃。这个加工熟
制的时间需要经过2—10小时。① 将生石灰用容器盛装,且该容器的外面可裹有保温层。生热器的生石灰 中埋有食物容器。生热器和食物容器应是具有耐热性能的容器,也可还是一种 压力容器。在本发明中,将盛装生石灰、砻糠,或其它产热物的容器统称为生 热器。
② 可以将生热器置于地下。
③ 可以将两个以上的生热器排列,并在各容器间用保温材料填充,成为组 合体。
④ 将待熟制的食物用灰、泥、石膏、布、草纸、锡纸、锡箔纸等材料包裹 好,不用容器盛装而直接置于生石灰中,然后对生石灰泼少量的水分或不浇水, 使食物炮制成熟。
⑤ 如果直接将用本发明所使用食物容器端上餐桌,可能因为该容器沾有石 灰而影响外观,可以在将食物容器埋入石灰前用草纸、锡纸、锡箔纸等材料包 裹好,待食物处理熟后,端上餐桌前去掉包裹材料,就能解决食物容器易被沾 污的难题。
(D可以在生热器的顶部,如其盖上设置排气管,排气管的另一端插入水中。 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将由生热器里产生的灰、烟、雾排入水中而不至于扩散, 还能有效消除生石灰在分解时可能产生的噪音。
或者,将生热器的盖设置成锥形盖,在锥形盖顶部开口,并在开口处设置 环围水槽。然后,设置一个大于锥形盖顶部开口,小于环围水槽的顶盖。将顶 盖罩于锥形盖顶部开口上和环围水槽中,并在环围水槽中盛水,并可在顶盖上 适当压上重物。当生热器内产生灰、烟、雾向外排放时,因经过水的过滤,不 会扩散到空中,还能有效消除生石灰在分解时可能产生的噪音
或者,在生热器的上边周边设置一环围盛水的水槽,直接将生热器的盖罩 于环围水槽中。
⑦ 如果用本发明的食品加工地与食用地不一致时,可以先将加工出来的食 品速冻,在冷藏环境下保藏和运输,食用前,将其连同容器置于盛有点燃的砻 糠的生热器中重新加热后食用。当然,如果用普通方法或微波炉加热也可以, 只是食品的香味稍差,并且可能会给食用者带来一种"此食品还不完全是没有 用火、电、汽、油、天然热加工的食物"之感觉,有损于本发明生产的产品的 商业形象。
⑧ 为了方便取出生热器里的灰,可以在生热器的底部开有出灰门,在加工 食品时将门关上,在加工完食品后需要将灰取出时,将出灰门打开,利用灰的 自身流动性滑出生热器外,或能十分方便地将灰掏出。为了方便放置食物容器, 可在生热器内设置可活动的食物容器栅网。食物容器栅网的密度在不能滑出食 物容器的前提下,越大越好,只有这样才能使生石灰中可能残存的石灰石能穿 过食物容器栅网,而顺利滑出生热器外,以减少出灰的强度。生热器底部门的 大小通常要小于食物容器栅网孔,以保证从食物容器栅网穿过的石灰石不堵塞 出灰门。
可综合本方法部分中的两项以上应用。
2.实现本发明的设备
① 盛装生石灰的生热器中埋有食物容器。整个生热器可以包裹着保温层; 可以是一种耐压容器。食物容器可以是一种压力容器。
② 在生热器的顶部,可以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另一端插入水中。 或者,生热器的盖呈锥形,在锥形盖顶部有开口,在开口处有环围水槽。
一个大于锥形盖顶部开口,小于环围水槽的顶盖罩于锥形盖开口上和环围水槽
中,环围水槽中有水。顶盖上可有重物压着。
或者,生热器的上部周边有一环围水槽,生热器的盖罩于环围水槽中。 生热器的此种结构,当生热器内产生灰、烟、雾向外排放时,因经过水的
过滤,不会扩散到空中,还能有效消除生石灰在分解时可能产生的噪音。
③生热器的底部可以开有出灰门。生热器内可以设置可活动的食物容器栅
网。食物容器栅网的密度小于食物容器。生热器底部的出灰门要小于食物容器
栅网孔。
生热器的底部一般呈锥形,出灰门位于锥形最下部。 如此结构,主要能方便出灰和放置食物容器。
④ 盛装食物的压力容器的排气阀或/和安全阀的导气管超过埋压石灰或砻糠 的厚度。
⑤ 盛装食物的压力容器的排气阀或/和安全阀外有防护罩,以保护容器内的 出汽不被石灰或糠灰阻塞,而保持排气畅通。
⑥ 生热器可埋于地下。
⑦ 两个以上生热器排列成一个组合体,并在各容器间用保温材料填充;或可 在生热器间或生热器上设置工作通道。
可综合本设备部分中的两项以上应用。
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仅是为了方便表述而将方案分成方法和设备两部 分,它们之间并非是绝对独立的,即方法部分可以当设备部分看待,设备部分 也可以当方法部分看待。可以将方法部分和设备部分综合应用。
本发明加工食物的有益效果有
1、 不需要消耗自然资源,经本发明利用后的熟石灰原有使用性能没有受到 丝毫损失,也无需增加额外能源。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使用常规火源时的油、烟 类物质产生,从而没有环境污染,也不会造成对食物的污染。
2、 将生石灰用容器盛装后加工食品,较直接将生石灰摊在地上加工食品的 热效率提高30%以上,并可縮短加工时间l-2个小时。
3、 将食物容器由常压型改为压力型后,可提高热效率25%—50%,可縮短 食物的成熟时间l-2个小时。
4、 将生热器改为压力容器后,可提高热效率20%上,可縮短食物的成熟时 间1-2小时。
5、 将生热器采取保温措施后,可提高热效率20%以上,可縮短食物的成熟 时间1-1.2个小时。如果对生热器采取了保温措施,并为压力容器,并且食物容 器是压力容器时,较没有这些措施的方法縮短烹制时间2-4个小时。
6、 如果直接将食物容器端上餐桌,可能因为该容器沾有石灰而影响外观, 在将食物容器埋入石灰前用草纸、锡纸、锡箔纸等材料包裹好,待食物处理成 熟后,端上餐桌前去掉包裹材料,解决了食物容器被沾污的难题。
7、 将生热器埋于地下或在生热器上设置工作通道后,可方便操作。
8、 对盛装食物的压力容器的排气阀或安全阀设置防护罩或延长导气管后, 可有效保障这些装置的排汽畅通。
9、 开创了一种新型的食品熟制技术,传统的食品烹饪和加工方法中少不了用 火、电、太阳能、地热等材料熟制食品,而本发明无需用这些传统的加热材料 就能将食物炮制熟。
10、 用本发明焖、熬、炖、煨、煮、酥、烤制的食品较常规热源烹制的食
品更具特色,如:将用本发明焖制的沙锅提供给消费者48名食用,得到的反馈信 息中有40人认为比常规火源焖制的沙锅更能显著突出味醇、鲜美的特点,另8 人中有5人认为比常规火源焖制的有较为显著的味醇、鲜美特点,其余的3人感 觉不出有显著特点。
11、 用本方法炮制食物不会出现焦糊现象。
12、 因本发明所烹制的食品别出心裁、风味和创意独特,能显著提高商品的 影响力,从而可保障在本发明的产品能在商业上获得成功。
13、 将生热器有序排列后,可有效减少空间占用。
14、 用石膏代替黄泥烧、烤、熏制食品的优点有石膏中含有钙成份,可 将对人体有益的钙转移到食品中,而黄泥则没有此作用;用黄泥作包裹材料有 易脆的缺点,而用石膏则可克服此缺点;用黄泥作包裹材料,在食用时易造成 泥灰挥扬,而石膏包裹则无此缺点;用泥包裹的食品因其外观灰不溜秋的而难 登大雅之堂,而用石膏代替泥后,可将其被熏烤黑的地方刮除后,呈现的是白 色,可登大雅之堂;用注浆法可工业化生产,而用黄泥时不能工业化生产;用 石膏注浆法生产的叫化食品,可事先设计成型模具,从而可生产出外观各异的 叫化食品,而用黄泥时则很难满足这个要求。
15、 在生热器的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另一端插入水中。或者,将 生热器的盖设置成尖锥形,在锥形盖顶部开口,并在离开口处设置环围水槽。 然后,设置一个大于锥形盖顶部开口,小于环围水槽的顶盖。将顶盖罩于锥形 盖顶部开口上和环围水槽中,并在环围水槽中盛水。或者,在生热器的上部设 置一环围盛水的水槽,直接将生热器的盖罩于环围水槽中。——如此设计,当 生热器内产生灰、烟、雾向外排放时,因经过水的过滤,不但不会扩散到空中 污染环境,而且还能有效消除生石灰在分解时可能产生的噪音。
16、 如果用本发明的食品加工地与食用地不一致时,先将食品速冻,在冷 藏环境下保藏和运输,食用前,再将其连同容器置于盛有点燃砻糠的生热器中 重新加热后食用。如此方法,通过30人的对比食用证明其中有23人认为用 砻糠重新加热后的食品风味与立即食用直接用生石灰加工出来的食品风味没有 差异;其中有5人认为自己可能是因为心理因素,而认为在风味上有点差于直 接食用刚生产出来的食品;其中另外3人认为在风味上明显差于直接食用刚生 产出来的食品。
17、 用本发明生产出来的食品,特别是烹制动物性食品时,如狗肉、羊肉, 只需3-8个小时就能将食物烹制熟。当打开食物容器的盖时,马上清香扑鼻,食 之是肉嫩汤鲜;因不是用火源烹制出来的,食用者吃后还不上火。
18、 当消费者听到本发明的食品是用无火烹饪方法制作出来的时,能极大 地勾起其的消费欲望,从而能促进本发明产品在商业上的获得成功。
19、 在生热器的底部设置开有出灰门后,可利用灰的自身流动性流滑出生 热器外,或能十分方便地将灰掏出。在生热器内设置数层可活动的食物容器栅 网后,能方便放置食物容器。——如此设置,能显著降低操作者的工作强度和 提高工作效率;可以分次将生热器里的灰从出灰门内滑出,当露出上层食物容 器栅网上的食物容器,并能取出食用时,停止出灰,待取用下层食物容器栅网 上食物容器时再出灰,能保证方便取用食物容器,和维持下层的食物容器里的 温度。


下而结合附图对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图1和图2是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 图3是生热器示意图。
图4是将食物压力容器的排气阀导气管加长后示意图。
图5是不将食物压力容器的排气阀导气管加长后设置防护罩示意图。
图6是多个生热器组合体示意图。
图7是另一种生热器示意图。
附图中l.保温层,2.导气管,3.生石灰,4.防护罩,5.生热器,6.保温材料, 7.食物容器,8.出灰门,9.生热器锥形盖,10.环围水槽,11.生热器顶盖,12. 食物容器栅网。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例l
利用生石灰在转化为熟石灰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热源加工食品,即将需要熟 制的食品置于生石灰中,然后对生石灰泼适量的水分或通入适量的蒸汽,利用 由生石灰遇水变成熟石灰时所产生的热量使食物炮制熟。也可以将待熟制的食 物用无毒材料包裹,置于生石灰中,利用生石灰吸湿并生热的特性,将食物干 制成熟。
将生石灰用生热器盛装,可在生热器外面裹有保温层。将食物容器埋于生 热器的生石灰中。生热器和食物容器应是具有耐热性能的容器,还可以是一种 压力容器。
可以将两个以上的生热器排列,并在各容器间用保温材料填充,成为组合体。
可将待熟制的食物用灰、泥、石膏、布、草纸、锡纸、锡箔纸等材料包裹
好,不用容器盛装而直接置于生石灰中,然后对生石灰泼少量的水分或不浇水, 使食物炮制成熟。
如果直接将食物容器端上餐桌,可能因为食物容器沾有石灰而影响外观, 可以在将食物容器埋入石灰前用布、草纸、锡纸、锡箔纸等材料包裹好,待食 物处理成熟后,端上餐桌前去掉包裹材料。
可以在生热器的顶部,如其盖上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另一端插入水中。 如此设置,可以有效将由生热器里产生的灰、烟、雾排入水中而不至于扩散, 还能有效消除生石灰在分解时可能产生的噪音。
或者,将生热器的盖设置成"A"形,在"A"形顶部开口,并在离开口 上边的5-30 cm处设置一呈"U "状的环围水槽。然后,设置一个大于"A"形
顶部开口,小于环围水槽的"n"形顶盖。将"n"形顶盖罩于"A"形顶部 开口上和"u"状环围水槽中,并在环围水槽中盛装整个水槽容积三分之二的 水,可在顶盖上适当压上重物。当生热器内产生灰、烟、雾向外排放时,因经 过水的过滤,不会扩散到空中,还能有效消除生石灰在分解时可能产生的噪音。 或者,在生热器的上边周边设置一环围盛水的水槽,直接将生热器的盖罩 于环围水槽中。
如果用本发明的食品加工地与食用地不一致时,可以先将加工出来的食品 速冻,在冷藏环境下保藏和运输,食用前,将其连同容器置于盛有点燃砻糠的 生热器中重新加热后即可食用。当然,如果用普通方法或微波炉加热也可以, 只是食品的香味稍差,且给食用者带来一种"此食品还不完全是没有用火、电、 汽、油、天然热加工的食物"之感觉,会有损于本发明生产的产品的商业形象。 在对本发明生产的食品进行重新加热时,可参照实施例2实施。
为了方便取出生热器里的熟生石灰或砻糠灰,可以在生热器的底部开有出 灰门,在加工食品时将门关上,在加工完食品后需要将灰取出时,将出灰门打 开,可利用熟石灰的自身流动性滑出生热器外,或能十分方便地将熟石灰掏出。 为了方便放置食物容器,可在生热器内设置数层可活动的食物容器栅网。食物 容器栅网的密度在不能滑出食物容器的前提下,越大越好,只有这样才能使生 石灰中可能残存的石灰石能穿过食物容器栅网,而顺利滑出生热器外,以减少 出灰的强度。生热器底部门的大小通常要小于食物容器栅网孔,以保证从食物 容器栅网穿过的石灰石不堵塞出灰门。可以分次将生热器里的灰从出灰门内滑 出,当露出上层食物容器栅网上的食物容器,并能取出食用时,停止出灰,待 取用下层食物容器栅网上食物容器时再出灰至能方便取出食物容器时止——能 保证方便取用食物容器,和维持下层的食物容器里的温度。
可参照附图7实施。
当然, 一种最简单的办法是将经过初加工后的待熟食物按配方放入小口、 耐热、无毒容器内,加盖密封,埋在生石灰中,然后浇上水或通入适量的蒸汽, 过几个小时后,便能将食物炳、炖熟。
实施例2
先用小于食物容器的容器,如陶瓷或沙锅类容器盛好食物及其配料,再将 其置于食物容器中,然后将食物容器置于生石灰或砻糠中,并对生石灰浇水或 通入适量的蒸汽,或者点燃砻糠,经过一定时间后即可将食物炮制熟。食物容 器如是压力型的,热效率更高。这么做的最大好处是端上餐桌的食物容器不 会被石灰或糠灰沾污。
实施例3200610146927. 1
说明书第12/14页
将鸡或鱼宰杀,取出内脏,在鸡腹或鱼腹内填加各种配料,然后用猪网油、 荷叶或草纸包裹好,取一定的黄泥或石膏浆,或是它们二者的混合浆糊裹在荷 叶或草纸外,置于生石灰中,然后对生石灰浇少量的水分或通入适量的蒸汽, 可加工出人们常见的叫化鸡或叫化鱼。用石膏代替黄泥烧、烤、熏制食品的优 点有石膏中含有钙成份,可将对人体有益的钙转移到食品中,而黄泥则没有 此作用;用黄泥作包裹材料有易脆的缺点,而用石膏则可克服此缺点;用黄泥 作包裹材料,在食用时易造成泥灰挥扬,而石膏包裹则无此缺点;用泥包裹的 食品因其外观灰不溜秋的而难登大雅之堂,而用石膏代替泥后,可将其被熏烤 黑的地方刮除后,呈现的是白色,可登大雅之堂;用注浆法可工业化生产,而 用黄泥时不能工业化生产;用石膏注浆法生产的叫化食品,可事先设计成型模 具,从而可生产出外观各异的叫化食品,而用黄泥时则很难满足这个要求。
实施例4
将前述实施例中盛装生石灰的容器埋置于土地中;或将单个盛生石灰的容 器排列于室内,并各容器间用保温材料紧密填充,并可在容器上覆盖保温材料。 还可在装生石灰的容器上设置工作通道。——本设备称为组合体。参考图6所 示。
实施例5
可将前述实施例中的食物压力容器的排气阀、安全阀的导气管加长,长度 最少以能伸出覆盖的石灰厚度外为宜,长度一般设计为10—100cm之内或以上; 或仅在盛装食物的压力容器的排气阀或/和安全阀外设置有可透气的防护罩,以 保障容器内的出汽不被灰阻塞,而保持排气畅通。参考图5和图4所示。
实施例6
先将主食料用调料煮熟后捞出,再用草纸包裹好,置于刚出炉的生石灰中, 达一定时间后,可制出别具风格的清香味、色泽美观、别有风味的煨鸡、煨肉。
实施例7
在熏、烤制食品时,可先仿照制作石膏模具的方法设计制作出外模,将石 膏浆注于外模中,然后将经初加工好的鸡、鱼、蛋、肉等埋于浆中,待石膏硬 化成型后,按常规方法或本发明的方法如法炮制。本方法改变了传统常规法生 产诸如叫化鸡等类食品需用泥土包裹烤、烧、熏制食品的局面。
可以综合前述两种以上实施例应用。在本发明中,①所述的炮制、加工是 指将食品加工或烹饪成可供人食用状态;食品和食物是同一含义;炮制、加工、 烹饪等词的含义等同;②文中所述适量之意是指生石灰转化为熟石灰化学反应 式中所需要的H20量,或少于所需要H20量的10%-20%;至于少量之意是指化学 反应式中所需貼量的50%_60%; (D本发明所称的食品、食物包括中草药;④食 物主要种类包括禽类肉品和蛋品、畜类肉品、水果、粮食、水产品、蔬菜、 中草药及动物的内脏等;⑤生石灰和食物(包括配料)的重量比例一般控制在
100-400 : 1-IO为宜;⑥本发明中也可用熟石膏代替或部分代替生石灰;⑦用石
膏替代黄泥生产叫化类食品时,应注意使用食用级石膏;⑧本发明中所述的叫 化食品是指传统中所有用黄泥包裹鸡、鱼等食物后,用火或其它热源烤、熏、 烧、煨制成的食品;(D除对生石灰浇泼适量的水分外,还可只通入蒸汽或同浇 水相结合使用;为了更好的达到节能目的,适宜利用余热水或蒸汽尾汽、废汽; (IO)盛装生石灰、砻糠的容器和盛装食物的容器在本发明中分别简称为生热器、 食物容器;有压力的食物容器简称为食物压力容器;(ll)本发明中所使用到的砻 糠,除了砻糠之外,还可以用锯末、木炭等物质替代;肪如果用本发明所加工
食品地,与消费地不一致时,为了证明本商品是不用火、电、汽、油、天然热 加工烹饪食物的设备和方法生产出来的,可以进行公证,由生产商对每一本发 明生产的食品消费单位进行独一无二的编号,对消费者公布一个査核由生产商 控制的电话号码,可以通过抽奖的形式鼓励消费者用电话或发短信的形式向生 产商査核该件食品的真伪。
权利要求
1.一种不用火、电、汽、油、天然热加工烹饪食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需要加工熟制的食品用食物容器盛装,或者直接将食物置于生石灰中,然后对生石灰泼洒水分或不泼洒水分,经过2-10小时后,食物即可食用。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不用火、电、汽、油、天然热加工烹饪食物的方法,其 特征在于将生石灰用生热器盛装,且生热器外面裹有保温材料;或者生热器是一种压力容器;或者 将生热器置于地下;或者将两个以上生热器排列,并在各容器间用保温材料填充,成为组合体;或者将待熟制的食物用灰、泥、石膏、草纸、锡纸、锡箔纸材料包裹后置于生 石灰中,然后对生石灰泼少量的水或不浇水;或者在将食物容器埋入石灰前用草纸、锡纸、锡箔纸材料包裹好,待食物处理 熟后,端上餐桌前去掉包裹材料;或者在生热器的顶部,如其盖上设置有排气管,排气管的另一端插入水中;或者将生热器的盖设置成尖锥形,在锥形盖顶部开口,并在离开口处设置一环 围水槽,设置一个大于锥形盖顶部开口,小于环围水槽的顶盖,将顶盖罩于锥 形盖顶部开口上和环围水槽中,并在环围水槽中盛水;或者在生热器的上边周边设置一环围水槽,直接将生热器的盖罩于环围水槽中;或者在生热器的底部开有出灰门;或者 在生热器内设置可活动的食物容器栅网;或者先将用生石灰加工出来的食品速冻,在冷藏环境下保藏和运输,食用前, 将其连同容器置于盛有点燃砻糠的生热器中重新加热后食用。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不用火、电、汽、油、天然热加工烹饪食物的方法的设备, 包括生热器、食物容器,其特征在于生热器,生热器中的生石灰或燃烧的砻糠 中直接埋有食物,或者埋有盛装食物的容器。
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包括生热器,其特征是在生热器的顶部有排气 管;或者生热器的盖呈锥形,锥形盖顶部有开口,开口处有环围水槽,环围水槽中 罩有顶盖;或者生热器的上部周边设置一环围水槽,生热器的盖罩于环围水槽中;或者生热器的底部开有出灰门;或者生热器内有可活动的食物容器栅网。
5.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生热器外裹有保温层。
6. 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生热器和食物容器是耐压容器。
7.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食物容器的排气阀、安全阀的导气管较 普通压力容器的导气管长,长度为10—100cm之内或以上。
8.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食物容器的排气阀、安全阀外有防护罩。
9.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先用小于食物容器的容器盛好食物及其 配料,再将其置于食物容器中,然后将食物容器置于生石灰,或者置于点燃的 砻糠中。
10. 如权利要求1或2或9所述方法的设备,包括生热器,和生石灰或砻糠,和食物容器或食物压力容器,其特征在于食物容器中置有盛装食物容器;或者食 物容器是一种压力容器。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加工烹饪设备。使用这种设备可以不用木柴、煤、电、天然能、油、汽等原料即可将食物烹饪熟,利用生石灰作为热源,配套本发明的设备将食物加工成熟。将食物压力容器的排气阀的安全阀的导气管加长,或在其排气阀或/和安全阀外设置有防护罩,以保护容器内的出汽不被阻塞。将装食物的容器由常压型改为压力型后,可提高热效率25%-50%。将生石灰用压力容器盛装后,可提高热效率20%上。将盛装生石灰的容器采取保温措施后,可提高热效率20%以上。对盛装食物的压力容器的排气阀或安全阀设置防护罩或延长导气管后,可有效保障这些装置的排汽畅通。将生石灰用容器盛装后加工食物,可有效减少石灰的飞扬。
文档编号A21D8/06GK101180977SQ20061014692
公开日2008年5月21日 申请日期2006年1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6年11月16日
发明者吴跃飞 申请人:吴跃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