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炒冰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274阅读:635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新型炒冰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饮加工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新型蒸发器结构的炒冰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常用的炒冰机一般由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炒锅、毛细管、干燥过滤器组成,如图1所示,蒸发器1主要由蒸发铜管11构成,蒸发铜管螺旋绕缠在炒锅2的锅底上。蒸发铜管两端分别为入口端12、出口端13,入口端依次连接毛细管、干燥过滤器、冷凝器、压缩机,再接入出口端,形成制冷系统循环。制冷系统内添加填充满制冷剂;开动炒冰机,压缩机工作,制冷剂在制冷系统内流动,不断通过蒸发铜管带走炒锅内热量,完成炒冰操作。但该结构的炒冰机,蒸发管一般为圆管,与炒锅为线接触,传热面积较小;炒锅内热量需通过炒锅和蒸发管管壁才被制冷剂吸走,能耗高,热阻较大,制冷效率低下;另外,炒冰机制造时,蒸发管需要完密的焊接绕缠在炒锅锅底上,一般只能采用人工焊接,工艺要求较高,制造效率慢、成本高,如果焊接稍有纰漏,则严重影响蒸发管的传热效率。
目前,还有一些炒冰机采用平底炒锅,炒锅可以直接放置在水平螺旋绕缠的蒸发管上方,该炒冰机加工较为简单,但同样存在热阻大,制冷效率低下的缺点。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传热面积大,制冷效率高,加工简单的新型炒冰机。
本实用新型的炒冰机,包括蒸发器和炒锅,其特征在于蒸发器由一蒸发底板构成,所述的蒸发底板上表面排布向下凹陷的通道,该通道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蒸发底板紧密贴装在炒锅外表面。
为方便添加和填充制冷剂,所述的通道的入口端和出口端设有凹池结构;为使凹池可紧密配合连接压缩机或毛细管的铜管,凹池上安设联接管。
本实用新型的炒冰机,在制造过程中,先将蒸发底板采用压制成型,然后采用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将底板紧密贴装在炒锅外表面,加工比较简单,制造成本较低;蒸发器的传热面为凹陷通道与炒锅的对应面,传热面积大大增加。工作时,通过凹陷通道的入口端添加入制冷剂,制冷剂在循环内流动。由于减少蒸发管结构,制冷剂可直接作用于炒锅锅底或锅壁,热阻大大减少,迅速带走炒锅内热量,制冷效率得以提高。


图1是现有技术炒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炒冰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沿A-A线的剖视图;图4是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新型炒冰机作进一步说明。
参看图2,本实用新型的炒冰机,炒锅2底部贴装蒸发器,蒸发器由一蒸发底板15构成,所述的蒸发底板上表面排布螺旋形向下凹陷的通道16,该通道包括入口端12和出口端13,通道内充满制冷剂5。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该通道可以为螺旋形、回形,或其他可让制冷剂顺利流动的形状;另外,所述通道可为若干条,则制冷剂与炒锅接触的传热面积更大,使炒冰机制冷效率更高。
参看图3,蒸发器底板15紧密贴平底炒锅2底部,通道16内的制冷剂直接作用在炒锅表面。当然,可根据需要将蒸发底板扩大,包覆整个炒锅的锅底和锅壁,则制冷效率更高。
参看图4,通道16的入口端和出口端13设置凹池18结构,凹池上安设不锈钢联接管3。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炒冰机,结构包括蒸发器(1)和炒锅(2),其特征在于蒸发器由一蒸发底板(15)构成,所述的蒸发底板上表面排布向下凹陷的通道(16),该通道包括入口端(12)和出口端(13);蒸发底板紧密贴装在炒锅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16)的入口端(12)和出口端(13)设有凹池(18)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炒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凹池(18)上安设联接管(3)。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新型炒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16)可以为螺旋形或回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炒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通道(16)为若干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底板(15)包覆整个炒锅(2)的锅底和锅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炒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蒸发底板(15)为压制成型底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饮加工设备领域的新型炒冰机,其结构包括蒸发器和炒锅,蒸发器由一蒸发底板构成,所述的蒸发底板上表面排布向下凹陷的通道,该通道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蒸发底板紧密贴装在炒锅外表面。本实用新型的炒冰机,将压制成型蒸发底板紧密贴装在炒锅外表面,加工比较简单;由于减少蒸发管结构,制冷剂可直接作用于炒锅底部,热阻大大减少,热交换面积大大增加,制冷效率大大提高。
文档编号A23G9/00GK2893565SQ200620053628

公开日2007年4月25日 申请日期2006年1月12日 优先权日2006年1月12日
发明者黎永雄 申请人:黎永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