削面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1365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削面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领域,具体说是一种削面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削面机大多数电机与副轴通过链条传动,再由副轴通过多级变速,最后带动主轴运转,而且许多轴承为焊接固定,结构复杂,传动系统结构部件繁琐,能耗高,使用时噪音大,不易维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噪音低、能耗小、方便拆装维修的削面机。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削面机,由主轴、面筒、压面辊、刀片及链轮传动系统组成,主轴外部套一螺旋轴,螺旋轴外部套装一面筒,面筒上端设一压面辊,主轴上螺旋轴的后端竖向设一与主轴相垂直的主钢板,主钢板外侧设有链轮传动系统,主轴上面筒前端设一面筒挡圈,面筒挡圈前端装有挤面盘I和挤面盘II,挤面盘I和挤面盘II之间设一分面器;在面筒挡圈上压面辊的前端设一刀片架,刀片架上装有刀片。
所述的链轮传动系统是在螺旋轴的后端装有链轮,链轮左侧镶一主轴齿轮,主轴齿轮上端装一压面辊齿轮。
所述的面筒呈半圆状,上端开口处与进料斗连通。
所述的分面器呈月牙状,所述的挤面盘I和挤面盘II上有开孔。
本实用新型采用单链条带动链轮,使镶在链轮上的主轴齿轮与压面辊齿轮直接咬合。主钢板的设计,将主轴轴承、压面辊轴承及轴承圈同时固定在主钢板一侧,极大地提高了主轴与压面辊的同心度,减小了噪音,降低了能耗,提高了使用效果,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结构,拆装方便,维修、保养时只需松动主轴键19和压面辊键20,整个传动系统即可任意拆卸。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主轴、面筒、压面辊、刀片及链轮传动系统组成,主轴6外部套一螺旋轴4,螺旋轴4外部套装一面筒3,面筒3上端设一压面辊24,面筒3呈半圆形状,上端开口处与进料斗连通。主轴6上螺旋轴4的后端竖向设一与主轴相垂直的主钢板1,主钢板1外侧安装链轮传动系统,面筒3前端装一面筒挡圈5,面筒挡圈5前端装有挤面盘I7和挤面盘II8,挤面盘I7和挤面盘II8之间套装一分面器9,分面器9呈月牙状,挤面盘I和挤面盘II上有开孔,与分面器9的月牙状开口相衔接;在面筒挡圈5上压面辊24的前端连接刀片架27,刀片架27上装有刀片29。主轴轴承16、压面辊轴承22及轴承圈23同时用螺丝固定在主钢板1一侧。
链轮传动系统是主轴6的后端装有链轮18,电机产生动力后链条带动链轮18转动,链轮18左侧镶一主轴齿轮17,与压面辊齿轮21咬合,使主轴6与压面辊24以不同的转速比旋转,进入料筒的面团挤压后送入同在主轴6上的挤面盘I7、挤面盘II8之间,分面器9将挤面盘之间的面分配到挤面盘边缘,固定在面筒挡圈5上的刀片29将挤面盘边缘的面切削成条甩出。
权利要求1.一种削面机,由主轴、面筒、压面辊、刀片及链轮传动系统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6)外部套一螺旋轴(4),螺旋轴(4)外部套装一面筒(3),面筒(3)上端设一压面辊(24),主轴(6)上螺旋轴(4)的后端竖向设一与主轴相垂直的主钢板(1),主钢板(1)外侧设有链轮传动系统,主轴(6)上面筒(3)前端设一面筒套(5),面筒套(5)前端装有挤面盘(7)和挤面盘(8),挤面盘I(7)和挤面盘II(8)之间设一分面器(9);在面筒套(5)上压面辊(24)的前端设一刀片架(27),刀片架(27)上装有刀片(2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削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链轮传动系统是在主轴(6)的后端装有链轮(18),链轮(18)左侧镶一主轴齿轮(17),主轴齿轮(17)上端设一压面辊齿轮(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削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钢板1一侧固定有主轴轴承(16)、压面辊轴承(22)及轴承圈(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削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筒(3)呈半圆状,上端开口处与进料斗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削面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面器(9)呈月牙状,所述的挤面盘(7)、(8)上有开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削面机,由主轴、面筒、压面辊、刀片及链轮传动系统组成,主轴外部套一螺旋轴,螺旋轴外部套装一面筒,面筒上端设一压面辊,主轴上螺旋轴的后端竖向设一与主轴相垂直的主钢板,主钢板外侧设有链轮传动系统,主轴上面筒前端设一面筒挡圈,面筒挡圈前端装有挤面盘I和挤面盘II,挤面盘I和挤面盘II之间设一分面器;在面筒挡圈上压面辊的前端设一刀片架,刀片架上装有刀片。所述的链轮传动系统是在螺旋轴的后端装有链轮,链轮左侧镶一主轴齿轮,主轴齿轮上端装一压面辊齿轮。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噪音低、能耗小、方便拆装维修,提高了使用效果,同时降低了生产成本。
文档编号A21C11/22GK2927705SQ2006200793
公开日2007年8月1日 申请日期2006年6月30日 优先权日2006年6月30日
发明者马广文, 薄红义 申请人:马广文, 薄红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