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羽扇豆属植物提取的或以重组形式表达的蛋白质,编码它的核苷酸序列和它用于动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3245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从羽扇豆属植物提取的或以重组形式表达的蛋白质,编码它的核苷酸序列和它用于动物 ...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生物学领域,实际可应用为属于农艺科学和农业领域的杀真 菌剂、杀虫剂、生长促进剂或肥料,并且可应用为属于人类和动物营养领域 的动物々大食补充剂。
背景技术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羽扇豆属(丄M内m^)的种子、子叶或小植林提取的、 具有抗真菌、抗卵菌和植物生产促进剂性质的蛋白质,并涉及它在针对攻击 植物的病原媒介的控制,以及作为植物生物刺激素(bio-stimulant)的应用。 这种蛋白质可以直接施用到植物上,或者可以将植物遗传修饰使其在其组织 中表达该蛋白质。此外,由于该蛋白质不同寻常的固有特性,它可以用于制 备蛋白质浓缩物,该浓缩物可用作人和其它动物饮食中的补充剂。
本发明还描述对应于编码所述羽扇豆属蛋白质的基因片段的核苷酸DN A 序列,以及它的氨基酸残基序列,用编码所述羽扇豆属蛋白质的基因片段转 化的微生物,以及应用它作为杀真菌剂、杀虫剂、植物生产促进剂或肥料或 作为人类和动物营养中的补充剂的方法。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以上述氨基酸残基的序列为特征的蛋白质,其中 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缺失、已被取代或添加,或者在经受化学修饰例如糖 基化之后仍保持其生物学活性。
对于最重要的作物而言,病原媒介的控制在全世界范围内都构成严重的 问题。在有关农产品贮存的方面病原性真菌、尤其重要。目前,对真菌生长的 控制一般通过大规模使用化学杀真菌剂来实现。目前市场上可得的植物药物 (phytopharmaceutical)产品表现若干严重的缺陷。 一方面,它们产生高昂 的经济和环境代价;另一方面,许多真菌物种已经针对某些最好的杀真菌剂
形成了抗性机制,往往使得它们在上市数年之后便遭废弃。
虽然植物并不拥有象动物那样的免疫系统,它们已经进化出一种针对病
原性真菌的固有抗性。然而,现代农业中使用的植物种植、收获和贮存技术
往往有助于产生对病原体发生而言良好或最优的条件。
另外,可能影响或危害植物作物的微生物病原体的数目相当大。例如,
可涉及下列属链格孢属(^/^77^7'a)、壳二孢属(^ycoc/^")、葡萄孢 属(5c^/^"j")、尾孑包菌属(CWroy/ ora)、炭疽菌属(Co〃e c^7.c/w附)、色 二孢属(Dz>/oAa)、白4分菌属(五o^;p/ze)、镰孑包属(Fwan'mw)、顶嚢壳 属(Gaewwa"画少cey )、 壳球孑包属(M"cro/ /zo附/"a )、 丛赤壳属(7Ve"n'(3 )、 茎点霉属(尸/zcwa )、拟茎点霉属(尸/zowo/w^ )、瘤梗孑包属(尸/^w"to亇/c/w附)、 疫霉属(尸/z;;啤綠ora)、霜霉属(户/os歸/ ara)、柄锈菌属(Pmcc涵)、 腐霉属(尸卢'謂)、丝核菌属(肠'露tom'G)、钩丝壳属(t/腦."w/a)和轮 枝孢属(KeW/"7/^m)。目前市场上可得的杀真菌剂的应用局限于这些属中 的某一些,不是植物感染控制的有效解决方案。
抗击微生物病原体的另一可选策略是鉴定和纯化生物来源的、具有强抗 真菌活性的物质。此类化合物的鉴定涉及从多种生物例如植物和微生物中搜 索物质,然后将这些物质在抗真菌测定中进^f亍测试,最后加以纯化和表征。
通过这种方式,已经分离了多类抗真菌蛋白,包括几丁质酶、强结合几 丁质的富半胱氨酸蛋白,|3-1,3-葡聚糖酶、permeatins、硫堇和脂质转移蛋白。
现有文献中描述了关于利用从植物或微生物提取的抗真菌蛋白的数种方 法学,或是用于直接施用于病原媒介上,或是在表达这些蛋白质的转基因植 物中。最常用于这些方法学的抗真菌蛋白包括几丁质酶、葡聚糖酶、渗透蛋 白(osmotin)型蛋白和溶菌酶。各项研究已经证明,过表达这些蛋白质的 遗传修饰植物对多种病原体显示增强的抗性(欧洲专利0392 225 )。
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为重组DNA技术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从而为使用编 码抗真菌蛋白的基因转化植物提供了可能。该方法通常涉及将编码目的蛋白 的基因插入植物组织,然后从遗传修饰的植物组织再生整个植林。
然而,离子,尤其是钾、钠或4丐的存在,会降低这些蛋白质中的某一些 的活性。由于这个原因,虽然这些蛋白质可能在体外测定中表现强抗真菌活
性,但它们在体内由于转化植物组织中可能天然存在高生理浓度的离子而可 能没有效力。
总之,在针对影响植物的病原体的对抗中,越来越急需鉴定和纯化生物 来源的、表现抗病原体性质的新化合物。尤其必须将重点放在对广谱病原体
人们已经对农业实践进行了长期的优化,以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并增加 作物产量。另一方面,可以预计在未来中至长期,全球的许多地方将出现食 物短缺。在受控环境条件下控制植物生长的现有技术昂贵并需要复杂的设
作用的天然或合成生理活性物质。但是,这些物质中只有少数已经在真实农 业条件下得到了实际应用。因此,发现或开发环保的、对人类、动物和环境 无毒性的植物生长促进剂,也日益具有重要性。
植物豆类(legumes),或者具体地说,它们的种子,故认为是供人类和 动物营养的世界性主要蛋白质来源。就此方面而言,大豆充当着突出的角色, 这不但是由于其种子的高蛋白含量和质量,还由于其富含油。但是,从农业 观点看,大豆需要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水供应。与大豆相比,属于羽扇豆属 的植物在近数十年来已经占据了强有力并富有潜力的位置。如果, 一方面, 它们的种子具有与大豆相近的蛋白质和油水平,另一方面,它们这些物种对 贫瘠土壤和缺水条件适应良好。因此,有些时候人们把羽扇豆类看作大豆的 "穷表亲"。
常规野生型羽扇豆种子中天然存在的、对动物有毒的高水平生物碱,长 期阻碍了羽扇豆属物种的普遍种植和它们的种子供人类和动物消费的用途。 这是羽扇豆种植远远滞后于大豆的主要原因。例如,在葡萄牙,传统的羽扇 豆种子消费长期与啤酒的摄取相关联。首先将这些种子在水中煮沸(IO(TC 加热破坏种子发芽的能力但并不阻断吸涨的过程),然后在流水中浸没数天 以去除有毒的生物碱。但是,近来育种技术的应用,为所谓甜羽扇豆品种的 开发提供了可能;这些品种的特征是,相对于常规苦味品种(生物碱含量 〉0.004% w/w),它们含有低的种子生物碱含量(<0.004% w/w)。因此, 甜羽扇豆种子可以安全地用作人类和动物伺料。
因此,可以预计,用于人类和动物营养的、源自羽扇豆的食物产品将得
到越来越大的发展,正如数十年前在大豆身上所发生过的那样。在羽扇豆植 物蛋白质一一或是白蛋白,或是球蛋白一一的情况下,这是尤其重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期待解决鉴定和纯化生物来源的化合物的相关技术问题,其中所 述化合物能够控制多种影响植物作物的病原媒介,并且在体内条件下维持它 们生物学活性的同时起植物生长促进剂的作用。
本解决方案是基于本发明者对一种存在于属于羽扇豆属的植物中的蛋白
质的发现和筌定,该蛋白质表现下述不寻常的特性(i)强的抗真菌和抗卵 菌活性,使其具有作为杀真菌剂的巨大潜力;(ii)强的植物生长促进剂活性, 对非健康或天然弱化的植物尤为显著;(iii)对变性的极端抗性,使其可用于 田间条件;(iv)对蛋白酶解的极高敏感性,使其对环境无害,并对人类和动 物无毒;和(v)比例均匀的氨基酸组成。
因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涉及权利要求1中定义的蛋白质。本发明的 第二个方面涉及编码该蛋白质的DNA片段(权利要求3)。本发明还涉及 所述蛋白质或者任何含有它的制备物作为杀真菌剂、杀虫剂、生长促进剂或 肥料的用途,或者通过直接施用,或者以重組形式,或者通过在遗传修饰生 物中表达。最后,本发明考虑所述蛋白质或者任何含有它的制备物作为人类 或动物营养中的补充剂的用途。


图l-对严重感染了白粉病的葡萄藤叶子,用水(右边的叶)或从羽扇豆 提^l的蛋白(左边的叶)喷洒。(A)喷洒后24小时;(B)喷洒后2个月。
图2-导致葡萄藤中白粉病的真菌的孢子萌发的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小 心地将真菌孢子从年幼的染病葡萄藤叶子表面移出,接种到水琼脂0.6(w/v) 中。(A)、 (B)和(C)-对照;(D)和(E)加入来自成熟葡萄的总蛋白级分200jig, 其含有发病相关(PR)蛋白;(F)和(G)-加入从羽扇豆属提取的蛋白质200吗。 每个测定均在24和48h后进行观察。使用相差显微术,所用的放大率是125 X。
图3-葡萄藤叶的金相显微镜观察结果。(A)健康的叶;(B)感染白粉病
的叶;(C)感染白粉病的叶,用从羽扇豆属提取的蛋白质喷洒后经12小时。
所用的放大率在每张照片中示出。
图4-大肠杆菌中以重组形式表达的来自羽扇豆属的蛋白质对于白粉病 致病媒^i---葡萄白粉病菌(Uncinula necator)孢子的萌发和发育的影响。
图5-对处于相同发育阶段的玫瑰植抹,用水(右边的玫瑰植株)或含有 从羽扇豆属提取的蛋白质的溶液(200吗蛋白/ml;左边的玫瑰植林)喷洒。 该照片显示两抹植抹在喷洒后经过3周的发育阶段。
图6-苗圃中生产的西瓜植林。萌发开始6周后,用水(对照;A)、含 100 pg蛋白/ml的羽扇豆属粗提取物(B)、 一种市场上可商购的植物生长 促进剂(制造商推荐的浓度)(C )和含200吗蛋白/ml的羽扇豆属粗提取 物(D)喷洒。在2周时间内对实验进行监测,并对植抹拍照。
图7
-来自羽扇豆属植物的球蛋白的不溶性作为钙和镁浓度的函数的典型曲 线。该曲线用来例示这些阳离子对从羽扇豆属提取的蛋白质(■)和来自羽扇 豆属的P-羽扇豆球蛋白(O)的自聚集的影响。p-羽扇豆球蛋白(0.5mg.ml"; O)和从羽扇豆属提取的蛋白质(0.5 mg.ml"; ■)分别自千种子而纯化, 或自从萌发并生长了 8天的小植林上分离的子叶而纯化。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强抗真菌性质的新蛋白质,其对来自植物真菌和卵 菌病原体的孢子的萌发和发育表现强有力的活性,并且具有植物生长促进剂 活性,对于非健康或天然弱化的植物尤为显著。本发明还考虑所述蛋白质或 任何含有它的制备物作为人类或动物营养的补充剂的用途。编码所述来自羽 扇豆属的蛋白质的基因片段的DNA核苷酸序列不与任何其它已自植物分离 的抗真菌蛋白共有任何显著的同源性。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蛋白质构成植物 中已描述的抗真菌蛋白中的一个新类型。
本发明涉及的蛋白质是从子叶中纯化的,所述子叶是从羽扇豆属萌发的 幼苗提取的。本发明包括从植物组织分离蛋白质使用的方法学的描述,编码 它的基因片段(A)的DNA核苷酸序列,和相应的氨基酸残基序列(B)。 (A)
AACCAGAAGCTTA-GAGTAGTCAAGCTCGCAATACCCATCAACAATCC
TACTTCAGTG-GCTTCAGCAGGAACACTTTAGAGGCCACCTTCAATACT
LQNYRIVEFQ SKPNTLILPK HSDADYVLVV LNGRA TITIV NPDRRQAYNL EYGDALRIPA GSTSYILNPD DNQKLRVVKL AIPINNPGYF YDFYPSSTKD QQSYFSGFSR NTLEATFNTR YEEIQRIILG NED 3'
这种蛋白似乎仅仅天然出现于羽扇豆属小植林的生存期中非常短的 一段 时期。本发明人已经证实,(3羽扇豆球蛋白——来自羽扇豆属的主要种子贮 藏蛋白——是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前体。事实上,所述羽 扇豆属蛋白质是一种高度加工的蛋白质,接受了数个水平的化学修饰。这大 大增加了对它研究的困难性,包括对氨基酸残基和相应核香酸的测序的难 度。在种子形成过程中,编码|3羽扇豆球蛋白的基因被转录为相应的mRNA, mRNA的翻译导致(3羽扇豆球蛋白的生物合成前体的合成。然后该前体受到 大量加工,包括糖基化,从而产生构成卩羽扇豆球蛋白的数十种不同类型的 亚基。在接下来的营养生长循环中,在萌发开始后数天,(3羽扇豆球蛋白分 解代谢的最初步骤涉及对其全部或大部分组成亚基的蛋白酶切割,导致本发 明中描述的蛋白质的积累。由于它固有的抗真菌性质(该性质被宿主植物天 然地利用),这种蛋白质在植物对真菌和昆虫攻击最为敏感的生命阶段中, 在发育中的植物的子叶中维持很高的浓度。数天以后,这种蛋白质被降解,
它的氨基酸被用于幼植物的生长。
本发明描述的羽扇豆属蛋白质表现某些将其与文献中描述的其它抗真菌 蛋白区分开来的性质。这使它成为一种有前景的靶标,具有开发控制影响植
物和/或动物的真菌的高效方法的巨大潜力
(i) 强的抗真菌和抗卯菌活性,使其具有作为杀真菌剂的巨大潜力;
(ii) 强的植物生长促进剂活性,对非健康或天然弱化的植物尤为显著; (m)对变性的极端抗性,使其可用于田间条件;
(iv) 对蛋白酶解的极高敏感性,使其对环境无害,并对人类和动物无毒; 和
(v) 比例均匀的氨基酸组成。
该蛋白质也可以用作杀虫剂、生长促进剂或肥料,以及作为人类或动物 营养中的食物补充剂。
当今农业中的两个实际问题是可见于非健康或天然弱化的植物中的生长
降低或抑制,以及通常与现有生物刺激剂相关的毒性。所述从羽扇豆属植物 组织提取的蛋白质对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表现出强的生长促进剂活性。事实 上,含有所述蛋白质的羽扇豆属制备物或提取物对所有被测的植物,包括例 如葡萄藤、玫瑰、西瓜和西红柿,均具有强的生物刺激活性。对等于或高于 200吗/ml的蛋白质浓度而言,该效应是显著的。所述羽扇豆属蛋白质的非 纯提取物中存在的其它组分增加了制备物的价值,因为它们起叶面肥料的作 用。该羽扇豆属蛋白质对人类、动物和环境没有毒性,提示它在农业中的应 用对环境没有任何^C坏性影响。
本发明的另 一个方面涉及在细菌中重组产生所述羽扇豆属蛋白质所用的 方法学,目标在于在遗传修饰的植物中组成性地表达它。最终,这些植物将 会表现对病原性真菌的高水平抗性,其中病原性真菌是指难以控制的(所谓 木材疾病的致病真菌即是如此)、外源施用的传统杀真菌剂对其完全无效的 真菌。
所述蛋白质是从8日龄的白羽扇豆LeBlanc品种(丄甲/m^ "/Zws cv. LeBlanc)小植抹提取的。将种子置于恒温室内(日间25°C,夜间20°C ), 光周期为16h光/8h暗。
收获之后,将子叶冷冻在液氮中。蛋白质提取在含有10% (w/v) NaCl、
10 mM EDTA (乙二胺四乙酸)和10 mM EGTA (乙二醇双(卩-氨基乙基醚) -N,N,N',N'-四乙酸)的100 mM Tris-HCl緩冲液,pH 7.5中进行。在4°C 30 分钟的温育期之后,将提取物在30,000 g4。C离心1 h。将上清液脱盐,然后 通过FPLC (快速蛋白和肽液相色i普,Fast Protein and Peptide Liquid Chromatography)-阴离子交换色谱对从羽扇豆属提取的蛋白质进行纯化。
从羽扇豆属提取的蛋白质的N末端测序通过Edman降解来完成。使用所 得的氨基酸残基序列设计简并引物。在发生最大P羽扇豆球蛋白前体合成的 阶段,从发育中的白羽扇豆种子提取总mRNA 。使用从植物材料纯化mRNA 的规程/试剂盒来进行mRNA提取。使用先前设计的简并引物,通过PCR(聚 合酶链式反应)扩增编码所述从羽扇豆属提取的蛋白质的基因片段的相应 cDNA。使用所得的核苷酸序列作为模板,设计新的引物,通过3,和5, RACE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获得编码所述从羽扇豆属提取的蛋白质的基因 片段的完整核苷酸序列。
在细菌大肠杆菌中,以重组形式产生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蛋白质。将编 码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蛋白质的基因片段克隆到合适的载体中,使目的基因 与启动子r7/ac关联。该启动子是诱导性的,因此,与之相关联的基因的表 达仅在糖类异丙基硫代-(3-半乳糖苷存在时发生。最后,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 细胞。
如上文所述,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蛋白质是以重组形式从细菌中获得的。 但是,为测试其抗真菌活性,必须将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重组蛋白从其它所 有细菌蛋白中分离出来。为此目的,先以带有组氨酸残基标签(His-Tag) 的重组形式产生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蛋白质。其纯化所使用的方法学是基于 His-Tag对镍离子的高亲和力。在此方式下,镍离子结合琼脂糖基质,已知 细菌总提取物中存在的所有蛋白质中,只有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蛋白质与琼 脂糖基质结合,从而实现重组蛋白的纯化。然后,经过一组合适的沖洗和 洗脱之后,回收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蛋白质,并在用合适的蛋白水解酵处理 之后去除His-Tag。
仔细地选择合适的启动子是植物遗传修饰的先决条件。文献中描述了数 种可供相关基因表达的启动子。为了表达编码本发明所述蛋白质的基因片 段,所选的启动子可以是诱导性或组成性的,取决于需要的表达类型。启动
子的选择对于将合成后的蛋白质导向所选择的组织或细胞区室也是重要的 (翻译后修饰)。
植物转化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学来实现,例如,通过土壤杆菌
(v4grak^en'wm)的植物转化,原生质体转化,针对花粉粒的基因转移,向 生殖器官或未成熟胚胎中的直接注射,以及粒子轰击。这些方法中的每一种 都具有其独特的优点和缺点。但是,它们都已被用于不同类型的植物中。
为了用编码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蛋白质的基因片段转化植物,所选择的 方法是通过土壤杆菌进行转化,使用含有目的基因的编码区域及与之关联的 合适标记基因的合适表达载体(Fraley等,1983 )。植物再生、植物发育和 植物从单个原生质体向培养基的转移可以根据文献中已有的数种方法学来 实现。该过程包括选择转化细胞和通过胚发生培养物的发育所用的常规方法 培养这些细胞的数个步骤。最终将再生的小植抹培养在合适的培养基质,通 常是土壤中。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包含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蛋白质,或根据权利 要求9获得的该蛋白质的重组形式作为活性成分的任何农用制剂,特征在于 用于防止、控制或对抗病原性真菌或卯菌或昆虫引起的疫病,或作为生长促 进剂或肥料。
本发明的另 一 个方法涉及人类和动物饮食中经常降低的植物蛋白水平以 及,在某些情况下,涉及低下的蛋白质可消化性和不平衡的氨基酸组成。事 实上,含有所述羽扇豆属蛋白质的粗制备物不但含有主要的球蛋白(所述本 发明的目的的羽扇豆属蛋白质),还含有蛋白质提取中所用的植物材料中天 然存在的多种白蛋白。因此,这些所述羽扇豆属蛋白质的粗制备物尤其富含 蛋白质,可以在豆腐(用钙和镁沉淀球蛋白后)或乳清干酪(热沉淀白蛋白 后)等动物或人类营养中用作蛋白质补充剂。
所述羽扇豆属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及其对所有被测蛋白酶(包括胰 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枯草杆菌蛋白酶、蛋白酶K和链霉蛋白酶)的分 析结果,提示该蛋白质对动物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但是,本发明中考虑的 蛋白质是球蛋白。由于这个原因,该羽扇豆属蛋白质在水和稀盐溶液中不溶, 但易溶于高离子强度的溶液。但是,豆类球蛋白仅在钙、镁和其它碱土金属 阳离子存在下不可溶(Ferreira et al., 1999)。这些二价阳离子在中性pH值带
正电,在带负电的球蛋白分子之间充当静电桥,促进或者诱使它们自聚集成
复合物,这些复合物是如此巨大,以至于不可溶解(Ferreira等,1999; Ferreira 等,2003)。例如,豆腐,是一种类似于乳酪或松软干酪(cottage cheese)的 凝结物,它是通过向经过加热的大豆提取物中加入钙和镁离子而制备的。这 两种阳离子均是在豆腐的制备中常规使用的,并且可以Nigari 的形式商购。 这样,在羽扇豆属球蛋白浓缩物的制备中,在使用钙和/或镁将它们沉淀后, 可以使用同时含有球蛋白和白蛋白的所述羽扇豆属蛋白粗制备物。例如,图 7显示了所述羽扇豆属蛋白(B)的沉淀特征曲线,作为所加的钙和镁浓度的 函数。为了比较的目的,还给出了它的前体蛋白——(3-羽扇豆球蛋白(羽扇 豆属种子中存在的主要贮藏蛋白;O)的沉淀曲线。对于所得乳清(serum) 中保留的白蛋白,也利用例如热沉淀,通过与乳清干酪制备中所用的类似的 工艺(对乳酪制备中去除酪蛋白后对保留在乳清中的乳白蛋白进行热沉淀) 来加以回收。这样,含有所述羽扇豆属蛋白质的制备物可以用作人类或动物 饮食中的蛋白质补充剂。
为了理解本发明的潜力,下面是数个实施例。但是,在利用所述来自羽 扇豆属的蛋白质作为控制真菌和卯菌剂、作为杀虫剂、作为生长促进剂、作 为肥料或作为人类或动物饮食中的蛋白质补充剂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其它方 法学。在此意义上,这些实施例不是限制性的。
实施例
实施例1和2-向感染了真菌葡萄白粉病菌(葡萄白粉病的致病媒介)的 葡萄藤叶表面上喷洒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蛋白质的效果
向葡萄藤叶表面喷洒含有200 mg纯蛋白/ml的溶液之后,评估所述来自 羽扇豆属的蛋白质的抗真菌活性。作为对照,在同样条件下对相似的叶喷洒 水。所得结果示于图l中,其显示,喷洒该蛋白质两个月后,葡萄藤叶保持 健康,没有真菌存在的迹象,即使被喷洒的葡萄藤叶一直且长期保持与重度 感染的叶密切接触。
另 一试验根据相同的方法学进行,但是对接受处理的葡萄藤叶表面的观 察是使用金相显微镜(图3)。
实施例3-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蛋白质对来自葡萄白粉病菌的孢子的萌发
和发育的影响
将来自真菌葡萄白粉病菌的孢子从感染的葡萄藤叶表面移出,并接种在
0,6% (w/v)的水琼脂中,其中该水琼脂每ml含有200 mg来自羽扇豆属的纯 蛋白,或者每ml含有200mg来自成熟葡萄的总蛋白级分(含PR蛋白)。 在24和48小时内,通过使用相差透镜系统的光学显微术对芽管的孢子萌 发和发育进行跟踪监测。所得的结果示于图2,其显示,在含有所述来自羽 扇豆属的蛋白质的基质的存在下,不但萌发孢子的数目发生了显著的减少, 芽管的长度也明显降低。与存在PR蛋白质时观察到的结果相比,该影响是 显著的。
实施例4-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蛋白质对于来自葡萄拟茎点霉(Phomopsis viticola)(葡萄藤excoriosis的致病媒介)的孢子的萌发和发育的影响
将来自真菌葡萄拟茎点霉的孢子接种在PDA (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 基中。15分钟后,移出孢子,并与含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蛋白质的溶液混 合,终体积为25 ml。将这些小滴置于培养皿中,上面覆以盖玻片,然后密 封,形成湿盒。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对孢子发育进行跟踪监测。明显可见, 孢子萌发受到了清楚的抑制。发育24h后菌丝分解。
实施例5-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重组蛋白对来自真菌葡萄白粉病菌的孢子 萌发的影响
对在细菌中表达的来自羽扇豆属的重组蛋白纯化后,测试其抗真菌活性。 这些测定按照前面实施例2和3所述进行。所得的结果如图4所示,显示该 重组蛋白表现与从羽扇豆属植物提取的所述蛋白观察到的相同的抗真菌性 质。在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重组蛋白的存在下温育48 h后,观察到孢子细 胞壁的破坏。
实施例6-所述来自羽扇豆属的重组蛋白对来自卵菌葡萄霜霉(Plasmopara viticola)(霜霉病的致病媒介)的孢子萌发的影响。
将来自卵菌葡萄霜霉的孢子从葡萄藤的感染叶表面移出,并置于0.6% (w/v)水琼脂中,其中该水琼脂每ml含有200 mg来自羽扇豆属的重组纯蛋 白。在48 h内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跟踪监测孢子萌发。使用水琼脂中的孢 子萌发作为对照。24h后,孢子细胞壁被破坏,伴随着细胞内容物的释放。
实施例7-喷洒所述从羽扇豆属提取的蛋白质对玫瑰植林的影响 用含有200吗蛋白质/ml的羽扇豆属粗提取物喷洒玫瑰植林叶表面之后,
对所述羽扇豆属蛋白的生物刺激活性进行评估。作为对照,用水喷洒处于相 同发育阶段并在相同环境条件下温育的玫瑰植林。所得结果(照片摄于喷洒
后3周)示于图5,显示用所述羽扇豆属蛋白喷洒的植抹生长更好,明显可 见最先的花蕾提前出现。
实施例8-喷洒所述从羽扇豆属提取的蛋白质对苗圃西瓜植抹的影响 用含200昭蛋白质/ml的羽扇豆属粗提取物喷洒六周龄苗圃西瓜植株叶 表面之后,对所述羽扇豆属蛋白质的生物刺激剂活性进行了评估。测定在温 室条件下进行,用水(对照;A)、含100 [ig蛋白质/ml的羽扇豆属粗提取 物(B)、 一种市场上可商购的植物生长促进剂(制造商推荐的浓度)(C); 和含200 i!g蛋白质/ml的羽扇豆属粗提取物(D)喷洒植抹。每次测定使用 24林植抹。在接下来的两周中对测定进行跟踪监测,所得的结果示于图6。
吗蛋白质/ml; D)的所述羽扇豆属蛋白质喷洒的植株显示最大程度的发育 和更好的叶生长。用最低浓度的所迷羽扇豆属蛋白(100吗蛋白质/ml; B) 喷洒的植抹表现的发育水平较低,但仍高于仅喷洒水的植株观察到的发育水 平。因此,推荐的施用水平是以含200 jig蛋白质/ml的所述羽扇豆属粗制 备物喷洒4直才朱。
实施例9-用所述从羽扇豆属提取的蛋白质喷洒感染了葡萄白粉病菌(白 粉病——世界范围内经济上最重要的葡萄藤疾病——的真菌致病媒介)的葡 萄藤植林的作用
制备了每ml含有200昭所述羽扇豆属蛋白质的羽扇豆属粗制备物。将 感染了葡萄白粉病菌的葡萄藤植林保持在温室条件下,并对其喷洒所述提取 物或水(对照)。施用24小时后,观察净皮喷洒的植4朱一相对于对照,喷洒 了所述羽扇豆属蛋白质的植林表现更高的活力,并出现新枝条。这种状态维 持了至少一周,在这之后,这些先前由于真菌的存在而被弱化的植抹枝繁叶 茂,长出了许多新叶,并没有任何该疾病的症状。
实施例10-制备豆腐型羽扇豆属蛋白浓缩物所需的最优钙和镁浓度的确

用5 mM 4丐+镁沉淀所述羽扇豆属蛋白质粗制备物中的球蛋白后制得的羽
扇豆属蛋白质浓缩物(见图7)具有很高的营养潜力,突出表现为所述羽扇 豆属蛋白的比例均匀的氨基酸组成及其优良的可消化性(在人消化道蛋白酶 的作用下,该蛋白质被容易地消化为其组成氨基酸)。
参考文献
Fraley, R.T., Rogers, S.G., Horsch, R,B., Sanders, P.R., Rick, J.S., Adams, S.P., Bittner, M丄.,B腿d, LA., Fink, C丄.,Fry, J.S., Gall卿i, G.R., Goldberg, S.B., Hoffman, N丄.& Woo, S.C. (1983). Expression of bacterial genes in plant cells.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USA , 80 , 4801-4807.
Ferreira, R.B., Franco, E. & Teixeira, A.R. (1999). Calcium- and magnesium- dependent aggregation of legume seed storage proteins. 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 47, 3009-3015.
Ferreira, R.B., Freitas, R丄.& Teixeira, A.R. (2003). Self-aggregation of legume seed storage proteins inside the protein storage vacuoles is electrostatic in nature, rather than lectin-mediated. FEBS Letters, 534 , 106-110.
权利要求
1.一种从羽扇豆属植物中提取的蛋白质,其特征在于 (a)(B)中所示的氨基酸残基序列; 5′RRQRNPYHFS SQRFQTLYKN RNGKIRVLER FDQRTNRLEN LQNYRIVEFQ SKPNTLILPK HSDADYVLVV LNGRATITIV NPDRRQAYNL EYGDALRIPA GSTSYILNPD DNQKLRVVKL AIPINNPGYF YDFYPSSTKD QQSYFSGFSR NTLEATFNTR YEEIQRIILG NED 3′ (b)(B)中所示的氨基酸残基序列,其中一个或多个氨基酸残基缺失、已被取代、添加或修饰,且该蛋白质表现抗真菌和抗卵菌活性、植物生长促进剂活性和/或维持其生物学性质。
2. 权利要求1的从羽扇豆属植物中提取的蛋白质,其特征在于其是糖基 化、磷酸化、烷基化和/或异戊二烯化的。
3. —种编码权利要求1的蛋白质的DNA片段,其特征在于 (a) (A)中所示的核苷酸序列;(A)CTCTTTACAAAAATAGGAATGGCAAAATCCGTG AACTACCGCATTGTTGAGTTCCAATCAAAACCT GTACTCAATGGTAGAGCCACAATCACGATAGT TCAGAATCCCAGCTGGCTCAACTTCATATATC ACCCATCAACAATCCTGGCTACTTTTATGATTTCAGGAACACTTTAGAGGCCACCTTCAATACTC(b)(A)中所示的核苷酸序列,其中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缺失,已被取代、添加或修饰,并且编码具有抗真菌和抗卵菌活性、植物生长促进剂活性,和/ 或维持其生物学性质的蛋白质。
4. 一种重组载体,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权利要求3的DNA片段。
5. —种转化细胞,其特征在于其是用权利要求4的重组载体转化的。
6. 根据权利要求5转化的细胞,其特征在于其源自大肠杆菌。
7. 根据权利要求5转化的细胞,其特征在于其源自植物、动物或微生物。
8. —种转基因植物,其特征在于其含有权利要求5的转化细胞并且表现 针对病原性真菌、卵菌或昆虫所致疫病的抗性,它是通过所述转化细胞的再 生而获得的。
9. 一种产生权利要求1的蛋白质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培养权利要求5、 6、 7的转化细胞,以及从细胞培养物或细胞提耳又物中回收具有抗真菌活性 的蛋白质。
10. —种蛋白质制剂或粗制备物,其特征是包括权利要求1或2的蛋白 质或者根据权利要求9获得的它的重组形式作为活性成分。
11. 权利要求10的蛋白质制剂或粗制备物,其特征是用于预防、控制或 对抗病原性或非病原性真菌和卵菌、昆虫所致的疫病,作为植物生长促进剂 和肥料。
12. 权利要求1或2的蛋白质或者根据权利要求9获得的它的重组形式 在制备制剂中的用途,其特征是以预防、控制或对抗病原性或非病原性真菌 和卵菌、昆虫,作为植物生长促进剂和肥料为目的。
13. 权利要求1或2的蛋白质或者根据权利要求9获得的它的重组形式 用于预防、控制或对抗病原性或非病原性真菌和卵菌、昆虫所致的疫病,用 作植物生长促进剂和肥料的用途,其特征是通过向植物施用全部或部分羽扇 豆属提取物,所述提取物含有权利要求1或2的蛋白质或者根据权利要求9 获得的它的重组形式。
1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蛋白质、或根据权利要求9获得的它的重组 形式、或含有它的粗制备物的用途,其特征是作为生物刺激剂或植物生长发 育的促进剂来施用,在对天然被弱化或感染了病原媒介的植林的叶进行喷洒 后尤其可观察到这种生物刺激剂活性。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的蛋白质、或根据权利要求9获得的它的重组形式、或含有它的粗制备物的用途,其特征是供人类或动物营养的高营养价 值蛋白质浓缩物的制备中应用,在用钙盐和镁盐沉淀球蛋白之后'或者有或 没有物理处理,例如加热沉淀白蛋白。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从羽扇豆属的种子、子叶或小植株提取蛋白质,还涉及以重组形式表达该蛋白质,以及在遗传修饰植物中表达该蛋白质的方式。该蛋白质表现下述不寻常的特性(1)强的抗真菌和抗卵菌活性,使其具有作为杀真菌剂的巨大潜力;(2)强的植物生长促进剂活性,对非健康或天然弱化的植物尤为显著;(3)对变性的极端抗性,使其可用于田间条件;(4)对蛋白酶解的极高敏感性,使其对环境无害,并对人类和动物无毒;和(5)比例均匀的氨基酸组成。并要求所述蛋白质、或保持所述蛋白质生物活性的任一修饰形式,或者通过在遗传修饰生物中表达的形式,作为人或动物饮食中的补充剂、和杀真菌剂、杀虫剂、植物生产促进剂或肥料的用途。
文档编号C12N15/82GK101365793SQ200680034618
公开日2009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06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5年7月21日
发明者维尔吉利奥·博尔热斯·洛雷罗, 萨拉·亚历山德拉·瓦拉达斯·达席尔瓦·蒙泰罗, 里卡多·曼努埃尔·德·赛沙斯·博阿维达·费雷拉, 阿图尔·理查多·纳西门托·特谢拉 申请人:农学高等教育学院;里卡多·曼努埃尔·德·赛沙斯·博阿维达·费雷拉;萨拉·亚历山德拉·瓦拉达斯·达席尔瓦·蒙泰罗;维尔吉利奥·博尔热斯·洛雷罗;阿图尔·理查多·纳西门托·特谢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