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格列醇的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434240阅读:15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米格列醇的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用1-羟乙胺基-1-脱氧-D-山梨醇经生物氧化,再经氢化制备米格列醇的方法有关。
背景技术
米格列醇生产工艺由拜尔公司(BAYER)首先取得专利。
(DE 2834122A1,DE2853573A1,EP 0079858A2)生产工艺如图1所示,由葡萄糖制备1-氨基-D-山梨醇,经NH2保护,生物氧化,去保护,氢化,得关键中间体1-脱氧野尻霉素,再与环氧乙烷反应制取米格列醇。
关键中间体1-脱氧野尻霉素还可从植物中提取,生物发酵制备及化学合成,但均因生产流程长,收率低,工业应用受到限制。
苄氧羰基保护的1-胺基-1脱氧-D-山梨醇的低亲水性,限制了它对亲水膜的通透性。
专利USP 4,266,025,EP 0,477,160,USP 2001/0019837公开了制备米格列醇另一工艺路线。
该工艺流程短,收率高,是当前的最佳工艺。
如图2所示,这一工艺由于1-N上有羟乙基的存在,不需用CBZ-Cl及其类来保护氨基,底物的亲水性大为增强。给应用微囊化葡萄糖酸氧化菌进行转化,创造了条件。这种工艺所用葡萄糖酸氧化菌在工业生产中只能使用1~3次,每次转化后需经高速离心再分离出葡萄糖酸氧化菌,生产周期长,劳动强度高。氢化后用过滤方法除出催化剂费力费时,安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葡萄糖酸氧化菌可重复使用,转化周期短,省力省时,可连续化生产的米格列醇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本发明米格列醇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制备1-羟乙胺基-1-脱氧-D-山梨醇,(2)用聚合离子膜包覆葡萄糖酸氧化菌制成含菌微囊,(3)在发酵罐中依次加入1-羟乙胺基-1-脱氧-D-山梨醇和含菌微囊,在28-31℃温度,搅拌,转化23-28小时,pH为5.0-6.0,转化完成滤出含菌微囊,制成含1-羟乙胺基-1-脱氧-山梨糖滤液,(4)在滤液中加催化剂氢化,除去催化剂,将滤液用树酯精制后,浓缩、结晶得到米格列醇。
所说的聚合离子膜材料为海澡酸钠-氯化钙、海澡酸钠-壳聚糖、硫酸纤维素钠-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者为其中的任意两种的混合物,或者为三种的混合物。
步骤(4)中用的催化剂为5%钯-镍催化剂,氢化后用沉降法滤除5%钯-镍催化剂。
5%钯-镍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A)用常规方法由铝镍合金制备Re-Ni催化剂,(B)将Re-Ni催化剂在水中悬浮,加入PdCl28.5克,调整pH至2-3,搅拌溶解后,调整pH至7.5,(C)将溶液置于高压釜中,45℃,2-3MPa,氢化4-5小时,得5%钯-镍催化剂,取出水洗至无氯离子备用。
步骤(3)中滤出的含菌微囊反复多次用于发酵罐底物的转化。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微囊包覆的葡萄糖酸氧化菌转化1-羟乙胺基-1-脱氧-D-山梨醇,再经氢化制备米格列醇方法。
本发明有如下优点1、以生物兼容性良好的膜材料如海藻酸钠-氯化钙;海藻酸钠-壳聚糖;硫酸纤维素钠(Nacs)--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PDMDDAE)等形成的聚合离子膜为材料,包覆葡萄糖酸氧化菌形成微囊,该微囊可反复多次用于转化目标化合物,菌体活性下降速度慢,仅一次高速离心分离菌体即可多次使用,转化周期缩短,降低劳动强度有利于工业化生产,并为连续化生产创造了可能。
2、采取钯镍为氢化催化剂,应用沉降法代替了常规过滤滤除催化剂的方法,操作省时,安全性提高。


图1为已有的米格列醇生产工艺流程图之一。
图2为已有的米格列醇生产工艺流程图之二。
图3为本发明的生产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葡萄酸氧化菌菌体的制备菌种葡萄糖酸氧化菌DSM 2003培养基醇母浸膏粉2.5%(W/V)、山梨醇7.2%、磷酸氢二钾0.2%、硫酸铵0.5%,硫酸镁0.05%,微量元素QS接种量10%(V/V)培养条件28~30℃,通氧量1∶1(V/V),PH 5.0~6.0培养22~24小时。
放罐条件OD=1.7~1.9,未染杂菌。
在高速离心机中,分离菌体。菌体得量(湿重)约为发酵液量的1~1.2%。
微囊包覆的葡萄糖酸氧化菌的制备取湿菌体100g,加入3%的海藻酸钠溶液100ml中,搅均将该混悬液,通过聚四氟乙烯毛细管,滴加入10%的Cacl2溶液500ml中,控制毛细管振动的频率,强度,收得到的微囊直径在2±0.5mm。滴加过程中,通入空气,保持20℃。约20分钟滴加完。并继续在Cacl2溶液中浸泡10分钟。滤出巳包覆的葡萄酸杆菌微囊,用0.9%Nacl液300ml淋洗,浸泡,得湿重125g的葡萄糖酸氧化菌微囊,冰箱保存备用。
5%钯-镍催化剂的制备首先用常规方法由铝镍合金制备Re-Ni催化剂。取100gRe-Ni在500ml水中悬浮,加入PdCl28.5g(含钯59%),PH调整至2~3的溶液,搅拌溶解15分钟,流加10%的醋酸钠溶液,使PH升至7.5,置高压斧中,氢化(45℃,2~3MPA)4~5hr.取出水洗至无氯离子,备用。
微囊包覆的葡萄糖酸氧化菌对1-羟乙胺基-1-脱氧-D-山梨醇的氧化制备米格列醇在10升自动发酵罐中(有温度自控及PH自控)加入4% 1-羟乙胺基-1-脱氧-D-山梨醇溶液3000ml,然后倒入250g含菌微囊在28~30℃,150rpm搅拌下,转化23~25小时,转化过程中,PH控制在5.0~6.0之间。溶氧浓度保持在80%以上。转化完成滤出含菌微囊,滤液加硅藻土3g及活性炭25g,搅拌30分过滤,滤液中加5%Pd/Ni 30g,在35~40℃,2~4MPA下,氢化5~7小时,沉降法除去催化剂,氢化液经树脂精制,浓缩到小体积,加乙醇结晶,得到米格列醇43.1克,熔点145~146℃含量,99.2%。
微囊菌体可反复转化5~6次。
实施例2微囊包覆葡萄糖酸氧化菌的制备取葡萄糖酸氧化菌湿菌体50g,加入2%的海藻酸钠及4%甘油组合的溶液50ml中,搅均,将该混悬液通过聚四氟乙烯毛细管的滴加装置,滴加入4%的壳聚糖溶液250ml中。同时搅拌通空气。收集直径2mm左右的微囊,用0.9%NaCl洗净,备用。
在10升自动发醇罐中,加入3.5%的1-羟乙胺基-1-脱氧-D-山梨醇2.5L及500g含菌微囊,在30~31℃,100~150rpm搅拌,维持PH5.0~6.0通空气3L/分的条件下,转化23~28hr,滤除菌体微囊,滤液加硅藻土及活性炭,搅拌30分钟,过滤,滤液中加5%镍-钯催化剂30g在35~40℃,2~5MpA下氢化5~7小时,沉降30分钟,抽取上清液,经树脂精制,浓缩,结晶得到米格列醇60.1g,熔点145.5~146.5℃,含量99.38%。
葡萄糖酸氧化菌和5%Pd/Ni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微囊包覆的葡萄糖酸氧化菌,可重复使用7~8次。
实施例3微囊包覆的葡萄糖酸氧化菌制备取葡萄糖酸氧化菌和湿菌体100g加入含5.2%硫酸纤维素钠及1%海藻酸钠的溶液120ml中,搅均,通过有聚四氟乙烯毛细管的滴加装置中,滴加入含0.2%PDMDAAC及1%CaCl2的溶液中,使液滴直径在2±0.5mm。,滴加后在25℃,浸泡15分钟,取出所得微囊,用0.9%NaCl洗净,备用。
在10升自动发醇罐中,加入4%的1-羟乙胺基-1-脱氧-D-山梨醇3L及500g含菌微囊,在30~31℃,100~150rpm搅拌,维持PH5.0~6.0,通空气3.5L/分的条件下,转化23~28hr滤除菌体微囊,滤液加硅藻土及活性炭,搅拌30分钟,过滤,滤液加5%Pd/Ni 25g,在35~40℃,2~5MpA下氢化5.0~7小时,上清液经树脂精制,浓缩,结晶,得到米格列醇78.1g熔点144.5~145.5℃,含量99.48%。
微囊包覆的葡萄糖酸氧化菌,可重复使用8~10次。
葡萄糖酸氧化菌和5%Pd/Ni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
说明书中涉及的溶液浓度为重量比体积百分浓度。
权利要求
1.米格列醇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1-羟乙胺基-1-脱氧-D-山梨醇,(2)用聚合离子膜包覆葡萄糖酸氧化菌制成含菌微囊,(3)在发酵罐中依次加入1-羟乙胺基-1-脱氧-D-山梨醇的水溶液和含菌微囊,在28-31℃温度,搅拌,转化23-28小时,通气1/1(V/V)。pH为5.0-6.0,转化完成滤出含菌微囊,制成含1-羟乙胺基-1-脱氧-山梨糖滤液,(4)在滤液中加催化剂氢化,除去催化剂,将滤液用树酯精制后浓缩、结晶得到米格列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说的聚合离子膜材料为海澡酸钠—氯化钙、海澡酸钠—壳聚糖、硫酸纤维素钠—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者为其中的任意两种的混合物,或者为三种的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用的催化剂为5%钯-镍催化剂,氢化后用沉降法滤除催化剂,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1)用常规方法由铝镍合金制备Re-Ni催化剂,(2)将Re-Ni催化剂在水中悬浮,加入制备好的PdCl2溶液,调整pH至2-3,搅拌20分钟后,调整pH至7.5,(3)将溶液置于高压釜中,45℃,2-3MpA,氢化4~5小时,得5%钯-镍催化剂,取出水洗至无氯离子备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用常规简单方法滤出的含菌微囊反复多次用于底物的转化。
全文摘要
本发明为米格列醇的生产方法,与将原料生物氧化,再经氢化制备米格列醇的方法有关,解决已有方法葡萄糖酸氧化菌使用次数少,分离困难,因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包括如下步骤(1)制备1-羟乙胺基-1-脱氧-D-山梨醇,(2)用聚合离子膜包覆葡萄糖酸氧化菌制成含菌微囊。(3)在发酵罐中依次加入1-羟乙胺基-1-脱氧-D-山梨醇的水溶液和含菌微囊,在28-31℃温度,搅拌,通气1/1(V/V),转化23-28小时,pH为5.0-6.0,转化完成滤出含菌微囊,制得含1-羟乙胺基-1-脱氧-D-山梨糖滤液,(4)在滤液中加催化剂氢化,除去催化剂,将滤液用树酯精制后浓缩、结晶制成米格列醇。
文档编号C12R1/01GK101029321SQ20071004877
公开日2007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07年3月30日 优先权日2007年3月30日
发明者詹世伟, 邓天德, 余柏松, 尹晓峰, 李玉玲 申请人:四川维奥制药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