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无菌检测仪中的可拆洗集液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79332阅读:28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无菌检测仪中的可拆洗集液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药物检测仪器,具体涉及药品进行无菌检查实验时所用的可拆
洗集液器。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注射给药的技术方式在临床中越来越多被采用,与此同时集液器的清 洗消毒成为无菌检测仪中的重要环节。药品无菌检查菌仪中的集液器是用来放置培养器和 保证废液能够被顺利排出的装置。由于集液器在实验过程中被药液浸泡,在每次进行无菌 检查实验后,都必须彻底清洗集液器。然而,现在市场上大多数用于无菌检查仪中的集液器 都是一体的,这样就使得在清洗集液器的时候比较困难,尤其是集液器内部,不能被彻底清 洗。如果集液器长期得不到彻底清洗,将会影响无菌实验结果,成为药品质量控制的潜在隐 患。而且,该行业生产设计的大多数集液器其培养器放置孔间距较小,不能适用于直径较大 的培养器,在培养器的选择上造成了局限性。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新的可拆洗式集液器,集 液器由两部分组成,可自由拆分,清洗时非常方便,而且扩大了培养器放置孔间距,可适用 于多种直径的培养器,满足了实验人员的实际需要。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无菌检测仪中的可拆洗式集液器。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所示,集液器由上和底盖两部分组成,两部分可自由拆分, 以方便清洗集液器的内部任何位置。考虑到集液器需放置不同外径的培养器,或者增大各 培养器之间的距离,设计了具有相同外径而不同直径的T形套圈。这样就能适应不同直径 的培养器以及可以选择培养器之间的距离。为使集液器具有良好的密封效果,上下盖的衔 接采用止口形式,同时在止口外圈套装密封圈,使上下盖扣严密封。由于集液器是上下分开 的,对其内部死角的清洗也较容易。所预留的废液出口可保证实验过程中试品液体顺利被 排出。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T形套圈外观图。
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做进一步的说明集液器由上盖 l和底盖2两部分组成,上盖和底盖之间通过止口和橡胶圈密封压紧,集液器上盖1开有 3 4个放置培养器用的圆孔,每个圆孔配有不同内径的T形套圈3。底盖2的底端设有液 体排出口 4。集液器上盖放置培养器用的圆孔放置培养器后,两培养器之间边缘的最小距离 大于lcm。[0008] 本实施例放置3个培养器,上盖圆孔的直径为4. 5cm ;T形套圈内外直径分别为 3. 5cm和4. 5cm ;孔间距为8cm。使用时将清洗干净的集液器合在一起,将培养器放置在集 液器的培养器放置孔上,培养器为丙烯晴_苯乙烯塑料。将培养器管卡在蠕动泵上,并在废 液出口处套上排液管,连接好仪器。启动无菌检查仪,随着蠕动泵的工作,供试品瓶内的药 液经蠕动泵流向培养器,并最终流入集液器中,最后从废液出口排出,整个操作过程较为简 单。实验结束后,即可方便清洗集液器其内部。 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简单, 一改目前使用的一体式集液器。集液器可自由拆 分,清洗方便,而且可适用于多种直径的培养器,满足药物检测需要。
权利要求用于无菌检测仪中的可拆洗集液器,其特征是集液器由上盖(1)和底盖(2)两部分组成,上盖和底盖之间通过止口和橡胶圈密封压紧,集液器上盖(1)开有3~4个放置培养器用的圆孔,每个圆孔配有不同内径的T形套圈(3),底盖(2)的底端设有液体排出口(4)。
2. 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无菌检测仪中的可拆洗集液器,其特征是所述放置培养 器用的圆孔放置培养器后,两培养器之间边缘的最小距离大于lc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无菌检测仪中的可拆洗集液器。集液器由上盖和底盖两部分组成,上盖和底盖之间通过止口和橡胶圈扣紧密封。集液器上盖开有3~4个放置培养器用的圆孔,每个圆孔配有不同内径的T形套圈,底盖的底端设有液体排出口,培养器为玻璃管。使用时将清洗干净的集液器合在一起,将培养器放入集液器中并将培养器管卡在蠕动泵上,并在废液出口处套上排液管,启动无菌检查仪工作。实验结束后,即可清洗集液器内部。本实用新型的特点是结构简单,一改目前使用的一体式集液器。集液器可自由拆分,而且可适用于多种直径的培养器,满足药物检测需要。
文档编号C12M1/34GK201520766SQ20092022148
公开日2010年7月7日 申请日期2009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09年10月22日
发明者刘静, 王亚东, 赵海山, 郑旭阳 申请人:天津市天大天发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