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食蒸炼机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88791阅读:21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米食蒸炼机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机器。
背景技术
一般习用的米食加工机其都需将蒸熟的糯米放置在一承装筒,再凭借一动力产生 器产生一动力,利用所述的动力以驱动一拍打片,待所述的拍打片停止动作之后,凭借手将 成品糊团取出,此为现今的制造方式。如再追溯更原始的制造方法,其是凭借人力以一木槌,槌打一凹钵内的蒸熟糯米, 待捶打至有粘性后,再取出备用。由于上述的方式其在制造过程或完成后的清理动作,都有许多不便之处,需耗费 大量人力以及时间,因此在这时间挂帅的现今社会中情形下,显然无法符合经济效益,是 故,如何将上述缺失加以摒除,即为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所欲解决的技术困难点的所在。有鉴于此,本案实用新型设计人乃以其本身所具备的专业素养与技术理念,经过 多次的试作改良,终使本实用新型得以诞生。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米食蒸炼机的改进结构,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米食蒸炼机的改进结构,由一本体、一动力供给系统、一搅拌生产系统、一加 热供给系统与一旋转出料系统所组成,其中所述的动力供给系统位于本装置的上方且利用 一上传动轴与一链排与所述的搅拌生产系统的下传动轴相连接,所述的搅拌生产系统的排 料叶是通过所述的位于本装置下方的加热供给系统置入所述的位于本装置下方的旋转出 料系统的上锥座中,所述的旋转出料系统的上锥座是利用螺丝螺固在本体下方,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动力供给系统位于本装置的上方,其动力是由一马达产生,凭借该马达输 出轴上所设置的后差速盘,利用一皮带将所述的动力传输至前方减速转换器一侧的前差速 盘上,又所述的减速转换器下方接设一上传动轴。其中所述的搅拌生产系统位于本体内部,其是以一主轴为主体,所述的主轴上方 设有一下传动轴,所述的主轴的下方在本体底层的位置由上至下依序设有搅拌杆、上搅拌 叶、下搅拌叶与一排料叶。其中所述的加热供给系统位于所述的本体下方、所述的上锥座上方,其在本体圆 周外侧设有数个蒸汽连结口,所述的蒸汽连结口内通入本体的筒壁,所述的本体内还设有 一个能够改变蒸汽供给方向的方向盖,其中一组蒸汽供给方向为相对喷出,另一组蒸汽供 给方向为向下喷出,所述的本体圆周外侧的数个蒸汽连结口利用一蒸汽管相互连通。其中所述的旋转出料系统利用所述的本体内下方所设的排料叶,当所述的本体 内的成品搅拌完成后,只需将主轴反向转动,并打开本体下方所设下锥座的出料孔,所述的成品便可由本体送出。其中所述的本体上方覆设一上盖,所述的上盖设有一圆孔供下传动轴穿设,又 所述的上传动轴与下传动轴利用一链排卡合,另所述的上盖前方设有一上支杆,所述的上 支杆配合所述的前支撑柱上钻设的透孔可接设一盖板,其中所述的透孔内穿设一横杆,该 横杆上与前支撑柱内侧设有一上右连动片与一上左连动片,所述的上右连动片与上左连动 片下方分别接设一下右连动片与一下左连动片,另所述的盖板上方设有左连结块与右连结 块,所述的左连结块与右连结块的前后部各设有一孔,所述的左连结块以及右连结块后方 的孔与所述的下左连动片以及下右连动片下方的孔相接,所述的左连结块与右连结块前方 的孔与一个下左传动片、一个下右传动片下端的孔相接,又且所述的下左传动片以及下右 传动片上方的孔与上盖上方的上支杆相接,另所述的本体前方下侧设有一下方槽,所述的 下方槽上套设一清洗孔,所述的清洗孔上方接设一卡固杆,又所述的清洗孔下方设有一支 杆,所述的支杆上设置一卡固片,所述的卡固片上方设有一凹槽,并在所述的卡固片中央设 有一固钮,且所述的清洗孔右侧设有一支轴,所述的支轴是清洗孔前方所设的清洗盖的转 轴,又所述的清洗盖略小于所述的本体上的清洗孔,又所述的本体下方接设一上锥座,所述 的上锥座下方接设一下锥座,又所述的下锥座下方设有一出料孔,并在出料孔孔口套设一 软性垫片,又所述的下锥座下方的外侧设有一固定盘,所述的固定盘下方设有一固定座, 该固定座后方的一侧穿设一止挡杆。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当所述的 本体内的成品搅拌完成后,只需将主轴反向转动,并打开本体下方所设下锥座的出料孔,所 述的成品便可由本体送出,而当生产结束、所述的装置停机欲清洗时,只需将清水注入并等 待一段时间,再由清洗孔将搅拌杆、上搅拌叶、下搅拌叶刷洗一番,并将污水排出,如此便完 成清洗步骤,达更具安全性、便利性以及实用性的功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图3-1是本实用新型的动力供给系统组成示意图;图3-2是本实用新型的搅拌生产系统组成示意图;图3-3是本实用新型的加热供给系统组成示意图;图3-4是本实用新型的旋转出料系统组成示意图;图4-1是本实用新型的盖板动作前示意图;图4-2是本实用新型的盖板动作后示意图;图5-1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洗盖动作前示意图;图5-2是本实用新型的清洗盖动作后示意图;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动作流程图。附图标记说明11-马达;12-后差速盘;13-皮带;14-前差速盘;15-减速转换 器;16-上承座;17-后支撑柱;18-透孔;19-前支撑柱;20-上传动轴;21-链排;22-下 传动轴;23-圆孔;24-上盖;25-排气孔;26-排气管;27-上支杆;28-本体;29-上方槽; 30-蒸汽连结口 ;31-下方槽;32-支杆;33-入料口 ;34-卡固杆;35-清洗孔;36-支轴;37-弧面板;38-清洗盖;39-卡固片;40-凹槽;41-固钮;42-上锥座;43-下锥座;44-出 料孔;45-垫片;46-支撑架;47-固定盘;48-固定座;49-止挡杆;50-开启杆;51-横杆; 52-上右连动片;53-上左连动片;54-下左连动片;55-下右连动片;56-下左传动片; 57-下右传动片;58-左连接块;59-右连接块;60-盖板;61-蒸汽管;62-蒸汽管出口; 63-蒸汽管入口 ;64-主轴;65-搅拌杆;66-上搅拌叶;67-下搅拌叶;68-排料叶;69-方向至ΓΤΠ ο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由一动力供给系统、一搅拌生产系统、一加热供给系统与一旋转出 料系统所组成;如图1、图2所示,其中所述的动力供给系统位于一本体观的上方,(再如图3-1 所示),所述的动力是由一马达11产生,凭借该马达输出轴上所设置的后差速盘12,并利用 一皮带13将所述的动力传输至前方减速转换器15 —侧的前差速盘14上,又所述的减速转 换器15可将所述的动力转换成一具有高扭力的动力,所述的动力再凭借所述的减速转换 器15下方所接设的上传动轴20,又所述的动力供给系统都设置在一上承座16上,所述的上 承座16下方接设有一组前支撑柱19,所述的前支撑柱19上钻设有一相对偏上的透孔18, 又所述的上承座16下方的后侧接设有一后支撑柱17,所述的上承座16凭借其下方所接设 前支撑柱19与后支撑柱17而焊固在本体观上方接设的上盖上方。再如图3-2所示,所述的搅拌生产系统位于本体观内部,其是以一主轴64为主 体,所述的主轴64上方设有一下传动轴22,另所述的主轴64的下方在本体底层的位置,其 由上至下依序设有搅拌杆65、上搅拌叶66、下搅拌叶67与一排料叶68 ;再如图3-3所示,所述的加热供给系统位于本体观下方、所述的上锥座42上方, 其在本体观圆周外侧设有数个蒸汽连结口 30,所述的蒸汽连结口 30内通入本体观的筒 壁后,利用一方向盖69可改变其蒸汽供给方向(其一组为相对喷出、一组为向下喷出),以 求所述的本体观内部蒸汽供给均勻,又所述的本体观圆周外侧的数个蒸汽连结口 30其利 用一蒸汽管61相连通,所述的蒸汽管61在本体观圆周外侧所设数蒸汽连结口 30的相对 位设置有蒸汽管出口 62,凭借所述的蒸汽管出口 62可与本体观圆周外侧所设数蒸汽连结 口 30相连结,再在所述的蒸汽管61上的蒸汽管入口 63上接设一蒸汽产生机,可供给一四 方平衡的蒸汽至本体观内部。再如图3-4所示,所述的旋转出料系统其是凭借所述的本体观内下方所设的排料 叶68,当所述的本体观内的成品搅拌完成后,只需将主轴64反向转动,并打开本体观下方 所设下锥座43的出料孔44,所述的成品便可由本体观送出。另、本实用新型的本体观上方覆设一上盖M,所述的上盖M上与上传动轴20的 相对位设置有一圆孔23,所述的圆孔23是供主轴64上方接设的下传动轴22穿设,又所述 的上传动轴20与下传动轴22间,其利用一链排21卡合,如此可完整传输动力至主轴观, 又所述的上盖M又侧设有一排气口 25,所述的排气口 25上方接设一排气管沈,当所述的 本体观内的蒸汽过量或水汽过多时,都可凭借所述的排气口 25排出,另所述的上盖对前 方设有一上支杆27,所述的上支杆27配合所述的前支撑柱19上钻设的透孔18可接设一盖 板60,其中所述的透孔18内穿设一横杆51,其横杆51上与前支撑柱19内侧设有一上右连动片52、一上左连动片53,又所述的上右连动片52与上左连动片53下方分别接设一下右 连动片阳与一下左连动片54,另所述的盖板60上方设有左连结块58与右连结块59,所述 的左连结块58与右连结块59其前后部各设有一孔,所述的左连结块58与右连结块59后 方的孔与所述的下左连动片54、下右连动片55下方的孔相接,又所述的左连结块58与右连 结块59前方的孔与一个下左传动片56、一个下右传动片57下端的孔相接,且所述的下左传 动片56、下右传动片57上方的孔与上盖M上方的上支杆27相接。又、所述的本体观前方上侧设有一上方槽四,所述的上方槽四上接设一入料口 33,又所述的入料口 33上盖设一盖板60 ;另所述的本体观前方下侧设有一下方槽31,所述 的下方槽31上套设一清洗孔35,所述的清洗孔35上方接设一卡固杆34,又所述的清洗孔 35下方设有一支杆32,所述的支杆32上设置一卡固片39,所述的卡固片39上方设有一凹 槽40,并在所述的卡固片39中央设有一固钮41,且所述的清洗孔35右侧设有一支轴36, 所述的支轴36是供清洗孔35前方所设的清洗盖38为转轴之用,又所述的清洗盖38其略 小于所述的本体观上的清洗孔35,以致所述的清洗盖38旋转盖合至清洗孔35内时,所述 的清洗盖38内侧的弧面板37可与本体观的内壁形成一完整空间,又所述的本体观下方 接设一上锥座42,所述的上锥座42下方接设一下锥座42,又所述的下锥座42下方设有一 出料孔44,并在出料孔44孔口套设一软性垫片45,又所述的下锥座42下方的外侧设有一 固定盘47,所述的固定盘47下方设有一固定座48,所述的固定盘47与固定座48呈一三角 形,该固定座48后方的一侧穿设一止挡杆49,所述的止挡杆49以固定座48后方的一侧为 轴心可左、右移动,并可止挡所述的下锥座42下方的出料孔44,凭借出料孔44孔口套设的 软性垫片45,而可紧密封合。如图4-1所示,所述的盖板60动作前是覆盖在所述的入料口 33上方,其中所述的 透孔18内穿设一横杆51,所述的横杆51因开启杆50重量下压,因而连动所述的横杆51上 与前支撑柱19内侧所设的上右连动片52、上左连动片53,又所述的上右连动片52、上左 连动片53因连动下压,致使所述的下方分别接设的下右连动片55与下左连动片M下压, 并使盖板60上方所设的左连结块58与右连结块59可固压盖板60,不使所述的盖板60上 翻。如图4-2所示,所述的盖板60动作后,其是因所述的透孔18内穿设的横杆51利 用杠杆原理,凭借所述的开启杆50的重量下压,并利用上盖M前方所设的上支杆27,所述 的上支杆27配合所述的接设的下左传动片56、下右传动片57,提高所述的盖板60,致使盖 板60完全脱离所述的入料口 33上方。如图5-1所示,所述的清洗孔35其开启前,其是凭借清洗孔35下方设置的支杆32 上设置的卡固片39,所述的卡固片39上方设有一凹槽40,并在所述的卡固片39中央设有 一固钮41,当所述的清洗盖38旋转盖合至清洗孔35内时,所述的清洗盖38内侧的弧面板 37可与本体观的内壁形成一完整空间,并凭借所述的卡固片39上方设置的凹槽40可与卡 固杆34卡合,再凭借所述的卡固片39中央设置的固钮41,所述的固钮41可旋紧固定所述 的清洗盖38。如图5-2所示,所述的清洗孔35其开启后,其是将所述的固钮41旋开,再依上述 步骤反向操作,最后在利用所述的清洗孔35右侧设置支轴36,以所述的支轴36为转轴供清 洗孔35前方所设的清洗盖38旋转开启。[0038] 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所述的使用者先将原料倒入本体观内,其一方 面利用动力供给系统使主轴转动搅拌,同时凭借所述的加热供给系统供给蒸汽(所述的蒸 汽过量或水汽过多时,都可凭借所述的排气口 25排出),紧接利用搅拌生产系统中的搅拌 杆65、上搅拌叶66、下搅拌叶67与一排料叶68搅拌,待一段时间后所述的内部的原料便成 为成品,再凭借旋转出料系统中本体观内下方所设的排料叶68,其只需将主轴64反向转 动,并打开本体观下方所设下锥座43的出料孔44,所述的成品便可由本体观送出,再经 包装后便为产品,而当生产结束、所述的装置停机欲清洗时,只需将清水注入并等待一段时 间,再由清洗孔35将搅拌杆、上搅拌叶、下搅拌叶刷洗一番,并将污水排出,如此便完成清 洗步骤,达更具安全性、便利性以及实用性的功效、目的。为使本实用新型更加显现出其进步性与实用性,兹与现有作一比较分析如下现有缺失1、需使用蒸熟的糯米为原料。2、原始的制造方法,其是凭借人力制造。3、需耗费大量人力。4、实用性差。5、浪费时间。6、所述的拍打片停止动作之后,凭借手将成品糊团取。7、使用不方便。本实用新型优点1、不需使用蒸熟的糯米为原料(可利用糯米粉)。2、符合经济效益。3、节省时间。4、蒸汽过量或水汽过多时,都可凭借所述的排气口排出。5、具实用性。6、具产业利用价值。7、使用方便。8、具进步性。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 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米食蒸炼机的改进结构,由一本体、一动力供给系统、一搅拌生产系统、一加热 供给系统与一旋转出料系统所组成,其中所述的动力供给系统位于本装置的上方且利用一 上传动轴与一链排与所述的搅拌生产系统的下传动轴相连接,所述的搅拌生产系统的排 料叶是通过所述的位于本装置下方的加热供给系统置入所述的位于本装置下方的旋转出 料系统的上锥座中,所述的旋转出料系统的上锥座是利用螺丝螺固在本体下方,其特征在 于所述的动力供给系统位于本装置的上方,其动力是由一马达产生,凭借该马达输出轴 上所设置的后差速盘,利用一皮带将所述的动力传输至前方减速转换器一侧的前差速盘 上,又所述的减速转换器下方接设一上传动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食蒸炼机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搅拌生产系统 位于本体内部,其是以一主轴为主体,所述的主轴上方设有一下传动轴,所述的主轴的下方 在本体底层的位置由上至下依序设有搅拌杆、上搅拌叶、下搅拌叶与一排料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食蒸炼机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供给系统 位于所述的本体下方、所述的上锥座上方,其在本体圆周外侧设有数个蒸汽连结口,所述的 蒸汽连结口内通入本体的筒壁,所述的本体内还设有一个能够改变蒸汽供给方向的方向 盖,其中一组蒸汽供给方向为相对喷出,另一组蒸汽供给方向为向下喷出,所述的本体圆周 外侧的数个蒸汽连结口利用一蒸汽管相互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食蒸炼机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出料系统 利用所述的本体内下方所设的排料叶,当所述的本体内的成品搅拌完成后,只需将主轴反 向转动,并打开本体下方所设下锥座的出料孔,所述的成品便可由本体送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食蒸炼机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本体上方覆设 一上盖,所述的上盖设有一圆孔供下传动轴穿设,又所述的上传动轴与下传动轴利用一链 排卡合,另所述的上盖前方设有一上支杆,所述的上支杆配合所述的前支撑柱上钻设的透 孔可接设一盖板,其中所述的透孔内穿设一横杆,该横杆上与前支撑柱内侧设有一上右连 动片与一上左连动片,所述的上右连动片与上左连动片下方分别接设一下右连动片与一下 左连动片,另所述的盖板上方设有左连结块与右连结块,所述的左连结块与右连结块的前 后部各设有一孔,所述的左连结块以及右连结块后方的孔与所述的下左连动片以及下右连 动片下方的孔相接,所述的左连结块与右连结块前方的孔与一个下左传动片、一个下右传 动片下端的孔相接,又且所述的下左传动片以及下右传动片上方的孔与上盖上方的上支杆 相接,另所述的本体前方下侧设有一下方槽,所述的下方槽上套设一清洗孔,所述的清洗孔 上方接设一卡固杆,又所述的清洗孔下方设有一支杆,所述的支杆上设置一卡固片,所述的 卡固片上方设有一凹槽,并在所述的卡固片中央设有一固钮,且所述的清洗孔右侧设有一 支轴,所述的支轴是清洗孔前方所设的清洗盖的转轴,又所述的清洗盖略小于所述的本体 上的清洗孔,又所述的本体下方接设一上锥座,所述的上锥座下方接设一下锥座,又所述的 下锥座下方设有一出料孔,并在出料孔孔口套设一软性垫片,又所述的下锥座下方的外侧 设有一固定盘,所述的固定盘下方设有一固定座,该固定座后方的一侧穿设一止挡杆。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米食蒸炼机的改进结构,由一动力供给系统、一搅拌生产系统、一加热供给系统与一旋转出料系统所组成,所述的搅拌生产系统位于本体内部,以一主轴为主体,主轴上方设有一下传动轴,主轴下方依序设有搅拌杆、上搅拌叶、下搅拌叶与一排料叶;加热供给系统位于本体下方所述的上锥座上方,本体圆周设有数蒸汽连结口通入本体;当所述的本体内的成品搅拌完成后,只需将主轴反向转动,并打开本体下方所设下锥座的出料孔,所述的成品便可由本体送出,而当生产结束,只需将清水注入并等待一段时间,再由清洗孔将搅拌杆、上搅拌叶、下搅拌叶刷洗一番,并将污水排出,如此便完成清洗步骤,达更具安全性、便利性以及实用性的功效。
文档编号A23L1/10GK201830846SQ2010201650
公开日2011年5月18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19日 优先权日2010年4月19日
发明者徐秀好 申请人:徐秀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