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拌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91042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拌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涉及食品加工机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拌面装置。
背景技术
拌面机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与传统的人工和面相比,机械化的拌面装置 的产生无疑是一大技术进步。现有技术中的拌面机,包括有拌面槽、驱动装置和一根搅拌轴,该搅拌轴设置于所 述拌面槽内,并穿过所述拌面槽的内壁与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使用时,将面放入拌面槽内, 在通过人工加水进入拌面槽内,驱动装置带动搅拌轴进行旋转,从而使得拌面槽内的面和 水在旋转搅拌的过程中拌均。然而,这种拌面机的混料速度慢,而且和面不均勻,单次也不 可装入太多的面粉。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亟需提供一种拌面速度快、拌面均勻、而且单次装 面粉量更多,结构简单的拌面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拌面速度快、拌面 均勻、而且单次装面粉量更多,结构简单的拌面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提供一种拌面装置,包括有拌面槽和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拌面槽的上部,并邻近 所述拌面槽的槽口的位置开设有入水孔,所述拌面槽内设置有至少两根搅拌轴,设置的所 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搅拌轴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搅拌轴上环形设置有螺旋齿。其中,所述拌面槽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轴和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 二搅拌轴平行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轴 的一端穿过所述拌面槽的内壁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另 一端与所述拌面槽的相对侧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的一端穿过所述拌面槽的内壁的 一侧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拌面槽的相对侧的内 壁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二搅拌轴上均环形设置有螺旋齿。其中,所述第一搅拌轴上的螺旋齿和所述第二搅拌轴上的螺旋齿交错排列设置。其中,所述第二搅拌轴与所述拌面槽的内壁垂直设置。其中,所述第一搅拌轴与所述拌面槽的内壁倾斜设置。其中,所述拌面槽的上部设置有挡杆,所述挡杆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搅拌轴和 所述第二搅拌轴的设置方向相互交错。其中,所述拌面槽的上部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设置于所述拌面槽的前上方。其中,所述驱动装置为无级调速励磁驱动电动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该拌面装置,包括有拌面槽和驱动装置,其中,拌面槽的 上部,并邻近所述拌面槽的槽口的位置开设有入水孔,拌面槽内设置有至少两根搅拌轴,设置的驱动装置与搅拌轴一一对应,每个搅拌轴上环形设置有螺旋齿。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 有至少两根搅拌轴,而且每一个搅拌轴上均环形设置有螺旋齿,使得该拌面装置具有拌面 速度快、拌面效率高、单次装面粉量更多,且使面和水混合更均勻。

利用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 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 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拌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在图1中包括1—拌面槽、2——入水孔、3——第一搅拌轴、31——螺旋齿、 4——第二搅拌轴、41——螺旋齿、5——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拌面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之一,如图1所示,包括有拌面槽1和 驱动装置(图1中未标示),其中,拌面槽1的上部,并邻近拌面槽1的槽口的位置开设有入 水孔2,拌面槽1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搅拌轴,设置的驱动装置与搅拌轴一一对应,每个搅拌 轴上环形设置有螺旋齿。其中,拌面槽1内第一搅拌轴3和第二搅拌轴4,第一搅拌轴3和第二搅拌轴4平 行设置,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搅拌轴3的一端穿过拌面槽1 的内壁的一侧与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第一搅拌轴3的另一端与拌面槽1的相对侧的内 壁连接,第二搅拌轴4的一端穿过拌面槽1的内壁的一侧与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第二搅 拌轴4的另一端与拌面槽1的相对侧的内壁连接,第一搅拌轴3和第二搅拌轴4上均环形 设置有螺旋齿31、41。其中,拌面槽1的上部横向设置有挡杆5,挡杆5的设置方向与第一搅拌轴3和第 二搅拌轴4的设置方向相互交错。有利于防止搅拌中的面和水溅出拌面槽1的外侧。其中,驱动装置为无级调速励磁驱动电动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将待面粉放入拌面槽1内,并将水管连入入水孔2,同时 启动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搅拌轴3和第二搅拌轴4带动设置于其上的螺旋 齿31、41进行旋转,从而将放置于拌面槽1内面粉和水进行均勻搅拌。实施例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拌面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之二,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 施例1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 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第一搅拌轴3上的螺旋齿31和第二搅拌轴4上的螺旋齿41 交错排列设置。使得搅拌更均勻,螺旋齿31、41对面团的挤压力均勻。实施例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拌面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之三,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 施例2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2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第二搅拌轴4与拌面槽1的内壁垂直设置;第一搅拌轴3与 拌面槽1的内壁倾斜设置。这样的设置有助于在拌面槽1内进行充分的搅拌,使得位于拌 面槽1内上部和下部的面团均可以受到搅拌力。实施例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拌面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
之四,本实施例的主要技术方案与实 施例1相同,在本实施例中未解释的特征,采用实施例1中的解释,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 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拌面槽1的上部设置有挡板,挡板设置于拌面槽1的前方。 有利于防止搅拌中的面和水溅出拌面槽1外侧。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 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 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 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拌面装置,包括有拌面槽和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拌面槽的上部,并邻近 所述拌面槽的槽口的位置开设有入水孔,所述拌面槽内设置有至少两根搅拌轴,设置的所 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搅拌轴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搅拌轴上环形设置有螺旋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拌面槽内设置有第一搅拌轴和 第二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二搅拌轴平行设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有第一驱动 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一搅拌轴的一端穿过所述拌面槽的内壁的一侧与所述第一驱 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拌面槽的相对侧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二 搅拌轴的一端穿过所述拌面槽的内壁的一侧与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所述第二搅拌 轴的另一端与所述拌面槽的相对侧的内壁连接,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二搅拌轴上均环 形设置有螺旋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上的螺旋齿和所述 第二搅拌轴上的螺旋齿交错排列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轴与所述拌面槽的内壁垂直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轴与所述拌面槽的内壁倾斜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拌面槽的上部设置有挡杆,所述 挡杆的设置方向与所述第一搅拌轴和所述第二搅拌轴的设置方向相互交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拌面槽的上部设置有挡板,所述 挡板设置于所述拌面槽的前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拌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为无级调速励磁驱动 电动机。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拌面装置,包括拌面槽和驱动装置,其中,所述拌面槽的上部,并邻近所述拌面槽的槽口的位置开设有入水孔,所述拌面槽内设置有至少两根搅拌轴,设置的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搅拌轴一一对应,每个所述搅拌轴上环形设置有螺旋齿。由于本实用新型设置有至少两根搅拌轴,而且在每个搅拌轴上均环形设置有螺旋齿,使得该拌面装置具有拌面速度快、拌面效率高、单次装面粉量多,且使面和水混合更均匀。
文档编号A21C1/06GK201888191SQ2010206188
公开日2011年7月6日 申请日期2010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0年11月23日
发明者卢汝滔 申请人:东莞市圣心食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