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提高绿茶干茶绿度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茶的制作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加工绿茶时保持干茶绿度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是指采取茶树新叶,未经发酵,经杀青、揉拧、干燥等典型工艺,其制成品的色泽,冲泡后茶汤较多的保存了鲜茶叶的绿色主调。其干茶绿、汤色绿、叶底绿的特点被消费者推崇和喜爱,消费者在购买时更加欢迎干茶色泽绿的绿茶。杀青对绿茶品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通过高温,破坏鲜叶中酶的特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以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份,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随着水分的蒸发,鲜叶中具有青草气的低沸点芳香物质挥发消失,从而使茶叶香气得到改善。影响杀青质量主要是茶叶色泽的因素有杀青温度、投叶量、杀青机种类、时间、杀青方式等。它们是一个整体,互相牵连制约。有部分茶叶生产者已经注意到绿茶干茶色泽的问题并进行了相关研究,通过专利检索,我们发现有两项专利技术设计到绿茶干茶色泽的问题:
其一:2010.07.04日公布的申请号为200910095338.9,叶有奇先生所申报的专利,其核心为采用两次微波杀青,其技术与本技术的不同在于该技术因为微波杀青由于发热量控制问题很难杀透,香气也属于清香甚至略有青涩,难以形成滚筒杀青机加工后形成的熟火香。其二:2011.06.22日公布的申请号为201110088271.3,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生所申报的专利,其技术与本技术的不同在于该技术采用低温冷冻处理,其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加工生产绿茶时保持干茶绿度的方法。本发明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依次包括如下步骤:鲜叶摊放失水,滚筒杀青机杀青,摊凉、微波杀青机二次杀青,理条或揉捻做型,干燥处理。二次杀青以后的工艺和常规绿茶加工工艺相同,在本技术中不再赘述。制作出的绿茶产品既有名茶本身所具有的香气、滋味特点,又使干茶色泽的绿度明显提升。实施例1 (单芽原料制作扁型茶):
1、鲜叶摊放
原料为单芽,鲜叶采摘后分次收集摊晾在阴凉通风处清洁的竹匾内,摊放厚度3厘米,控制在21 24°C,摊放12.5h,湿度控制在60%左右。2、滚筒杀青机杀青(一次杀青) 青叶采用高温快杀,少透多闷的杀青方法。采用滚筒杀青机,当进口温度达150 0C —160°C时,出口温度达120°C时,开始投叶,使杀青脱水后脱水叶的含水量在25-30%。3、摊凉
出叶口有电风扇快速吹风,以利散热和吹去枯焦、单张叶片。杀青后要及时摊晾,让杀青脱水后的茶叶含水均匀分布(走水)。4、二次杀青
摊凉好的脱水叶进入微波杀青机再次杀青,第二次杀青后的茶叶含水量控制在16—
20%。本工艺之后按照常规绿茶生产工艺加工,根据试验,加工出的绿茶色泽较绿显毫。实施例2 (—芽一叶、二叶原料制作甘露翠螺)
1、鲜叶摊放
鲜叶采摘后,上午分两次、下午分两次收集摊晾,上午9点半一次,12点一次,下午3点半一次,6点一次,分次收集摊晾在阴凉通风处清洁的竹匾内,摊放厚度3厘米,摊晾时间根据天气情况而定,一般4一6小时,阴雨天适当延长,当鲜叶叶质发软,发出清香(熟苹果香),含水分以70%为适度。2、滚筒杀青机杀青(一次杀青)
青叶采用高温快杀,少透多闷的杀青方法。采用滚筒杀青机,当进口温度达1400C —150°C时,出口温度达110°C _120°C时,开始投叶,使杀青脱水后脱水叶的含水量在25-30%。3、出叶口有电风扇快速吹风,以利散热和吹去枯焦、单张叶片。杀青后要及时摊晾,让杀青脱水后的茶叶含水均匀分布(走水)。4、二次杀青
摊凉好的脱水叶进入微波杀青机再次杀青,第二次杀青后的茶叶含水量控制在16—
20%。5、机械揉捻
用6CR35型名茶揉捻机操作。投放经杀青摊晾后的茶叶每筒10公斤,先无压空揉5分钟,轻压10分钟,再无压空揉5分钟。要求茶条索形成即可,下机后及时解团。6、初烘(毛火)
利用滚筒杀青机杀青后的余热滚烘一次,视其温度情况(约在100°c左右)适当投叶,目的是进一步散失水分,以利二次揉捻,下机后快速吹风摊晾。7、复揉
每筒投叶量9公斤,揉捻时间15分钟,(其中无压空揉5分钟,轻压5分钟,无压空揉5分钟),达到条索紧细,不断碎。揉捻后下机解团。8、烘干(毛火)
采用6CH941型碧螺春烘干机,温度120°C,大风量,边烘边翻,投叶量不宜过多,在2.5公斤左右。使其快速失水,当手感有刺手感时候,即可下机摊晾回软,含水率25%左右为宜。9、过筛
摊晾过筛、筛去碎末。
10、双锅曲毫机机做形
当锅底温度升至80°C时,每锅投叶5公斤,机械炒手大幅快档摆动。在连续不断的炒手摆动下,茶叶逐渐回软发热,打开热风机,视适当情况,热风应提前加热,吹风散热。以免产生闷熟味。此时茶叶有成团现象,用手工随时不断解决。20分钟左右后,茶叶在锅中滑动自如,改小幅慢档摆动,15分钟后关闭热风机,停止吹风,此时茶叶开始显毫、收紧。锅温降至50°C左右。为使茶叶延长收紧磨光的时间,历时10分钟左右,待锅中茶叶颗粒圆紧,白毫显露,色泽绿润后,下机待烘。11、最后烘干
上6CH941型烘干机,温度90°C烘至足干。其他工艺和甘露翠螺茶加工工艺相同。
图1为一种提高绿茶干茶绿度的方法工艺流程图,所展示的是提高绿茶干茶绿度的加工工艺程序。
权利要求
1.一种加工绿茶时保持干茶绿度的制作方法,其特征是:在茶叶加工步骤增加二次杀青的工艺,使成品茶叶干茶色泽变为翠绿,实现对绿茶加工时的绿色保持和完善。
2.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二次杀青工艺,主要包括第一次滚筒杀请机杀青程度降低,使杀青脱水后脱水叶的含水量在25-30%,使其色泽保持较好。
3.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二次杀青工艺,其特征是:第一次杀青后迅速降温至室温,并通过摊放或输送机缓慢输送达到让杀青脱水后的茶叶含水均匀分布(走水),然后才进入第二次杀青。
4.根据权利要求书I所述的二次杀青工艺,其特征是:第一次滚筒杀青后摊凉好的脱水叶进入微波杀青机再次杀青,第二次杀青后的茶叶含水量控制在16 — 20%。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绿茶加工技术,公开了一种加工绿茶时保持干茶绿度的制作方法,该方法主要是在茶叶加工步骤增加二次杀青的工艺,主要包括以下步骤鲜叶摊放失水,滚筒杀青机杀青,摊凉、微波杀青机二次杀青,理条或揉捻做型,干燥处理。其特征是在传统加工方法的滚筒杀青机快速杀青后,通过降温装置快速冷却降温,待其走水均匀后再进行一次微波杀青,使其茶叶干茶色泽变为翠绿,实现对绿茶加工时的绿色保持和完善。
文档编号A23F3/06GK103082039SQ20111033322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0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28日
发明者马淳沂, 蒋向东 申请人:镇江新区雨泰香茗园艺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