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0645阅读:91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酸奶,具体是一种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
背景技术
近几年,一种杯装呈膏体状、要用勺子挖着吃的老酸奶迅速占领了锡城各大超市的乳制品柜台。蒙牛、伊利、光明等几家奶企巨头都先后推出了老酸奶,虽然价格比普通液态酸奶贵出一倍,但还是受到不少消费者的追捧。发酵乳分为两种,一种是搅拌型,一种是凝固型。液体酸奶属于搅拌型,老酸奶属于凝固型。液态奶是先发酵再灌装,而老酸奶是先灌装再发酵。而对于老酸奶配料中的果胶、明胶等配料元素,业内人士表示这类物质通俗讲就是增稠剂,一般经过天然发酵的酸奶稠度没这么高,老酸奶之所以会呈现出固态膏状形式,是和添加了增稠剂有关。老酸奶与普通酸奶的区别:每100克成分中两者的蛋白质、脂肪含量几乎相同,只是老酸奶的能量、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稍高,钙的含量略低。而通过对比配料表,可以看出老酸奶的配料中多了果胶、明胶等配料成分。现有固态酸奶的工艺较为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制作工艺简单,节省成本。本发明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各组分及其所占的重量如下:牛奶800_930kg,白砂糖50_90kg,增稠剂3-1 lkg,炼乳I O-100kg,浓缩乳清蛋白 1-lOkg,果料0_150kg,直投菌种100-200g;按照上述原料,其具体工艺流程为:在牛奶中加入白砂糖、炼乳、浓缩乳清蛋白、增稠剂,经配料、均质、杀菌、冷却、接种、发酵、破乳、灌装、冷却成型、后熟制成。其进一步是:果料产品在线添加。所述的增稠剂包括重量比为:30% -80%的变性淀粉,20% -60%的海藻酸钠,10% -30%的单双三甘油硬脂酸酯,5% -30%的果胶。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作工艺简单,节省成本。
具体实施例方式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各组分及其所占的重量如下:
牛奶800_930kg,白砂糖50_90kg,增稠剂3-1 lkg,炼乳lO-lOOkg,浓缩乳清蛋白 1-lOkg,果料0_150kg,直投菌种IOO-2OOg ;按照上述原料,其具体工艺流程为:在牛奶中加入白砂糖、炼乳、浓缩乳清蛋白、增稠剂,经配料、均质、杀菌、冷却、接种、发酵、破乳、灌装、冷却成型、后熟制成。实施例1牛奶800kg,白砂糖50kg,增稠剂3kg,炼乳12kg,浓缩乳清蛋白2kg,果料5kg,直投菌种IOOgo实施例2牛奶860kg,白砂糖70kg,增稠剂6kg,炼乳50kg,浓缩乳清蛋白6kg,果料80kg,直投菌种150g。实施例3 牛奶930kg,白砂糖90kg,增稠剂I Ikg,炼乳95kg,浓缩乳清蛋白IOkg,果料150kg,直投菌种200g。上述实施例中,果料产品在线添加,所述的增稠剂包括重量比为:30% -80%的变性淀粉,20% -60%的海藻酸钠,10% -30%的单双三甘油硬脂酸酯,5% -30%的果胶。
权利要求
1.一种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各组分及其所占的重量如下: 牛奶800-930kg, 白砂糖50_90kg, 增稠剂3-1 lkg, 炼乳I O-100kg, 浓缩乳清蛋白 1-1Okg, 果料0-150kg, 直投菌种100-200g ; 按照上述原料,其具体工艺流程为:在牛奶中加入白砂糖、炼乳、浓缩乳清蛋白、增稠齐U,经配料、均质、杀菌、冷却、接种、发酵、破乳、灌装、冷却成型、后熟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果料产品在线添加。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增稠剂包括重量比为:30% -80%的变性淀粉,20% -60%的海藻酸钠,10% -30%的单双三甘油硬脂酸酯,5% -30%的果胶。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属于一种老酸奶。固态酸奶的配方及其工艺,各组分及其所占的重量如下牛奶800-930kg,白砂糖50-90kg,增稠剂3-11kg,炼乳10-100kg,浓缩乳清蛋白1-10kg,果料0-150kg,直投菌种100-200g。优点是制作工艺简单,节省成本。
文档编号A23C9/137GK103155984SQ20111043905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19日
发明者朱宏 申请人:朱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