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笋加工的pH值调节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029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用于笋加工的pH值调节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PH值调节池,具体地说是指用于笋加工的PH值调节池。
背景技术
笋,为禾本科多年生木质化植物,食用部分为初生、嫩肥、短壮的芽或鞭。笋中含 有充足的水分、丰富的植物蛋白,钙、磷、铁等人体必需的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其属于低脂 肪、低淀粉、高纤维的健康食品。笋在加工过程中,都需要对其PH值测试以及调节工序,特别对于一些笋产品出口 的企业,由于每个国家对笋产品的PH值有着严格的要求,这样企业在笋加工过程中,更加 注重其PH值的大小。目前,用于笋加工的PH值调节池大多采用圆筒状或方形的池体,该类池体能实现 PH值测试以及调节工序,但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不方便之处,由于圆筒状或方形的池体, 其侧壁和底面垂直,无弧形过渡,在PH值测试以及调节完后,位于其池底的笋产品不易捞 出;而且清洗池体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笋加工的PH值调节池,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池体在清 洗和使用不方便的缺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用于笋加工的PH值调节池,包括一框架和设于框架上的半圆柱体形的池体,该池 体由一半圆柱面和两个半圆面连接构成,其中一个半圆面的底部设有排水阀。前述框架包括轮廓呈长方形的顶框、分别固定连接于顶框四角的四支撑柱以及两 横杆,该两横杆分别连接于对应的两支撑柱之间,且其长度方向和顶框宽度方向相同,所述 池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于顶框上,其底部两侧分别搭于两支横杆上。前述框架为金属框架,所述池体为金属池体。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 点采用一半圆柱面和两个半圆面连接构成的池体,其半圆柱内面有弧形过渡效果,在PH 值测试以及调节完后,位于其池底的笋产品易捞出;而且清洗池体也方便。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图1中沿A-A方向上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用于笋加工的PH值调节池,包括一框架1和设于框架1上的半圆柱体形的池体2,该池体2由一半圆柱面20和两个半圆面21连接构成,其中一个半圆面21 的底部设有排水阀3。所述框架1为金属框架,所述池体2为金属池体。参照图1、图2,所述框架1包括轮廓呈长方形的顶框10、分别固定连接于顶框10 四角的四支撑柱11以及两横杆12,该两横杆12分别连接于对应的两支撑柱11之间,且其 长度方向和顶框10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池体2的顶部固定连接于顶框10上,其底部两侧分 别搭于两横杆12上。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 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 为。
权利要求1.用于笋加工的PH值调节池,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架和设于框架上的半圆柱体形的 池体,该池体由一半圆柱面和两个半圆面连接构成,其中一个半圆面的底部设有排水阀。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笋加工的PH值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包括轮廓呈 长方形的顶框、分别固定连接于顶框四角的四支撑柱以及两横杆,该两横杆分别连接于对 应的两支撑柱之间,且其长度方向和顶框宽度方向相同,所述池体的顶部固定连接于顶框 上,其底部两侧分别搭于两横杆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笋加工的PH值调节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为金属框 架,所述池体为金属池体。
专利摘要用于笋加工的pH值调节池,包括一框架和设于框架上的半圆柱体形的池体,该池体由一半圆柱面和两个半圆面连接构成,其中一个半圆面的底部设有排水阀。采用一半圆柱面和两个半圆面连接构成的池体,其半圆柱内面有弧形过渡效果,在PH值测试以及调节完后,位于其池底的笋产品易捞出;而且清洗池体也方便。
文档编号A23L1/212GK201928945SQ20112003190
公开日2011年8月17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30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30日
发明者詹成茂 申请人:福建建瓯成茂农产品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