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清洗的蒸汽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25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易清洗的蒸汽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豆浆机领域,属于现有豆浆机的改造技术。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豆浆机经历了从细网到大网到无网的技术换代过程。但其所采用的加热装置通常为设置在杯体内的电热管,这种电热管由于直接与豆浆接触,因此容易造成糊管的问题,给用户的清洗带来不便,同时也严重影响到豆浆机的使用寿命。后来提出蒸汽加热的方式,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蒸汽,然后通过管道将蒸汽输送到杯体内的豆浆液面以下。通常这些管道是一体式的,因此给豆浆机的拆洗及使用带来不便。申请人也提出了一种分体式的蒸汽豆浆机,其蒸汽管路设置在机头组件内,与杯体及蒸汽发生器相互分离,但由于其蒸汽管路是与机头组件一体的,因此当需要清洗机头组件的外壳时,需要连同蒸汽管路一体从杯体上取下,从而显得很笨重,因此也不是最优选的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头组件与蒸汽管路为分体式的、易清洗的蒸汽豆浆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易清洗的蒸汽豆浆机,包括机头组件、杯体、蒸汽发生器、机座、控制豆浆机工作的电路板,所述机头组件内设有电机,机头组件上连接有由电机驱动的粉碎打浆装置,所述蒸汽发生器及杯体安放在机座上,机座上设有外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组件上通过电连接器可拆分地连接有活动上盖,电连接器的一端与外接电源连通,另一端与电机相连;机头组件上密封设有下端插入杯体内的蒸汽管,所述活动上盖内设有蒸汽管路,工作状态下,所述蒸汽管路的两端口分别正对蒸汽发生器和蒸汽管的上端口,并与蒸汽发生器、蒸汽管形成连通。所述活动上盖铰接在机座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设置在活动上盖底面的上连接器和设置在机头组件上端的下连接器,当活动上盖盖合时,上连接器与下连接器插合形成电连接。所述蒸汽发生器底部设有发热组件及与发热组件相连接的第二上连接器,机座上与第二上连接器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外接电源相连接的第二下连接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安放在机座上后,第二上连接器与第二下连接器相互插合形成电连接。所述机座内正对杯体底部中心的位置设有温控器,并串联在蒸汽发生器底部发热组件的供电回路中,或者串联在电机的供电回路中。所述蒸汽管路的端口处设有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的纵截面呈《》形。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易清洗的蒸汽豆浆机,通过将蒸汽管路装设在活动上盖内,而活动上盖又通过电连接器与机头组件可拆卸式连接,因此,当需要清洗时,只需要旋转打开活动上盖,取出杯体,机头组件即可单独清洗。而当机头组件放置在杯体上后,盖上活动上盖,蒸汽管路的端口自动对准蒸汽发生器,并同时与机头组件上的蒸汽管形成连通,从而为杯体内的浆液提供热量,对浆液进行煮沸。进一步地是连接器将蒸汽发生器及电机与外接电源进行连接,因此只有在活动上盖、机头组件,杯体及机座、蒸汽发生器的位置均安放好后,整个电路才会连通开始工作,保证了使用的安全性。另外还通过在机座内设置温控器, 来检测杯体内浆液的温度,从而控制蒸汽发生器的工作状态,使得产品整体的控制更加人性化。

图1是本实用新型易清洗的蒸汽豆浆机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活动上盖打开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机头组件与杯体一体取出后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从图2中取下的机头组件与杯体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机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易清洗的蒸汽豆浆机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豆浆机包括机头组件1、杯体2、蒸汽发生器3、机座4、控制豆浆机工作的电路板(图中未示出),机头组件1内设有电机6,机头组件1上连接有由电机6驱动的粉碎打浆装置7,蒸汽发生器3及杯体2安放在机座4上,机座4上设有外接电源或外接电源接口(图中未示出),机头组件1的上部通过电连接器可拆分地连接有活动上盖5,该电连接器包括设置在活动上盖5底面的上连接器8和设置在机头组件1上端的下连接器9,当活动上盖2盖合在豆浆机上时,上连接器8与下连接器9插合形成电连接。而活动上盖5通过销轴52铰接在机座4或其它类似部件上。控制豆浆机工作的电路板可以设置在活动上盖5内,也可以设置在机座4内。上连接器8的接线端子通过导线与电路板及外接电源连通,另一端与电机相连,下连接器9与电机6相连接,从而实现粉碎打浆装置7的动作。另外,机头组件1上密封设有下端插入杯体2内的蒸汽管11,在活动上5盖内设有蒸汽管路51,蒸汽管路51的两端口 51a、51b处分别设有密封胶圈10a、10b,密封胶圈10a、 IOb的纵截面呈◎形,工作状态下,蒸汽管路51的两端口 51a、51b分别正对蒸汽发生器3 和蒸汽管11的上端口,并与蒸汽发生器3、蒸汽管11形成连通,其中密封胶圈10a、IOb的下端面分别被压紧在蒸汽发生器3和机头组件1的上端面(如附图1所示)。蒸汽发生器3底部设有发热组件31及与发热组件31相连接的第二上连接器12, 机座4上与第二上连接器12对应的位置设有与电路板及外接电源相连接的第二下连接器 13,当蒸汽发生器3安放在机座4上后,第二上连接器12与第二下连接器13相互插合形成电连接。本实施例的豆浆机还包括在机座4内正对杯体2底部中心的位置设有温控器15, 该温控器15串联在蒸汽发生器3底部发热组件31的供电回路中。并由设置在机头组件1 或机座4内的电路板进行控制,根据温控器15所采集的温度,控制蒸汽发生器3的发热组件31的工作状态。或者温控器15也可串联在电机6的供电回路中,从而通过电路板控制粉碎打浆装置7的工作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易清洗的蒸汽豆浆机通过将蒸汽管路51装设在活动上盖5内,而活动上盖5又通过电连接器与机头组件1可拆卸式连接,因此,当需要清洗时,只需要绕铰接轴旋转打开活动上盖5,取出杯体2,机头组件1即可单独清洗。
权利要求1.一种易清洗的蒸汽豆浆机,包括机头组件、杯体、蒸汽发生器、机座、控制豆浆机工作的电路板,所述机头组件内设有电机,机头组件上连接有由电机驱动的粉碎打浆装置,所述蒸汽发生器及杯体安放在机座上,机座上设有外接电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头组件上通过电连接器可拆分地连接有活动上盖,电连接器的一端与外接电源连通,另一端与电机相连;机头组件上密封设有下端插入杯体内的蒸汽管,所述活动上盖内设有蒸汽管路,工作状态下,所述蒸汽管路的两端口分别正对蒸汽发生器和蒸汽管的上端口,并与蒸汽发生器、蒸汽管形成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易清洗的蒸汽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上盖铰接在机座上,所述电连接器包括设置在活动上盖底面的上连接器和设置在机头组件上端的下连接器,当活动上盖盖合时,上连接器与下连接器插合形成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易清洗的蒸汽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发生器底部设有发热组件及与发热组件相连接的第二上连接器,机座上与第二上连接器对应的位置设有与外接电源相连接的第二下连接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安放在机座上后,第二上连接器与第二下连接器相互插合形成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易清洗的蒸汽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座内正对杯体底部中心的位置设有温控器,并串联在蒸汽发生器底部发热组件的供电回路中,或者串联在电机的供电回路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易清洗的蒸汽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管路的端口处设有密封胶圈,所述密封胶圈的纵截面呈《》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易清洗的蒸汽豆浆机,包括机头组件、杯体、蒸汽发生器、机座,所述机头组件内设有电机,机头组件上连接有由电机驱动的粉碎打浆装置,所述蒸汽发生器及杯体安放在机座上,机座上设有外接电源,所述机头组件具有延伸至蒸汽发生器上部并封闭蒸汽发生器上端开口的延伸部,机头组件内设有蒸汽管路,所述蒸汽管路的两端口分别正对蒸汽发生器和杯体,并与蒸汽发生器、杯体内部形成连通。本实用新型的易清洗的蒸汽豆浆机通过将蒸汽管路装设在活动上盖内,而活动上盖又通过电连接器与机头组件可拆卸式连接,因此,当需要清洗时,只需要旋转打开活动上盖,取出杯体,机头组件即可单独清洗。
文档编号A23C11/10GK201987319SQ2011200582
公开日2011年9月28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8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8日
发明者李前荣, 焦启华 申请人:美的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