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豆浆过滤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02520阅读:1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豆浆过滤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浆的过滤装置,具体来说涉及一种与豆浆机配套使用的豆浆过滤杯。
背景技术
家用豆浆机制备的豆浆未经过滤,影响豆浆口感,因此豆浆机会配备过滤装置,最简单的过滤装置是过滤杯配合过滤网使用,这种过滤装置由于过滤网容积过小,导致过滤时间长,甚至需要多次过滤,操作不方便。为了缩短过滤时间,人们设计出一种豆浆过滤装置,它包括过滤容器和接浆杯,将过滤容器放置在接浆杯上完成过滤操作。人们还设计出另一种过滤装置,包括容浆杯和过滤杯,过滤杯套接于容浆杯的底部。这两种方案都能够起到增加过滤网的容积,缩短过滤时间的效果,但是涉及到的两种豆浆过滤装置都存在过滤网容积不够大,过滤时间长;结构复杂,操作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进一步增大过滤网的容积,缩短过滤时间,简化用户操作步骤的豆浆过滤杯。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豆浆过滤杯,包括杯体, 杯体内部设置过滤网,过滤网将杯体内腔分隔为过滤腔和豆浆储藏腔。用户制作完成豆浆后,将豆浆直接倒入过滤腔,依靠水压压力,豆浆会自动流入豆浆储藏腔,豆渣则被自动过滤在过滤腔内。这种结构的豆浆过滤杯,过滤腔容积大,用户操作方便,无需等待,随倒随喝。为了进一步提高过滤速度,可将过滤网倾斜置于过滤杯内,过滤网与过滤腔杯底之间形成夹角α,过滤网呈板状,过滤网与过滤腔底面之间形成夹角α,45° < α < 90° 或者90° < α彡150°。根据力学原理,利用豆浆本身的重力沿过滤网法向方向的分力形成一个自过滤的过程,加快过滤速度。为了进一步提高过滤速度,过滤网纵向截面呈L形设置。L形过滤网底面与杯底之间设有间距。这种结构的过滤网面积增大,过滤速度更快,充分利用豆浆自重加快过滤。为了方便握持和向外倾倒豆浆,杯体外壁设置把手。为了进一步简化操作,可将过滤网与杯体注塑为一体。为了方便清洗,可将过滤网制做成一个独立件,过滤网与杯体利用卡槽活动连接, 用户喝完豆浆后,将过滤网从过滤杯内取出清洗即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豆浆过滤杯结构简单,便于加工,具有自过滤功能,无需单独留出过滤时间,用户可随倒随喝,操作和清洗都很方便。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豆浆过滤杯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豆浆过滤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豆浆过滤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豆浆过滤杯包括杯体2,杯体2外设置把手1,杯体2内部设置过滤网 3,过滤网3将杯体内腔分隔为过滤腔5和豆浆储藏腔6,过滤网3与杯底之间成直角设置。 过滤网3与杯体2注塑为一体,过滤网3将杯体2内腔分隔为过滤腔5和豆浆储藏腔6。用户制作完成豆浆后,将豆浆直接倒入过滤腔5,依靠水压压力,豆浆会自动流入豆浆储藏腔 6,豆渣则被自动过滤在过滤腔5内。实施例2:如图2所示,实施例2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过滤网3倾斜置于过滤杯2内, 过滤网3与过滤腔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10°。过滤网3是一个独立件,过滤网3与杯体2利用卡槽4活动连接,用户喝完豆浆后,可将过滤网3从杯体2内取出,方便清洗。过滤网3与过滤腔底面之间夹角α也可以是45°、60°、75°、95°、120°、135° 或者150°。实施例3 如图3所示,实施例3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过滤网3纵向截面呈L形,L形过滤网与杯底之间设有间距。这种结构的过滤网面积增大,过滤速度更快,充分利用豆浆自重加快过滤。
权利要求1.一种豆浆过滤杯,包括杯体,其特征在于,杯体内部设置过滤网,过滤网将杯体内腔分隔为过滤腔和豆浆储藏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过滤杯,其特征在于,过滤网呈板状,并且过滤网倾斜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豆浆过滤杯,其特征在于,过滤网的纵向截面呈L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豆浆过滤杯,其特征在于,过滤网与杯底之间设有间距。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豆浆过滤杯,其特征在于,杯体外壁设置把手。
6.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豆浆过滤杯,其特征在于,过滤网与杯体注塑为一体。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豆浆过滤杯,其特征在于,过滤网与杯体利用卡槽活动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豆浆过滤杯,包括杯体,杯体内部设置过滤网,过滤网将杯体内腔分隔为过滤腔和豆浆储藏腔。用户制作完成豆浆后,将豆浆直接倒入过滤腔,依靠水压压力,豆浆会自动流入豆浆储藏腔,豆渣则被自动过滤在过滤腔内。这种结构的豆浆过滤杯,过滤腔容积大,用户操作方便,无需等待,随倒随喝。
文档编号A23C11/10GK202035435SQ201120091618

公开日2011年1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3月31日
发明者刘爽, 岳宣云, 王旭宁, 王毓吉 申请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