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一种有机甜绿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的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甜绿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中含量大量的茶氨酸、儿茶素、茶多酚、咖啡碱和叶绿素等天然物质成分,对防衰老、降血糖血脂、防口臭、杀菌、消炎等均有特殊疗效,且其具有香高、味醇、形美的特点,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目前绿茶一般采用烘青茶叶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茶青、摊凉、杀青、揉捻、摊凉、初烘、摊凉、复烘、毛茶、精制、成品。采用以上工艺制备的绿茶常略带苦涩味,对人体肠胃有轻度刺激作用。以上的绿茶制备工艺还易出现以下问题一、在杀青步骤中,滚筒式杀青机虽然工效高,省工省燃料,但由于在筒内滞留时间短,易使制备的绿茶带有青涩味,同时,杀青机筒口粘结叶子常存有烟焦味。二、在揉捻机中的揉捻操作易投量过多,操作时间过长,叶温高,从而使茶青叶产生黄熟现象。此外,采用现有的绿 茶制备工艺加工的产品均为毛峰、毛尖(外形为条索状)等中低档成品,无卖相。甜叶菊叶片中含有菊糖甙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200-300倍,其热量却只有蔗糖的1/300,经过大量药物实验证明,菊糖甙无副作用,无致癌物,安全性高,经常食用可预防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病、心脏病、龋齿病。甜叶菊甙中含有十四种氨基酸和铁、锌、铜、钴、钥、磺、氟、铬及调节平衡的元素溴等十种元素,性质稳定不易霉变,有独特的清凉甘甜的特点。有临床案例报导,甜叶菊糖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有效率达70 — 80%。发明内容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使制备的绿茶外形美观,同时还具有滋味浓厚鲜爽,回甘清凉持久的有机甜绿茶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有机甜绿茶,所述有机甜绿茶的组份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有机绿茶青 95-98% ;甜叶菊叶片2-5% (以下简称甜叶菊)。所述有机绿茶茶青为福云6号、福鼎大白、白毛2号或鸿雁9号。所述甜叶菊为新光三号或守田三号。本发明所述的有机甜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称取称取新鲜茶青及甜叶菊;2)摊凉将新鲜茶青及甜叶菊摊凉,摊青厚度小于5cm,摊凉时间为5-8小时,直至新鲜茶青及甜叶菊失水30%以上;3)光热萎凋在自然光下光热萎凋2. 0-3. 0小时;4)杀青将光热萎凋的茶青及甜叶菊在温度为230_250°C的杀青筒中进行杀青,直至投茶青后能听到爆响声,手抓茶青有刺手感,梗折不断为止;5)摊凉将杀青后茶青及甜叶菊薄摊,其薄摊厚度为2_3cm,茶青表面覆盖湿布静置25-35分钟,充分散热;6)初揉将摊凉后的茶青及甜叶菊在揉捻机中初揉20_45min ;7)初烘将初揉后的茶青及甜叶菊在90-100°C下进行初烘,烘至失水60%以上,手摸茶青不沾手且有温润感;8)初包揉将经过步骤7)初烘的茶青及甜叶菊摊叶回润,再分装在布中包揉3-5分钟,静置定型2-3分钟,松包、散热摊凉,反复以上包揉操作2-3次;9)搓团提毫将经步骤8)初包揉的茶青及甜叶菊置于两手之间团团转动,4-5转后再抖开,重复以上操作13-16分钟,然后放入温度为70-80°C的烘焙机中烘至失水80-90%。10)足干将经步骤9)搓团提毫后的茶叶摊凉1-1. 5小时后进行再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90-100°C,直至水分含量低于6% ;11)精制、包装将经步骤10)足干后的毛茶,风选、去除片末,真空包装得到所述的有机甜绿茶。 所述步骤6)中,揉捻机的桶径为45或55。所述步骤6)中,春茶的初揉时间应为20-30分钟,秋茶的初揉时间为40_45分钟。本发明的有机绿茶中引入新原料,即甜度是白糖的300倍,但热量仅为其1/300的甜叶菊,使制备的绿茶香气得以提升,在原有传统板栗香型绿茶的基础上融入幽幽的菊花香气,更重要的是使绿茶中增添一丝的甜味,长久留在齿唇间,克服传统绿茶制备过程中杀青步骤造成的苦涩味,同时还能满足糖尿病患者的需求。本发明的有机绿茶在传统的烘青制备工艺流程中增加了光热萎凋和搓团提毫两道工序。其中,光热萎凋能去除茶叶及甜叶菊的苦涩及水分,并为后期搓团提毫中进行提香奠定基础。搓团提毫具有造型与提毫双重作用,使加工后的绿茶条索扭紧,茸毫显露,形成卷曲如螺的外形,使绿茶的外形更加美观。本发明的有机绿茶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在杀青前进行了光热萎凋操作,除茶叶及甜叶菊的苦涩及水分,所以杀青步骤不会使制备的绿茶产生青涩味;另外,初揉捻步骤中注意茶青及甜叶菊的投量,控制操作时间,防止茶青产生黄熟现象。总之,本发明的有机甜绿茶的制备方法克服了传统绿茶略带苦涩味,及对人体肠胃的轻度刺激作用的缺点,本发明采用烘炒相结合的制备工艺,使制备的绿茶既有炒青香高味醇的特点,又保持烘青茶芽叶较完整以及白毫显露的特色。本发明通过改进工艺流程,制作出汤色黄绿明亮,滋味浓厚鲜爽,回甘清凉持久的新型有机甜绿茶,更能满足各种消费者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一种有机甜绿茶,所述有机甜绿茶的组份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有机绿茶95-98% ;甜叶菊2_5%。所述的有机甜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称取称取新鲜茶青及甜叶菊;2)摊凉将新鲜茶青及甜叶菊摊凉,摊青厚度小于5cm,摊凉时间为5-8小时,直至新鲜茶青及甜叶菊失水30%以上;3)光热萎凋在自然光下光热萎凋2. 0-3. 0小时;4)杀青将光热萎凋的茶青及甜叶菊在温度为230_250°C的杀青筒中进行杀青,直至投茶青后能听到爆响声,手抓茶青有刺手感,梗折不断为止;5)摊凉将杀青后茶青及甜叶菊薄摊,其薄摊厚度为2_3cm,茶青表面覆盖湿布静置25-35分钟,充分散热; 6)初揉将摊凉后的茶青及甜叶菊在揉捻机中初揉20_45min ;7)初烘将初揉后的茶青及甜叶菊在90_100°C下进行初烘,烘至失水60%以上,手摸茶青不沾手且有温润感;8)初包揉将经过步骤7)初烘的茶青及甜叶菊摊叶回润,再分装在布中包揉3-5分钟,静置定型2-3分钟,松包、散热摊凉,反复以上包揉操作2-3次;9)搓团提毫将经步骤8)初包揉的茶青及甜叶菊置于两手之间团团转动,4-5转后再抖开,重复以上操作13-16分钟,然后放入温度为70-80°C的烘焙机中烘至失水80-90%。10)足干将经步骤9)搓团提毫后的茶叶摊凉1-1. 5小时后进行再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90-100°C,直至水分含量低于6% ;11)精制、包装将经步骤10)足干后的毛茶,风选、去除片末,真空包装得到所述的有机甜绿茶。实施例I一种有机甜绿茶,有机绿茶茶青原料为福云6号,占总量的95% ;甜叶菊为新光三号,占总量的5%。所述的有机甜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称取称取新鲜茶青及甜叶菊;2)摊凉将新鲜茶青及甜叶菊摊凉,摊青厚度小于5cm,摊凉时间为5-8小时,直至新鲜茶青及甜叶菊失水30%以上;3)光热萎凋在自然光下光热萎凋2. 0小时;4)杀青将光热萎凋的茶青及甜叶菊在温度为240°C的杀青筒中进行杀青,直至投茶青后能听到爆响声,手抓茶青有刺手感,梗折不断为止;5)摊凉将杀青后茶青及甜叶菊薄摊,其薄摊厚度为2_3cm,茶青表面覆盖湿布静置25分钟,充分散热;6)初揉将摊凉后的茶青及甜叶菊在桶径比为45/55的揉捻机中初揉30min ;7)初烘将初揉后的茶青及甜叶菊在95°C下进行初烘,烘至失水60%以上,手摸茶青不沾手且有温润感;8)初包揉将经过步骤7)初烘的茶青及甜叶菊摊叶回润,再分装在布中包揉3分钟,静置定型3分钟,松包、散热摊凉,反复以上包揉操作3次;9)搓团提毫将经步骤8)初包揉的茶青及甜叶菊置于两手之间团团转动,5转后再抖开,重复以上操作15分钟,然后放入温度为75°C的烘焙机中烘至失水80-90%。10)足干将经步骤9)搓团提毫后的茶叶摊凉I小时后进行再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100°c,直至水分含量低于6% ;11)精制、包装将经步骤10)足干后的毛茶,风选、去除片末,真空包装得到所述的有机甜绿茶。实施例2一种有机甜绿茶,有机绿茶茶青原料为福鼎大白,占总量的98% ;甜叶菊为新光三号,占总量的2%。
所述的有机甜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称取称取新鲜茶青及甜叶菊;2)摊凉将新鲜茶青及甜叶菊摊凉,摊青厚度小于5cm,摊凉时间为5-8小时,直至新鲜茶青及甜叶菊失水30%以上;3)光热萎凋在自然光下光热萎凋3. 0小时;4)杀青将光热萎凋的茶青及甜叶菊在温度为250°C的杀青筒中进行杀青,直至投茶青后能听到爆响声,手抓茶青有刺手感,梗折不断为止;5)摊凉将杀青后茶青及甜叶菊薄摊,其薄摊厚度为2_3cm,茶青表面覆盖湿布静置35分钟,充分散热;6)初揉将摊凉后的茶青及甜叶菊在桶径为45或55的揉捻机中初揉45分钟; 7)初烘将初揉后的茶青及甜叶菊在90°C下进行初烘,烘至失水60%以上,手摸茶青不沾手且有温润感;8)初包揉将经过步骤7)初烘的茶青及甜叶菊摊叶回润,再分装在布中包揉5分钟,静置定型2分钟,松包、散热摊凉,反复以上包揉操作2次;9)搓团提毫将经步骤8)初包揉的茶青及甜叶菊置于两手之间团团转动,4转后再抖开,重复以上操作13分钟,然后放入温度为80°C的烘焙机中烘至失水80-90%。10)足干将经步骤9)搓团提毫后的茶叶摊凉1,5小时后进行再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90°C°C,直至水分含量低于6% ;11)精制、包装将经步骤10)足干后的毛茶,风选、去除片末,真空包装得到所述的有机甜绿茶。实施例3一种有机甜绿茶,有机绿茶茶青原料为鸿雁9号,占总量的97% ;甜叶菊为守田三号,占总量的3%。所述的有机甜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称取称取新鲜茶青及甜叶菊;2)摊凉将新鲜茶青及甜叶菊摊凉,摊青厚度小于5cm,摊凉时间为5-8小时,直至新鲜茶青及甜叶菊失水30%以上;3)光热萎凋在自然光下光热萎凋2. 5小时;4)杀青将光热萎凋的茶青及甜叶菊在温度为230°C的杀青筒中进行杀青,直至投茶青后能听到爆响声,手抓茶青有刺手感,梗折不断为止;5)摊凉将杀青后茶青及甜叶菊薄摊,其薄摊厚度为2_3cm,茶青表面覆盖湿布静置30分钟,充分散热6)初揉将摊凉后的茶青及甜叶菊在桶径为45或55的揉捻机中初揉20分钟;7)初烘将初揉后的茶青及甜叶菊在100°C下进行初烘,烘至失水60%以上,手摸茶青不沾手且有温润感;8)初包揉将经过步骤7)初烘的茶青及甜叶菊摊叶回润,再分装在布中包揉4分钟,静置定型3分钟,松包、散热摊凉,反复以上包揉操作3次;9)搓团提毫将经步骤8)初包揉的茶青及甜叶菊置于两手之间团团转动,5转后再抖开,重复以上操作16分钟,然后放入温度为70°C的烘焙机中烘至失水80-90%。
10)足干将经步骤9)搓团提毫后的 茶叶摊凉I. 3小时后进行再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95°C,直至水分含量低于6% ;11)精制、包装将经步骤10)足干后的毛茶,风选、去除片末,真空包装得到所述的有机甜绿茶。
权利要求
1.一种有机甜绿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甜绿茶的组份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 有机绿茶95-98% ; 甜叶菊2-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甜绿茶,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绿茶茶青为福云6号、福鼎大白、白毛2号或鸿雁9号。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甜绿茶,其特征在于所述甜叶菊为新光三号或守田三 号。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有机甜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称取称取新鲜茶青及甜叶菊; 2)摊凉将新鲜茶青及甜叶菊摊凉,摊青厚度小于5cm,摊凉时间为5-8小时,直至新鲜茶青及甜叶菊失水30%以上 3)光热萎凋在自然光下光热萎凋2.0-3. 0小时; 4)杀青将光热萎凋的茶青及甜叶菊在温度为230-250°C的杀青筒中进行杀青,直至投茶青后能听到爆响声,手抓茶青有刺手感,梗折不断为止; 5)摊凉将杀青后茶青及甜叶菊薄摊,其薄摊厚度为2-3cm,茶青表面覆盖湿布静置25-35分钟,充分散热; 6)初揉将摊凉后的茶青及甜叶菊在揉捻机中初揉20-45分钟; 7)初烘将初揉后的茶青及甜叶菊在90-100°C下进行初烘,烘至失水60%以上,手摸茶青不沾手且有温润感; 8)初包揉将经过步骤7)初烘的茶青及甜叶菊摊叶回润,再分装在布中包揉3-5分钟,静置定型23分钟,松包、散热摊凉,反复以上包揉操作2-3次; 9)搓团提毫将经过步骤8)初包揉的茶青及甜叶菊置于两手之间团团转动,4-5转后再抖开,重复以上操作13-16分钟,然后放入温度为70-801的烘焙机中烘至失水80-90%。
10)足干将经过步骤9)搓团提毫后的茶叶摊凉1-1.5小时后再进行二次烘干,烘干温度为90-100°C,直至水分含量低于6% ; 11)精制、包装将经过步骤10)足干后的毛茶,风选、去除片末,真空包装得到所述的有机甜绿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有机甜绿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春茶的初揉时间应为20-30分钟,秋茶的初揉时间为40-45分钟。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有机甜绿茶及其制备方法,其组份及其重量百分含量为有机绿茶95-98%;甜叶菊2-5%。所述的有机甜绿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称取原料;2)摊凉;3)光热萎凋在自然光下光热萎凋2.0-3.0小时;4)杀青;5)摊凉;6)初揉;7)初烘;8)初包揉;9)搓团提毫将经初包揉的茶青及甜叶菊置于两手之间团团转动,4-5转后再抖开,重复以上操作13-16分钟,然后放入温度为70-80℃的烘焙机中烘至失水80-90%;10)足干;11)精制、包装。本发明的有机甜绿茶的制备方法克服了传统绿茶略带苦涩味,及对人体肠胃的轻度刺激作用的缺点,采用烘炒相结合的制备工艺,使制备的绿茶有炒青香高味醇的特点。
文档编号A23F3/14GK102771586SQ20121005588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29日
发明者周性墩, 蔡宝, 陈晓芳 申请人:福建沈佳有机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