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茯砖茶及生产方法

文档序号:603524阅读:51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茯砖茶及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黑茶,具体地说是一种茯砖茶,特别是涉及一种小规格茯砖茶及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茯砖茶约在1860年前问世,为黑茶中的一种,外形为长方砖形,厚度为3. Ocm 3. 5 cm,重量一般在0. 18 kg 5 kg。由于茯砖内有冠突散囊菌(俗称金花),干嗅有菌花清香,可促进茶叶中各种有机物质的转化,提高茶叶品质,长期饮用茯茶,具有降低人体血脂、 血糖、胆固醇的功效,促进新陈代谢,增强人体体质,延缓衰老,为新疆、青海、西藏、甘肃、宁夏等省区人民生活必备品。由于茯砖茶体积较大,饮用时需要工具敲碎取部份冲泡,既不卫生,又不雅观,不利于产品保存。且冲茶时还需要茶壶、滤斗等专用沏茶工具,否则碎茶在茶杯内浮动,表面浮状物多,不便饮用。产品不适合在宾馆、公共场合及外出旅游时饮用,从某种程度而言,制约了众多的消费人群。茯砖茶生产要经过原料处理、蒸气怄堆、压制定型、发花干燥、成品包装等工序,其生产工艺与黑、花两砖基本相同,不同之点是茯砖特有的“发花”工序,发花需要很多条件, 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要求砖形的厚度适宜及砖体松紧适度,便于微生物的繁殖。太厚太紧不利于干燥,易发霉,太薄太松则水份散发太快不利发花。因此,如将茯砖茶制成5g IOg的块状,由于规格小,茶坯水份发散快,而无法发花。目前,对于小规格茯砖茶的制备,一般是将大规格的茯砖茶重新打散敲碎、筛分,再按小规格冲压成型。一是造成产品浪费;二是工序增加,增加了生产成本,也影响了产品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方便饮用的茯砖茶及生产方法。本发明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茯砖茶,每块为圆形或方形, 重量为5g 10g,砖面色泽黑褐或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冠突散囊菌茂盛,颗粒饱满,汤色橙红或橙黄,红黄明亮。一种茯砖茶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⑴原料预处理将原料黑毛茶按传统工艺筛分拼配、蒸汽高温渥堆发酵、加茶汁搅拌均勻、司称、汽蒸使茶叶软化,备用;
⑵筑压成型将步骤⑴制备的散茶按每块5g IOg用模具筑压成型; ⑶混配按重量比1:0. 5 1. 5的比例,将步骤⑴制备的散茶和步骤⑵制备的茶坯混合均勻,放入消毒后的布袋,扎紧布袋口,然后将布袋平放,将布袋里的散茶和茶坯压平至3 cm 15 cm厚度;
⑷发花干燥将步骤⑶所得装有散茶和茶坯的布袋均勻的放在烘房木架上,每个布袋之间留2 cm间隙,按传统工艺发花干燥,当不同位置的样品水分含量在12 %时,出烘;ω分筛包装将步骤⑷出烘后的半成品从布袋倒出、搅散、分筛,得散茯茶与每块5g IOg的茯砖茶,散装茯茶经称重,包装后装箱,每块5g IOg的茯砖茶用锡箔纸包好,再包装后装箱。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较好的实现了发明目的,其工艺简单,产品饮用方便,环保卫生,且在生产小规格茯砖茶的同时,也生产了已发花的散茯茶,解决了散茯茶及小规格茯砖茶发花困难的技术难题。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
一种茯砖茶的生产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⑴原料预处理将原料黑毛茶按传统工艺筛分拼配、蒸汽高温渥堆发酵、加茶汁搅拌均勻、司称、汽蒸使茶叶软化,备用;
原料黑毛茶经抖筛、平圆筛筛分,风选机风选,拣梗机拣梗后进行拼配。将拼配好的茶放入蒸箱中并用厚布盖好,用温度为110°c左右的蒸汽蒸至蒸汽从蒸箱上的布冒出后继续蒸15分钟,使蒸箱内的茶叶均勻蒸透后,趁热堆到发酵仓内,堆高80 cm左右,盖上厚布保温,根据环境温度不同,经4小时 10小时的发酵,使茶叶转化为黑褐色,具有愉悦的茶香。 再用布袋装好的茶叶放入不锈钢桶中,用蒸汽冲兑茶汁水至沸腾后,按每7. 5 kg发酵好的茶叶兑500毫升茶汁水的比例(可根据环境温度、相对湿度的不同,调整茶汁水的用量),将茶叶与茶汁水一同放入搅拌机充分搅拌,拌勻后将其倒在工作台上。最后,将茶叶经汽蒸 (110°C左右)5秒,倒入不锈钢小斗备用。⑵筑压成型将步骤⑴制备的散茶按每块5g IOg用模具筑压成型;本实施例为 8g。⑶混配按重量比1:0. 5 1. 5 (本实施例为1:1)的比例,将步骤⑴制备的散茶和步骤⑵制备的茶坯混合均勻,放入消毒后的布袋,扎紧布袋口,然后将布袋平放在凉置台上,将布袋里的散茶和茶坯稍用力压平至3 cm 15 cm (本实施例为5 cm)厚度;太厚太紧不利于干燥,易发霉,太薄太松则水份散发太快不利发花,利用步骤⑴制备的散茶保持住小规格茶坯的水份。⑷发花干燥将步骤⑶所得装有散茶和茶坯的布袋均勻的放在烘房木架上,每个布袋之间留2 cm间隙,按传统工艺发花干燥,进烘后的12天 15天内为发花期,发花期温度应保持在 左右,相对湿度保持在65 % 75 %,以利冠突散囊菌的生长。以后5天 7天为干燥期,干燥期一般由27°C逐渐升高至45°C为止,相对湿度则应逐渐降低。 半成品进入烘房后应注意烘房上中下及四周角落相对湿度、温度的差异,并采取相应措施如排湿,升、降温度,增加相对湿度、通风等。当不同位置的样品水分含量在12 %时,出烘;
( 分筛包装将步骤⑷出烘后的半成品从布袋倒出、搅散、分筛,得散茯茶与每块5g IOg的茯砖茶,散茯茶经称重,包装后装箱,每块5g IOg的茯砖茶用锡箔纸包好,再包装后装箱。一种茯砖茶,每块为圆形或方形,重量为5g IOg(本实施例为8g),砖面色泽黑褐或黄褐,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冠突散囊菌茂盛,颗粒饱满,汤色橙红或橙黄,红黄明亮。
本发明在传统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混配工序,解决了小规格茯砖茶和散茯茶发花困难的技术难题,其工艺简单,环保卫生。实施例2:
本实施例在步骤⑵中,按每块5g用模具筑压成型;
本实施例在步骤⑶中,按重量比1:1. 5的比例,将步骤⑴制备的散茶和步骤⑵制备的茶坯混合均勻,将布袋里的散茶和茶坯稍用力压平至3 cm厚度; 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3:
本实施例在步骤⑵中,按每块IOg用模具筑压成型;
本实施例在步骤⑶中,按重量比1:0. 5的比例,将步骤⑴制备的散茶和步骤⑵制备的茶坯混合均勻,将布袋里的散茶和茶坯稍用力压平至10 cm厚度; 余同实施例1。实施例4:
本实施例在步骤⑵中,按每块IOg用模具筑压成型;
本实施例在步骤⑶中,按重量比1:0. 5的比例,将步骤⑴制备的散茶和步骤⑵制备的茶坯混合均勻,将布袋里的散茶和茶坯稍用力压平至15 cm厚度; 余同实施例1。
权利要求
1.一种茯砖茶,其特征是每块为圆形或方形,重量为5g 10g,砖面色泽黑褐或黄褐, 内质香气纯正、滋味醇厚,冠突散囊菌茂盛,颗粒饱满,汤色橙红或橙黄,红黄明亮。
2.一种茯砖茶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它包括以下步骤⑴原料预处理将原料黑毛茶按传统工艺筛分拼配、蒸汽高温渥堆发酵、加茶汁搅拌均勻、司称、汽蒸使茶叶软化,备用;⑵筑压成型将步骤⑴制备的散茶按每块5g IOg用模具筑压成型; ⑶混配按重量比1:0. 5 1. 5的比例,将步骤⑴制备的散茶和步骤⑵制备的茶坯混合均勻,放入消毒后的布袋,扎紧布袋口,然后将布袋平放,将布袋里的散茶和茶坯压平至3 cm 15 cm厚度;⑷发花干燥将步骤⑶所得装有散茶和茶坯的布袋均勻的放在烘房木架上,每个布袋之间留2 cm间隙,按传统工艺发花干燥,当不同位置的样品水分含量在12 %时,出烘;( 分筛包装将步骤⑷出烘后的半成品从布袋倒出、搅散、分筛,得散茯茶与每块5g IOg的茯砖茶,散装茯茶经称重,包装后装箱,每块5g IOg的茯砖茶用锡箔纸包好,再包装后装箱。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方便饮用的茯砖茶,其特征是每块为圆形或方形,重量为5g~10g,其生产方法为原料预处理、筑压成型、混配、发花干燥、分筛包装步骤,本发明工艺简单,产品饮用方便,环保卫生,且在生产小规格茯砖茶的同时,也生产了已发花的散茯茶,解决了散茯茶及小规格茯砖茶发花困难的技术难题。
文档编号A23F3/06GK102550722SQ201210081740
公开日2012年7月11日 申请日期2012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2年3月26日
发明者孙俊, 孙建兵 申请人:孙建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