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添加酱的粽子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05840阅读:3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添加酱的粽子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领域,更具体的,本发明涉及一种添加酱的粽子。
背景技术
根据粽子的“国家标准”中的定义,粽子是“以糯米、黍米等谷类食物为主要原料, 以豆类、果仁、蜜饯、肉禽类、水产品等为辅料,用粽叶或荷叶包扎,经水煮而成的制品”。粽子古称“角黍”,是端午节的节日食品,传说是为纪念屈原而流传的,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据记载,早在春秋时期,用菰叶(英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这时,包粽子的原料除糯米外,还添加中药益智仁,煮熟的粽子称“益智粽”。南北朝时期粽子的品种增多,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裹成的粽子还用作交往的礼品。宋朝时,已有“蜜饯粽”,即果品入粽。元、明时期,粽子的附加料已出现豆沙、猪肉、松子仁、枣子、胡桃等等,品种更加丰富多彩。清代出现“火腿粽子”。随着粽子工业化生产的实现和粽子加工包装技术的进步,粽子已发展成为四季皆宜的食品。然而粽子的品种和口味从清代以后就没有太大发展,大多数粽子的馅料需要较大力地咀嚼,不利于儿童和老人享用。另外,目前的粽子,每个品种的滋味都很单一,不符合现代人对于口味层次感的要求。因此本领域迫切需要改善这一状况,开拓新品种新口味的粽子,将我国的传统食品发扬光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新的口感、香味、色泽俱佳的粽子。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粽子,包括粽壳和包埋于粽壳中的内容物,所述内容物为谷类食物和馅料,所述的馅料中包含酱,并且以所述粽子的总重量计,其中酱的含量为I 一 50wt% ;谷类食物的含量为20 - 99wt%。在另一优选例中,其中酱的含量为5 - 30wt%。在另一优选例中,其中谷类食物的含量为40 - 90wt%。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酱选自下述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酱类、复合调味酱和果醫。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馅料中还可包含余量的辅料,所述辅料选自以下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食用糖、豆沙、禽肉、动物油、豆、果仁、枣、莲蓉、蜜饯、水果、蔬菜、蛋黄、防腐剂。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粽壳由以下材料制成菰叶、芦苇叶、箬叶、竹叶、竹筒或它们的组合。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谷类食物选自白糯米、黑糯米、血糯米、黄米、玉米、黍米、白糯米粉、黑糯米粉、血糯米粉、黄米粉、玉米粉、黍米粉、或它们的组合。
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粽子的形状选自筒状、四角状、五角状、六角状、圆球状、椭球状。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上述的本发明提供的粽子的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谷类食物和馅料,混合,用粽壳包裹,捆扎成固定形状的粽子;所述的馅料中包含酱,以所述粽子的总重量计,其中酱的含量为I 一 50wt% ;谷类食物的含量为20 —99wt%0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ii):将(i)制备的粽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蒸或煮30-200分钟,获得可以食用的粽子。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酱在制备粽子中的应用,所述的酱选自下述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混合酱类、复合调味酱和果酱。
据此,本发明开拓了新品种新口味的粽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发明人经过长期的试验,惊奇地发现以一定的比例的酱作为馅料制备的粽子,口感绵软、鲜美,并且能够具有各种所需的香气。在此基础上,完成了本发明。粽子的组成本发明的粽子包括粽壳和包埋于粽壳中的内容物,所述内容物为谷类食物和馅料,所述的馅料中包含酱。在本发明中,采用的酱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在《GB 20903-2007调味品分类》与《GB 22474-2008果酱》中分别定义的酱类、复合调味酱、或果酱。在本发明中,对采用的粽壳材料没有特别的限制,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可用于制备粽子的任何一种粽壳材料。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的粽壳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郝叶、芦苇叶、箬叶、竹叶、竹筒、或它们的组合。在本发明中,对粽子中采用的谷类食物没有特别的限制,其可以是现有技术中可用于制备粽子的任何一种或多种谷物或谷物粉。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的谷物或谷物粉选自白糯米、黑糯米、血糯米、黄米、玉米、黍米、白糯米粉、黑糯米粉、血糯米粉、黄米粉、玉米粉、黍米粉、或它们的组合。在本发明中,对粽子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所述的粽子可制备成任何形状比如筒状、四角状、五角状、六角状、圆球状、或椭球状。此外,在本发明的粽子中,所述的馅料还可以包含现有技术的粽子中的辅料、或其它各种对人体有益的或可调节口味的材料,比如,所述馅料中还可包含但不限于选自下述辅料的一种或多种豆沙、禽肉、动物油、植物油、酱油、香辛料、盐、味精、豆、果仁、枣、莲蓉、蜜饯、水果、蔬菜、蛋黄、防腐剂。所述辅料可以为任意形态,如食材各种尺寸大小的原型、泥状、粉状、和/或两种或两种以上形态的混合。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选用的辅料和采用的酱搭配后滋味更加鲜美,例如但不限于,蔬菜与味精合用;枣、豆与蜜饯合用;蛋黄、蔬菜与防腐剂合用。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的酱位于粽子的里层,其外包裹有谷类食物。或者,酱和辅料的混合物位于粽子的里层,其外包裹有谷类食物。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的酱均匀分散于谷类食物中。或者,所述的酱或酱和辅料的混合物位于粽子的里层,其外包裹有分散了酱的谷类食物。在本发明的另一种优选方式中,可将酱或酱和辅料的混合物制成团状、每个粽子中含有至少一个团状的酱或酱和辅料的混合物。在这种优选方式中,谷类食物中可以分散有本发明采用的酱。粽子中各组份的含量本发明对所述粽子的重量没有限制,一般地,所述粽子的重量为5_500g,更优选的,所述粽子的重量为10-500g,比如粽子的重量可以是5g,10g, 15g,20g, 30g, 50g, 80g,IOOg 或 200g。本发明的粽子包括粽壳、包埋于粽壳中的谷类食物以及馅料,所述的馅料中包含酱,以所述粽子的总重量计,其中酱的含量为I 一 50wt%。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粽子中,酱的含量为5 — 30wt%。在另一优选例中,所述谷类食物的含量为40 - 90wt% ;更优选的,所述酱的含量为5 - 30wt%,所述谷类食物的含量为40 — 90wt%。本发明的粽子中所含有的辅料的含量,以粽子的总重量计,为O — 60%,较佳地为15 - 35%。以所含的辅料以枣泥和食用糖为例,其中枣泥的含量为O — 40%,较佳地为
10- 20% ;食用糖的含量为O — 20%,较佳地为5 — 15%。在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式中,所述粽子中酱辅料的重量比为I :5 ;更优选的,所述粽子中酱辅料的重量比为I :2 ;最优选的,所述粽子中酱辅料的重量比为I :1。粽子的制法本发明还提供了制备所述的粽子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将谷类食物和馅料,混合,用粽壳包裹,捆扎成固定形状的粽子;所述的馅料中包含酱,以所述粽子的总重量计,其中酱的含量为I 一 50wt% ;谷类食物的含量为20 — 99wt%。在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制备方法还可以包括步骤(ii):将(i)制备的粽子放入锅中,加入适量的水,蒸或煮30-200分钟,获得可以食用的粽子。本发明的主要优点在于I、本发明首次将酱用于粽子产品,开发出了一类新型粽子,这类粽子具备酱所特有的香气,例如但不限于,发酵香气、海鲜香气、菌菇类香气、肉类香气、坚果类香气、水果类香气或者多种食材熬煮后产生的复合香气,并有着鲜美的口感。2、本发明提供的粽子口感层次丰富,富于变化,更符合现代人对于口感的要求。 3、本发明丰富了粽子的口味、品种和风味,并且加工方便,有利于工业化大生产,更有利于使粽子成为一种老少咸宜、四季皆宜的食品。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外说明,否则所有的百分数、比率、比例、或份数按
重量计。本发明中的重量体积百分比中的单位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例如是指在100毫升的溶液中溶质的重量。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发明方法中。文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下述实施例中使用的枣泥、莲蓉、赤豆沙购自上海福缘食品有限公司,麦芽糖购自山东绿健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玉米粉购自内蒙古老哈河粮油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其它原料均购自超市。下述实施例中各个粽子的制备步骤可以为以下几种I、将谷类食物淘洗干净,浙除水分至无线状连续滴水,备用。将酱、米混合均匀,用传统方法包好粽子,煮熟,即可。2、将谷类食物淘洗干净,浙除水分至无线状连续滴水,备用。将酱和米混合均匀,备用。 将辅料混合均匀,调制成馅,作为粽子的馅心,用传统方法包好粽子,煮熟,即可。3、将谷类食物淘洗干净,浙除水分至无线状连续滴水,备用。将酱与辅料混合均匀,调制成馅,作为粽子的馅心,用传统方法包好粽子,煮熟,SP可。制备实施例I — 7下表所列是各例中各种成分的种类及其含量,其中的百分含量是以粽子的总重量计
权利要求
1.ー种粽子,包括粽壳和包埋于粽壳中的内容物,所述内容物为谷类食物和馅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馅料中包含酱,并且以所述粽子的总重量计,其中酱的含量为I — 50wt%;谷类食物的含量为20 — 99wt%。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粽子,其特征在于,其中酱的含量为5— 30wt%。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粽子,其特征在于,其中谷类食物的含量为40— 90wt%o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酱选自下述的ー种或ー种以上的混合酱类、复合调味酱和果酱。
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馅料中还可包含余量的辅料,所述辅料选自以下的ー种或ー种以上食用糖、豆沙、禽肉、动物油、豆、果仁、枣、莲蓉、蜜饯、水果、蔬菜、蛋黄、防腐剤。
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粽壳由以下材料制成菰叶、芦苇叶、箬叶、竹叶、竹筒或它们的组合。
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谷类食物选自白糯米、黑糯米、血糯米、黄米、玉米、黍米、白糯米粉、黑糯米粉、血糯米粉、黄米粉、玉米粉、黍米粉、或它们的组合。
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粽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粽子的形状选自筒状、四角状、五角状、六角状、圆球状、椭球状。
9.ー种制备权利要求I 一 8任一所述的粽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i)将谷类食物和馅料,混合,用粽壳包裹,捆扎成固定形状的粽子;所述的馅料中包含酱,以所述粽子的总重量计,其中酱的含量为I 一 50wt% ;谷类食物的含量为20 — 99wt%。
10.一种酱在制备粽子中的应用,所述的酱选自下述的ー种或ー种以上的混合酱类、复合调味醫和果醫。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添加酱的粽子。所述的粽子包括粽壳和包埋于粽壳中的内容物,所述内容物为谷类食物和馅料,所述的馅料中包含酱,并且以所述粽子的总重量计,其中酱的含量为1-50wt%;谷类食物的含量为20-99wt%。
文档编号A23L1/164GK102657313SQ201210183148
公开日2012年9月12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5日
发明者王保翠, 穆英俊, 荣耀中, 蔡愈杭 申请人:上海东锦食品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