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实火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608174阅读:21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清实火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凉茶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清实火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实火证指阳热亢盛之火邪,多由于外感邪气,脏腑机能活动失调引起,以肝胆、胃肠实火为多见。特别是阳盛体质的青壮年人群,在进食麻辣烫等一些热性食品后,容易引起实火证。其患者一般表现出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生疮、咽喉肿痛、便秘、牙龈出血、疖疮乍起等症状。实火证患者在中医治疗上多服用中药苦寒制火、清热解毒、泻实败火;但是多数患者觉得口服中药,味苦而难以下咽,所以在治疗实火证的过程存在诸多不便。中医讲究未病先防和对症调理,所以针对实火证预防和治疗,非常有必要研制一种既有清实火的药效功能,又可当作人们日常饮用的保健饮品,以解决阳盛体质人群担心常吃麻辣烫等热性食品而引发实火证以及治疗痛苦的问题。目前,凉茶种类很多,有专门针对泻火除烦、清热利尿、凉血解毒的强力去火凉茶(CN100539860C);有针对去湿气、风热感冒、泻 火的祛湿凉茶(CN1907066A);有针对胃寒人群的养胃型凉茶(CN101341916A)。市面上还有一种加多宝凉茶,其由岗梅、淡竹叶、五指柑;配以山芝麻、布渣叶、金沙藤、金樱根、木蝴蝶;再加广金钱草、火炭母、夏枯草制备而成。该凉茶具有较强的清火、除湿作用,因此更适于居住南方湿热地区的人群饮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清实火、除热燥、口感好、食用方便的凉茶,同时提供该凉茶的制备方法,以预防阳盛体质人群患实火证,并对已患实火证者进行调理和治疗。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清实火凉茶,它含有以下重量份比的组分构成桅子O. 5 5份、决明子O. 3 3份、菊花O. 2 2份、蒲公英O. 5 5份、金银花O. 5 5份。本发明提供的清实火凉茶,其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比桅子0.5 3份、决明子
O.3 2份、菊花O. 2 I份、蒲公英I 3份、金银花O. 5 I. 2份。本发明提供的清实火凉茶,其组分的更优选重量份比桅子2份、决明子I份、菊花O. 6份、蒲公英2份、金银花O. 6份。本发明提供的清实火凉茶,它由以下重量份比的组分构成桅子O. 5 5份、决明子O. 3 3份、菊花O. 2 2份、蒲公英O. 5 5份、金银花O. 5 5份、茉莉花O. 2 2份。本发明提供的清实火凉茶,其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比桅子2. 4份、决明子I. 8份、菊花O. 6份、蒲公英2份、金银花O. 6份、茉莉花O. 6份。本发明提供的清实火凉茶,它由以下重量份比的组分构成桅子O. 5 5份、决明子O. 3 3份、菊花O. 2 2份、蒲公英O. 5 5份、金银花O. 5 5份、茉莉花O. 2 2份、乌梅O. 5 5份。
本发明提供的清实火凉茶,其组分的优选重量份比桅子2份、决明子I. 6份、菊花O. 6份、蒲公英2份、金银花O. 6份、茉莉花O. 6份、乌梅2份。本发明提供的清实火凉茶的制备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i按照重量份比称取桅子O. 5 5份、决明子O. 3 3份、菊花O. 2 2份、蒲公英O. 5 5份、金银花O. 5 5份;
ii将i步所述组分混合后加入水,组分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8 12,混合,浸泡20 40 min,加热,煮沸后持续I I. 5 h,过滤,得滤液A和滤渣;iii在滤渣中加水,煮沸维持15 30 min,过滤,得滤液B ;
IV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025 I. 10,灭菌,分装,制得清实火 凉茶。该凉茶也可将浓缩液与水按适当比例稀释后,再瓶装或灌装;还可将浓缩液加入辅料如环糊精或淀粉,加工成颗粒干燥,灭菌,再制成颗粒剂、粉剂或片剂食用。本发明中过滤通常采用500 600目的筛孔进行普通过滤、抽滤或压滤;液体型灌装凉茶可采用高温杀菌法进行杀菌,即121°C下杀菌10 20 s或130 145°C下杀菌3 10 s ;固体型凉茶可采用饱和蒸汽灭菌、干热灭菌或辐照杀菌。本发明提供的清实火凉茶的制备方法,所述i步骤中组分的重量份比为桅子O. 5 5份、决明子O. 3 3份、菊花O. 2 2份、蒲公英O. 5 5份、金银花O. 5 5份、茉莉花O. 2 2份。本发明提供的清实火凉茶的制备方法,所述i步骤中组分的重量份比为桅子O. 5 5份、决明子O. 3 3份、菊花O. 2 2份、蒲公英O. 5 5份、金银花O. 5 5份、茉莉花O. 2 2份、乌梅O. 5 5份。本发明提供的凉茶配方中桅子具有护肝、利胆、降压、镇静、止血、消肿等作用;决明子味苦、甘而性凉,有清肝火、祛风湿、益肾明目等功能;菊花清热明目;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金银花清热解毒、疏风解表;乌梅敛肺,涩肠,生津;茉莉花气味芳香,且具有清热解毒、利湿、理气和中的功效;本发明上述组分及组分剂量相互配合协同,可起到清实火、除热燥的作用,由此消除由于实火、热燥引起的面红目赤、口唇干裂、口苦燥渴、口舌生疮、咽喉肿痛、便秘、牙龈出血、疖疮乍起等症状。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凉茶,具有良好的清实火、除热燥的效果。该凉茶适用于实火证患者食用,尤其适用于居住北方地区的人群饮用。本发明凉茶因具有保健、预防上火的功效,因此也适于健康人士长期饮用。本发明在滤液A和B混合后,可加入蜂蜜、柠檬酸、果糖等常用食用调味剂,可使凉茶风味多样,老少皆宜,口感更佳。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实施例用于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发明。实施例I
取桅子500 g、决明子300 g、菊花200 g、蒲公英500 g、金银花500 g,混合后,用16 L水浸泡20 min,再加热煮沸,维持沸腾I h,过滤,得滤液A和滤渣,将滤渣再加入10 L水,浸没滤渣,继续煮沸,维持沸腾15 min,过滤,得滤液B,合并滤液A和滤液B,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025,加入I L蜂蜜和少量果糖进行调味,再加水稀释至相对密度为I. 008,过滤,将滤液121°C煮沸30 min灭菌,无菌灌装,得到罐装的凉茶。
实施例2
取桅子750 g、决明子450 g、菊花300 g、蒲公英750 g、金银花750 g,混合后,用36 L水浸泡40 min,再加热煮沸,维持沸腾I. 5 h,过滤,得滤液A和滤渣,将滤渣再加入30 L水,浸没滤渣,继续煮沸,维持沸腾30 min,过滤,得滤液B,合并滤液A和滤液B,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075,加入I. 2 L蜂蜜和少量果糖进行调味,再加水稀释至相对密度为I. 010,过滤,将滤液130°C煮沸10 s灭菌,无菌灌装,得到罐装的凉茶。实施例3
取桅子400 g、决明子200 g、菊花120 g、蒲公英400 g、金银花120 g,混合后,用13 L水浸泡30 min,再加热煮沸,维持沸腾I h,过滤,得滤液A和滤渣,将滤渣再加入7 L/K,浸没滤渣,继续煮沸,维持沸腾30 min,过滤,得滤液B,合并滤液A和滤液B,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10,加入I L蜂蜜和少量果糖进行调味,再加水稀释至相对密度为I. 025,过滤,将 滤液121°C煮沸30 min灭菌,无菌灌装,得到罐装的凉茶。实施例4
取桅子1000 g、决明子600 g、菊花400 g、蒲公英1000 g、金银花1000 g、茉莉花600g,混合后,用37 L水浸泡20 min,再加热煮沸,维持沸腾I h,过滤,得滤液A和滤渣,将滤渣再加入25 L水,浸没滤渣,继续煮沸,维持沸腾20 min,过滤,得滤液B,合并滤液A和滤液B,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070,加入I L蜂蜜和少量果糖进行调味,再加水稀释至相对密度为I. 010,过滤,将滤液121°C煮沸25 min灭菌,无菌灌装,得到罐装的凉茶。实施例5
取桅子1200 g、决明子900 g、菊花300 g、蒲公英1000 g、金银花300 g、茉莉花300 g,混合后,用40 L水浸泡35 min,再加热煮沸,维持沸腾I. 5 h,过滤,得滤液A和滤渣,将滤渣再加入25 L水,浸没滤渣,继续煮沸,维持沸腾30 min,过滤,得滤液B,合并滤液A和滤液B,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10,加入I L蜂蜜和少量果糖进行调味,再加水稀释至相对密度为I. 025,过滤,将滤液140°C煮沸8 s灭菌,无菌灌装,得到罐装的凉茶。实施例6
取桅子750 g、决明子450 g、菊花300 g、蒲公英750 g、金银花750 g、茉莉花300 g、乌梅750 g,混合后,用42 L水浸泡40 min,再加热煮沸,维持沸腾I. 5 h,过滤,得滤液A和滤渣,将滤渣再加入30 L水,浸没滤渣,继续煮沸,维持沸腾30 min,过滤,得滤液B,合并滤液A和滤液B,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095,加入I. 5 L蜂蜜、I L果糖和适量柠檬酸进行调味,再加水稀释至相对密度为I. 015,过滤,将滤液121°C煮沸30 min灭菌,无菌灌装,得到灌装的凉茶。实施例7
取桅子1000 g、决明子800 g、菊花300 g、蒲公英1000 g、金银花300 g、茉莉花300 g、乌梅1000 g,混合后,用47 L水浸泡40 min,再加热煮沸,维持沸腾I h,过滤,得滤液A和滤渣,将滤渣再加入32 L水,浸没滤渣,继续煮沸,维持沸腾30 min,过滤,得滤液B,合并滤液A和滤液B,加热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058,加入I. 5 L蜂蜜和适量柠檬酸进行调味,再加水稀释至相对密度为I. 012,过滤,将滤液121°C煮沸30 min灭菌,无菌灌装,得到罐装的凉茶。实施例8食用效果实验从石家庄地区阳盛体质人群中选取身体健康状态良好的300个样本,每间隔一天进食一次麻辣烫,6天后,随机选取180名患者,选取的患者至少出现以下一种症状咽痛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厚、口舌生疮、牙根出血。将选取的180例患者,随机分为9组编号,每组20人,其中实验组I 7分别饮用实施例I 7制备的凉茶,每人每天至少800 ml ;同等条件下,阳性对照组为饮用普通菊花茶,空白对照组为未饮用任何缓解症状的药品和饮品;3天后,观察其患者症状的治愈情况,其中,治愈为患者出现所述症状消失。其实验结果见表I。表I不同实验组患者症状的治愈情况(治愈例数/患病例数)
症状I咽痛口干I大便秘结I舌红苔厚I口舌生疮I牙銀出血
实验组 I11/1212/129/1011/112/2更验组 29/1017/1713/14^6~3/3
更验组 310/1015/1612/13~5/5~6/6
更验组 411/1114/14TT/128/9~3/3
更验组 516/1615/169/104/4
更验组 613/1417/1712/1267δ~1/1
更验组 710/1015/158 8TTTil3/3
雨裡对照组 7 19/1410/136/9 ~2/2
至召对照组|5/15Κ/1513/912/9|l/l
上述实验经统计学处理,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相比ρ〈0. 01。从以上对比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发明制备的凉茶对于患有实火燥热证出现的咽痛口干、大便秘结、舌红苔厚、口舌生疮、牙根出血等症状的治愈例数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的治愈例数和空白对照组患者的自身恢复例数。可见,实验证明,本发明提供的凉茶具有良好的清实火、除热燥的功效。本发明凉茶制备方法简单,操作方便,易于工业规模化生产,具有很好的社会价值。
权利要求
1.一种清实火凉茶,其特征在于它含有以下重量份比的组分桅子O. 5 5份、决明子O.3 3份、菊花O. 2 2份、蒲公英O. 5 5份、金银花O. 5 5份。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清实火凉茶,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比的组分构成桅子O. 5 3份、决明子O. 3 2份、菊花O. 2 I份、蒲公英I 3份、金银花O. 5 I. 2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实火凉茶,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比的组分构成桅子2份、决明子I份、菊花O. 6份、蒲公英2份、金银花O. 6份。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清实火凉茶,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比的组分构成桅子O. 5 5份、决明子O. 3 3份、菊花O. 2 2份、蒲公英O. 5 5份、金银花O. 5 5份、茉莉花O. 2 2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清实火凉茶,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比的组分构成桅子2. 4份、决明子I. 8份、菊花O. 6份、蒲公英2份、金银花O. 6份、茉莉花O. 6份。
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清实火凉茶,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比的组分构成桅子O. 5 5份、决明子O. 3 3份、菊花O. 2 2份、蒲公英O. 5 5份、金银花O. 5 5份、茉莉花O. 2 2份、乌梅O. 5 5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清实火凉茶,其特征在于它由以下重量份比的组分构成桅子2份、决明子I. 6份、菊花O. 6份、蒲公英2份、金银花O. 6份、茉莉花O. 6份、乌梅2份。
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清实火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i按照重量份比称取桅子O. 5 5份、决明子O. 3 3份、菊花O. 2 2份、蒲公英O.5 5份、金银花O. 5 5份; ii将i步所述组分混合后加入水,组分和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8 12,混合,浸泡20 40 min,加热,煮沸后持续I I. 5 h,过滤,得滤液A和滤渣; iii在滤渣中加水,煮沸维持15 30 min,过滤,得滤液B ; IV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浓缩至相对密度为I. 025 I. 10,灭菌,分装,制得清实火凉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实火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i步骤中所述组分的重量份比为桅子O. 5 5份、决明子O. 3 3份、菊花O. 2 2份、蒲公英O. 5 5份、金银花O. 5 5份、茉莉花O. 2 2份。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清实火凉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i步骤中所述组分的重量份比为桅子O. 5 5份、决明子O. 3 3份、菊花O. 2 2份、蒲公英O. 5 5份、金银花O. 5 5份、茉莉花O. 2 2份、乌梅O. 5 5份。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清实火凉茶,它包含以下重量份比的组分构成栀子0.5~5份、决明子0.3~3份、菊花0.2~2份、蒲公英0.5~5份、金银花0.5~5份。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i按照上述重量份比称量;ii将称量好的组分混合后加入水,浸泡20~40min,加热,煮沸后持续1~1.5h,过滤,得滤渣和滤液A;iii在滤渣中加水,煮沸持续15~30min,过滤,得滤液B;iv、将滤液A和滤液B混合,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25~1.10,灭菌,包装,制得清实火凉茶。通过实验证明,本发明所提供的凉茶,具有良好的清实火、除热燥的效果。该凉茶适用于实火证患者食用,尤其适用于居住北方地区的人群饮用。
文档编号A23F3/34GK102771607SQ20121029016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6日
发明者张士舜 申请人:张士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