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油的精制方法

文档序号:415109阅读:18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稻米油的精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用油加工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稻米油的精制方法。
背景技术
稻米油俗称米糠油,是大米在辗白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副产物米皮,经压榨或浸出工艺制得毛油,然后经进一步精炼(物理精炼或化学精炼)处理后得到的产品。由于其脂肪酸组成合理,且含有的维生素E、留醇、谷维素等脂质物有利于人体的吸收,具有清除血液中的胆固醇、降低血脂、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等有益作用,而成为国内外公认的营养健康油。值得一提的是,谷维素是稻米油的一项特色指标,稻米毛油中谷维素的含量在2. 5%左右。目前稻米油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成为继葵花籽油、玉米胚芽油之后又一新型食用油。稻米油因其原料米皮结构的特殊性,富含脂肪酶,辗白加工后,如不迅速进行灭酶处理,会导致油脂在脂肪酶的催化作用下发生水解,使毛油的酸价迅速升高(有时酸价能达到30 50mgK0H/g),从而给后续的精炼造成困难。目前稻米油加工过程中,普遍采取碱炼或者物理脱酸的方法进行脱酸。其不足之处是碱炼除造成中性油大量损失以及会产生大量废水外,还会使得谷维素的含量大大降低,从而使产品稻米油中谷维素含量极低,营养价值大打折扣;物理脱酸的不足之处是能耗高,同时在长时间的高温过程中易产生反式脂肪酸,对人体健康有潜在危害。在稻米油的常规精炼工艺中,脱色通常采用白土吸附的方法,不足之处是除了会造成中性油的损失,脱色土的进一步无害处理也是生产厂家的一大负担。除此之外,脱色后的稻米油色泽很难达到GB 19112-2003 一级油的标准,这也是市场上的米糠油绝大多数为四级油的原因所在。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不产生反式脂肪酸,产品色泽超过GB19112-2003 —级油的标准,产品得率高,不添加任何助剂,无废水排放,谷维素保留率高且产品香味浓郁的稻米油的精制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I)脱色将四级标准的米糠油,经换热器升温到150 170°C,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190 245°C,轻组分色素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35 42°C,流入轻组分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脱色系统的真空度在5 40Pa ;·
(2)分提第一步,重组分经换热器升温至230 250°C,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进行精制,物料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300 310°C,轻组分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35 42°C,流入半成品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分提系统的真空度在O. I 5Pa ;第二步,第一步收集的重组分经换热器升温至240 260°C,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进行精制,物料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310 320°C,轻组分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35 42°C,流入半成品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分提系统的真空度在O. I 5Pa ;(3)脱酸分提步骤的两个轻组分半成品混合,经换热器升温至240 260°C,然后进入脱酸塔,脱酸塔底通适量过热蒸汽,真空度在50 300Pa ;(4)冬化脱脂脱酸处理后的稻米油泵至冬化罐中,在搅拌状态下升温至32 35°C,然后进入结晶阶段,以I. 5 2V /h的降温速率降温到15°C,然后以O. 5°C /h的降温速率降温到3°C,进入养晶阶段,并于3°C恒温养晶14h,之后进入冬化过滤机过滤,过滤压力不大于O. 2Mpa,冬化脱脂完毕即制得精制的稻米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优点是利用物理方法实现稻米油的脱色和分提,精制过程中高温时间极短,不产生反式脂肪酸,产品色泽超过GB 19112-2003 —级油的标准,产品得率高,整个过程不添加任何助剂、无废水排放,谷维素保留率高且产品香味浓郁。


图I是本发明的工艺流程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实施例I四级米糠油经换热器升温到155°C,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195°C,轻组分色素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37°C,流入轻组分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脱色系统的真空度在5Pa。重组分进入第一步分提工序,经换热器升温至230°C,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进行精制,物料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300°C,分提系统的真空度在IPa,轻组分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35°C,流入半成品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然后进入第二步分提工序,经换热器升温至240°C,进入分子蒸馏器进行精制,物料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310°C,分提系统的真空度在3Pa,轻组分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35°C,流入半成品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两步分提后的两个轻组分半成品混合,经换热器升温至240°C,然后进入脱酸塔,脱酸塔底通适量过热蒸汽,真空度在133Pa。脱酸处理后的稻米油泵至冬化罐中,在搅拌状态下升温至32°C,然后进入结晶阶段,以I. 5°C /h的降温速率降温到15°C,然后以O. 5°C /h的降温速率降温到3°C,进入养晶阶段,并于3°C恒温养晶14h,之后进入冬化过滤机过滤,过滤压力不大于O. 2Mpa。冬化脱脂完毕即制得成品稻米油,色泽指标达到 R3. 2,Y35 (133. 4mm 槽)。实施例2四级米糠油经换热器升温到170°C,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245°C,轻组分色素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42°C,流入轻组分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脱色系统的真空度在40Pa。重组分进入第一步分提工序,经换热器升温至250°C,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进行精制,物料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310°C,分提系统的真空度在2Pa,轻组分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42°C,流入半成品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然后进入第二步分提工序,经换热器升温至260°C,进入分子蒸馏器进行精制,物料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320°C,分提系统的真空度在4Pa,轻组分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35°C,流入半成品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两步分提后的两个轻组分半成品混合,经换热器升温至260°C,然后进入脱酸塔,脱酸塔底通适量过热蒸汽,真空度在300Pa。脱酸处理后的稻米油泵至冬化罐中,在搅拌状态下升温至35°C,然后进入结晶阶段,以2V /h的降温速率降温到15°C,然后以O. 5°C /h的降温速率降温到3°C,进入养晶阶段,并于3°C恒温养晶14h,之后进入冬化过滤机过滤,过滤压力不大于O. 2Mpa。冬化脱脂完毕即制得成品稻米油,色泽指标达到 R3. O, Y35 (133. 4mm 槽)。实施例3四级米糠油经换热器升温到165°C,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195°C,轻组分色素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37°C,流入轻组分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脱色系统的真空度在20Pa。重组分进入第一步分提工序,经换热器升温至230°C,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进行精制,物料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300°C,分提系统的真空度在IPa,轻组分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35°C, 流入半成品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然后进入第二步分提工序,经换热器升温至240°C,进入分子蒸馏器进行精制,物料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310°C,分提系统的真空度在3Pa,轻组分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35°C,流入半成品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两步分提后的两个轻组分半成品混合,经换热器升温至240°C,然后进入脱酸塔,脱酸塔底通适量过热蒸汽,真空度在266Pa。脱酸处理后的稻米油泵至冬化罐中,在搅拌状态下升温至32°C,然后进入结晶阶段,以I. 5°C /h的降温速率降温到15°C,然后以O. 5°C /h的降温速率降温到3°C,进入养晶阶段,并于3°C恒温养晶14h,之后进入冬化过滤机过滤,过滤压力不大于O. 2Mpa。冬化脱脂完毕即制得成品稻米油,色泽指标达到 R2. 9,Y29 (133. 4mm 槽)。实施例4四级米糠油经换热器升温到170°C,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245°C,轻组分色素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42°C,流入轻组分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脱色系统的真空度在30Pa。重组分进入第一步分提工序,经换热器升温至250°C,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进行精制,物料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310°C,分提系统的真空度在2Pa,轻组分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42°C,流入半成品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然后进入第二步分提工序,经换热器升温至260°C,进入分子蒸馏器进行精制,物料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320°C,分提系统的真空度在4Pa,轻组分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35°C,流入半成品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两步分提后的两个轻组分半成品混合,经换热器升温至250°C,然后进入脱酸塔,脱酸塔底通适量过热蒸汽,真空度在lOOPa。脱酸处理后的稻米油泵至冬化罐中,在搅拌状态下升温至35°C,然后进入结晶阶段,以2V /h的降温速率降温到15°C,然后以O. 50C /h的降温速率降温到3°C,进入养晶阶段,并于3°C恒温养晶14h,之后进入冬化过滤机过滤,过滤压力不大于O. 2Mpa。冬化脱脂完毕即制得成品稻米油,色泽指标达到 R2. 5,Y25 (133. 4mm 槽)。
权利要求
1.一种稻米油的精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脱色将四级标准的米糠油,经换热器升温到150 170°C,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190 245°C,轻组分色素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35 42°C,流入轻组分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脱色系统的真空度在5 40Pa ; (2)分提第一步,重组分经换热器升温至230 250°C,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进行精制,物料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300 310°C,轻组分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35 42°C,流入半成品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分提系统的真空度在O. I 5Pa ;第二步,第一步收集的重组分经换热器升温至240 260°C,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进行精制,物料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310 320°C,轻组分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35 42°C,流入半成品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分提系统的真空度在O. I 5Pa ; (3)脱酸分提步骤的两个轻组分半成品混合,经换热器升温至240 260°C,然后进入脱酸塔,脱酸塔底通适量过热蒸汽,真空度在50 300Pa ; (4)冬化脱脂脱酸处理后的稻米油泵至冬化罐中,在搅拌状态下升温至32 35°C,然后进入结晶阶段,以I. 5 2V /h的降温速率降温到15°C,然后以O. 5°C /h的降温速率降温到3°C,进入养晶阶段,并于3°C恒温养晶14h,之后进入冬化过滤机过滤,过滤压力不大于O. 2Mpa,冬化脱脂完毕即制得精制的稻米油。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米油的精制方法。其属于精制油脂的技术领域。其用于解决能耗高、炼耗大、营养损失和环境污染的问题。稻米油的精制方法是将四级标准的米糠油,经换热器升温到150~170℃,然后进入分子蒸馏器,经布料器均匀布料于蒸发面,蒸发面的温度在190~245℃,轻组分色素经内置冷凝器降温到35~42℃,流入轻组分收集罐,重组分直接进入重组分收集罐,脱色系统的真空度在5~40Pa,然后通过分提、脱酸和冬化脱脂实现的。采用这种稻米油的精制方法可广泛地应用于稻米油的精制。
文档编号A23D7/02GK102934700SQ20121048665
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7日
发明者陈汉卿 申请人:陈汉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