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助于清除自由基的豆衣益生茶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34786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有助于清除自由基的豆衣益生茶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有助于清除自由基的豆衣益生茶及其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衰老是人体各种功能的普遍衰弱的过程。1956年,Harman博士提出了衰老自由基学说“衰老是由于人体细胞代谢过程中不断产生的自由基对生物大分子的非特异性氧化损伤及进一步积累造成的” (Harman D. J Gerontol, 1956,11 :298-300)。人体物质代谢和产生能量都会产生各种自由基,如羟基自由基(· 0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等,因其含有一个不成对电子,化学性质非常活跃,可以直接攻击、损伤核酸、蛋白质、酶、脂肪,同时诱发各种非酶催化化学反应,造成核酸损伤、染色体变异、细胞膜破坏、细胞突变和死亡,从而引起各种疾病,加速衰老和死亡。·在人体内尽管有一整套抗氧化体系,包括抗氧化酶,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胱甘肽抗氧化酶等,以及抗氧化剂如谷胱甘肽、尿酸等,均可以防止体内发生自由基损伤,但是,由于体内自由基产生在先,清除在后,这样总会有一些生物大分子在自由基被清除之前遭其攻击、损伤,特别是当细胞清除自由基系统遭受损伤时自由基损伤会加剧,形成恶性循环;另外,在应激状态下(如悲伤、失眠、受热、受寒、受伤、细菌病毒感染、饮酒、吸烟、饱餐、疲劳过度、剧烈体力活动……),人体代谢失衡,产生自由基多清除力低,会有更多的生物大分子遭受自由基损伤。随着破坏层次的逐步扩展,正常组织形态和功能的完整性受损。当损伤程度超过修复或丧失其代偿能力时,组织器官的机能就逐步发生紊乱及障碍,表现出机体逐渐趋于衰老以及出现一系列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动脉硬化、关节炎、白内障、肺气肿、中风、老年痴呆症和帕金森氏症等。大量科学研究表明,通过补充自由基清除剂可以减少自由基损伤,延长细胞寿命,延缓衰老(陈瑗.自由基与衰老.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0-100)。经过我们对国内外118份黑豆、89份绿豆和120份红小豆的抗氧化活性的测定发现,这三种豆均具有很高的清除DPPH ·自由基、羟自由基(·0Η)、过氧自由基(02·_)的活性和总还原力(表I)。此外,我们还对清除自由基活性排在前三位的品种的豆皮和子叶中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发现种皮中的活性很高,这三种种皮清除DPPH ·自由基的活性分别是子叶的52. 9-66. I倍、5. 0-7. I倍和23. 8-66. 5倍(表2)。该研究结果表明,这三种种皮能有效清除衰老元凶一自由基,从而赋予它们广泛的疗效和延年益寿的功效。
表I绿豆、红小豆清除自由基活性及还原能力
权利要求
1.一种有助于清除自由基的豆衣益生茶,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组成豆衣35-50%、罗汉果25-30% (或甜菊叶2-10% )、枸杞子15-25%、菊花5-15%、橘皮5-10%。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豆衣益生茶,其特征在于选用专用黑豆(绥03-3772)、绿豆(冀绿7号)和红小豆(XDl)的豆衣,或它们的任意比例混合物。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豆衣益生茶,其特征在于选用罗汉果或甜菊叶作甜味剂。
4.根据权利要求I和3所述的豆衣益生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①固态茶工艺脱豆皮、粉碎、复配、烘烤杀菌、分装而成;②液态茶工艺包括浸提、过滤、罐装、灭菌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脱豆皮采用干法,条件为干燥温度50-100°C、干燥至含水量9-11 %左右。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粉碎颗粒大小为20-200目。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烘烤杀菌条件为80-130°C,20-12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浸提方法为加入原料质量10-25倍的净化水搅拌浸提。
9.权利要求4-8中任一项所述方法制备得到的豆衣益生茶。
全文摘要
一种有助于清除自由基的豆衣益生茶及其制作方法,涉及食用豆及饮料加工领域。该豆衣益生茶由下述质量百分含量的原料加工而成豆衣35-50%、罗汉果25-30%(或甜菊叶2-10%)、枸杞子15-25%、菊花5-15%、橘皮5-10%。选用专用黑豆、绿豆、红小豆品种,干法脱皮制取豆衣。固体茶工艺粉碎、复配、烘烤杀菌、分装而成,液态茶工艺由浸提、过滤、罐装、灭菌而成。本发明所公开的豆衣益生茶有助于清除自由基,清热解毒、滋阴润肺、养肝明目、补肾;口感清甜,未加蔗糖,糖尿病人、肥胖人群也可饮用,市场前景广阔。豆衣俗称豆皮、豆壳,是豆制品加工过程的副产物,将其加工成益生茶可以大幅度提高其附加值。
文档编号A23F3/34GK102940080SQ20121049142
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8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8日
发明者江均平 申请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