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069阅读:3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食品加工机械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
技术背景现有的豆浆机大都采用电机驱动刀片粉碎的方式,这样容易使豆浆失去原味,因此人们结合传统的石磨方式,开发出了一种利用电机带动石磨转动的石磨豆浆机,既能保持豆浆的新鲜味道,又能满足现代快节奏生活的需要。如图I所示,为现有之石磨豆浆机的主要结构,其包括有机架10'以及设置于机架10'上的石磨机构20',该石磨机构20'上设置有进料口 20Γ,使用时,往进料口201/加水以及加豆,并配合石磨机构20'的转动将豆磨碎成浆。上述现有的石磨豆浆机结构,虽可提供给使用者将豆磨碎成浆的功效,确实具有进步性,但是在实际使用时却发现其自身结构和使用性能上仍存在有诸多不足,造成现有的石磨豆浆机在实际应用上,未能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和工作效能,现将其缺点归纳如下由于石磨机构上仅仅开设有进料口,无法大量备置原料,需要专门配置一人不断地往进料口加料,因此现有之石磨豆浆机的运行至少需要两人配合工作,耗费人力,并且操作也较为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其能有效解决现有之石磨豆浆机仅仅开设进料口而无法大量备置原料及自动下料因此而导致耗费人力操作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包括有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将豆磨碎成浆的石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石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为石磨机构自动加料并可准备大量物料的料斗。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石磨机构包括有电机、石磨上盘和石磨下盘,该石磨上盘和石磨下盘叠装一起并围构呈研磨空间,前述料斗设置于石磨上盘上并连通研磨空间,该电机带动石磨上盘转动。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石磨下盘上围绕石磨上盘的外围设置有环形接料槽,该环形接料槽上开设有出料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石磨上盘具有一下料口,前述料斗的输出口连通该下料口,且该石磨上盘的底面上布置弧形进料槽和若干个细小的研磨纹路,该弧形进料槽将该若干个细小的研磨纹路连成一体,该弧形进料槽连通下料口和若干个细小的研磨纹路之间。[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靠近石磨上盘中心之研磨纹路的宽度大于石磨上盘底面周缘之研磨纹路的宽度。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设置于机架内部的浆渣分离机,该机架上设置有进料孔,该进料孔位于浆渣分离机之进料斗的正上方,且该进料孔位于前述出料口的正下方。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浆渣分离机的前方设置有接浆口,浆渣分离机的后方设置有排渣口。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电机 箱,该电机箱悬设于机架内部,前述电机设置于电机箱内,该电机的主轴穿过石磨下盘而连接于石磨上盘的轴芯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机箱通过金属杆焊接于机架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进一步包括有用于向料斗加水的进水管,该进水管固定于机架上,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料斗的上方。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一、通过石磨机构上设置有料斗,利用料斗可以大量备置原料,实现自动加料的功能,取代了传统之仅仅设置进料口无法大量备置原料的方式,且需专门配备至少一人进行重复手工往石磨上盘加料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运行仅需一人偶尔看管即可,无需为加料工作专门配置多一人,减少了大量的人力耗费,并且也给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同时让所研磨出来的物料质量更均匀、更细腻、更稳定的目的、极利于市场的推广及实际应用。二、通过控制石磨上盘进料口底部的弧形进料槽的大小与深浅程度,以此来控制石磨上盘转动时弧形进料槽每次性进料的多少,通过严格控制一次性只能让几颗物料跟随石磨上盘进入的方式,实现了边磨边进料的方式,从而来达到磨料均匀,细腻,自动化研磨的目的,解决了传统石磨需专人往石磨上盘进料口加料的问题。三、通过将石磨上盘和石磨下盘叠装一起并围构呈研磨空间,利用料斗设置于石磨上盘上并连通研磨空间,并配合该电机带动石磨上盘转动实现将豆磨碎成浆的目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组装也很方便。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和功效,
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图I是传统之石磨豆浆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组装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机架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中石磨上盘的底面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机架20'、石磨机构201'、进料口10、机架11、进料孔12、电机箱13、金属杆20、石磨机构[0032]21、电机211、主轴22、石磨上盘221、下料口222、研磨纹路223、轴芯224、弧形进料槽23、石磨下盘201、环形接料槽202、出料口30、料斗40、浆渣分离机41、进料斗42、排渣口50、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2和图3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具体结构,包括有机架10以及设置于机架10上用于将豆磨碎成浆的石磨机构20,该石磨机构20上设置有用于为石磨机构20自动加料并可准备大量物料的料斗30。具体而说,在本实施例中,该石磨机构20包括有电机21、石磨上盘22和石磨下盘23,该石磨上盘22和石磨下盘23叠装一起并围构呈研磨空间(图中未示),前述料斗30设置于石磨上盘22上并连通研磨空间,该电机21带动石磨上盘22转动,以实现将豆磨碎成浆的目的;该石磨下盘23上围绕石磨上盘22的外围设置有环形接料槽201,该环形接料槽201上开设有出料口 202,豆在研磨空间内被磨碎成浆后,浆料从石磨上盘22和石磨下盘23之间的缝隙流出并落入到环形接料槽201中,然后从出料口 202流出;该石磨上盘22具有一下料口 221,前述料斗30的输出口连通该下料口 221,且该石磨上盘22的底面上布置弧形进料槽224和若干个细小的研磨纹路222,该弧形料槽224将该若干个细小的研磨纹路222连为一体,石磨上盘22转动时物料通过下料口 221进入该弧形进料槽224,再通过该弧形进料槽224进入若干个细小的研磨纹路222,该弧形进料槽224连通下料口 221和若干个细小的研磨纹路222之间,且该靠近石磨上盘22中心之研磨纹路222的宽度大于石磨上盘22底面周缘之研磨纹路222的宽度,以此,通过控制石磨上盘22进料口 221底面的弧形进料槽224的大小与深浅程度,以此来控制石磨上盘22转动时弧形进料槽224每次性进料的多少,通过严格控制一次性只能让几颗物料跟随石磨上盘22进入的方式,实现了边磨边进料的方式,从而来达到磨料均匀,细腻,自动化研磨的目的,解决了传统石磨需专人往石磨上盘进料口加料的问题;以及,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包括有设置于机架10内部的浆渣分离机40,该机架10上设置有进料孔11,该进料孔11位于浆渣分离机40之进料斗41的正上方,且该进料孔11位于前述出料口 202的正下方,如此由出料口 202流出的浆料经过进料孔11落入到浆渣分离机40的进料斗41中,利用浆渣分离机40对浆料进行浆渣分离,该浆渣分离机40的前方设置有接浆口,后方设置有排渣口 42,滤渣从排渣口 42排出。以及,进一步包括有电机箱12,该电机箱12悬设于机架10内部,前述电机21设置于电机箱12内,该电机21的主轴211穿过石磨下盘23而连接于石磨上盘22的轴芯223上,并且,该电机箱12通过金属杆13焊接于机架10上。另外,进一步包括有用于向料斗30加水的进水管50,该进水管50固定于机架10上,进水管50的出水口位于料斗30的上方,该进水管50为可摆动以调节出水角度的管体。详述本实施例的工作过程如下[0045]工作时,首先往料斗30加入满原料,然后,启动石磨机构20,由电机21带动石磨上盘22相对石磨下盘23转动将豆磨碎成浆,随石磨机构20不断地将豆磨碎成浆,原料在重力的作用下不断地从料斗30自动流入研磨空间中,同时浆料源源不断地从流出进入环形接料槽201中,然后浆料从出料口 202流出并经过进料孔11进入到浆渣分离机40的进料斗41中,利用浆渣分离机40对浆料进行浆渣分离,滤渣从排渣口 42排出,便得到了纯正的豆浆。当料斗30中的原料磨完后,可继续往料斗30添加原料,时间间隔大致每十几分钟往料斗30加一次原料。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首先,通过石磨机构上设置有料斗,利用料斗可以大量备置原料,实现自动加料的功能,取代了传统之仅仅设置进料口无法大量备置原料的方式,且需专门配备至少一人进行重复手工往石磨上盘加料的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运行仅需
一人偶尔看管即可,无需为加料工作专门配置多一人,减少了大量的人力耗费,并且也给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同时让所研磨出来的物料质量更均匀、更细腻、更稳定的目的、极利于市场的推广及实际应用。其次,通过控制石磨上盘进料口底部的弧形进料槽的大小与深浅程度,以此来控制石磨上盘转动时弧形进料槽每次性进料的多少,通过严格控制一次性只能让几颗物料跟随石磨上盘进入的方式,实现了边磨边进料的方式,从而来达到磨料均匀,细腻,自动化研磨的目的,解决了传统石磨需专人往石磨上盘进料口加料的问题。再者,通过将石磨上盘和石磨下盘叠装一起并围构呈研磨空间,利用料斗设置于石磨上盘上并连通研磨空间,并配合该电机带动石磨上盘转动实现将豆磨碎成浆的目的,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组装也很方便。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包括有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将豆磨碎成浆的石磨机构,其特征在于该石磨机构上设置有用于为石磨机构自动加料并可准备大量物料的料斗。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磨机构包括有电机、石磨上盘和石磨下盘,该石磨上盘和石磨下盘叠装一起并围构呈研磨空间,前述料斗设置于石磨上盘上并连通研磨空间,该电机带动石磨上盘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磨下盘上围绕石磨上盘的外围设置有环形接料槽,该环形接料槽上开设有出料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石磨上盘具有一下料口,前述料斗的输出口连通该下料口,且该石磨上盘的底面上布置弧形进料槽和若干个细小的研磨纹路,该弧形进料槽将该若干个细小的研磨纹路连成一体,该弧形进料槽连通下料口和若干个细小的研磨纹路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近石磨上盘中心之研磨纹路的宽度大于石磨上盘底面周缘之研磨纹路的宽度。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设置于机架内部的浆渣分离机,该机架上设置有进料孔,该进料孔位于浆渣分离机之进料斗的正上方,且该进料孔位于前述出料口的正下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浆渣分离机的前方设置有接浆口,浆渣分离机的后方设置有排渣口。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电机箱,该电机箱悬设于机架内部,前述电机设置于电机箱内,该电机的主轴穿过石磨下盘而连接于石磨上盘的轴芯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箱通过金属杆焊接于机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有用于向料斗加水的进水管,该进水管固定于机架上,进水管的出水口位于料斗的上方。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多功能自动加料石磨豆浆机,包括有机架以及设置于机架上用于将豆磨碎成浆的石磨机构,该石磨机构上设置有料斗;藉此,利用料斗可以大量备置原料,取代了传统石磨进料口无法大量备置原料的方式,同时,通过控制石磨上盘进料口底部的弧形进料槽的大小与深浅程度,以此来控制石磨上盘转动时弧形进料槽每次性进料的多少,通过严格控制一次性只能让几颗物料跟随石磨上盘进入的方式,实现了边磨边进料的方式,从而达到磨料均匀、细腻、自动化研磨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运行仅需一人偶尔看管即可,无需为加料工作专门配置多一人,减少了大量人力耗费,并且也给操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性,利于市场的推广应用。
文档编号A23C11/10GK202566157SQ20122020198
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
发明者黄军华 申请人:黄军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