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时炒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8283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定时炒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时炒茶机。传统炒茶机结构复杂,占地面积较大,且炒锅的凹形底锅不易使茶叶加热均匀,茶叶在锅内的炒作时间长短不一,不能保持茶叶的香味和鲜绿的颜色;一锅茶叶炒好后不能自动出料,必须关电停机,由人工将茶叶扫出,费工费时。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自动出料,自动控制炒茶过程时间长短的炒茶机。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定时炒茶机,包括工作台,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加热装置,及安装在加热装置上的炒茶锅,及连接固定在炒茶锅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在炒茶锅的中心处设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伸向炒茶锅内,且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有茶把揉捻转动机构,另一端通过皮带连接有电机,所述炒茶锅底部设有卸料的出料阀,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控制电机与加热装置工作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定时器。作为优选,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和加热装置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定时炒茶机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炒茶锅底部用于卸料的出料阀,能够自动出料,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且通过使用控制装置内的定时器,可设定电机与加热装置的工作时间,以实现自动控制炒茶的时间长短,避免茶叶产生断裂或过火,从而保证炒制出的茶叶有均匀的色泽、香味和口感。

图I为本实用新型定时炒茶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I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定时炒茶机,包括工作台1,及设置在工作台I上的加热装置2,及安装在加热装置2上的炒茶锅3,及连接固定在炒茶锅3上的支架4,所述支架4上在炒茶锅3的中心处设有一旋转轴5,所述旋转轴5伸向炒茶锅3内,且旋转轴5的一端连接有茶把揉捻转动机构6,另一端通过皮带7连接有电机8,所述炒茶锅3底部设有卸料的出料阀9,所述工作台I上还设有控制电机8与加热装置2工作的控制装置10,所述控制装置10内设有定时器11。其中,所述控制装置10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8和加热装置2相连接。本实用新型定时炒茶机的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炒茶锅底部用于卸料的出料阀,能够自动出料,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且通过使用控制装置内的定时器,可设定电机与加热装置的工作时间,以实现自动控制炒茶的时间长短,避免茶叶产生断裂或过火,从而保证炒制出的茶叶有均匀的色泽、香味和口感。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对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定时炒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加热装置,及安装在加热装置上的炒茶锅,及连接固定在炒茶锅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在炒茶锅的中心处设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伸向炒茶锅内,且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有茶把揉捻转动机构,另一端通过皮带连接有电机,所述炒茶锅底部设有卸料的出料阀,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控制电机与加热装置工作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定时器。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定时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机和加热装置相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定时炒茶机,包括工作台,及设置在工作台上的加热装置,及安装在加热装置上的炒茶锅,及连接固定在炒茶锅上的支架,所述支架上在炒茶锅的中心处设有一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伸向炒茶锅内,且旋转轴的一端连接有茶把揉捻转动机构,另一端通过皮带连接有电机,所述炒茶锅底部设有卸料的出料阀,所述工作台上还设有控制电机与加热装置工作的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内设有定时器;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操作方法简便,能够自动出料,可在炒茶的过程中,可实现自动控制炒茶的时间长短,避免茶叶产生断裂或过火,从而保证炒制出的茶叶有均匀的色泽、香味和口感。
文档编号A23F3/06GK202525013SQ20122021068
公开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1日
发明者芦天一, 金才富 申请人:浙江师范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