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摆式炒茶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569655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摇摆式炒茶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炒茶机,具体涉及一种摇摆式炒茶机。
背景技术
目前广泛使用的炒茶机多由滑杆,滑套在油槽盒内直接磨擦往复运行,其 维修保养频率较高,炒茶机在茶叶制作时因在高温下快速运转,油槽盒处在高 温区,盒内机油受热外溢现象严重,甚至有时会冒烟起火,不安全因素经常存 在,同时机油的外溢也给茶叶造成严重的污染。且由于传动装置上滑杆与滑套 的肓接磨擦,经常会发出刺耳的响声,操作时相互说话难以听清,给制茶人员 造成一定的心理负担,加之锅体平行运行,使得茶叶在锅内无法全面翻动,茶 叶受热不均匀,排气不良,也严重影响茶叶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摇摆xW少茶机,正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克服制茶机械
的不足而发明的一种环保型摇摆往复式多功能炒茶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炒茶效率高,质量好,噪音小的摇摆式炒茶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我们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种摇摆式炒茶机,主要由锅架、炒锅、炒棒、调丝螺杆、连杆、曲柄、 摇摆杆、电动机、皮带轮、弹簧和槽钢构成,其特征在于锅架上设有一个或 者一个以上的炒锅,炒锅中设有炒棒。调速丝杆与机架上表面用轴承连接,用 于调节速度。连杆一端与曲柄铰接,另外一端与锅架铰接,带动锅架运动。摇 摆杆一端通过轴承A连接在锅架底部,另外一端也通过轴承B连接在机架上, 用于支撑锅架以及随连杆做往复运行,曲柄通过轴A与皮带轮A连接,皮带轮 A和皮带轮B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皮带轮B通过轴B与皮带轮C连接,皮带轮C和电动机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皮带轮A与皮带轮C型号相同。电动机安装在 电机底座上,电机底座一端与调速丝杆相连接,另外一端与机架连接,与调速 丝杆一起调节速度。弹簧一端连接锅架,另外一端与机架后体连接。弹簧有两 组且平行安置于机架后体同一侧,用于调节锅架做往复运动时所带来的惯性。槽
钢分别与轴承A和轴承B通过轴承座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① 减去滑杆,滑套,油槽盒装置,让茶叶在制作过程中不与机油接触,减 少茶叶污染,从而达到保证茶叶质量的目的。
② 改平行运行为摇摆式运行,减掉滑杆与滑套直接磨擦运行,在炒茶机基 部安装轴承传动,带动锅体往复运行,从而减小炒茶机运行时发出的噪声。
③ 縮短连杆运程,让连杆远离高温区,让锅体直接受力于传动装置,传动 部分基本外露,既减少高温所带来的配件变型而引起的维修,乂有利于制茶人 员的操作和维修人员的维修。


图l.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架;2、炒锅;3、炒棒;4、调速丝杆;5、机架;6、连杆;7、 曲柄;8、摇摆杆;9、轴承A; 10、轴承B; 11、轴A; 12、皮带轮A; 13、皮 带轮B; 14、轴B; 15、皮带轮C; 16、电动机;17、电机底座;18、弹簧;19、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给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 作进一步的详细的说明。
如图l, 2所示, 一种摇摆式炒茶机,主要由锅架l、炒锅2、炒棒3、调速 丝杆4、机架5、连杆6、曲柄7、摇摆杆8、轴承A、轴承B、轴A、皮带轮A、皮带轮B、轴B、皮带轮C、电动机16、电机底座17、弹簧18和槽钢19构成, 其特征在于锅架l上设有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炒锅2,炒锅2中设有炒棒3。 调速丝杆4与机架5上表面用轴承连接,用于调节速度。连杆6 —端与曲柄7 铰接,另外一端与锅架l铰接,带动锅架l运动。摇摆杆8—端通过轴承A连 接在锅架底部,另外一端也通过轴承B连接在机架5上,用于支撑锅架l以及 随连杆6做往复运行,曲柄7通过轴A与皮带轮A连接,皮带轮A和皮带轮B 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皮带轮B通过轴B与皮带轮C连接,皮带轮C和电动机之 间通过皮带连接。皮带轮A与皮带轮C型号相同。电动机16安装在电机底座 H上,电机底座17—端与调速丝杆4相连接,另外-端与机架5连接,与调速 丝杆4一起调节速度。弹簧18—端连接锅架1,另外一端与机架5后体连接。 弹簧18有两组且平行安置于机架5后体同一侧,用于调节锅架1做往复运动式所 带来的惯性。槽钢19分别与轴承A和轴承B通过轴承座连接。
电动机16运转,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C运转,由于皮带轮B与皮带轮C 之间通过轴B连接,故带动皮带轮B—起运转,皮带轮B通过皮带带动皮带轮 A运转,皮带轮A通过轴A带动曲柄7运转,曲柄7经连杆6推动锅架1做往 复运动。从而放入炒锅2中的茶叶在炒棒3的搅动和炒锅2的往复运动中翻动。 安置于机架5后体同一侧的两组弹簧18用于调节锅架1做往复运动时所带来的 惯性。
权利要求1.一种摇摆式炒茶机,主要由锅架(1)、炒锅(2)、炒棒(3)、调丝螺杆(4)、连杆(6)、曲柄(7)、摇摆杆(8)、电动机(16)、皮带轮、弹簧(18)和槽钢(19)构成,其特征在于锅架(1)上设有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炒锅(2),炒锅(2)中设有炒棒(3),调速丝杆(4)与机架(5)上表面用轴承连接。连杆(6)一端与曲柄(7)铰接另外一端与锅架(1)铰接,摇摆杆(8)一端通过轴承A(9)连接在锅架(1)底部,另外一端也通过轴承B(10)连接在机架(5)上,曲柄(7)通过轴A(11)与皮带轮A(12)连接,皮带轮A(12)和皮带轮B(13)之间通过皮带连接,皮带轮B(13)通过轴B(14)与皮带轮C(15)连接,皮带轮C(15)和电机(16)之间通过皮带连接。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摆式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簧(18) -端 连接锅架(1),另外一端与机架(5)后体连接,弹簧(18)有两组且平行 安置于机架(5)后体同.侧。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摆式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皮带轮(12)与 皮带轮(15)型号相同。
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摆式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机(16)安 装在电机底座(17)上,电机底座(17) —端与调速丝杆(4)相连接,另 外一端与机架(5)连接。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摇摆式炒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槽钢(19)分别 与轴承(9)和轴承(10)通过轴承座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摇摆式炒茶机。主要由锅架、炒锅、炒棒、调丝螺杆、连杆、曲柄、摇摆杆、电动机、皮带轮、弹簧和槽钢构成。本实用新型炒茶效率高,质量好,噪音小。设计结构合理,使制茶人员的操作简单,维修人员维修方便。
文档编号A23F3/06GK201332655SQ200820223550

公开日2009年10月28日 申请日期2008年12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2月19日
发明者何光弟 申请人:付明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