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19672阅读:26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恒温培养箱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培养箱,具体地,涉及一种恒温培养箱。
技术背景
在电热恒温培养箱生物、医药工程领域等科研、生产领域中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恒温设备。现有技术用公开的培养箱的工作形式都在具有隔温功能箱体内,通过制冷装置及加热装置的反复交替工作来保持箱体内的恒温,以满足各类条件下所需要的温度及所培养对象的生长及生长所需的最佳环境。生物培养箱在对细菌、霉菌及微生物等培养过程中,通常将盛有菌类的器皿放在培养箱体内腔的搁架上,控制电热体加热升温到一定温度后进行菌类培养。如何使培养箱体内的整个区域在短时间内达到均衡的温度,且结构又简单,是培养箱在设计上追求的一个目标。专利公告号CN200978285Y公开了一种培养菌类的电热恒温培养箱,是在连有电热体的箱体内腔底部和其两侧的表面上,分别呈间距设有由隔热板和隔板相接构成的导热流道,在所述的隔板的表面上,分别设有多个导热孔,当电热体加热升温产生热辐射高温辐射空气,通过导热流道沿箱体底部向其两侧导热流道传导对流,并通过隔板表面上设有的多个导热孔,在其内腔控件自下而上地进行热量传导,以及隔热板和隔板的储热、散热,使箱体内腔的加热温度传导均匀并很快地达到热平衡温度值。专利申请CN200920070484. I公开了一种培养箱,包括箱体,其上设有箱门,所述箱体的结构由结构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内室体、保温层和箱体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室体腔内设置有风道,风道前端设置有风道板,风道内设置有电热管和风叶。专利申请97218456. 2公开了一种恒温培养箱,由箱体、控温装置和光照培养部分组成,箱体I由内外两层金属构成,外层是喷塑钢板或铁板,内层是铝板,两层中间为保温材料,箱内背向侧壁是装贴铝板包着的碳纤维加热板5,箱内还装有半导体温度传感器、且与控制器相连,箱内还有多层网架,网架上放培养材料,箱顶层有空气口,箱体有磁封条门。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迅速恒温的恒温培养箱。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生物恒温培养箱,该培养箱是一种温度快速均匀,结构简单、容易控制、且安全性很高生物培养箱。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箱门、温度传感器以及电加热部件,所述的箱体包括内层、外层以及保温层,箱体与箱门通过铰链相连接,电加热部件设于箱体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在箱体内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空气循环通道,空气循环通道内设有风机,在箱体垂直高度的1/2处,在箱体两个侧面、厚壁的内层与保温层之间设置伴热线。所述的箱体的内外两层之间具有保温层。所述的空气循环通道的横截面可以为圆形、正方形、六边形或者椭圆形等。本实用新型优选空气循环通道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的在箱体的相对两个侧面设有的空气循环通道均与箱体的底面垂直。在箱体的相对两个侧面设有的空气循环通道的两端分别位于箱体的底部和顶部。在两条空气循环通道内设置的风机使得其中一个空气循环通道的气流由下往上流动,另一个空气循环通道的气流由上往下流动。在箱体内的一定间隔设有隔板,隔板之间个间距、隔板的形状等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情况进行设置。本实用新型的生物恒温培养箱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培养箱的结构简单,通过在设置空气循环通道以及伴热线,致使培养箱内在短时间内,整个箱体内的温度迅速地一致;通过设置空气循环通道,其一端在箱体底部,在电加热部件在工作时候,放出的热量很快被扩散开,避免短时间内局部受热过高,致使培养箱使用的安全性高。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恒温培养箱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培养箱箱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I和2,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I、箱门2、温度传感器4以及电加热部件6,箱体I与箱门2通过铰链相连接。所述的箱体I包括内层14、外层12以及保温层13,在箱体垂直高度的1/2处,在箱体I的内层11与保温层13之间设置伴热线5,电加热部件6设定与箱体I的底部,温度传感器4设于箱体I内,对箱体I内的温度进行检测,当箱体内温度达到设定要求时,控制电加热部件的运行或停止。在箱体I上设有控制器,控制器与温度传感器4相连,电加热部件、伴热线均与控制器相连,控制其进行加热运行或者停止加热。为了进一步使箱体I上部和下部之间的温差很短时间内消除,使得箱体内的温度均匀,在与箱门2相邻的两个侧壁上设置空气循环通道10和空气循环通道9,空气循环通道10的进气口 101位于箱体I底部,空气循环通道10的出气口 102设置于箱体顶部,空气循环通道9的进气口 91位于箱体I顶部,空气循环通道9的出气口 92设置于箱体底部。在加热开始,空气循环通道9、空气循环通道10之间设置的风机11的方向相反,使得空气循环管道9的气体从上往下流动,而空气循环通道10的气流从下往上流动,如此使得培养箱体内的整个温度在短时间内即可达到一致。培养箱的结构简单,通过在设置空气循环通道以及伴热线,致使培养箱内在短时间内,整个箱体内的温度迅速地一致;通过设置空气循环通道,其一端在箱体底部,在电加热部件在工作时候,放出的热量很快被扩散开,避免短时间内局部受热过高,致使培养箱使用的安全性高。
权利要求1.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I)、箱门(2)、温度传感器(4)以及电加热部件(6),所述的箱体(I)包括内层(14)、外层(12)以及保温层(13),箱体(I)与箱门(2)通过铰链相连接,电加热部件(6)设于箱体(I)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在箱体(I)内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空气循环通道(9,10),空气循环通道(9,10)内分别设有风机(11),在箱体垂直高度的1/2处,在箱体两个侧面、厚壁的内层与保温层之间设置伴热线(5)。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循环通道(9,10)的横截面为圆形、正方形、六边形或者椭圆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空气循环通道(9,10)的横截面为圆形。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在箱体(I)的相对两个侧面设有的空气循环通道(9,10 )均与箱体(I)的底面垂直。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恒温培养箱,其特征在于,在箱体(I)的相对两个侧面设有的空气循环通道(9,10)的两端分别位于箱体(I)的底部和顶部。
专利摘要一种恒温培养箱,包括箱体(1)、箱门(2)、温度传感器(4)以及电加热部件(6),所述的箱体(1)包括内层(14)、外层(12)以及保温层(13),箱体(1)与箱门(2)通过铰链相连接,电加热部件(6)设于箱体(1)的底部,其特征在于,在箱体(1)内的相对的两个侧面上各设置空气循环通道(9,10),空气循环通道(9,10)内分别设有风机(11),在箱体垂直高度的1/2处,在箱体两个侧面、厚壁的内层与保温层之间设置伴热线(5)。结构简单,通过在设置空气循环通道以及伴热线,致使培养箱内在短时间内,整个箱体内的温度迅速地一致。
文档编号C12M1/04GK202786252SQ2012204015
公开日2013年3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4日
发明者丁海麦, 李彩艳 申请人: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