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鱼鳞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443189阅读:33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去鱼鳞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去鱼鳞机构,该去鱼鳞机构可代替人工去掉鱼身上的鳞片。
背景技术
鱼肉是一种高营养、低脂肪的食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欢。在烹饪鱼肉之前,需要先杀鱼。目前,一般都是通过纯人工方式杀鱼,杀鱼时先用铁刷等工具将背部、两个侧面及肚子上的鳞片去掉,然后破肚去肠,最后再切片或坨。由于上述去鱼鳞的方式为纯人工方式,不仅操作复杂、效率低下,而且会影响杀鱼工的身心健康,为此急需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机械化的去鱼鳞机构,欲代替人工去掉鱼身上的鳞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去鱼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去鳞组合(Zl)和第二去鳞组合(Z2),其中第一去鳞组合(Zl)包括两个第一弹簧组件和一个第一主动齿轮(6),其中:两个第一弹簧组件为竖直设置,且呈左右并排,而每个第一弹簧组件包括弹簧(I)和垫片(3);所述弹簧(I)上沿其螺旋方向套装有小螺母(2),最上面和最下面一个小螺母(2)均与弹簧(I)固定,且相邻两个小螺母(2)之间夹紧有所述垫片(3),该垫片同时套装于所述弹簧(I)上;两根所述弹簧(I)上端分别空套在一根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轴(4),且两根第一支撑轴的上端均与机架固定,这两根弹簧(I)下端分别固套在一根竖直设置的第一齿轮轴(5)上部,这两根第一齿轮轴的下部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固套在其中一根第一齿轮轴(5)的中部,与该第一主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7)则固套在另外一根第一齿轮轴(5)中部;所述第二去鳞组合(Z2)位于第一去鳞组合(Zl)后侧,并包括三个第二弹簧组件和一个第二主动齿轮(10),其中第二弹簧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弹簧组件完全一致,该第二弹簧组件呈水平设置,且这三个第二弹簧组件呈倒“品”字型布置,并分别为左上方、右上方及中下方的第二弹簧组件;所述左上方及中下方的第二弹簧组件中的弹簧左端分别空套在一根第二支撑轴(8)上,该第二支撑轴呈水平设置,且两根第二支撑轴(8)的左端均与所述机架固定;所述右上方及中下方的第二弹簧组件中的弹簧右端分别固套在一根第二齿轮轴(9)左部,该第二齿轮轴呈水平设置,且这两根第二齿轮轴(9)的右部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0)固套在其中一根所述第二齿轮轴(9)中部,与该第二主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11)固套在另外一根第二齿轮轴(9)中部;所述左上方、右上方的第二弹簧组件之间水平设置有一个背部鱼鳞去除轴(12),该背部鱼鳞去除轴的两端与这两个第二弹簧组件中的弹簧(I)对应端固定;所述背部鱼鳞去除轴(12)中间小、两端大,其外径由该背部鱼鳞去除轴的中间向其两端逐渐增大,而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中间位置对应两根所述弹簧(I)中心连线的中点,并在背部鱼鳞去除轴 (12)的外圆面上开有轴向键槽(12a)。
在以上所述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可以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转动,因为第一主动齿轮(6)与第一从动齿轮(7)哨合,所以第一从动齿轮(7)与第一主动齿轮
(6)的转向相反,从而使两根弹簧(I)的转向相反。同时,所述两根弹簧(I)的转向要使鱼能够顺利地由前往后移动,即要求第一主动齿轮(6)和第一从动齿轮(7)的转向在两个齿轮哨合处的切线方向朝后。与此同时,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0)可以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转动,因为第二主动齿轮(10)与第二从动齿轮(11)啮合,所以第二从动齿轮(11)与第二主动齿轮(10)的转向相反,从而使两根弹簧(I)的转向相反。同时,所述两根弹簧(I)的转向要使鱼能够顺利地由前往后移动,即要求第二主动齿轮(10)与第二从动齿轮(11)的转向在两个齿轮啮合处的切线方向朝后。并且,所述垫片(3)沿弹簧(I)的螺旋方向设置,那么垫片(3)总体上就是朝各个方向布置的,当垫片(3)跟随弹簧(I) 一起低速转动时,就能通过垫片(3)的外圆面“抠”掉鱼身上的鳞片。在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去鳞组合(Zl)中的两根弹簧(I)低速转动时,两根弹簧(I)上的垫片(3)外圆面就能“抠”掉两侧的鱼鳞。同时,所述第二去鳞组合(Z2)左上方及右上方的弹簧组件低速转动时,可利用该弹簧组件中的垫片(3)外圆面辅助“抠”掉两侧顶部的鱼鳞,并且可利用轴向键槽(12a)两个侧边顶部与背部鱼鳞去除轴(12)外圆面连接处形成的棱边来“抠”掉背部的鳞片。并且,所述第二去鳞组合(Z2)中下方的弹簧组件低速转动时,可利用该弹簧组件中的垫片(3)外圆面“抠”掉肚子上的鱼鳞,这样就能将鱼背、两个侧面及肚子上的鳞片“抠”掉,从而实现去鳞的目的,进而方便后续进行下一步杀鱼操作。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去鳞机构既能作为一个杀鱼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单独做成一个专门去鱼鳞的机器。综上所述,本发明 能代替人工干净、彻底地“抠”掉鱼各个部位的鳞片,从而实现去鳞操作,进而方便后续进行下一步杀鱼操作,并很好地克服了现有采用人工去鱼鳞的各种缺陷,且本去鱼机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不仅能作为一个杀鱼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单独做成一个专门去鱼鳞的机器,并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价值,适于广泛推广运用。在本发明中,所述第一去鳞组合(Zl)和第二去鳞组合(Z2)之间增设有一个第三去鳞组合,该第三去鳞组合的结构与第一去鳞组合(Zl)完全一致,并与第一去鳞组合(Zl)前后并排设置。采用以上结构,所述第三去鳞组合的作用与第一去鳞组合(Zl)进行辅助配合,当第一去鳞组合(Zl)不能干净、彻底地“抠”掉两侧的鱼鳞时,第三去鳞组合能够进一步“抠”掉两侧的鱼鳞,以便干净、彻底地“抠”掉两侧的鱼鳞,从而改善本发明的去鳞效果。并且,所述第三去鳞组合的结构及设置方式与第一去鳞组合(Zl)完全相同,这样也能简化结构,降低制造成本,从而便于市场推广。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向键槽(12a)的数目优选为四个,这四个轴向键槽(12a)沿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周向均匀布置。采用以上结构,所述轴向键槽(12a)的数目适中,四个轴向键槽(12a)既能保证将背部的鳞片完全“抠”掉,又不会伤及背部的鱼肉,但是本发明去背部鳞片的效果又与轴向键槽(12a)的宽度及深度有关。当然,在既能保证将背部的鳞片完全“抠”掉,又不会伤及背部的鱼肉前提下,也可采用其他数目的轴向键槽(12a),如2、3、5、6个轴向键槽(12a),轴向键槽(12a)的具体数目并不一定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数值。在本发明中,相邻两个所述轴向键槽(12a)之间的背部鱼鳞去除轴(12)外圆面为台阶面。上述台阶面由两个台阶组构成,这两个台阶组关于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中间位置对称。同时,上述每个台阶组由多个台阶构成,如3、4、5、6、7个台阶等,该台阶沿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周向设置。采用以上结构,本发明能够通过台阶面的台阶对鱼进行导向限位,从而使鱼始终处于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中间位置,进而方便所述第一去鳞组合(Zl)和第三去鳞组合中的垫片(3)外圆面干净、彻底地“抠”掉两个侧面的鱼鳞。作为优选,所述相邻两个小螺母(2)之间夹紧有一个垫片(3)。采用上述结构,一个垫片(3)既能保证通过其外圆面完全“抠”掉侧面的鳞片,又不会伤及侧面的鱼肉,但是本发明去侧面鳞片的效果又与垫片(3)的厚度及外径有关。当然,在既能保证完全“抠”掉侧面鳞片,又不伤及侧面鱼肉的前提下,也可采用其他数目的垫片(3),如2、3、4、5、6个垫片(3),垫片(3)的具体数目并不一定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数值。有益效果:本发明能代替人工干净、彻底地“抠”掉鱼各个部位的鳞片,从而实现去鳞操作,进而方便后续进行下一步杀鱼操作,并很好地克服了现有采用人工去鱼鳞的各种缺陷,且本去鱼机构结构简单,制作方便,不仅能作为一个杀鱼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可以单独做成一个专门去鱼鳞的机器,并具有很好的技术及经济价值,适于广泛推广运用。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折断线LI以左的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中折断线LI以右的放大示意图;图4为图1中第一去鳞组合Zl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6所示,一种去鱼鳞机构,主要由第一去鳞组合Zl、第二去鳞组合Z2和第三去鳞组合构成。其中,所述第一去鳞组合Zl主要由第一弹簧组件、第一支撑轴4、第一齿轮轴5、第一主动齿轮6和第一从动齿轮7构成。其中,所述第一弹簧组件的数目为两个,该第一弹簧组件为竖直设置,且这两个第一弹簧组件呈左右并排。同时,上述每个第一弹簧组件由弹簧1、小螺母2和垫片3构成,其中所述弹簧I呈竖直设置,在弹簧I上套装有多个小螺母2,该小螺母2的数目可选为20、30、40、50、60、70个等。同时,所述小螺母2沿弹簧I的螺旋方向设置,且最上面一个小螺母2和最下面一个小螺母2均与弹簧I焊接固定。并且,相邻两个所述小螺母2之间夹紧有垫片3,该垫片3同时套装于所述弹簧I上,且垫片3也沿弹簧I的螺旋方向设置。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小螺母2之间夹紧有一个垫片3,但实际运用过程中也可以在相邻两个所述小螺母2之间夹紧有多个垫片3,如2、3、4个等,且小螺母2的作用是对垫片3进行固定、定位,并将相邻的垫片3隔开。两根所述弹簧I的上端分别空套在一根对应的第一支撑轴4下部,该第一支撑轴4呈竖直设置,且这两根第一支撑轴4的上端均与机架(图中未标记)固定。上述机架的具体结构并不重要,只要能满足安装要求即可。上述两根弹簧I的下端分别固套在一根对应的第一齿轮轴5上部,该第一齿轮轴5呈竖直设置,且这两根第一齿轮轴5的下部分别通过轴承(图中未标记)支撑在所述机架上。从图1至6可看出,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固套在其中一根第一齿轮轴5的中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可将第一主动齿轮6与该第一齿轮轴5做成一体的轴齿类结构。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与第一从动齿轮7啮合,该第一从动齿轮7则固套在另外一根第一齿轮轴5的中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可将第一从动齿轮7与该第一齿轮轴5做成一体的轴齿类结构。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可以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转动,因为第一主动齿轮6与第一从动齿轮7哨合,所以第一从动齿轮7与第一主动齿轮6的转向相反,从而使两根弹簧I的转向相反。同时,所述两根弹簧I的转向要使鱼能够顺利地由前往后移动,即要求第一主动齿轮6和第一从动齿轮7的转向在两个齿轮哨合处的切线方向朝后。从图1至6还可看出,所述第二去鳞组合Z2位于第一去鳞组合Zl的后侧,该第二去鳞组合Z2包括三个第二弹簧组件和一个第二主动齿轮10。其中,所述第二弹簧组件的结构与第一弹簧组件完全一致,该第二弹簧组件呈水平设置,且这三个第二弹簧组件呈倒“品”字型布置,并分别为左上方的第二弹簧组件、右上方的第二弹簧组件及中下方的第二弹簧组件。所述左上方的第二弹簧组件中的弹簧左端空套在一根第二支撑轴8上,而中下方的第二弹簧组件中的弹簧左端也空套在一根第二支撑轴8上,该第二支撑轴8呈水平设置,且这两根第二支撑轴8的左端均与所述机架焊接固定。所述右上方的第二弹簧组件中的弹簧右端固套在一根第二齿轮轴9左部,而中下方的第二弹簧组件中的弹簧右端也固套在一根第二齿轮轴9左部,该第 二齿轮轴9呈水平设置,且这两根第二齿轮轴9的右部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机架上。从图1至6也可看出,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0固套在其中一根第二齿轮轴9的中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可将第二主动齿轮10与该第二齿轮轴9做成一体的轴齿类结构。上述第二主动齿轮10与第二从动齿轮11,该第二从动齿轮11固套在另外一根第二齿轮轴9的中部,实际生产过程中也可将第二从动齿轮11与该第二齿轮轴9做成一体的轴齿类结构。所述第二主动齿轮10可以在动力装置的带动下转动,因为第二主动齿轮10与第二从动齿轮11啮合,所以第二从动齿轮11与第二主动齿轮10的转向相反,从而使两根弹簧I的转向相反。同时,所述两根弹簧I的转向要使鱼能够顺利地由前往后移动,即要求第二主动齿轮10与第二从动齿轮11的转向在两个齿轮啮合处的切线方向朝后。与此同时,所述左上方的第二弹簧组件与右上方的第二弹簧组件之间水平设置有一个背部鱼鳞去除轴12,该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两端与这两个第二弹簧组件中的弹簧I对应端固定,具体为背部鱼鳞去除轴12左端与左上方的第二弹簧组件中的弹簧I右端固定,背部鱼鳞去除轴12右端与右上方的第二弹簧组件中的弹簧I左端固定。从图1至6可看出,所述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中间小、两端大,该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外径由背部鱼鳞去除轴的中间向其两端逐渐增大,而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中间位置对应两根所述弹簧I中心连线的中点。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上述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外径由背部鱼鳞去除轴的中间向其两端逐渐增大,那么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外圆面可以是连续的圆弧面,也可以是连续变化的台阶面。同时,在所述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外圆面上开有轴向键槽12a,该轴向键槽12a的外形为月牙形,且轴向键槽12a两个侧壁的顶部与背部鱼鳞去除轴12外圆面的相交处分别形成一个棱边,该棱边为圆弧形结构。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轴向键槽12a的数目为四个,这四个轴向键槽12a沿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周向均匀布置。另外,相邻两个所述轴向键槽12a之间的背部鱼鳞去除轴12外圆面优选为台阶面,该台阶面由两个台阶组构成,这两个台阶组关于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中间位置对称。同时,上述每个台阶组由多个台阶12b构成,如3、4、5、6、7、8个台阶等,该台阶12b沿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周向设置。从图1至6最后还可看出,所述第一去鳞组合Zl和第二去鳞组合Z2之间设有一个第三去鳞组合,该第三去鳞组合的结构与第一去鳞组合Zl完全一致,且第三去鳞组合与第一去鳞组合Zl前后并排设置。同时,上述第三去鳞组合中两根弹簧的转向分别与第一去鳞组合Zl中对应端弹簧的转向相同,且第三去鳞组合中的两根弹簧转动时能使鱼由前往后移动。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发明为限制,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 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去鱼鳞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去鳞组合(Zl)和第二去鳞组合(Z2),其中第一去鳞组合(Zl)包括两个第一弹簧组件和一个第一主动齿轮(6),其中:两个第一弹簧组件为竖直设置,且呈左右并排,而每个第一弹簧组件包括弹簧(I)和垫片(3);所述弹簧(I)上沿其螺旋方向套装有小螺母(2),最上面和最下面一个小螺母(2)均与弹簧(I)固定,且相邻两个小螺母(2)之间夹紧有所述垫片(3),该垫片同时套装于所述弹簧(I)上;两根所述弹簧(I)上端分别空套在一根竖直设置的第一支撑轴(4),且两根第一支撑轴的上端均与机架固定,这两根弹簧(I)下端分别固套在一根竖直设置的第一齿轮轴(5)上部,这两根第一齿轮轴的下部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主动齿轮(6)固套在其中一根第一齿轮轴(5)的中部,与该第一主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7)则固套在另外一根第一齿轮轴(5)中部; 所述第二去鳞组合(Z2)位于第一去鳞组合(Zl)后侧,并包括三个第二弹簧组件和一个第二主动齿轮(10),其中第二弹簧组件的结构与所述第一弹簧组件完全一致,该第二弹簧组件呈水平设置,且这三个第二弹簧组件呈倒“品”字型布置,并分别为左上方、右上方及中下方的第二弹簧组件;所述左上方及中下方的第二弹簧组件中的弹簧左端分别空套在一根第二支撑轴(8)上,该第二支撑轴呈水平设置,且两根第二支撑轴(8)的左端均与所述机架固定;所述右上方及中下方的第二弹簧组件中的弹簧右端分别固套在一根第二齿轮轴(9)左部,该第二齿轮轴呈水平设置,且这两根第二齿轮轴(9)的右部分别通过轴承支撑在所述机架上;所述 第二主动齿轮(10)固套在其中一根所述第二齿轮轴(9)中部,与该第二主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二从动齿轮(11)固套在另外一根第二齿轮轴(9)中部; 所述左上方、右上方的第二弹簧组件之间水平设置有一个背部鱼鳞去除轴(12),该背部鱼鳞去除轴的两端与这两个第二弹簧组件中的弹簧(I)对应端固定;所述背部鱼鳞去除轴(12)中间小、两端大,其外径由该背部鱼鳞去除轴的中间向其两端逐渐增大,而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中间位置对应两根所述弹簧(I)中心连线的中点,并在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外圆面上开有轴向键槽(12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鱼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去鳞组合(Zl)和第二去鳞组合(Z2)之间设有一个第三去鳞组合,该第三去鳞组合的结构与第一去鳞组合(Zl)完全一致,并与第一去鳞组合(Zl)前后并排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去鱼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键槽(12a)的数目为四个,这四个轴向键槽(12a)沿背部鱼鳞去除轴(12)的周向均匀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去鱼鳞机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轴向键槽(12a)之间的背部鱼鳞去除轴(12)外圆面为台阶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去鱼鳞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两个小螺母(2)之间夹紧有一个垫片(3)。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去鱼鳞机构,第一去鳞组合包括两个第一弹簧组件和一个第一主动齿轮,两个第一弹簧组件左右并排,每个第一弹簧组件包括弹簧和垫片;两根弹簧上端分别空套在一根第一支撑轴,两根弹簧下端分别固套在一根第一齿轮轴上部;第一主动齿轮固套在其中一根第一齿轮轴的中部,与第一主动齿轮相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则固套在另外一根第一齿轮轴中部;第二去鳞组合位于第一去鳞组合后侧,并包括三个第二弹簧组件和一个第二主动齿轮,这三个第二弹簧组件呈倒“品”字型布置。本发明能代替人工干净、彻底地“抠”掉鱼各个部位的鳞片,从而实现去鳞操作,进而方便后续进行下一步杀鱼操作,并很好地克服了现有采用人工去鱼鳞的各种缺陷。
文档编号A22C25/02GK103210992SQ20131017492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3年5月13日 优先权日2013年5月13日
发明者龙泽良 申请人:龙泽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