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型高效槟榔泡制罐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型高效槟榔泡制罐,它包括筒体保温层、内筒体、加热盘管、冷凝出水管、左封头、减速机、联轴器、前轴、旋转冷凝水排出装置、前轴承座、前轴座、进气管道组、后轴、后轴承座、后轴座、通气轴、保温层封闭件、右封头,并在内筒体上设有人孔、拨动条,在前轴上设有前轴冷凝水出孔,在后轴上设有进气孔,在后轴座上设有后轴座分汽孔,在右封头上设有温度计接头、压力表接头、视镜;该设计实现了槟榔泡制工艺的自动化,槟榔泡制工艺参数可随时调节,泡制工艺过程高效节能,泡制出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好。
【专利说明】自动控制型高效槟榔泡制罐
[0001]【技术领域】:
[000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控制型高效槟榔泡制罐。
[0003]【背景技术】:
[0004]目前的槟榔泡制工艺还没有实现自动化,由工人来控制盒判断泡制工艺参数,炮制出的产品质量稳定性不好,且效率不高,耗能较大。
[0005]
【发明内容】
:
[0006]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控制型高效槟榔泡制罐。
[0007]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其发明目的的:一种自动控制型高效槟榔泡制罐,它包括筒体保温层1、内筒体2、加热盘管3、冷凝出水管4、左封头5、减速机6、联轴器7、前轴8、旋转冷凝水排出装置9、前轴承座10、前轴座11、进气管道组13、后轴17、后轴承座18、后轴座19、通气轴21、保温层封闭件22、右封头26,并在内筒体2上设有人孔12、拨动条23,在前轴8上设有前轴冷凝水出孔25,在后轴17上设有进气孔24,在后轴座19上设有后轴座分汽孔16,在右封头26上设有温度计接头14、压力表接头15、视镜20 ;筒体保温层1包在加热盘管3上;加热盘管3焊接在内筒体2上;筒体保温层1、内筒体2之间形成一个保温层;冷凝出水管4的一端与加热盘管3相通,另一端通过金属软管与前轴冷凝水出孔25连接;左封头5、右封头26分别安装在内筒体2的两端;前轴8安装在前轴承座10上,且其左端通过联轴器7与减速机6连接,右端安装在前轴座11上;旋转冷凝水排出装置9安装在前轴8上;前轴冷凝水出孔25设在前轴8上,并与通汽轴21相通;前轴座11、后轴座19分别焊接在左封头5、右封头26上;人孔12设在内筒体2的顶部;进气管道组13的一端与加热盘管3相通,另一端与后轴座分汽孔16连接;温度计接头14、压力表接头15、视镜20均设在右封头26上;后轴座分汽孔16设在后轴座19上,并与通汽轴21、进气孔24相通;后轴17安装在后轴承座18上,且在其右端设有进气孔24,左端安装在后轴座19上;通汽轴21安装左封头5、右封头26上,拨动条23安装在内筒体2上;保温层封闭件22包在筒体保温层1的两端。
[0008]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本实用新型较好的实现其发明目的,该设计实现了槟榔泡制工艺的自动化,槟榔泡制工艺参数可随时调节,泡制工艺过程高效节能,炮制出的产品质量稳定性好。
[0009]【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1]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标记说明见说明书最后一页表格。
[0013]【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对
【发明内容】
作进一步说明:
[0015]实施例1:
[0016]由附图可知,一种自动控制型高效槟榔泡制罐,它包括筒体保温层1、内筒体2、加热盘管3、冷凝出水管4、左封头5、减速机6、联轴器7、前轴8、旋转冷凝水排出装置9、前轴承座10、前轴座11、进气管道组13、后轴17、后轴承座18、后轴座19、通气轴21、保温层封闭件22、右封头26,并在内筒体2上设有人孔12、拨动条23,在前轴8上设有前轴冷凝水出孔25,在后轴17上设有进气孔24,在后轴座19上设有后轴座分汽孔16,在右封头26上设有温度计接头14、压力表接头15、视镜20 ;筒体保温层1包在加热盘管3上;加热盘管3焊接在内筒体2上;筒体保温层1、内筒体2之间形成一个保温层;冷凝出水管4的一端与加热盘管3相通,另一端通过金属软管与前轴冷凝水出孔25连接;左封头5、右封头26分别安装在内筒体2的两端;前轴8安装在前轴承座10上,且其左端通过联轴器7与减速机6连接,右端安装在前轴座11上;旋转冷凝水排出装置9安装在前轴8上;前轴冷凝水出孔25设在前轴8上,并与通汽轴21相通;前轴座11、后轴座19分别焊接在左封头5、右封头26上;人孔12设在内筒体2的顶部;进气管道组13的一端与加热盘管3相通,另一端与后轴座分汽孔16连接;温度计接头14、压力表接头15、视镜20均设在右封头26上;后轴座分汽孔16设在后轴座19上,并与通汽轴21、进气孔24相通;后轴17安装在后轴承座18上,且在其右端设有进气孔24,左端安装在后轴座19上;通汽轴21安装左封头5、右封头26上,拨动条23安装在内筒体2上;保温层封闭件22包在筒体保温层1的两端。
[001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筒体保温层1是指:保温层;包在加热盘管3上;其与内筒体2之间形成一个保温层;起保温的作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2中标记1所示。
[001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筒体2是指:筒体;其上设有人孔12、拨动条23 ;其与筒体保温层1之间形成一个保温层;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2中标记2所示。
[001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盘管3是指:加热盘管焊接在内筒体2的外圈上;其作用是传热;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3所示。
[002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凝出水管4是指:水管;其一端与筒体保温层1、内筒体2之间的加热盘管3相通,另一端通过金属软管与前轴冷凝水出孔25连接;是冷凝水的出水管;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2中标记4所示。
[002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左封头5是指:钢结构封头;安装在内筒体2的左端;是泡制罐的构成部分;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5所示。
[00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减速机6是指:减速机;通过联轴器7与前轴8连接;其作用是减速;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6所示。
[002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联轴器7是指:一种来联接不同机构中的两根轴(主动轴和从动轴)使之共同旋转以传递扭矩的机械零件;其作用是联接是减速机6与前轴8 ;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7所示。
[002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轴8是指:轴;其上设有前轴冷凝水出孔25 ;安装在前轴承座10上,且左端通过联轴器7与减速机6连接,右端安装在前轴座11上;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8所示。
[002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旋转冷凝水排出装置9是指:一种排冷凝水的装置;安装在前轴8上;其作用是排放冷凝水;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9所示。
[002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轴承座10是指:轴承座;是前轴8的安装轴承座;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0所示。
[002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轴座11是指:轴座;安装在左封头5上;其作用是旋转并支撑前轴8 ;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1所示。[002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人孔12是指:设计在内筒体2顶部的孔;是人工进行检修、监测等的孔;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2中标记12所示。
[002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气管道组13是指:管道组;其一端与夹层(筒体保温层1与内筒体2之间形成的夹层)相通,另一端与后轴座工艺孔16连接;是进气的管道组;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3所示。
[003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温度计接头14是指:设计在右封头26上的接头;是温度计的安装接头;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4所示。
[003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压力表接头15是指:设计在右封头26上的接头;是压力表的安装接头;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5所示。
[003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轴座分汽孔16是指:设计在后轴座19上的工艺孔;与通汽轴21、进气孔24相通;其作用是满足工艺要求,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6所示。
[003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轴17是指:轴;其上设有进气孔24 ;安装在后轴承座18上,左端安装在后轴座19上;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7所示。
[0034]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轴承座18是指:轴承座;是后轴17的安装轴承座;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8所示。
[003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后轴座19是指;轴座;其上设有后轴座分汽孔16 ;安装在右封头26上;其作用是旋转并支撑后轴17 ;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19所示。
[003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视镜20是指:视镜;安装在右封头26上;其作用是对罐内进行监测;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2中标记20所示。
[0037]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通汽轴21是指:轴;其上设有小孔;安装在左封头5、右封头26上;是输送热量的轴;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21所示。
[003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保温层封闭件22是指:密封圈;包在筒体保温层1的两端;起密封的作用;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22所示。
[0039]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拨动条23是指:钢板条;安装在内筒体2内;其作用是用于拨动罐内槟榔粉进行翻转;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23所示。
[0040]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进气孔24是指:设在后轴17上的孔;是进气的孔;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24所示。
[0041]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前轴冷凝水出孔25是指:设在前轴座11上的工艺孔;与通汽轴24相通;其作用是满足工艺要求,以达到预定的目的;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25所
[004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右封头26是指:钢结构封头;安装在内筒体2的右端;是泡制罐的构成部分;其设计位置如附图1中标记26所示。
[0043]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管27是指:连接管;与加热盘管3交叉安装在内筒体2上;是加热盘管3的连接管;其设计位置如附图2中标记27所示。
[0044]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控制型高效槟榔泡制罐,其特征是它包括筒体保温层(1)、内筒体(2)、加热盘管(3)、冷凝出水管(4)、左封头(5)、减速机(6)、联轴器(7)、前轴(8)、旋转冷凝水排出装置(9)、前轴承座(10)、前轴座(11)、进气管道组(13)、后轴(17)、后轴承座(18)、后轴座(19)、通气轴(21)、保温层封闭件(22)、右封头(26),并在内筒体(2)上设有人孔(12)、拨动条(23),在前轴(8)上设有前轴冷凝水出孔(25),在后轴(17)上设有进气孔(24),在后轴座(19)上设有后轴座分汽孔(16),在右封头(26)上设有温度计接头(14)、压力表接头(15)、视镜(20);筒体保温层(1)包在加热盘管(3)上;加热盘管(3)焊接在内筒体(2)上;筒体保温层(1)、内筒体(2)之间形成一个保温层;冷凝出水管(4)的一端与加热盘管(3)相通,另一端通过金属软管与前轴冷凝水出孔(25)连接;左封头(5)、右封头(26)分别安装在内筒体(2 )的两端;前轴(8 )安装在前轴承座(10 )上,且其左端通过联轴器(7 )与减速机(6)连接,右端安装在前轴座(11)上;旋转冷凝水排出装置(9)安装在前轴(8)上;前轴冷凝水出孔(25 )设在前轴(8 )上,并与通汽轴(21)相通;前轴座(11)、后轴座(19 )分别焊接在左封头(5)、右封头(26)上;人孔(12)设在内筒体(2)的顶部;进气管道组(13)的一端与加热盘管(3)相通,另一端与后轴座分汽孔(16)连接;温度计接头(14)、压力表接头(15)、视镜(20 )均设在右封头(26 )上;后轴座分汽孔(16 )设在后轴座(19 )上,并与通汽轴(21)、进气孔(24)相通;后轴(17)安装在后轴承座(18)上,且在其右端设有进气孔(24),左端安装在后轴座(19)上;通汽轴(21)安装左封头(5)、右封头(26)上,拨动条(23)安装在内筒体(2)上;保温层封闭件(22)包在筒体保温层(1)的两端。
【文档编号】A23L1/212GK203467604SQ201320444767
【公开日】2014年3月12日 申请日期:201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13年7月25日
【发明者】陈兵, 高政文, 谢仁冬, 胡巍巍 申请人:湖南共创医疗设备有限公司